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北戰爭時期美國政府的經濟措施及影響
南北戰抄爭時期美國政襲府的經濟措施
美國政府的土地政策,加速了西部的開發。美國向西部的領土擴張和開發,對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都有重大的影響。廣大的西部土地並入
美國西進運動
美國,使美國成為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具有發展經濟的極優越的自然條件。它大大擴大了耕地面積,而且地處宜耕的氣候帶,使農業迅速發展起來;西部的開拓,帶動了大規模鐵路的建築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國形成了廣大的國內市場。
美國獨立以後,廢除了英國政府頒布的禁止移民向西進的敕令,許多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和歐洲的移民紛紛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湧向西部。據統計,阿巴拉契亞以西的人口在 1810 年只佔美國總人口的 1/7,10 年以後增長為 1/4。這些移民當中,既有南部的奴隸主,也有北部的土地投機商;但人數最多的還是一般貧苦的拓荒者——獵人、礦工、牧民和農民,後者是為謀生來到西部的,他們成為西部早期移民的主體。
B. 美國內戰 經濟影響
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是南方和北方在經濟上統一起來
國家民族得到統一
為日後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奠定了基礎
C. 南北戰爭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條件
南北戰爭的性質是來資產階級革自命,從戰爭的起因不難得出。由於前面有了獨立戰爭為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那麼南北戰爭即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戰爭作用可通過分析戰爭的因果關系得出,即戰爭的起因是黑人奴隸制的存廢,戰爭的結局是廢除了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黑人種植園奴隸制,這就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D. 南北戰爭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首先,通過南北戰復爭,美國結束了建制國以來第一次內戰,避免了因分裂而造成的危害。在戰前,由於林肯總統的當選,引起了南方的叛亂,先後有7個州宣布脫離了聯邦,他們共同推戴戴維斯為總統,和北方政權針鋒相對。在戰前,南方由於奴隸制度依然存在,因此成為了當時美國社會的一顆毒瘤,是對美國的經濟發展嚴重的阻礙。南北戰爭結束之後,南方的蓄奴制被廢除,同時也為美國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上掃清了障礙,也為美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北方政府實行了《宅地法》,是美國在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重大飛躍,同時也給美國西部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促進了美國的農業發展。這其影響之下,美國在19世紀末期,已經成為了工業和農業組合型的資本主義大國。
南北戰爭的影響最主要還是體現在黑奴的解放。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廢除了蓄奴制,黑奴被剝削和被壓迫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使其掙脫了被白人統治的枷鎖。雖然在戰後黑人的地位依然不如白人,但是黑奴得到了自由,也得到了公民選舉權力。
因此,對於美國來說,南北戰爭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它是美國在崛起的歷史中,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之一。
E. 南北戰爭的影響
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經濟起飛奠定了基礎。
統一了國內市場,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原料產地和廣闊的商品市場
黑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F. 那麼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什麼呢、簡短一點
美國獨立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的異同點
1.原因:
相同點: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都受到了阻礙。
不同點:第一次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受到了英國殖民統治阻礙。第二次是工商業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南方種植園奴隸制阻礙,美國
國家面臨分裂
2.目的:
相同點:都是為了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不同點:第一次是掃除殖民統治,建立資產階級統治,發展資本主義。第二次是為了掃除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
3.結果:
相同點:資產階級都取得了勝利,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建立或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
不同點:一、獨立戰爭為美國掃除了外部障礙,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三權分立的聯邦國家;南北戰爭為美國掃除了內部障礙,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4.影響:
相同點:都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
不同點:第一次的勝利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了推動作用;第二次的勝利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5.性質:
相同點:都是資產階級革命
不同點:第一次是資產階級革命+民族解放戰爭,第二次是資產階級革命性質
6.方式:
相同點:都是通過戰爭方式來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不同點:第一次是獨立戰爭,第二次是內戰
7.領導階級:
相同點:資產階級都起了領導作用
不同點:第一次是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
第二次是資產階級
其他相同點:
①革命中,人民群眾都起了推動作用。
②都頒布了激發革命積極性的文獻。
第一次頒布的是
《獨立宣言》;第二次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其他不同點:對黑奴存在的態度:前者允許黑奴存在並有種族歧視,而後者則
廢除了奴隸制
G. 分析:為什麼美國能在南北戰爭後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1861—1865年的南北戰爭,美國廢除南方的奴隸制度,維護了美國的統一,掃清了資回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障答礙—奴隸制。同時,由於美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替進行,設備技術更新快。同時,由於美國西進運動擴大了美國的國內市場,刺激了多東面冬夜區的發展,並吸引了大量的歐洲移民前來,具備了大量的勞動力。率先採用機器零部件標准化生產,提高了機器的普及率,加快了工業發展的速度。同時,其自身優越的地理環境網頁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安寧的生產環境,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H. 美國南北戰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廢除了奴隸制,解放了大量自由勞動力,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掃除了障礙,為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的異軍突起奠定了基礎
I. 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獨立戰爭是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戰爭;既是民族解放運動,又是資產階級革命戰爭。戰爭的結果,摧毀了英國的殖民枷鎖,贏得了國家的獨立,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同時,對歐美的革命特別是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南北戰爭的性質是資產階級革命,從戰爭的起因不難得出。由於前面有了獨立戰爭為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那麼南北戰爭即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戰爭作用可通過分析戰爭的因果關系得出,即戰爭的起因是黑人奴隸制的存廢,戰爭的結局是廢除了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黑人種植園奴隸制,這就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獨立後美國南北方經濟發展情況
獨立以後,美國通過戰爭、武裝顛覆或低價贖買等手段,使領土迅速擴張。例如,1803年,美國以區區1 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法國拿破崙政府手裡購買了法國在北美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這一地區包括現在的阿肯色、衣阿華、密蘇里、內布拉斯加和路易斯安那等12個州。1810年和1818年,美國又兩次入侵西班牙的殖民地佛羅里達,逐漸奪取了西佛羅里達和東佛羅里達。接著,美國開始對墨西哥進行巧取豪奪,先是策劃墨西哥得克薩斯的美國移民暴動,成立國家,然後並入美國;它還直接對墨西哥發動戰爭,奪取了加利福尼亞一帶的大片墨西哥土地,包括現在的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內華達、新墨西哥四州以及科羅拉多和懷俄明的部分地區。美國則付給墨西哥一筆很少的錢,以表示不是強奪,而是購買。在此期間,墨西哥喪失了近一半的土地。在北方,1846年,美國以戰爭相威脅,迫使英國放棄了北緯49度以南的俄勒岡地區。後來,在1867年,美國又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手裡購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總之,到19世紀中葉,美國的領土已經從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內戰爆發前,美國的領土已經達到777萬平方千米,而1783年美國獨立時領土只有205萬平方千米。18世紀末,美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中期,美國的工業發展水平已經是僅次於英國、法國和德意志,名列世界上第四。美國的工業生產主要集中於北部和西北部。當時,全國工廠總數的85%在北方,工業投資、工資勞動者人數以及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北方也分別佔到90.5%、91.5%和92%。同時,這一地區的資本主義農業也有很大發展,出現了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大農場,19世紀中葉,這些農場里的耕地、播種、收割和打穀已經使用機器,生產力水平很高。而在美國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卻非常盛行。18世紀末,由於奴隸制種植園經濟效率低、成本高、無利可圖,已經走向衰弱。1793年,美國人惠特尼發明了軋棉機,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發明。軋棉機發明以後,以蒸汽機帶動,清除棉籽的效率提高了一千倍。當時,由於歐洲和美國北方工業革命以後紡織業發展迅速,對棉花的需求量激增,這樣,就使得奴隸制種植園種植棉花變得有利可圖,奴隸制種植園一下又興盛起來。內戰爆發前夕,南方的蓄奴州共有15個,有黑奴400多萬人,主要生產棉花,而且大部分是出口到英國和西歐國家。由於經濟利益的不同,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也日益尖銳。一方面,北方需要掌握南方的市場,銷售北方生產的工業品,同時,也需要利用南方的棉花等原材料,而且北方的資本家希望解放黑人奴隸,擴充自由勞動力,提高黑人的待遇,讓他們也能買得起北方生產的產品;但是,南方的種植園主卻希望進口便宜的英國商品,更願意把棉花賣到國外,獲得更多的收益,同時,他們也希望有更多的黑人奴隸,發展更多的種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