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慶西部科學城范圍
中國西部(重慶來)科學城東銜中源梁山、西攬縉雲山、南接長江、北擁嘉陵江,涉及北碚、沙坪壩、九龍坡、江津、璧山五區,其中重慶高新區直管園313平方公里。
2020年9月11日,西部(重慶)科學城集中開工科學大道、科學谷、科學城生態水系示範工程等7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1300億元,標志著西部(重慶)科學城全面啟動建設。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一招」,是強化重慶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引領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的「關鍵一子」。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有助於促進成渝兩地相向發展、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㈡ 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新基建」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一、作用: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經過連續多年大規模投資,我國傳統基建領域的存量基數已經很高。以數字型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卻處在起步階段,擁有廣闊發展空間。
二、意義:
無論是在線辦公助力復工復產、雲商業雲服務便利社會生活,還是智能製造加速發展,這些都離不開「新基建」的有力支撐。有機構測算,到2025年,我國5G網路建設投資累計將達1.2萬億元。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將達10.6萬億元。
一端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另一端連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可以預見,「新基建」將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新動能,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而且是企業應對挑戰、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能很好地助力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2)新基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價值擴展閱讀
一、基礎保障:
數字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新基建」對國民經濟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不僅能在短期內助力穩投資、擴內需和增就業,從長遠發展來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推動作用:
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中國實現多種戰略目標的關鍵之舉。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再次強調「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