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依託生態農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為加快推進畢節市村級集體資產股份量化改革試點工作,及時掌握試點工作新動態,認真總結改革工作新經驗,近日,畢節市農經站就織金縣官寨鄉紅岩村村級集體經濟業態發展試點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織金縣官寨鄉在改革試點中制定方案,健全機制,整合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改革試點工作,力爭打好「生態農業觀光」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一、抓好組織建設,健全工作機制
紅岩村成立了以副鄉長為組長,財政分局、村管、國土、經濟發展辦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共同商討,建立健全的村級集體經濟業態發展試點工作機制,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領導小組通過完善各項權能,激活紅岩村各類生產要素,共同探索創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營機制,避免集體資產流失和農民權益受損,防止集體資產被集體組織內部少數人侵佔和支配,防止外部資本侵吞、控制集體資產,保證村級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二、利用區位優勢,制定工作方案
紅岩村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織金洞7.8公里,僅需10分鍾車程,是烏江百里廊的核心地段,風光秀麗,氣候迷人;轄區內盛產柑橘、櫻桃、枇杷、果蔬等主要名特產品,吸引眾多遊客來此遊玩採摘,據統計,紅岩村共有農家樂17家,名特產品帶動每家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東風湖庫區裸結河水上旅遊、生態農業觀光園與織金洞風景名勝區連為一體;除此之外,面積2萬多平方米,政府耗資300多萬元建成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坐落其中。鄉、村兩黨委就如何發展壯大村級經濟進行了深入調研,並充分結合該村經濟、地理、人文、環境氣候以及現有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依託鄉村區位優勢,制定以發展農村特色旅遊經濟為主的村級集體經濟業態發展試點方案,全力打造「生態農業觀光園」品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三、整合資產資金資源,發展集體經濟
紅岩村將對集體資源和資產進行清產核資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每個成員,讓集體資產變股權,明晰產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讓農民真正能把資產揣進口袋。同時,以村級集體經濟業態發展試點省級財政補助的80萬元扶持資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財政補助資金以及「一事一議」財政資金為牽引,進行折股量化後投入「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建設和經營中,讓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共同打造「生態農業觀光園」,共享收益分紅。除此之外,紅岩村將通過整合本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採用「公司%2B農戶」現代農業發展形式和「考酒%2B養豬%2B建設沼氣池%2B種植發季節蔬菜」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農民創收,增強集體經濟實力。
四、做好宣傳工作,尊重群眾意願
紅岩村充分做好了集體業態經濟發展宣傳工作,召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實施群眾動員大會及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做到大小事務公開,保障群眾的知情權,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方案制定、實施堅持尊重群眾意願的原則,既要重視和尊重村支書等關鍵人物的意見和建議,也要保證方案制定不以參與決策者個人意見為主攻方向,須經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表充分醞釀、民主討論,提交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並經應到人數的2/3以上通過,方案報鄉人民政府批准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准備案後實行。保證村民既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參與者,同時也是共享集體資產收益的受益者。
Ⅱ 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1983年新遷入的村民需要1每戶每人需要交納1W,每年累計1千到遷入時間
這個好像是每個村的制度不一樣。
有這樣的情況,應該是就像是你要進公司入股一樣,因為是「外來人口」要想有本村的資源和福利,就要交一定的「入社」費用。有的是一次交清多少錢,有的可能是分著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