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發布時間:2020-12-05 12:43:24

㈠ 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

國務來院指出,經濟發展要以改革創源新為根本動力。
通過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狀況;通過創新,推動科技發展,提高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舊提法是: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當然現在也提,新提法與舊提法並不矛盾)

㈡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有哪些 請比較具體的回答 !!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有以下三方面:

1、改革開放。中國30多年快速發展的經驗證明,只要改革不斷推進,中國經濟就會持續前行。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激發市場活力,使更多的人力、人才資源能在市場空間里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2、於調整結構。這是經濟轉型的關鍵。要積極發展新經濟,大力培育新動能,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形成發展的「雙引擎」。在推進過程中,去產能是做減法,重點是做好煤炭、鋼鐵等困難行業的去產能。另一方面,要做加法。

3、改善民生。發展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民生改善上。反之,民生改善帶來的就業 增加也會促進消費,有效拉動經濟增長。正所謂民生倒逼發展,發展檢驗改革。

㈢ 創新如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科技創新不斷推動傳統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提高其原有生產效率與服務效益。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升了服務業產品、產業創新的整體水平,從生產、消費、流通等各個環節為現代服務業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提供了更為強勁的發展動力。

第三,在消費方式打破時空局限的同時,消費需求向個性化方向發展。實用性讓位於個性化,能否獲得心理滿足成為了衡量消費方式是否合理的重要標准。現代服務業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了與消費者「一對一」對話,使服務的情感性超越價值性,在滿足消費者最基礎的衣、食、住、行等需求之外,更加註重心理需求,為消費者打造個性化的消費體驗。

最後,信息高頻交互帶動流通方式的直接化、集中化。近年來網購的快速發展使物流行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藉助於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物流將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務等各個環節整合處理。以食品類貨物為例,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通過智慧物流相互協作,而消費者可以通過貨物源頭自助查詢和跟蹤等多種服務,實現對食品類貨物的源頭查詢。

這一新型的流通方式既節約了企業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又為消費者帶來了便利,從而更好地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期待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㈣ 我國經濟增長以什麼為動力源泉

根據收入法,GDP=C+I+G+NX,所以消費、投資、凈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輛馬車。

我國目前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主要是投資和凈出口。

㈤ 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高中政治

國務院指出,經濟發展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
通過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狀況;通過創新,推動科技發展,提高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舊提法是: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當然現在也提,新提法與舊提法並不矛盾)

㈥ 增強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和後勁的意義和看法

為了增強中國經濟綜合國力,我們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版和更高層權次上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後勁。我們只有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與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彌補國內資源和市場的不足,進一步拓寬經濟發展空間,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㈦ 從歷史來看,改變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分別是什麼

現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不斷滿足人民大眾不斷增長的文化,及物質需求的要求,這就是我國建設及經濟不斷增長的動力。

㈧ 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什麼

改革創新。
國務院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是改革創新。通過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狀況;通過創新,推動科技發展,提高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
這一論斷,是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特點提出的: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要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新特點新要求,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性戰略調整,把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的競爭。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㈨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改革,創新,正確的經濟政策,穩定的國家環境,人民的不斷努力。

㈩ 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是什麼

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跨區域再配置能夠為中國經濟的下一輪增長提供新的動力,而限制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跨區域再配置則有可能在中長期導致效率和平衡兼失的局面。
1、首先,讓新增的建設用地指標和農村宅基地所對應的建設用地指標成為可以跨省(區市)流動的資產,特別是應允許跨省(區市)進城的農民工在自願的前提下放棄家鄉的宅基地,將其整理復耕產生的建設用地指標有償轉讓給就業所在地使用,並相應獲得當地的戶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等。
2、與此同時,未來中國要適度推進地區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讓勞動力的地區間流動不再是基於公共服務的差異,而是基於提升勞動生產率的需求。
3、相應地,應改革地方政府官員績效的考核體制,削弱地方政府對於發展經濟的職能,對不同地區的官員考核分別賦予GDP總量增長和人均增長的不同權重,對人口流出地的政府應更多考核人均GDP的增長,而對於人口流入地,則更多考核總量GDP的增長,。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