1. 陽江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不算,陽江的刀剪、五金產業做得很好,現在珠三角進行產業轉移,部版分進入陽江情況很樂權觀,
陽江這地方從民眾的角度來講生活還算是不錯的、小康的不少,
不過陽江的所謂的「人民公僕」部門呢,有部分還是好的,但絕大部分你都懂的
2. 清遠和陽江在廣東經濟上分別排第幾位
清遠GDP在廣東21個地級市的座次上最高曾排在地12位,且2004-2010連續7年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而陽江內市則在2011年超清遠容成為廣東各市GDP增速第一,但陽江市GDP總量不高,多年來一直排在16位。
3. 陽江的經濟如何在廣東處於什麼位置過來工作有發展嗎
陽江是在廣東的中西部,介於江門與電白之間,是一座城市面積不大的中型城市,經內濟近幾年突飛猛容進,主要是來自旅遊、五金製作等,是中國4星級旅遊城市,是一個居住條件不錯的城市,系統化管理的企業很少,大多是家族式管理的企業,如果你是來做企業的,不大利於個人發展,如果是事業單位的,你去那裡都無所謂,另外,這里的治安不是很好,但已比以前好多了,應該以後會好起來,歡迎你過來工作,我是陽江人,如果真的過來,找我,我會帶你認識一下這個城市,讓你這些外來的人才用心建設我們的城市,[email protected]
4. 陽江鎮的經濟發展
工業:陽江鎮經濟發展呈現服裝加工、水產養殖、旅遊休閑、水運造船、建築施工五大特色。陽江鎮有工業企業190家,建有兩個工業配套區,已形成服裝、機械、電子、建材、化工、糧油加工等行業門類,產品遠銷美國、韓國、義大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陽江鎮素有「服裝之鄉」之美稱,現有服裝企業70家,從業人員10000餘人,農業已形成以特種水產生態養殖為主的發展特色,陽江鎮水產養殖面積6.2萬畝,2005年陽江鎮螃蟹產量突破了220萬公斤,銷售產值達1.73億元,漁業總產值達2.51億元。建有6個千畝水生蔬菜基地。2005年陽江鎮水稻面積62200畝,單產達530公斤,水稻、油菜、小麥總產4000萬公斤。陽江鎮農業產業正朝多元化發展。水運業蓬勃發展,陽江鎮擁有鋼質船2000餘艘,達70多萬噸,佔全縣總量的50%以上,為高淳贏得了「中華水運第一縣」的稱號。陽江鎮共有建築公司6家,開發公司1家,60多個建築工程隊,從業人員7000多人。
從橫向比較來看,陽江鎮民間資本活躍,投資較大,特色產業規模大、效益高、優勢明顯,為陽江鎮經濟的長足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江蘇省服裝展銷會期間,高淳縣陽江鎮被江蘇省紡織協會授予「江蘇省服裝名鎮」。
陽江鎮服裝工業起源於80年代,起初是以腳踏縫紉機為主要設備的小作坊生產,企業規模小、戶數少。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原始積累,服裝企業由少到多、由弱變強,成為陽江鎮的特色產業。截止2005年12月底,陽江鎮共有服裝生產企業72戶,服裝從業人員近1萬人,擁有比較先進的生產設備9000多台套。2006年1-9月,陽江鎮服裝生產企業已入庫增值稅1385.25萬元(年內將達到2200多萬元),同比增收276.60萬元,增長24.95%。其中:納稅在100萬元以上的有3戶,南京景鷹制衣有限公司累計入庫增值稅248.08萬元,同比增長33.05%,成為陽江鎮的一枝獨秀。納稅在50萬元以上的有3戶,10萬元以上的有33戶,5萬元以上的有15戶。服裝工業已成為陽江鎮的重點稅源支柱產業,成為富民強鎮的主要「生力軍」。高淳縣國稅局一直積極支持引導和服務企業走自主經營之路,創自己的服裝品牌,做大做強服裝企業,為陽江鎮服裝業能走向全國、面向世界積蓄力量,創造條件。
農業:耕地面積10萬畝,其中水稻面積6.22萬畝,總產3296.6萬公斤,夏熟作物種植面積3.7萬畝,其中小麥0.3萬畝,總產285.5萬公斤,油菜3.5萬畝,總產595萬公斤,其他作物1.2萬畝。陽江鎮水產養殖面積6.2萬畝,螃蟹產量220萬公斤。陽江鎮年飼養生豬1.89萬頭,家禽189萬羽。陽江鎮擁有農業企業28家,基本形成產、供、銷一條龍體系,有種養殖大戶100多戶,特色產品有螃蟹、青蝦、鱖魚、加州鱸、仙人掌、蓮藕、雞頭菜等十幾個品種。
5. 廣東省陽江市支柱產業
農業為主。
2017年,陽江市農業總產值390.16億元,同比增長3.9%。糧
食作物播種面積221.05萬畝,增長1.0%;油料種植面積39.04萬畝,增長1.6%;蔬菜種植面積98.15萬畝,增長2.1%。
2017年,陽江市糧食產量72.16萬噸,增長1.6%;油料產量6.06萬噸,增長3.6%;蔬菜產量108.31萬噸,增長3.3%;水果產量47.95萬噸,增長6.9%。
2017年,陽江市肉類總產量18.37萬噸,增長4.6%。其中,豬肉產量14.75萬噸,增長4.7%;禽肉產量3.09萬噸,增長4.1%。
(5)陽江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2017年,陽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08.63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3.07億元,增長4.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0.4%。
第二產業增加值587.04億元,增長6.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9.9%;第三產業增加值588.52億元,增長6.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9.7%。
三次產業的比例為16.5:41.7:41.8。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3.3%,住宿和餐飲業增長3.9%,金融業增長7.6%,房地產業增長13.0%。2017年,陽江市人均生產總值達55553元,增長5.5%。
6. 陽江與茂名,哪個城市的經濟更發達
我是陽江的,說實話,粵西的經濟水平同珠三角地區相比差遠了,不過,陽江的環境的確挺不錯的。兩個城市經濟水平都差不多,只是茂名人口比較多,但是陽江最近在發展旅遊城市,相信以後會更強。
7. 廣東陽江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哪些方面
陽江的經濟主要來源有:出口菜刀,小刀,剪刀,海鮮等;沒有什麼大國企,不過近年來,發展速度飛快,加上核電站的建設,相信促使陽江經濟更大的發展
陽江是廣東省四大傳統手工業基地之一,個體、私營經濟發達,「陽江三寶」——小刀、漆器、豆豉聞名中外。為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市委、市政府實施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大發展、大提高。到2003年底,全市民營企業3.8萬家,其中民營工業企業8268家。1999年以來,民營經濟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民營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1998年的53.6%提高到去年的69.3%。2003年民營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7.9%,培育了喜之郎果凍、美景牌冷卻塔、YC深溝球軸承、旺通餅干、十八子菜刀、銀鷹剪刀、永光剪刀等一批省名牌產品和馳(著)名商標,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中國小刀中心先後落戶陽江。2001年,陽江被授予「中國刀剪之都」稱號。陽江刀剪產品產量佔全國的60%,出口佔全國的80%。工業已形成了五金、稀土、機電、建材、冶金、製糖、食品、紡織、服裝、森工等十大工業支柱行業。
陽江海(島)岸線長達476公里,佔全省的1/10。海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灘塗和20米水深以內的淺海面積1638平方公里。海洋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歷史悠久,盛產魷魚、魚翅、對蝦、花蟹、馬鮫、牡蠣等。全市擁有7個國家和省認可的漁港。市委、市政府立足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大打「海洋牌」,促進海洋了海洋漁業穩步發展。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吊樁牡蠣和泥蚶養殖基地、廣東省重要對蝦生產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舉辦南海(陽江)開漁節,打造海洋漁業品牌。1999年以來,全市水產品總量和人均佔有量連續10年居全省第一。2003年全市水產品總量86.4萬噸,比1998年增長18.9%,年均增長3.1%;漁業總產值42.4億元,比1998年增長37.1%,年均增長6.5%,其中出口總額1.2億美元,比1998年增長9倍,年均增長58.8%。
陽江依山傍海,旅遊資源豐富。山、海、泉、湖、林、洞遍布全市,自然旅遊資源品種全、品位高、空間組合佳,在廣東省首屈一指。近年來,陽江市每年舉辦旅遊文化節,把旅遊、文化、體育、會展、商貿結合起來,提高陽江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2001年陽江市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海陵島大角灣風景區榮獲國家AAAA級濱海旅遊風景區、省級科技旅遊示範區和省文明景區稱號。2003年陽春凌霄岩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全市接待過夜遊客234.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3.5億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51.5%和71.7%,年均增長8.7%和11.4%。
認真實施「外向帶動」戰略,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降低營商成本,增強對外商的吸引力,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機遇,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支持民營生產型企業自營進出口,扶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動對外貿易持續發展。2003年,全市進出口總額8.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8%,其中出口總額6.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5%。
隨著全國最大的核電項目——陽江核電站、陽西火力發電廠、華潤陽西風電場、陽西核電站(籌備中)、陽春抽水蓄能電站、海陵島風力發電場、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超千億元投資的重大項目的帶動,陽江的經濟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大項目的建設必將牽動帶活陽江的全面發展。
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641.8億元,增長15%;人均生產總值約26500元,增長11.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億元,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增長26.8%。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428億元、貸款余額158.4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24.2%和16.8%。單位生產總值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3.5%和12.6%。節約用地取得新成效。
陽江是粵西地區當之無愧的「快馬」。2009年的1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陽江有11項在粵西位居第一。
陽江是全省經濟增速第一集團軍中的「快馬」。2009年,陽江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外貿出口值、實際利用外資、合同利用外資等7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分別在全省排第七、第五、第三、第六、第四、第一和第一位。
2009年,全市水產總產量突破百萬噸大關,達100.16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首破百億元大關,達110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首破萬元大關,達到10345元,水產品出口額首破3億美元大關,達3.09億美元。 居廣東省首位
8. 廣東陽江是不是被國家拋棄了經濟總是這么低迷,好多好處陽江都沒份兒。。。看著鄰市在發展
這能算什麼,這叫正常現象
9. 茂名的經濟發達還是陽江經濟發達
從政府的財政收入來講,茂名的比陽江的高許多,原因在於茂名市境內擁專有兩大國家企業:屬「茂名煉油廠」「茂名乙烯廠」還擁有全國最大的 油頁岩 儲存量和開采量,因此每年利稅都是少不了的。
按GDP的話,茂名在廣東全省排名會更高,主要也是那兩家大企業。但是也是因為如此,茂名人民實際的生活條件沒有GDP顯現的那麼高、因為兩企的收入是國家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