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寶雞在三四線城市中的定位怎麼樣啊去投資房地產怎麼樣給我點意見吧!!!
寶雞:樓市日漸成熟 進入加速周期
寶雞市GDP在全國253個三四線城市中排名第86位,人均可支配收入進入到55位,這兩項經濟數據在陝西省也位列前三,但寶雞市城市化率只有不到30%。經濟的高速發展刺激著寶雞的房地產市場開始起飛。
進入寶雞市場的外來企業,初始階段均為外地非品牌化開發商,其已通過強大的資金實力以及先進的開發理念占據當地市場的一席之地,進入到2010年,中海、恆大等一批全國一線地產大鱷紛紛登陸寶雞,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外埠開發商進入寶雞市場,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較為先進的開發理念,多選擇城東新興區域和東高新區大手筆拿地,開發項目體量明顯高於本地項目。
檔案解密
寶雞位於「關中——天水經濟區」的中心,構築了關中城市群1小時經濟圈和連接成都、蘭州、鄭州等9個省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國家批准寶雞為對外開放和二類陸路口岸城市,同時被確定為新亞歐大陸橋上樞紐城市。
價值挖掘
1. 1 「大城市發展戰略」、「關-天經濟區」規劃實施,為房地產發展提供了持久動力
2. 1 整體經濟發展較快,房地產發展相對滯後,市場增長預期強烈
3. 1 「大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已經確定,樓市未來發展空間明朗
4. 1 人均居住面積大大低於省內其他城市,剛性需求明顯
來源:CRIC
2. 寶雞是幾線城市,經濟如何
寶雞古稱陳倉抄、雍城,譽稱襲「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下轄3區9縣,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2016年城市戶籍人口102萬,位居全省第二位,是陝西兩大百萬人口城市之一。 寶雞歷史悠久,是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2700餘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及陳倉石鼓、何尊、逨盤、銅浮屠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中華工藝。 寶雞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擁有法門寺、中華石鼓園(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千湖國家濕地公園等知名景點及西鳳酒、岐山臊子面等諸多特產或西府小吃。 寶雞擁有寶雞文理學院、陝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 2018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積極建設寶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4月2日,為期3天的寶雞發展大會召開。4月,入選「2018暢游中國100城」。
3. 寶雞經濟發達嗎城市大嗎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地處關中平原西部,下轄3區9縣,總面積1.81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377.1萬人。寶雞歷史悠久,是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2700餘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中華工藝。
經濟:
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79.81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32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404.81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599.68億元,增長8.7%。
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0:64.5:27.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57697元,比上年增長8.5%,摺合8830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6.5342元人民幣)。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104.61億元,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為50.7%。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8.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9.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3%。
全年財政總收入209.49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1.08億元,同口徑增長9.7%。國稅收入149.98億元,增長38.2%;地稅收入40.25億元,下降6.7%,扣除「營改增」政策影響,同口徑增長28.1%。國、地稅收入合計190.23億元,增長25.4%。
2017年,全年財政支出301.59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0.12億元,增長12.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5.83億元,增長24.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0.21億元,增長10.8%;
節能環保支出10.62億元,增長8.4%;住房保障支出16.25億元,下降3.1%;農林水事務支出37.59億元,下降5.9%;教育支出59.85億元,下降1.7%。
(3)寶雞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寶雞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獲得城市。
擁有法門寺、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關山草原、中華石鼓園(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千湖國家濕地公園等知名景點及西鳳酒、岐山臊子面、寶雞擀麵皮、豆花泡饃、西府扯麵、醋粉等諸多特產或西府小吃 。
2018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積極建設寶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進一步提升寶雞等重要節點的綜合承載能力。市人大會議確定努力建設「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化城市。同年4月,寶雞發展大會在寶雞舉行 。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寶雞市為2019年國家衛生城市。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4. 關於寶雞的一些問題
1 寶雞打造生態園林大城市
「十五」末,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寶雞,高起點對接「十一五」,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實現五喜臨門:在國家統計局組織的考核評比中,寶雞再次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位次較2004年的全國百強第81位,提升至78位;榮獲中國品牌經濟城市稱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繼「創衛」、「創模」一舉成功之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被國家文明委命名為先進城市;創建全國園林城市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公示已經結束;經濟社會呈現又快又好發展,工業增加值五年翻了一番多,萬元增加值能耗降低近40%,預計2005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可達378億元,增長13%,增速繼續在關中六市、區領先。
活力寶雞:水在城中入佳境
按說寶雞不缺水,渭河穿城而過,市區大大小小有13條河流,被譽為關中的「水龍頭」。但寶雞卻缺水,境內的13條支流早已斷流,渭河因雨量減少,早已由舟楫相渡,變為雜草橫生。
為此,寶雞以全力打造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的雄心大略,巧奪天工讓涓涓細流入城來。2004年,寶雞人民群眾歷經一年多的艱苦奮戰,總投資8千多萬元的渭河攔河壩下閘蓄水。從這天開始,一泓14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鑲嵌在了寶雞市區。寶雞通過在市民中徵集命名,將其叫作金渭湖。
清姜河、金陵河兩座橡膠壩工程,是繼渭河攔河閘工程後,寶雞市區防洪及生態治理新的重點工程。清姜河橡膠壩工程竣工蓄水後,在渭河入口處,形成寬122米、回水長度700米、8.3萬平方米的景觀水面。金陵河橡膠壩工程竣工蓄水後,在寶雞市區形成寬170米,回水長度785米,約14萬平方米的景觀水面,成為寶雞市以建促管治河新思路和經營城市的又一典範。
綠色寶雞:城在林中景色秀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寶雞要率先建成大城市」的戰略部署,寶雞以創建中國西部最佳人居環境、最佳投資環境為目標,將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擺在「第一要務」的重要位置,使寶雞初顯「兩條林帶、三片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景觀。
寶雞市委、市政府從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著眼。2002年4月底,全長3公里,面積61萬平方米的渭河開放式公園建成後,經過近年來的努力,又建成了市區上馬營開放式綠地公園,使開放式生態綠地公園總面積達到117萬平方米。
寶雞,在綠色中實現著一個個神奇的夢想。城市大綠工程,寶雞新建6個綠地廣場,新增綠地50萬平方米。庭院增綠工程,建成省級園林式居住小區6個,市級園林式居住小區27個,縣區級花園式單位200多個。「三邊」造綠工程,以河渠、公路、鐵路兩側為重點,建成60公里垂柳、毛白楊、雪松、女貞林帶。街道造景工程,建成149條道路綠地,總長148.5公里。10條城市交通幹道破硬建綠,形成了全市復層綠化景觀。蓄水濕地工程,在渭河市區段上游種植蘆葦6萬叢,建成數十萬平方米生態濕地。拆牆透綠工程,拆除城市主幹道臨建12萬平方米,興建街心綠地52塊。
按照生態建設的構想,寶雞市在抓緊市區生態治理的同時,把綠化區擴大到了西起市區,東到扶風的百里渭北古塬和渭河南岸的整個秦嶺北麓,擺開了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的主戰場。渭北古塬目前已種樹5700畝,600多萬株。2003年7月,按照省政府的安排,寶雞市開始了對秦嶺北麓環境保護專項整治。
生態寶雞:和諧發展譜新曲
寶雞市委書記吳登昌介紹說,踐行科學發展觀,必須以生態環境建設的理念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城市載體功能和生態品位。
寶雞市市長姚引良進而坦言,要全力推進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步伐,必須構建大城市的交通骨架。
以此為基點,寶雞市圍繞建設「五橫十縱」
城市交通路網骨架,近年來,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0多億元,新建、改建高新大道、金台大道、姜譚路、東風路、清姜路、公園路等28條城市道路,新建渭河隧道1個,新建、改建新世紀大橋、卧龍寺大橋、南關立交橋、西關立交橋等9座橋梁,改造了人民街、交通巷、新民路、新華巷等58條背街小巷。去年又提出利用三年時間,實施小道路通暢工程,改造75條小道路,年內完成28條。新福路、鈦城路、陳倉大道、渭濱大道、高新大道二期、福譚大橋、代馬大橋、虢鎮二橋等一批重點路橋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環境也是生產力」。基於這樣的認識,寶雞市籌措1.4億元,建成了日處理污水9萬噸的十里鋪污水處理廠,使市區污水處理率達到75.41%;投資9700萬元,建成佔地600畝、日處理垃圾700噸的陵塬垃圾處理廠,並配套建設了危險廢物和醫療垃圾焚燒爐,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3.7%,還先後完成寶雞電廠、寶雞卷煙廠等35個煙塵治理項目,均實現達標排放。全市的汽車尾氣和道路運輸揚塵、建築工地揚塵得到全面控制。建成5個煙塵控制區,使煙控覆蓋率達到95.7%。
在建設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中,寶雞市「重投」,同時更注重「關」,先後下硬茬關掉高排污、高能耗、低效率的「五小」企業114家,拒絕14戶來寶投資的高能耗項目落戶。環境的高投入和新「五小」的逐步取締,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和品位,改善了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從而吸引了日本住友、法國威利雅、德國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寶雞搶灘,繼而吸引了沈陽金德、青島啤酒、廣東TCL、冀東水泥、湖南湘火炬、蒙牛乳業等一大批國內知名公司在寶雞淘金,實現了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5. 寶雞市行政中心為什麼蓋得那麼豪華寶雞發展很好嗎讓我想起了一樣豪華的長安區政府…
看看寶雞的一個縣的發展計劃
寶雞是在計劃中穩而快的發展的》
鳳翔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一五」時期是鳳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面向未來,部署好這一時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於縣委、縣政府組織帶領全縣人民努力跨入西部百強縣、實現撤縣建市、建設綠色和諧新鳳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綱要根據《中共鳳翔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指導意見》編制而成,是「十一五」期間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
一、「十五」計劃執行情況的基本估價
「十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開拓進取,頑強拼搏,攻堅克難,成功戰勝了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自然災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經濟指標預計比「九五」末翻一番,提前一年實現了「三步走」戰略部署的第一步奮斗目標,樹立起了鳳翔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一)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十五」期間,預計全縣GDP年均增長15.6%,高於全省和全市的年均增速。2005年人均GDP達到7367元,較2000年增加3903元,年均增長16.3%。
(二)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經濟增長方式逐步轉變。預計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由「九五」末的29:49:22調整為2005年的21:56:23。第二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增加值已超過全縣GDP的一半。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2005年全縣畜牧和果蔬業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33.2 %和21.6%。
(三)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園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以電力能源、醫葯化工、機械電子、建材造紙、食品釀造和紡織服裝為重點的六大工業主導產業不斷壯大,預計2005年全縣轄區內工業總產值達到80億元,五年年均增長18.3%,園區經濟發展迅猛,長青工業園區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骨幹支撐。
(四)投資規模不斷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得到全面加強。預計2001----2005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5億元,2005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達到 17億元,五年年均增長48.9%,城鄉道路交通、農田水利、生態環境、居民供水供電供氣、通信電視等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
(五)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預計2005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352元,年均增長10%;城鎮職工人均工資9134元,年均增長12.5%。科技、教育、衛生事業不斷進步,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加強,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設呈現出喜人勢頭。
回顧「十五」以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情況,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出,過去的五年,是我縣歷史上經濟社會發展最快,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來,全縣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經濟互動能力和內在活力進一步增強,主要經濟發展目標基本實現,部分目標已提前實現,不僅開創了我縣改革發展的新局面,而且也為「十一五」期間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十一五」期間發展環境分析與預測
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黃金期,「十一五」時期尤為關鍵。全面客觀地分析這一時期的發展環境,可以說,我們正面臨著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期。因此,積極把握機遇和正確處理各種矛盾,是確保我們「十一五」期間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關鍵。
「十一五」期間,我們面臨著加快發展的諸多良好機遇。一是國內經濟處於新一輪增長的上升期,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城鎮化進程加快,科技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加之我縣經濟發展已進入快車道,特色產業和園區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經濟增長的內在活力明顯增強,為我們進一步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內外部條件。二是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逐步推進,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將為我縣加快發展提供持久而難得的政策機遇。三是東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浪潮的到來為我們進一步整合生產要素、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四是板塊式、沿線型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關中優勢產業帶在全國區域發展中地位的確立和加快發展,將為我們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良好區位優勢。五是經過多年項目帶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縣的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和改善,全縣幹部群眾一心一意抓項目、謀發展的信心和熱情持續高漲,為全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同時,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期間,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也存在著許多不利因素:一是我縣屬於經濟技術欠發達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不強,資源優勢不夠明顯,拉動經濟持續上升的增長點較少,跨入西部百強縣面臨較大壓力。二是工業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內部結構不合理,規模企業比較缺乏;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龍頭企業規模小,整體競爭力較弱;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偏低,發展後勁不強,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任務十分艱巨。三是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部分弱勢群體生活困難問題仍比較突出,城鎮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壓力逐步加大,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比較繁重。四是可用財力不足,發展後勁不強,由於受稅收政策影響,導致我縣地方財政收入減少,保運轉的壓力日益增大,進行建設的資金極度匱乏,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五是投資環境仍不夠寬松,政府服務能力、行政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放眼未來五年,雖然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壓力,但更重要的是將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因此,我們一定要清醒認識面臨的發展形勢,緊緊搶抓機遇,勇敢面對挑戰,與時俱進,趨利避害,開拓奮進,真抓實干,努力實現新跨越,促進大發展,開創新局面。
三、「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奮斗目標
(一) 總體思路
根據《中共鳳翔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指導意見》,今後五年,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跨入西部百強縣和撤縣建市目標,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改革開放作為第一動力,把維護穩定作為第一責任,把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協調發展作為主線,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實施科教興縣、開放開發和項目帶動戰略,大力推進工業經濟非公化、農業產業特色化、三產發展規模化、城鎮建設人性化,把我縣建設成為工業經濟強縣、奶畜果蔬大縣、商貿旅遊富縣和綠色生態名縣,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發展,努力構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綠色和諧新鳳翔。
(二)基本原則
「十一五」期間,我縣經濟社會應堅持六條基本原則:堅持率先發展的工作導向,始終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突出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實現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堅持把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結合起來,突出以市場為取向的體制機制創新;堅持項目帶動戰略不放鬆,為加快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堅持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奮斗目標
「十一五」期間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是:
——全縣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以上, 2010年達到80億元,比2005年翻一番。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以上, 2010年達到52億元,五年累計達153億元。
——全縣地方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3%, 2010年達到1.3億元。
——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加350元, 2010年達到元。
——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地方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到2010年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7:55:28。
——城鄉基礎設施和城鎮建設有較大突破,城市化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事業明顯進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努力躋身西部百強縣,實現撤縣建市目標。
四、「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和主要任務
(一) 推進工業經濟非公化,建設工業經濟強縣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非公經濟為主體,深入實施6111工程,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以長青工業園區為重點,積極完善六大園區基礎設施和管理機制,全力促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加快工業園區化步伐。到201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85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37億元,非公經濟佔全縣經濟總量達到75%以上。
1、強力實施6111工程,培育強勢產業集群。6111工程是工業強縣的堅強支撐。圍繞電力能源、醫葯化工、機械電子、建材造紙、食品釀造和紡織服裝六大工業主導產業,深入實施6111工程,努力做大做強骨幹企業。電力能源產業以寶二電廠二期擴建和東嶺集團10萬噸鋅冶煉等重大建設項目為依託,輻射帶動碳化硅、工業硅等相關產業加快發展,到2010年實現年產值120億元。醫葯化工產業以東盛制葯一廠和衛東公司、天圓植化等企業為重點,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積極研製和開發新特葯品,不斷擴大成品葯生產規模,到2010年實現年產值6億元。機械電子產業以關中工具公司、龍一電子公司、華泰電子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加大技術引進力度,增加新產品規格和等級品種,推動產品向配套成品化方向發展,到2010年實現年產值8億元。建材造紙產業以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為立足點,全面改進生產工藝,大力推行清潔生產,不斷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益,到2010年實現年產值20億元。食品釀造產業要緊緊圍繞酒業大縣建設,大力發展白酒釀造,積極開發擴大果汁、奶蛋、肉製品等名優新特食品和各種方便食品生產,努力提升產品出口創匯能力,到2010年實現年產值10億元。紡織服裝產業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全力促進新鳳紡織、維爾雅制衣公司、容吉制衣等紡織服裝企業做大做強,提升產品檔次,打造精品名牌,到2010年實現年產值3億元。
2、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加快工業園區化步伐。園區是工業強縣的有力載體和平台。要按照「規劃先導,擴張規模,壯大產業,完善功能」的思路,全面加快長青、縣城、長虹、陳村、柳林、六營六大工業(產業)園區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引導工業向園區集中,促使工業園區化進程不斷加快,做大做強園區規模。長青工業園區要以寶二電廠和東嶺集團等大型企業為依託,以陶瓷工業園、龍鋼集團10萬噸特種鋼冶煉等大項目為重點,積極招商引資發展與之相配套的產業和服務業,不斷聚集優勢產業,加速發展循環經濟,將長青建設成為循環經濟示範區。長虹工貿區要以農產品深加工和銷售為重點,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加快培育龍型產業鏈,輻射帶動全縣農業產業化程度顯著提高。柳林酒業工業園要以西鳳酒廠為龍頭,做大柳林酒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規模,做強品牌,創建聞名全國的酒業名園。六營民俗產業園要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突出傳統特色工藝,大力推進新品研發,不斷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建成享譽海內外的民俗特色園。縣城工業園要以城鎮建設為依託,以醫葯化工和加工製造業為主要導向,全力優化環境,加快招商引資,大力推進新擴技改,不斷擴張園區經濟規模。陳村電子工業區要以培育生產適應市場前端的電子產品為首要方向,加快電子企業向高新領域的發展步伐,不斷提升產品層次和附加值,促進園區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
3、堅持自主創新與橫向聯合並舉,努力建設酒業大縣。一方面,把自主創新作為工作的主線,以全縣有生產許可證的6戶現有企業為重點,因企施策,做大品牌,加快發展。同時,通過吸引外地客商和農村有能力、有實力的個人投資,加快其它鄉村小酒廠恢復生產。縣內每個金融單位分別包扶1—2戶白酒企業,努力促進其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在橫向聯合上,既瞄準西鳳酒廠,又放遠眼光,積極和有實力的大酒廠廣泛開展聯營合作,努力把我縣建成聞名全國的酒業大縣。
(二) 推進農業產業特色化,建設奶畜果蔬大縣
農業和農村經濟要依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壯大和引進龍頭企業步伐,努力建設奶畜果蔬大縣,千方百計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目標。到2010年,使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21億元。
1、突出主導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糧食生產要積極適應市場變化,調優品種結構,推行標准化生產,到2010年全縣糧食年總產穩定在24萬噸左右,優質率達90%。畜牧產業要以發展養殖小區和大村大戶為重點,以奶業為突破口,建立以5萬頭奶牛、10萬頭肉牛、15萬頭生豬和500萬只肉雞為重點的畜禽經濟帶。蔬菜生產要沿西寶公路和鳳千公路建設10萬畝蔬菜經濟帶,2010年以前建成萬座蔬菜大棚,在有關鄉鎮建設大路菜生產基地。果辣生產要改進技術,優化品種,建設10萬畝優質蘋果和10萬畝辣椒經濟帶,到2010年使全縣果品栽植面積達15萬畝,總產達15萬噸,辣椒栽植面積達到 10萬畝,年產辣椒10萬噸以上。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打響鳳翔技工品牌,促進勞務輸出產業健康發展。
2、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以麵粉加工、釀造為主建立糧食加工體系,支持白酒企業、縣麵粉廠、鴻翔醬醋廠、西府釀造研究所等擴大生產規模,不斷開發新產品。加大對天康奶粉、雪兒乳業、華宇食品、華龍牧業等企業的支持力度,促使其聯合強勢企業擴大規模,提升畜產品質量和層次。在果品辣椒產業上,以華美、英特利、正陽、「三秦紅」辣椒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為重點,加快果辣深加工,積極建立推介代銷公司,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知名度。在葯材產業上,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東盛制葯、天圓植化等醫葯企業的帶動作用,促使葯材產業發展壯大。
3、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二是堅持科學規劃,逐步縮減行政村,搞好縣域村鎮布局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三是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四是加快農村水、電、路和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實施農村沼氣工程,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採取有效措施整治村容村貌。五是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4、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和生態環境。突出節水灌溉、水保生態、防洪保安、城鄉供水四大主題,強化水資源的優化配套、統一管理、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以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水利現代化建設步伐。在「十一五」期間,實現年新增灌溉面積1萬畝,恢復改善灌溉面積2萬畝,新增灌區平地0.3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平方公里,解決飲水困難人數1.5萬人。實施好節水灌溉、水保生態、城鄉供水、防洪保安、水源建設、水產養殖六大項目。
(三) 推進三產商貿規模化,建設商貿旅遊富縣
發掘鳳翔商貿重鎮的優勢,以推進三產商貿規模化為重點,以壯大旅遊產業為載體,搶抓關中旅遊環線延伸的機遇,積極構建旅遊網路,突出民俗民藝,大力發展旅遊產業,輻射帶動商貿流通及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到2010年使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億元,年均增長13%。
1、突出特色,深度開發旅遊資源。一是以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發掘陳展、東湖園林景區開發為重點,加快人文旅遊資源開發。二是以靈山凈慧寺、石佛頂景區綠化美化和旅遊設施配套工程為重點,全面開發宗教旅遊資源。三是引導泥塑、剪紙等民間傳統工藝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大力弘揚民俗文化,完善民俗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民俗民藝觀光旅遊。四是依託山川秀美工程,加快寶玉山美化,積極開發山水自然風景資源。
2、優化設施,繁榮商貿流通和服務業。鼓勵、引導商貿流通行業走綜合經營、全方位、多功能服務發展的路子。加強商業基礎設施和商業網點建設,創辦高新商品專賣、大型連鎖超市和物流服務等新型流通業。組建旅遊購物中心。以鳳凰賓館、東湖賓館、天興大廈為重點,不斷增強服務功能,創建星級賓館,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帶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3、強化管理,促進各類專業市場健康發展。引導、規范、做大鳳翔畜禽市場、鐵器農具市場,不斷提高輻射力和影響力。在蘋果、辣椒主產區建立農產品貯銷市場,構建銷售網路,發展訂單農業。加強食鹽、葯品、食品、農資、成品油、煙草等各類專業市場經營管理,確保經營安全和居民生產生活安全。
(四)推進城鎮建設人性化,建設綠色生態名縣
按照「高標准規劃,大手筆建設,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和人性化建設的原則,加快實施「四個強力推進」(強力推進縣城十字綜合開發、強力推進城市綠化、強力推進城市亮化、強力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到2010年使縣城人口達到15萬人,建成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努力實現撤縣建市,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綠化模範縣。
1、 樹立大城市意識,高標准制定完善縣城建設詳規。
堅持以人為本,突出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高水平、高起點制定完善城區產業發展規劃、綠化亮化建設規劃,縣城西區開發建設規劃,積極構建大城市框架,形成產業布局合理、城市功能齊全、基礎設施完備的現代城市格局。
2、堅持大手筆建設,全力提升城市檔次和品位。以撤縣建市為目標,堅持高品位、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的原則,從三個方面深入推進城市建設:突出縣城西區開發和東湖綜合整治開發兩個重點,加快縣城開發步伐。多渠道籌措資金,完成縣城西區發展規劃和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三通一平」,形成縣城經濟發展的新平台。加快東湖景區的綜合整治和開發,整體提升東湖景區檔次,形成城市建設的新亮點。
(1) 突出做到「四個強力推進」,全面改善市容市貌。強力推進縣城十字和重要部位的開發建設。在縣城各個十字和重要部位高品位設計和建設一批標志性工程,提高城市品位。強力推進城市綠化工程。積極制定規劃,大力營造氛圍,在縣城有條件的地方開牆透綠、見縫插綠、破硬植綠、立體綠化,全力推進綠色鳳翔建設,到2010年使縣城綠地率達到33%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7平方米以上。強力推進縣城和大街小巷亮化工程,按照縣城亮化工程方案,加快城區單位亮化步伐,使縣城所有有條件亮化的建築都亮起來,增強城市的生機和活力。強力推進城區環境綜合整治,硬化背街小巷,加快人行道彩磚鋪築、燈飾安裝和廣告牌規劃布設,營造良好的市容市貌。
(3)推進建制鎮建設步伐,擴大城鎮輻射力。加快二、三產業發展,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化,突出城鎮區域產業特點,確定城鎮建設方向和特色,優先加快長青、陳村、柳林、彪角、橫水等重點鎮建設,將長青鎮建成現代化工業城鎮、全國生態文明示範鎮。其次加快虢王、郭店、南指揮、糜桿橋、姚家溝等建制鎮建設,逐步形成特色突出,定位明確,層次分明的城鎮網路和經濟網路,帶動全縣農村道路交通、電力通訊、城鄉供水、環境保護、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提高城鎮化水平。
3、高水平管理城市,樹立文明靚麗的城市形象。堅持現代城市管理新理念,創新城市管理機制,優化管理手段,加強綜合化管理,倡導社會化管理,實施多元化管理,推進現代化管理,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推進城市管理走上法制化、經常化、科學化軌道。
(五)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努力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蓄勢造能
「十一五」期間,將實施的重大建設項目共有八大類,總投資232億元。
一是工業化建設項目。投資131億元完成寶二電廠擴建、東嶺ISP二期擴建、意森工業硅續建、50萬噸粉煤灰水泥生產、建材陶瓷、東盛葯品生產線、東環路電子科技、陳村碳酸鋇粉體材料生產線、天圓植化和衛東植化擴產技改、雍山75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等項目。
二是農業產業化項目。投資17億元建成糧食深加工、蔬菜辣椒深加工、蘋果保鮮及深加工、畜產品深加工、農機交易市場、秸桿轉化等項目。
三是農業基礎設施及生態建設項目。投資16億元完成土地復墾、小流域綜合治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四期、干雜果經濟林、森林公園、扶貧重點村建設、移民搬遷等項目,到2010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5萬畝,林地10萬畝,保護農田5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70平方公里,移民搬遷5000人,改善30個貧困村的基礎設施條件。
四是城鎮建設項目。投資9億元完成縣城西區開發、南二環開發建設、北環路開發建設、縣城廣場、污水處理廠、縣城集中供熱、縣城供水、城區排水、縣城背街小巷拓寬改造、專業市場建設、城區綠化美化亮化等項目。
五是交通建設項目。按照「搶抓機遇,超常發展,提高等級,增加密度,形成網路」的總體思路,投資16億元實施寶雞支線機場建設、寶雞至丈八煤田鐵路鳳翔段、鳳翔至丈八煤田二級公路、寶雞至銅川高速公路鳳翔段和農村道路通達工程等項目。
六是電力通信項目。投資16億元完成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建設和通訊設備擴容、變電站擴容等項目,到2010年,使全縣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20%,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30%,寬頻骨幹網入口覆蓋率達到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30%。
七是社會事業項目。投資8億元建成科技信息網路、專家大院、縣醫院門診樓、縣中醫院二號住院樓、縣婦幼保健院門診樓、柳林職中教學樓、競存中學綜合樓等項目。
八是商貿旅遊項目。投資19億元完成百貨大樓二期擴建、南大街市場綜合樓、鹽業大廈、物資大廈、秦公一號大墓開發、六營民俗藝博園、東湖景區旅遊開發等項目。
(六)積極深化改革,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面向未來,創新機制,積極深化各項改革,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構建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良好機制,全面提高全民整體素質。
1、科技事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積極推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程,培養和開發科技人才。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完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推廣農業科技新成果。聯合科研院所,推進科技創新,優化科技發展環境,工業企業抓好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強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體系,促進人才流動。到2010年,使我縣科技綜合實力進一步提高,達到全省先進水平;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技術水平先進的科技隊伍和實用人才隊伍;勞動者職業教育率達90%以上;科技在工農業生產中的貢獻率逐步提高。
6. 寶雞和榆林這兩座城市,誰主要依託其本身豐富的煤炭資源發展經濟呢
應該是寶雞這座城市主要依託自身豐富的煤炭資源發展經濟,因為這里的煤炭資源很多。
7. 12、當前,制約寶雞經濟發展的「三大短板」是___、___、___。
1進出口總值、實際利用外資、引進外資企業
2外貿依存度仍然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3開放型經濟總量小、水平低
望採納!
8. 延安、榆林、寶雞、咸陽、渭南、安康這幾個城市那個發展最好
榆林的經濟發展是個奇跡。在10年前,榆林還是陝西最窮的城市。但隨著世界級能源的開發,在今天,榆林已成為匹敵西安的超級經濟大市。榆林的工業利潤、工業增加值、國稅收入、黃金交易量、人均GDP、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全省第一,GDP、工業產值、財政收入、三產增加值、機動車保有量、郵電收入、人均收入全省第二,是陝西唯一能在經濟上抗衡西安的城市,榆林和西安組成了陝西的第一世界,並且遙遙領先於陝西的其他城市。5年後,榆林的財政收入將突破1000億,實現富可敵省。10年後,榆林GDP將突破1萬億,成為陝西第一大經濟體,同時人均GDP突破5萬美元,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福利也向北歐國家靠攏。
延安是個悲劇。「石油加延安人」是無敵的象徵,當年如果任由延安發展下去,現在連香港澳門都抗不過延安,幸虧把延安的油田共產了,終於把延安折騰崩潰了,經濟一落千丈,由陝西最有希望的地區成為「經濟老大難」。
寶雞總是不溫不火的,經濟排名在陝西連年下降,GDP現在只有榆林的一半,財政收入連榆林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但寶雞工業體系較全面,是比較均衡的一個城市。
咸陽人口比寶雞多得多,但發展比寶雞快,未來很有希望。
渭南就韓城靠煤炭好一些,其他地區不敢恭維。
安康的環境不錯,雖然經濟很差,但未來旅遊業肯定很好。
9. 陝西省政府寶雞市政府,陝西省鐵道部,隴海鐵路線上馬家鎮火車站呢給梅縣不留貨二級火車站眉縣的經濟發展
陝西省沒有鐵道部,目前也沒有鐵道部,中央有鐵路總局和鐵路總公司兩個機構,地方有鐵路公司。至於在哪設站,一個是看總體規劃,另一個是地方政府的爭取。你有意見可以上相關部門反映,在這里說啥用處都沒有
10. 中國有哪些經濟發達的內陸城市
很多人一直都自己家鄉GDP的情況,據有關機構研究,2019年中國大陸城市GDP排名已經出爐了。關於2019年度中國大陸城市GDP二十強相對於2018年的排名變化,明顯的可以看出城市間的「明爭暗鬥」,排名靠前的城市幾乎位置很難替換,主要是排面在中間的城市,總有種「你追我趕」的感覺,變化很大!
今天我們來看看,排名前五的這些省會城市的情況,本文的數據都不包含港澳台城市。
第五、江蘇省南京市
班服定製:伴隨成長的印記,除了青春還有班服!
廣告
班服定製:伴隨成長的印記,除了青春還有班服!
南京市在中國大陸城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以14030.15億元排名第十一位。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家物流樞紐,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第四、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市在中國大陸城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以15373.05億元排名第九位。
杭州古稱臨安、錢塘,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三、湖北省武漢市
武漢市在中國大陸城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以16000億元排名第八位。
武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清朝末年的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第二、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市在中國大陸城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以17012.65億元排名第七位。
成都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自古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