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民經濟的全面恢復與發展的結果。
1965年,我國完成了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農業生產得到發展。原油、原煤、鋼鐵等內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與容1956年相比,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市場供應充足,物價穩定。國民經濟困難狀況不僅得到根本扭轉,而且在許多領或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
2. 1949年—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為了恢復和發展我國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主要措施(4分)扼要指出上述措
(1)主要措施: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穩定物價,統一財經;深化土改,發展農業生產,合理調整工商業,調動私營工商業者的積極性;精兵簡政,工礦業實行民主改革和生產改革。(4分)
(2)共同特點:圍繞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的目標而展開,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並舉;有區別、有步驟。注意政策和策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3分) (3)基本原因:經濟的極端落後和嚴峻的經濟形勢;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確定工作重心轉移,以恢復和發展生產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央建立起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政治經濟體制,起了強有力的領導作用;人民政府針對我國經濟成分復雜的特點,實事求是,採取切實可行的政策,為經濟建設服務。(3分) 3. 羅斯福新政,對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作用 羅斯福新政,開始以克服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主要目標,進而推動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它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調整,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4.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國民經濟有沒有迅速恢復和發展 20世紀50年代,我國內來地源基本建設投資的前提是: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均產值低;資金緊缺,但資產相對集中;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我國確立了優先[摘要]20世紀50年代,我國內地基本建設投資的前提是: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均產值低;資金緊缺,但資產相對集中;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我國確立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方針。通過對我國經濟建設投資的產業結構、區域布局、項目結構、主體結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幾點啟示:投資治理體制的變化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建設規模不能超過國力許可的范圍,急於求成必將適得其反;綜合平衡應從短線出發。 5. 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實施了什麼政策
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實施了新經濟政策。 6. 為什麼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國家開展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基礎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指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於 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手工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意義是,標志著我國基本上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7. 建國初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
1、沒收官僚資本和建立國營經濟,既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同時又具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人民政府還收回了帝國主義把持近百年的海關管理權,肅清了帝國主義在華經濟侵略勢力。 8. 新中國成立後,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
一、來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性源質的國營經濟。人民政府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建立了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為人民政權的鞏固和國民經濟的恢復奠定了經濟基礎。 9. 新中國成立後,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
措施: 10. 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時期的青年團都做了什麼貢獻 非公有制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一,非公有制經濟提供了大回量的產答品和服務,豐富了市場,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需求,井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第二,非公有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為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非公有制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公有制的改革。非公有制的存在和發展,使得市場主體多元化,激活了市場競爭機制,並促使公有制企業適應市場的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第四,非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外商投資經濟和港澳台投資經濟在引進外資與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國際經濟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