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經濟建設

發展經濟建設

發布時間:2020-12-04 18:52:46

① 為什麼說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

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② 經濟建設的發展是指什麼而曲折又 指什麼呢

5 經濟建設的發展是指什麼而曲折又 指什麼呢?
經濟學

③ 經濟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麼

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國家的經濟總產值,這樣才能提升中國的地位,才能讓自己的國家變的強大,才能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才能讓中國這只雄獅屹立於世界之上,不再讓近代那段屈辱的歷史重演。

中國近代歷史簡直就是一部屈辱的歷史,相信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會忘記這樣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落後就要被別人侵略。如果想不受別人的侮辱和欺凌,首先要在經濟上強大。有句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落後就要挨打,要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得發憤自強。在鴉片戰爭中國是落後的,武器落後,科技落後,經濟落後,最根本的還是社會制度落後。要發憤自強就要改造社會,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強國防。

只有我們國家的經濟富有了,才能發展科技、發展文化、搞國防、製造工業等等。由此可知,經濟在中國近代史中是佔有重要地位之一。經濟決定政治和文化,有什麼樣的經濟,就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政治和文化,反之,政治和文化又反作用於經濟。因此,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發展經濟建設擴展閱讀: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只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也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我們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如期實現。

④ 中共八大制定了什麼經濟建設方針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出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大會在總結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大會完全肯定了黨中央從「七大」以來的路線是正確的,同時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大會提出,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4)發展經濟建設擴展閱讀:

針對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中共八大提出解決的辦法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因為這一矛盾的實質,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也就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八大關於主要矛盾的實質的提法,在理論上有不完全准確的地方,因為這個提法沒有全面地指出,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已經建立起來,它是和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同時它又還很不完善,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相矛盾的。國家的主要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全黨要集中力量去發展生產力。這個著眼點,歷史證明是正確的。

⑤ 什麼是"經濟建設"

經濟建設是中國經濟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實行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

社會主義生產和經濟管理體制必須適應於生產力的狀況,有利於生產的發展。要按照中國的實際情況,以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為主體,合理配置多種經濟成份,而不能搞單一的全民所有制。

要賦予企業以應有的經營管理自主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增強企業的活力,使它們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而不能對企業統得過多,管得過死。

國家要適應有計劃地發展商品經濟的要求,通過計劃的綜合平衡和各種經濟杠桿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的運用,加強對宏觀經濟的控制和管理,以既保證各個企業生產經營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又保持整個經濟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5)發展經濟建設擴展閱讀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改革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對外開放,吸收世界上一切先進文明成果,為搞活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開辟廣闊的道路。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否則,就會失去正確的思想指導和政治保證,就會走到邪路上去。只有勞動生產率的極大提高,社會主義大生產的極大發展,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強大的力量源泉。

同時,惟有如此,才能使國家和人民擺脫貧窮落後,逐步強盛和富裕起來,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時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確定,是我黨在新時期實現的最根本的撥亂反正。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關繫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敗、關繫到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

如果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發生動搖,整個基本路線就會被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全國黨政軍民都要以經濟建設為大局,從這個大局出發,照顧大局,配合大局,在這個大局下行動。

⑥ 發展為什麼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

科學發展觀強調第一要義是發展

⑦ 全面發展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系的觀點。

普遍聯系作為一般哲學范疇,通常是指事物或現象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要素之間相互連結、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等相互關系。

在無限的宇宙中,聯系不是個別事物之間暫時的、特殊的關系,而是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所共有的客觀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發生著聯系;世界是萬事萬物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任何事物都是統一的聯系之網上的一個部分、成分或環節,都體現著普遍的聯系。

(7)發展經濟建設擴展閱讀: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中央政治局分析認為,綜合判斷,雖然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充滿變數。

但我國發展仍然具備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有些還相當尖銳。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深入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緊緊抓住並切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⑧ 經濟建設的發展是指什麼而曲折又是指什麼呢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這是總攬國內外大局、貫徹落實...

閱讀全文

與發展經濟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