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浙江經濟發展

浙江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7 00:22:59

① 浙江經濟排名

你是說省內的經濟排名還是浙江省在全國的經濟排名?在省內是杭州寧波溫州紹興是一流城市。
1.浙江省的城鎮人均收入蟬聯30年冠軍,僅次於上海北京。比第二梯隊的江蘇和廣東人均多5000元左右。農民收入全國省份裡面第一,其中農民收入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寧波第一,杭州第二。
1.據上海研究報告顯示,杭州經濟圈和寧波經濟圈在全國分別是第四大和第六大經濟圈,都處在長三角經濟群內。長三角經濟群是中國第一大經濟群。
2.杭州本土經濟較強,民營500強數量56家,三大電商城市之一,擁有阿里巴巴和盛大等知名企業。是六大古都之一。
3.寧波是東部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港口城市,人均收入全省第一,全國前5。溫州的境外輸出資本全國第一。紹興的紡織品貿易額全國第一,輕紡城是全國第一大紡織城。義務的小商品城是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海寧擁有全國最大的皮革市場。
4.另外浙江人在省外實力很強,網易老總,寶馬華晨,上海復興,香港港口老大包玉剛,慈善家邵逸夫,華為老總,均瑤集團老總等等籍貫都是浙江。
民國時期,浙江混亂,資金逃到上海,上海灘十大亨籍貫
虞洽卿浙江 寧波 鎮海
黃金榮浙江 寧波 餘姚
聞蘭亭江蘇 常州 武進 生於 泰州 靖江
黃楚九浙江 寧波 餘姚
傅筱庵浙江 寧波 鎮海
張嘯林浙江 寧波 慈溪
袁履登浙江 紹興 諸暨 生於 寧波 鄞縣
王曉籟浙江 紹興 嵊縣
杜月笙浙江 嘉興 海寧 生於 上海 浦東
萬墨林上海 浦東
5.近代中國浙江為科技也做出了巨大貢獻,浙江籍貫科學院院士數量190位,全國第一,工程院院士全國第二。出過錢學森、蘇步青等頂尖科學家。
6.改革開放後,地處東南沿海的浙江重新崛起,浙江省民企500強上榜數量148家,位於全國第一。和江蘇加起來就佔了全國500強的半數以上。
7.總體來說,全國浙江經濟實力全國前三,僅次於北京上海。生活品質,環境,宜居,幸福指數、發達指數、富裕程度、科技、文化、歷史底蘊等細節品質都是全國屈指可數的。
(PS:有些人可能覺得浙江gdp不高,清朝末年我國的gdp世界第一,天津gdp都快超越香港了,所以gdp到了一定程度,和富裕指數,發達程度不完全成正比)

② 浙江經濟發展的特點

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體系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部,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縣域經濟發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縣域經濟在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發展水平位列全國前茅,已成為浙江經濟的重要支柱。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對於繁榮農村經濟,推動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浙江縣域經濟的發展現狀、特點和存在問題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進一步促進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思路. 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發展位次名列全國前茅第一至七屆浙江省進入全國百強縣名單 序號 1991年 1992年 1994年 2000年 2001年 - (12個) (21個) (23個) (22個) (26個) - 單位 名次 單位 名次 單位 名次 單位 名次 單位 名次 1 紹興 8 紹興 12 紹興 10 蕭山 9 蕭山 7 2 蕭山 10 蕭山 19 蕭山 16 紹興 15 紹興 10 3 鄞縣 19 鄞縣 21 鄞縣 18 鄞縣 16 鄞州 12 4 慈溪 23 慈溪 30 餘杭 40 義烏 20 慈溪 17 5 餘杭 39 桐鄉 34 海寧 43 慈溪 22 義烏 19 6 桐鄉 47 海寧 35 慈溪 44 餘杭 23 餘姚 20 7 餘姚 53 餘杭 36 桐鄉 45 餘姚 25 餘杭 21 8 海寧 58 海鹽 39 義烏 47 溫嶺 28 海寧 22 9 溫嶺 59 平湖 40 餘姚 49 海寧 29 溫嶺 27 10 諸暨 64 餘姚 42 海鹽 53 嘉善 34 玉環 29 11 上虞 85 上虞 60 玉環 56 玉環 36 桐鄉 30 12 黃岩 91 富陽 62 德清 62 桐鄉 37 嘉善 31 13 玉環 66 上虞 65 瑞安 38 樂清 33 14 德清 70 平湖 67 樂清 40 平湖 34 15 嘉善 71 富陽 74 上虞 43 瑞安 36 16 諸暨 74 瑞安 78 平湖 44 富陽 38 17 瑞安 75 諸暨 79 海鹽 50 海鹽 42 18 樂清 85 長興 81 嵊泗 52 上虞 43 19 黃岩 86 樂清 86 富陽 54 諸暨 45 20 溫嶺 92 嘉善 87 諸暨 66 永康 46 21 臨安 98 臨安 91 永康 70 嵊泗 50 22 象山 93 德清 93 德清 59 23 奉化 95 象山 75 24 奉化 78 25 東陽 84 26 新昌 100 27 28 29 30 序號 2002年 2003年 - (26個) (30個) - 單位 名次 單位 名次 1 蕭山 7 蕭山 7 2 紹興 8 紹興 10 3 鄞州 11 鄞州 13 4 慈溪 16 慈溪 16 5 義烏 17 義烏 17 6 餘姚 20 餘姚 19 7 餘杭 21 餘杭 20 8 海寧 25 海寧 23 9 玉環 29 玉環 28 10 嘉善 31 嘉善 29 11 溫嶺 32 富陽 30 12 平湖 33 平湖 31 13 桐鄉 34 諸暨 32 14 樂清 35 溫嶺 33 15 瑞安 36 桐鄉 34 16 富陽 38 海鹽 35 17 諸暨 39 樂清 40 18 海鹽 43 瑞安 44 19 上虞 44 德清 45 20 永康 46 上虞 46 21 德清 48 永康 47 22 嵊泗 56 奉化 62 23 東陽 68 長興 63 24 象山 71 東陽 65 25 奉化 83 象山 68 26 新昌 90 嵊泗 74 27 新昌 82 28 臨安 86 29 桐廬 92 30 寧海 94堅持因勢利導,政府推動,積極為縣域經濟的發展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堅持發展鄉鎮企業,鄉鎮企業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堅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縣域經濟產業發展從多樣化轉向特色化,塊狀經濟成為縣域經濟增長的支柱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從發展小城鎮、發展農村工業化為主轉向以發展城市化為重點,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堅持農業基礎地位,穩定發展農業生產,增強縣域經濟基礎

③ 為什麼浙江這些年經濟發展的好,主要有哪些原因

最近這幾年浙江作為我國最富裕的省份,在18年的時候人均收入就可以排名全國首位,而且GDP常年保持在全國的前4名,所以這也是經濟大省以及經濟強省,之所以浙江省能夠發展的這么好,其實有著一定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詳細了解一下吧。

3、旅遊業好。

浙江有很多旅遊基地,每年都會有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所以說消費也被帶動,再加上浙江衛視做的也非常不錯,承包了很多綜藝節目,提高了收視率同時也贏得了更多的消費者。所以在政策這方面也受到了國家的眷顧。大家感覺以後對自己有所了解了嗎?

④ 浙江經濟為什麼比較發達

義烏(金華)、蕭山(杭州)、樂清(溫州)、餘姚(寧波)、路橋(台州)、鹿城(溫專州)、濱江(杭州)在屬浙江城市經濟發達的比較多,看你是要找哪些產業的城市,因為各個城市的經濟線路不同。以上幾個都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而且經濟都是現在縣級市裡比較突出的。

⑤ 為什麼山東的GDP遠超過浙江,但是看起來浙江經濟水平卻更好些

目前通行GDP可以反映一地或者一國的經濟規模,但也有弊端,就是反映不了發展質量和財富分配。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山東GDP大於浙江,但卻存在經濟發展質量和發展均衡度卻不如浙江的情況。

2017年,山東省GDP72678億元,排全國第三;浙江GDP質量51768億元,排在全國第四。上升經濟總量比浙江高約21000億元,相當於一個江西省。但在人均GDP方面,山東則明顯低於浙江。2017年山東是72851元,浙江是92057元,前者只有後者的79%。

除了人均數據,浙江省更實在發展質量和均衡度方面強於山東。

第一,山東省產業結構偏向於重化工業。鋼鐵、能源、化工、裝備製造等產業產值比重極高,同時帶來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業更高,輕工業,尤其是科技產業發展較為緩慢。重工業帶來的是漂亮的GDP數據,但對提高居民收入、提升發展質量作用有限。

⑥ 浙江經濟發展如何

浙江省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817,屬於高等水平,同時他也是多年來中國大陸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2009年以前),可見他的可發展水平甚高。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為27227億元,比上年增長11.8%(見圖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6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1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745億元,分別增長3.3%、12.4%和12.3%。人均GDP為52059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7690美元,仍居國內各省第二位),增長10.1%。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2005年的6.7∶53.4∶39.9調整為2010年的5.0∶51.9∶43.1。從各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來看,第一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0.1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3%;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6.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5.0%;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為5.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43.7%。隨著整體經濟恢復平穩較快發展,各行業也逐漸回到均衡發展態勢。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工業增速比去年提高了6.7個百分點,為本省經濟增長提供了主要動力;第三產業保持穩定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除房地產業有所回落外,各行業都保持較快發展。 浙江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對外開放省份。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是綜合性的農業高產區域,以多種經營和精耕細作見長,大米、茶葉、蠶絲、柑桔、竹品、水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綠茶產量佔全國第一,蠶繭產量佔全國第二,綢緞的出口量佔全國的30%,柑桔產量名列全國第三, 毛竹產量居全國第一。
浙江工業基礎較好,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5年底,鄉鎮工業已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絲綢工業歷史悠久,產品精美,傳統工業聞名遐邇,電力工業發達,秦山核電站為國家第一座核能電站。新安江電站為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和施工安裝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浙江境內交通條件日趨改善。 2010年,進出口總額為25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進口730億美元,增長33.4%;出口1805億美元,增長35.7%,出口佔全國的比重從上年的11.1%提高到11.4%。 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944個,比上年增加206個,合同外資200.5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10億美元。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合同外資81.1億美元,實際外資41.4億美元,。 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對外設計咨詢完成營業額29.1億美元;經審批和核準的境外企業和機構共計630家,投資總額40.2億美元。全年實際對外直接投資為26.2億美元,繼續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 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3312.6億元。全年城鎮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5.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58.53平方米。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4.3%和35.5%。全年專利申請12.07萬件,專利授權11.46萬件。
浙江外向型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國家批準的一類口岸10個,省級批準的二類口岸10個。有67個市縣對外國人開放,37個市縣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國家先後批准建立了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包括對外國人開放市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浙西南和浙西北廣大腹地的梯度推進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截止2008年底,浙江與世界上近2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接的經濟貿易關系,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巴西、墨西哥、多哥等國家設立了貿易公司或辦事處。先後建立了30家省級專業進出口公司。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作領域廣泛。來浙江投資的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合作項目涉及多種領域,截至2008年底,已有84家全球500強企業在浙江落戶,投資了224家外商投資企業。。進入90年代以來,對外友好交往發展也很快,已同9個國家結成了23對友好城市(縣、州)關系和4對友好交流關系,與10多個國家的40多個民間組織建立了固定友好交流渠道。全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也與國外建立了近百對友好關系,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專家,學者相互進行科技交流,聯合國等有關組織在浙江建立了中國水稻研究所等26個項目。

⑦ 請問浙江省哪幾個城市經濟發展好,哪幾個發展的還很落後啊

前三:杭州、寧波、溫州
後三:麗水、衢州、舟山

⑧ 浙江省是一個怎樣的省份浙江經濟為何這么發達

看題目,我理解為是一個比較學的討論范疇。問浙江是一個怎樣的省內份,其實也在問全國容其他所有的省是什麼樣子的?橫向比較,因為地理、人口、文化、歷史、民族等原因,必然會千差萬別,有的政治先進,有的文明程度高,有的全民體質好,有的科技實力強。但我相信每個人都認同:各個省份縱向(自己與以往比)比較,現代各方面都比近代強很多,更不用說比過去封建體制社會比了。第二個問題是經濟方面的,關聯到「發達」的定義,我是這么看的,歷史上:從唐代結束開始,江南的經濟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到南宋,全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到清末,資本主義萌芽南方啟動,浙江等南方經濟在歷史上已經奠定相對其他省份較「發達」的地位。
所以,浙江經濟是不是發達,個人認為應該是上一代人、現在一代人、下一代人比較,是不是一代人比一代人勤奮肯干、有創新精神、有開拓精神,這些精神的繼承和突破,才是發達不發達的正真衡量標准,也是和其他省份比較的核心。

⑨ 浙江經濟為什麼比較發達

因為浙江有溫州義烏橫店,不論是財富還是知名度還真不是一般地方所能.

閱讀全文

與浙江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