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計劃在哪一年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上海2015年正式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版影權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意見》提出「兩步走」規劃,第一步到2020年前,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第二步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1)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擴展閱讀:
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核心要解決體制機制問題,破解影響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產業化的制度性障礙;關鍵要從政府自身改革做起,下決心簡政放權,堅決改革政府條塊分割、分錢分物的管理體制。
《意見》針對突出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突出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突破產學研用結合的體制機制障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首先要有好的環境。《意見》提出了著力破解制約創新環境建設的4個難題:創新成果轉化難、創新企業融資難、草根創業難、知識產權保護難。
② 北宋形成的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地方教育中心對後世的影響是什麼
北宋形成了若干具有復全國性影響力的制地方教育中心。這些中心形式多樣,是北宋州縣之學多年演變、趨於成熟的典範,諸如范仲淹主教的應天府書院,胡瑗主持的蘇湖州學,孫復、石介的泰山、徂徠之學,以及陳襄的福建古靈之學,都具有很高的教學水平,並講求民間利病之急,推倡聖人之道和經世致用的實學風范,為其後的慶歷興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具有拓開榛荒、化通士學風氣之功。
③ 十三五規劃,支持什麼建設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一、「十三五」規劃框架前瞻1、增長目標:不一樣的7%展望十三五時期,為了完成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假設2015年增長7%,那麼十三五期間只需要年均6.6%的增速。因此,從主觀角度看,中央並沒有太大必要把目標定高。而從客觀角度看,資本、勞動、土地和生產率等增長要素都有下行趨勢,所以十三五規劃應該將目標定在6.5%。2、信息經濟信息經濟的內涵並不局限於「互聯網 」,包括信息與產業融合: 一是與生物技術的融合, 二是與製造業的融合, 三是與服務業的融合。大數據、信息安全、智慧能源 、智能交通。3、服務業開放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迫在眉睫,包括民營銀行。民營醫院。體育產業。4、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於減少地方政策保護,促進公平競爭,緩解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在區域板塊方面,包括一帶一路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其他地區:東北振興、西藏板塊、新疆板塊。行業板塊方面,包括電子商務。物流業。通航機場。河流梗阻疏通。5、收入分配,關鍵是扶貧加大收入分配調節,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一是居民收入差距過大, 二是貧困人口基數大, 三是多次提及「精準扶貧」,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市場關注的方向:包括農業產業化經營。社會資本參與扶貧。能源扶貧,尤其是光伏扶貧。鄉村旅遊。農村金融。6、人口老齡化我國於1999年即進入了老齡化,預計「十三五」時期,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將從兩方面發力: 一是放鬆計劃生育政策,提高人 口出生率,降低底部老齡化壓力; 二是增加與養老相關的服務業供給,滿足老齡人生活與精神層面的需求。市場關注方向:包括二胎政策。養老設施建設。養老服務企業。7、生態環保
前期粗放式增長模式,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環境與資源問題的突出,「十三五」時期生態環保建設壓力有增無減。市場關注的方向:包括第三方環境治理。新能源。環保交易。循環經濟。8、國企改革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終於揭開了並不神秘的面紗。大家關心一個問題:國企改革能否成為市場的「救市主」。市場關注的方向:包括推動國資證券化。推動國企整合重組,重點是在央企層面。混合所有制。國企公司治理的改善。9、軍民融合2014年3月管理層系統闡述了軍民融合的觀點,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後軍民融合發展加速,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開通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湖南省岳陽市成立軍民融合衛星應用產業園等。預計「十三五」時期,軍民融合的廣度與深度均將有較大突破。
市場關注的方向:包括民營企業進入采購體系。軍工技術向民用轉化。
二、中金公司看好四大行業五大主題
建議關注國企改革、醫葯、軍工、環保、傳媒、新能源、「互聯網 」等領域。中金公司認為,「十三五」規劃涵蓋面較廣,幾乎會涉及到經濟的方方面面,建議重點關注四大行業及五大主題:四大行業為傳媒及互聯網、醫葯、軍工、環保與新能源;五大主題包括:國企改革、人口政策調整、中國製造2025、軍民融合、深化對外開放。
④ 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經濟社會總量指標佔世界的比重持續提高,主要經濟社會人均指標的位次不斷前移,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一)經濟增長率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
2013-2016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7.2%,明顯高於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於發展中經濟體4.0%的平均水平。
(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及拉動居全球首位。
根據世界銀行測算,2013-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平均為31.6%,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4.7%,拉動世界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提升。
自2010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計算,2016年,我國GDP為11.2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14.9%,比2012年提高3.4個百分點。
在經濟體量上中國與歐美差距明顯,若從市場價格角度考察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佔比,中國的佔比從2000年的4%躍升至2016年的15%。亞洲(包括日本)的佔比為31%,而美國和歐盟的佔比之和為47%。
其次,在進口量上同樣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中國在全球進口中的佔比僅為12%,而亞洲的佔比為36%。美國和歐盟(不包括歐盟內部貿易)的佔比之和仍達31%。
世界最終需求的很大部分仍來自歐美等高收入經濟體,而2015年中國消費(以市場價格計)大約是美國和歐盟總消費的三分之一。
最後,中國在全球經貿制度的設計中還相對較弱。事實上,相較於中國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佔比,中國在全球經貿規則制訂中的影響力要小得多。
⑤ 為什麼中國的經濟中心不是香港 而是上海 難道香港的影響力不如上海 難道香港的經濟不如上海
1、世界更看好內地的發展。所以500強把總部大部分設在北京、上海。
2、香港就是一回個孤零零的城市,人口答600萬,一個城市單打獨斗是沒有成就的。
而上海就不同,上海是長三角的領頭羊,除了上海,周圍還有江蘇、浙江、安徽等經濟強省,周圍有南京、無錫、蘇州、揚州、常州、杭州等一大群經濟強市。或許這些城市單打獨斗不如香港,但是他們總GDP是12萬億人民幣,摺合2萬億美元。而大英帝國也不過3萬億的GDP。香港才3000億GDP。
3、您的這句話:《為什麼中國的經濟中心不是香港 而是上海 難道香港的影響力不如上海 難道香港的經濟不如上海?》,我想問您,你是否生活中上個世紀啊!!!
2011年上海GDP已經超越了香港,2012年新加坡超越了香港,2013年廣州超越了香港,2016年天津超越了香港,2017年深圳也會超越香港。
香港一個省級單位,連廣州深圳都趕不上了,在全國31個省中,排不上前15名。
⑥ 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於城鎮專體系最高位置屬的城鎮層級。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
國家中心城市是實現「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推動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必然要求。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
2016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第六章節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來源於網路。
⑦ 請問.等到建國100周年之後,中國會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性強國嗎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性強國,現在已經是了。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到2012年底回,中國已成為12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答伴。如果算上第二大和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已經涵蓋整個地球,如果說這都不算有世界影響力,我想不出哪個國家敢誇這個海口。
政治上中國是聯合國維和士兵最多的國家,聯合國五常,很多事情我們不直接插手,但要想談妥,必須請中國商議,比如朝核會談,伊朗核問題,而且這種政治影響力正在擴展蔓延。
至於說強國,經濟總量第二,且遠遠甩開第三,海陸空軍力都是前三且不斷在加強,核武五大國,這樣的國家如果不算強大,除了美國誰敢說這個大話?
我們現在的缺點是國內改革遺留問題一大堆,官僚作風和貪腐問題嚴重,人均收入世界中游,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人均上的發達國家,但是這個很難很難,表面上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實際上是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變成發達國家。這需要佔用太多資源,需要擠掉太多其他國家的發展空間,這是一條很難的路,我希望能一直走下去。
⑧ 湖南省有那些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
由於觀念領先,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湖南廣電就開始產業發展的嘗試,在全國第一家成立了廣電集團,掛牌上市了中國傳媒第一股————電廣傳媒;以歌廳為代表的娛樂業也同時成長;1996年,誕生了第一家專業製作動漫的湖南東方卡通公司。經過10多年的發展,湖南產生了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龍頭文化企業,出現了一系列全國知名的門類、項目品牌,如廣電、出版、歌廳、動漫等。湖南出版集團、湖南廣電集團進入了中國文化產業企業50強。 觀念決定思路,也決定出路,湖南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尋求體制創新。2000年和2001年,湖南先後成立了湖南出版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等6家大型文化產業集團,初步理順了管理體制。近十年來,湖南文化產業在發展中謀求先機,也謀得了出路,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新的亮點。 形成品牌的湖南文化企業機制創新和市場擴張力大為增強。2004年,湖南出版集團進一步轉制為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集團活力明顯增強,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到2005年底,集團總資產和凈資產均比2000年增長了近一倍。湖南動漫產業建立了一種新的生產機制,即通過互聯網功能,在網上構築了一個「網路動漫軍團」,可以使1萬人在區域網同時進行動漫的生產和創作。「三辰影庫」製作的《藍貓淘氣3000問》2000年起在全國1020家電視台播出。該公司以此為基礎組建了卡通衍生產品產業集群以及全國連鎖專賣體系,年銷售收入20億元。2005年,湖南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71.08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的4.2%,是「九五」末的3倍多;同時,大眾歌廳、網路文化、動漫產業等均形成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藍貓淘氣3000問》、《還珠格格》等文化產品是湖南省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曹 傑等攝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