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

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

發布時間:2020-12-04 16:46:51

⑴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的基礎建設

該區從2012年至今,已完成社區建設360萬平方米,有3萬多戶農村居民搬遷入住新型社區,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期間,共平穩拆除房屋20萬多間,遷移墳墓9500餘座,節余土地指標3200畝。今年還要完成10個社區建設任務,實現6800戶群眾入住新樓,年底全區城鎮化率將達到56.7%。在社區建設中,臨港區為讓群眾能夠安居、樂居,按照「現代、便捷、舒適、高質」的要求,配套完善了水、電、氣、暖、廣播電視等公共基礎設施;一座座精美的社區樓,不僅裝點出新城的靚麗風采,還成為承載百姓幸福安康夢的美麗家園。按照「村民自願、村委自主、片區指導、統一規劃、管委融資、整村搬遷、先建後征」的社區建設模式,把建設的主導權完全交給群眾,社區選址、樓房設計、分配等環節均由群眾自己決定。先建樓再拆舊,避免了群眾遭受躲遷之累。另外,我區征地拆遷補償標准也遠遠高於本市其他地方的標准。拆遷還建中多出來的土地收益完全返還給村民,群眾住樓基本不用掏錢,甚至還有結余,有了更多財產性收入。同時,對搬遷群眾及時進行就近就地安置就業,完善城區及社區配套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提高了群眾主動搬遷住社區的積極性。
該區5年來共新建、改造主次道路63條,總里程385公里,道路質量和密度達到全市先進水平,構建起「六縱八橫」道路主框架,區域交通網路日臻完善,極大優化了道路交通環境,全區路網密度和質量全市第一。商務企業發展中心、城市綜合體、文體廣場、城市濕地公園、人民電影院、高級中學、公交車站建成並投入使用,新城初中、人民醫院、社會福利中心、體育場等民生項目正加緊建設,社區內配套完善了水、電、氣、暖、廣播電視等公共基礎設施,加快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現代服務業等城市配套功能,使城鎮真正成為人們的安居之處、樂業之地。據統計,5年來,在過去零工業的基礎上,依託工業園區、農業園區、農業合作社、社區創業中心、主城區公共服務等多種就業渠道,就近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2萬人,外出返鄉務工者35000萬餘人,居民工資性收入佔比達到45%以上,初步實現了「居住在社區、生活在城區、工作在園區,戶戶有工資性收入」的新生活。
該區5年以來,不斷加大財政教育投入,全面實施校舍標准化建設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到目前為止全區教育投資累計達4.2億元,高標准建設了臨港一中、坪上鎮大山小學、朱蘆鎮中心小學等6所學校,在臨港三中等25處中小學實施了校舍擴容工程,新建教學樓、綜合樓、餐廳、水沖廁所等標准化校舍工程20餘個。投入85萬元,對4個鎮中心幼兒園進行升級改造,通過了省教育廳鄉鎮中心幼兒園認定,按照一個社區建設一所標准化公辦幼兒園的配套標准,新建了坪上鎮大山小學附屬幼兒園、三和居社區幼兒園、壯崗鎮西演馬社區和朱蘆鎮劉家東山社區兒園。投資2250萬元為全區中小學校配備了740套互動式一體機、電子白板等現代化教學設備。不斷完善的硬體配備,讓臨沂臨港區的孩子盡享優質教育。
該區5年來,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建設,依託山水脈絡,把城市融入自然,維護良好生態,在堅持大搞水利和綠化的同時,大打大氣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攻堅戰,保持了「沂蒙藍、臨港藍」的臨港新名片。從2012年6月份開始,計劃總投資 21.2 億元,實施了「大水網、大綠化」工程建設,大力實施河道整治、興修水利、植樹造林、城區綠化等工程。按照「庫庫相通、河河相連、雨洪利用、生態環保」的原則,全面推進的現代水網建設規劃。目前,全區新增9處水網重點工程和50餘處塘壩水井,「大水網」工程竣工後,年可增加蓄水1.37億立方米,其中,錦龍潭水庫全部竣工後將成為臨沂市第七大水庫;形成水面面積16200畝,濕地3000多畝,一批沿水規劃建設的商文旅項目正悄然興起。近3年來每年綠化面積都在1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35.7%、綠化覆蓋率達到37%、綠地率達到35%.
該區5年來,先後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16萬份,規范化電子檔案16萬份,為12409名高血壓患者、2680名糖尿病患者建立檔案,全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和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和99.9%,新規劃的臨港區人民醫院也已開工建設,屆時,臨港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該區通過打基礎、利長遠,不斷提升城市承載力,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同時,通過強化服務效能、強化園區配套、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營造了營商、安商、親商、富商的濃厚氛圍。不銹鋼新材料、綠色化工、港口物流、新型建材等四大支柱產業已初具規模。重點打造的不銹鋼新材料和綠色化工兩大千億級產業,目前已有30多家企業入駐。其中,不銹鋼新材料的產能達到了400萬噸,不銹鋼工藝引領全國,成為全國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一個工業強區正蓬勃發展、日益強盛。
該區近海氣候、四季分明、特產豐富、自然資源獨特的臨港氣質,催開了該區的特色旅遊之花。該區處於北京、上海的中間地帶,山東省目前的兩大旅遊線「山水聖人旅遊線」和「黃金海岸旅遊線」,臨港處於聯接地帶的最東端。便利、快捷的立體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優越的區位和便捷的交通為臨港區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以厲家寨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資源屬國家級的高品質資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加上山水、生態與文化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獨特魅力和優勢,為臨港區發展旅遊業提供了無可比擬的資源稟賦,奠定了臨港區發展旅遊業良好的先天優勢。目前已規劃建設婚紗攝影基地、大山景區、甲子山景區、隕石景區、厲家寨景區,其中,厲家寨景區按照AAAA級旅遊景區規劃打造,包括毛主席廣場、最美紅色山寨、全國土地整治第一村展覽館等部分。努力打造「山水風景、田園風光、濱海風情、古鎮風貌」的新型旅遊城市,加快形成宜居宜游、養老休閑、運動健身、紅色追憶為一體的特色旅遊品牌。
到2014年,臨港區財政收入3年增長了9倍;在全市15個縣區、開發區中,縣域經濟發展觀摩評比由2011年的末位,在2014年、2015年躍居到第五名;在全市科學發展群眾滿意度測評、全市城市管理群眾滿意度調查、全市群眾安全感調查中都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城鎮化率3年提高了30%。
2015年11月28日,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榮獲第一屆中國新型城鎮化高峰論壇及中國新型城鎮化項目招商會「中國宜居城鎮」稱號,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新城已然崛起。
2016年01月16日,由國際休閑產業協會主辦的以「創新休閑產業,推進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際休閑產業論壇暨2016年會」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召開。本屆年會對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授予「國際休閑宜居城鎮」稱號。

⑵ 山東臨沂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即臨沂臨港區,2010年10月22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地處山東省東南部,東依新興港城日照市、距嵐山港最近處僅4公里,西靠臨沂商城,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接壤,處於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核心位置,是魯南蘇北沿海港口的重要腹地。

具體如下:

1、簡介

開發區距嵐山港不足10公里,日照港50公里,連雲港80公里,青島港150公里;距離日照機場20公里,臨沂機場50公里,連雲港機場70公里,青島流亭機場200公里;兗石鐵路、坪嵐鐵路、嵐濟公路(一級公路)、北疏港路(一級公路)和棗嵐高速、鐵路專用線、魯南高鐵貫穿其中,西鄰膠新鐵路,周邊有同三、日蘭、京滬等高速公路,距同三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基礎建設

該區從2012年至今,已完成社區建設360萬平方米,有3萬多戶農村居民搬遷入住新型社區,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期間,共平穩拆除房屋20萬多間,遷移墳墓9500餘座,節余土地指標3200畝。今年還要完成10個社區建設任務,實現6800戶群眾入住新樓,年底全區城鎮化率將達到56.7%。在社區建設中,臨港區為讓群眾能夠安居、樂居,按照"現代、便捷、舒適、高質"的要求,配套完善了水、電、氣、暖、廣播電視等公共基礎設施;一座座精美的社區樓,不僅裝點出新城的靚麗風采,還成為承載百姓幸福安康夢的美麗家園。按照"村民自願、村委自主、片區指導、統一規劃、管委融資、整村搬遷、先建後征"的社區建設模式,把建設的主導權完全交給群眾,社區選址、樓房設計、分配等環節均由群眾自己決定。先建樓再拆舊,避免了群眾遭受躲遷之累。另外,我區征地拆遷補償標准也遠遠高於本市其他地方的標准。拆遷還建中多出來的土地收益完全返還給村民。同時,對搬遷群眾及時進行就近就地安置就業,完善城區及社區配套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提高了群眾主動搬遷住社區的積極性。

3、歷史文化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現存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鬼穀子廟、孫臏著書修身之處孫臏洞。明代,坪上鎮大鐵牛廟村孫鏜受嘉慶帝御批,是抗倭民族英雄。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羅榮桓、肖華、谷牧等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

⑶ 想知道: 山東省 山東省臨沂市臨港區 在哪

臨沂臨港經來濟開發區是以原莒自南縣坪上鎮現有建成區為依託,覆蓋坪上、團林、壯崗以及朱蘆四個鄉鎮;開發區距嵐山港不足10公里,日照港50公里,連雲港80公里,青島港150公里;距離臨沂機場50公里,連雲港機場70公里,青島機場200公里;兗石鐵路、坪嵐鐵路、嵐濟公路(一級公路)和擬建的棗嵐高速、鐵路專用線貫穿其中,西鄰膠新鐵路,周邊有同三、日東、京滬等高速公路,距同三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該開發區憑借「近海臨港」優勢,依託港口國際物流平台,發展臨港產業,延伸港口服務功能,是集加工工業、現代物流、國際貿易於一體的綜合性開發區,是連接嵐山、日照、連雲港、青島港四大港口與魯南蘇北經濟帶的重要接點和樞紐,是對接青島及半島製造基地、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南方經濟發達產業化北上西移和東南亞國家產業轉移的重要區域。

⑷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欣達鋁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欣達鋁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06月0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鋁製品加工、銷售回等。
法定代表人:答臧治剛
成立時間:2003-06-04
注冊資本:5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32722800468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坪上鎮東南溝河村

⑸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還建是大產權的嗎坪上鎮趙家道村,朝陽社區

土地使用權為70年:住房用地;
土地使用權為50年:工業用地、科教、文體、衛生、體育用地、綜合或其他用地;
土地使用權為4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
辨別房屋產權:根據房產證的建築年代來判斷剩餘使用產權,如房本為2000年,那至今使用了13年,剩餘使用產權年限為(70-13)57年。

大產權不是通過70年或50年來體現的,只要是正規房本的房子就是大產權房屋。平時說的40年、50年或70年說的是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的,而房屋的產權是永久的。另外也不用擔心,物權法規定只要是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後是自動續期的。

查詢方法:
1、網上查詢:點擊省市鏈接進入各地房產管理局網站進行查詢-->需要輸入產權人姓名、產權證號(目前只有部分地區提供房屋產權信息查詢);
2、房產局查詢:若要查詢的准確的個人房產證信息(包括:房屋所有人名稱、產權證號、登記核准日期、建築面積、房屋設計用途、權利來源、房屋是否抵押、是否被查封等等),則必須攜帶個人身份證件及房產證到當地的房管局(房地產交易中心、房屋管理局、房管處)檔案館或窗口查詢。

閱讀全文

與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