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帝國全面戰爭發展經濟

帝國全面戰爭發展經濟

發布時間:2020-12-04 11:46:09

『壹』 帝國全面戰爭威望怎麼算的

各種頂級建築可以增加威望,這里說的頂級是指所有建築到了頂級都會增加威望回、例如,農場升為答豪華庄園、工廠升級為最高的蒸汽工廠、甚至城牆升級為改良城邑防禦工事也能增加威望、陸軍的建築增加的是陸軍威望,海軍是海軍威望,還有科技的完善也會增加啟蒙和教育的威望。國內的各種工廠升級、發展增加的是經濟威望。高星的國王和宰相也會在每回合增加一定的威望。所以像西班牙開局的那種白痴國王還是早點咔嚓掉比較好。

『貳』 帝國全面戰爭用什麼國家比較強大,裡面怎麼沒有中國啊

不知道你喜歡怎麼玩了,是軍事路線還是技術路線。
本人把幾個國家都玩了一下(不作弊,技術全部研究),除了波蘭-立陶宛。
作戰主要用戰列兵和臼炮(用這個技術很重要。後面再說)
英國,俄羅斯早期相對穩定。
英國發展經濟,技術較容易,可以和大部分國家建立貿易,發展經濟,而且不會受到別國騷擾。
但是發展殖民地用兵需要從本島運送。完成任務可以獲得美洲十三殖民地,這個是其他國
家沒有的,最為有利的條件。作戰兵種,海軍地位突出,騎兵較弱。(有臼炮騎兵可不用)
俄羅斯開局與波蘭-立陶宛結盟,早期相對穩定,莫斯科地域寬廣,射擊部隊(等同民兵)治安
加成,建學校發展技術有優勢。但是大部分城市經濟基礎差。需要出海口,發展貿易。
作戰兵種,步兵拼刺刀較強,騎兵不錯。可兩線發展,莫斯科發展技術,滅瑞典(無結盟
國家)發展貿易,攻佔奧斯曼,發展經濟。
法國軍事技術綜合實力很強的國家,是步兵精銳(近衛軍,元勛團)最多的國家。法國本土面積
大,建學校發展技術容易。作戰兵種,步騎都較強。而且有一個突出的優勢。美洲有魁北
克,可以造兵,侵佔英屬十三殖民地,發展經濟。有錢就可以招兵,本土造兵可以向
義大利半島和不列顛群島發展。
西班牙不弱於前面的國家,美洲有大面積的殖民地,可以保證經濟來源,發展軍事。本土發
展技術也不錯。但是屬地有些分散,容易被驚擾,像弗羅里達、尼德蘭等,不過不影響大
局,可以放棄或者和友好國家交換領地。軍事可以向摩洛哥,西西里發展。
馬塔拉聯盟軍事技術可比歐洲列強,與對手莫卧兒王朝的軍事技術體制相比優勢明顯。印度半島
經濟基礎較好。其戰列步兵等同歐洲步兵。其臼炮還有兩個類型。還有特殊騎兵,象騎兵,
還有奧斯曼的精銳騎兵西帕希騎兵。容易統一印度半島。統一後發展經濟技術較快。

以上幾國本人覺得都比較好發展。不過發展經濟,修建築,搞治安,有時挺無聊的。游戲的主要內容還是征戰。打仗需要軍隊,源頭還是要錢。本作減掉了掠城一事。所以經濟來源還是要搞經濟,發展技術;打仗時減少軍隊損失。減少損失的方法就是減少近身搏擊,用炮轟。最遠程的就是臼炮和火箭彈(準度太差)。臼炮最大殺傷就觸爆彈(最高技術水平),所以技術很重要。臼炮的作戰范圍覆蓋戰場大部分的區域,作戰時可以多帶幾隊,可以較早的廢掉對手的騎兵和跑兵,減短作戰時間。(防守方有時會蹲點不出擊的,出擊相對防守傷亡大)。騎兵和步兵近身砍殺也要時間。有了臼炮(要技術全的)一般不用騎兵的。
其他國家:
奧地利最大的特點就是戰列步兵人數多,散兵較強。但是戰鬥力不明顯。南北兩個方向易受攻
擊。海上貿易易受攔截。
奧斯曼帝國兵種較多,玩起來較費神。軍改技術研究前,戰列步兵素質較差。而且鄰國多敵意,
戰事不斷;內閣人員多負面作用,佔領區宗教沖突影響治安。
瑞典騎兵較強,地理位置有利於穩定。但是無盟國,發展經濟較難。鄰國敵對勢力實力較強。
波蘭-立陶宛騎兵較強,有俄羅斯盟國,但是已受到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的攻擊。經濟基礎一般。
比較中庸的一個國家。
普魯士軍隊素質較高。領土較少,需要不斷征戰,擴大勢力。
荷蘭領地最小的國家。海軍還可以。但是要在游戲中生存,首先要集中兵力滅掉法國,求得發
展空間。
18世紀的中國和歐洲聯系太少了。也沒什麼戰爭。

『叄』 帝國全面戰爭法國怎麼發展經濟 我美洲沒擴張歐洲有3個地區

一開始要記住英國和尼德蘭定會和你鬧翻,所以要有所准備,法屬蓋亞那招民兵待命,只專要對方宣你屬就占(初期ai不太會守殖民地),魁北克建立殖民地軍隊以便應付土著,歐洲攻擊萊茵小國(利用法奧繼承權戰爭打)取得學院發展科技,記得升海軍科技防英國突襲,良好的開端,接下來看你的了!

『肆』 帝國全面戰爭什麼國家用什麼體制好。

俄羅斯前期不建議換君主立憲,因為前期實在太窮.瑞典又來打.先捶死瑞典就可以換君主專立憲.馬拉塔也類屬似把莫卧兒捶死後換君主立憲升科技蓋工廠.
肯定是君主立憲啊.共和和君主制都是工廠造多了就叛變.像領土多的,要多造工廠就換君主立憲.西班牙建議開局就君主立憲,因為西班牙開局那流口水君主屬實能惹事.具體通過控制稅率.君主-共和需要貧民叛變.共和-君主立憲需要貴族叛變.君主立憲-君主制需要貴族叛變.

『伍』 帝國全面戰爭各國優劣勢對比。

軍隊戰力

綜合實力最強的當然是英國,英國海軍是最強的,陸軍屬性比普通版略高一個點數,還有大量的優質專屬單位

歐洲大陸上陸軍最強的是普魯士和法國,理由同上,但是二者的艦隊屬性,比如瞄準裝填等等屬性比不上英國,你只要繳獲過英國的船隻就能發現這點。

炮兵最強的是奧斯曼,他家的64磅炮不過是趣味大於實用,真正強的是他家有專屬的重型臼炮,距離非常遠,配合觸底引信科技,是大殺器。

其他國家的軍隊屬性就大同小異了,實力沒有太大差別。

地理

第一還是英國,和歷史一致,英國和歐洲大陸隔海相望,自己有最厲害的海軍,敵國難以威脅到英國本土,只有英國揍人,沒有英國被揍。

第二類,法國,西班牙,都是靠海國家,半個版圖是海岸線,電腦敵人前期不喜歡登陸,使得玩家可以專心經營陸地防線,而且這兩個國家的城市發展度都不錯,經濟上很闊綽。

第三類,波蘭,奧地利等,這類國家國土面積不低,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位置不好,出於四戰之地,城市往往反復易手,難以經營。

第四類,普魯士,第三類雖然位置不好,至少國土是連成一片的,而普魯士的國土是帶狀的一條,中間還被分隔開來,在大國裡面,普魯士的地理非常蛋疼。

第五類,美國,美國最特殊,美國的成長就是不斷的戰爭,而且一直在懟大國,然後被土著騷擾,難度不低。

第五類,小國,就一個城市或者幾個低發展度城市,安心當狗就好。

『陸』 帝國全面戰爭最好玩國家上哪一個

本人把幾個國家都玩了一下(不作弊,技術全部研究),除了波蘭-立陶宛。 作戰主要用戰列兵和臼炮(用這個技術很重要。後面再說) 英國,俄羅斯早期相對穩定。 英國發展經濟,技術較容易,可以和大部分國家建立貿易,發展經濟,而且不會受到別國騷擾。 但是發展殖民地用兵需要從本島運送。完成任務可以獲得美洲十三殖民地,這個是其他國 家沒有的,最為有利的條件。作戰兵種,海軍地位突出,騎兵較弱。(有臼炮騎兵可不用) 俄羅斯開局與波蘭-立陶宛結盟,早期相對穩定,莫斯科地域寬廣,射擊部隊(等同民兵)治安 加成,建學校發展技術有優勢。但是大部分城市經濟基礎差。需要出海口,發展貿易。 作戰兵種,步兵拼刺刀較強,騎兵不錯。可兩線發展,莫斯科發展技術,滅瑞典(無結盟 國家)發展貿易,攻佔奧斯曼,發展經濟。 法國軍事技術綜合實力很強的國家,是步兵精銳(近衛軍,元勛團)最多的國家。法國本土面積 大,建學校發展技術容易。作戰兵種,步騎都較強。而且有一個突出的優勢。美洲有魁北 克,可以造兵,侵佔英屬十三殖民地,發展經濟。有錢就可以招兵,本土造兵可以向 義大利半島和不列顛群島發展。 西班牙不弱於前面的國家,美洲有大面積的殖民地,可以保證經濟來源,發展軍事。本土發 展技術也不錯。但是屬地有些分散,容易被驚擾,像弗羅里達、尼德蘭等,不過不影響大 局,可以放棄或者和友好國家交換領地。軍事可以向摩洛哥,西西里發展。 馬塔拉聯盟軍事技術可比歐洲列強,與對手莫卧兒王朝的軍事技術體制相比優勢明顯。印度半島 經濟基礎較好。其戰列步兵等同歐洲步兵。其臼炮還有兩個類型。還有特殊騎兵,象騎兵, 還有奧斯曼的精銳騎兵西帕希騎兵。容易統一印度半島。統一後發展經濟技術較快。 以上幾國本人覺得都比較好發展。不過發展經濟,修建築,搞治安,有時挺無聊的。游戲的主要內容還是征戰。打仗需要軍隊,源頭還是要錢。本作減掉了掠城一事。所以經濟來源還是要搞經濟,發展技術;打仗時減少軍隊損失。減少損失的方法就是減少近身搏擊,用炮轟。最遠程的就是臼炮和火箭彈(準度太差)。臼炮最大殺傷就觸爆彈(最高技術水平),所以技術很重要。臼炮的作戰范圍覆蓋戰場大部分的區域,作戰時可以多帶幾隊,可以較早的廢掉對手的騎兵和跑兵,減短作戰時間。(防守方有時會蹲點不出擊的,出擊相對防守傷亡大)。騎兵和步兵近身砍殺也要時間。有了臼炮(要技術全的)一般不用騎兵的。 其他國家:奧地利最大的特點就是戰列步兵人數多,散兵較強。但是戰鬥力不明顯。南北兩個方向易受攻 擊。海上貿易易受攔截。 奧斯曼帝國兵種較多,玩起來較費神。軍改技術研究前,戰列步兵素質較差。而且鄰國多敵意, 戰事不斷;內閣人員多負面作用,佔領區宗教沖突影響治安。 瑞典騎兵較強,地理位置有利於穩定。但是無盟國,發展經濟較難。鄰國敵對勢力實力較強。 波蘭-立陶宛騎兵較強,有俄羅斯盟國,但是已受到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的攻擊。經濟基礎一般。 比較中庸的一個國家。 普魯士軍隊素質較高。領土較少,需要不斷征戰,擴大勢力。 荷蘭領地最小的國家。海軍還可以。但是要在游戲中生存,首先要集中兵力滅掉法國,求得發展空間。

『柒』 帝國全面戰爭(掛都不開)怎麼賺錢快

第一,你在貿易點的艦隊有多少商船?
第二,現在還有沒和有你有貿易的國家回?你和這個國家的答貿易路線有沒有被劫持,或者更嚴重這個國家的貿易港口有沒有被封鎖,特別是首都的港口
第三,那些城鎮,早期還蓋點學校,教堂,後期可以全拆了,建成工廠,注意下城市資料,沒有宗教騷亂即可拆除教堂,科技發展的差不多就拆掉學校
第四,後方沒啥用的部隊全部解散,或者送到前線,後方只在治安地的城市暫時放幾對龍騎就好,治安上去了就撤到別的城,不要徵募太多沒用的軍隊
第五,也是我以前遇到的問題,新佔領城市治安差,我們一般會免稅,過一會治安好了你取消免除稅收了么?

『捌』 帝國全面戰爭英國怎麼發展

1700年開局,此時的英國是光榮革命後的君主立憲制,政府首腦是PM(首相),牛頓爵士年紀一大把躲在牛津搞研究。帝國在北美沿岸擁有大塊的十三殖民地,但是獨立傾向嚴重,另外在加拿大極北的哈得孫灣擁有一塊飛地,還有南方的巴哈馬島等等。殖民地一開始就可以生產毛皮和糖、咖啡等經濟作物,產量不高,且加勒比海上的那些海盜著實是很討厭的。得到的任務是佔領美國南部切諾基人以及加拿大的法國殖民地,但這樣的任務幾乎不可能在美國獨立前完成——十三殖民地居然在1713年就宣告獨立了。所以這個任務也就毫無意義,帝國還是按照自己的攻略設想來進行擴張吧。

首先,讓不列顛及愛爾蘭,還有加勒比海上的港口一開始都狂刷貿易船,然後成群結隊遠征大洋。同時還需要兩支艦隊,一強一弱,弱者前往加勒比海封鎖海盜港口,然後加勒比貿易船隊稍微往北面繞一點,前往貿易據點,而不列顛貿易隊則在一支強大艦隊的掩護下沿非洲海岸向亞洲進軍,一路上凡是發現海盜便消滅之,以免其破壞貿易路線,接著就是進駐還沒有人霸佔的貿易據點。一開始的時候,只需要放一、兩艘船進去就可以了,關鍵是先佔住地方,把牢茅坑,以後想擴大交易量,把後續貿易船派過去合並入先遣隊就行。在陸上,英國與一切可以做生意的國家都締結了貿易協定,而對於歐洲大陸上發生的戰爭,一概不參與。這樣即使損失一些盟友關系,但不是盟友照樣還是可以做生意的嘛!一旦參與了戰爭,肯定會有貿易路線被切斷,而此時的英國實在是分不出兵力來瞎打胡鬧。此時的目標,應該就是海峽對面的法國和西班牙。這是兩個陸上大國,直接對英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同時也是擁有相當強大的海軍,是有條件在世界范圍內與英國爭霸的國家!英國要成為世界貿易的主人,首先就要對付這兩個國家。當然,法西兩國本來與英國的關系就不好,滅他們是活該滴!

登陸法國,首先需要那支遠征亞洲的大艦隊(名為第一艦隊)環繞地球一周後返回英國,然後生產出兩支軍隊,一支滿員另一支半滿,以火槍兵為主,捎帶一些火炮攻城,就可以在法國塞納河的右岸登陸了,從這里出發下一個回合就可以攻打巴黎,可謂是一場閃電戰。第一艦隊封鎖住法國的港口,免得其艦隊跑出去了找不到,就地殲滅為妙。巴黎被攻克以後,半額軍團留下駐守,全額的軍團北上去解放西班牙統治下的布魯塞爾。這里的西班牙人很好解決,一旦攻克布魯塞爾,便向西班牙提出停戰要求。此時的西班牙人顯然被嚇破了膽,立即同意了停戰(實際上敲他們一筆錢都是有可能的)。不管怎麼說,如此一來法國便完全孤立無援了,帝國大軍又東進攻克洛林,法蘭西王國宣告滅亡,路易國王推出去斬了。還要將佔領區的天主教堂拆毀,從英國本地派教授去奧爾良大學進行科技研究。當然,驕傲的法國人是不會馬上臣服的,造反事在必有,立刻加以鎮壓就行了。

此時在北美大陸,美利堅合眾國已經宣告獨立(可是連波士頓都還不在他們的手裡),同時加拿大的法屬殖民地也宣告獨立。前者俺承認了,以後有機會再來收拾這些老美。對於法國人的獨立國俺不承認,派一支滿員大軍去鎮壓。加拿大中部有群土著也會向英國宣戰,不過只要有些兵力守衛,他們就只是在邊境線上晃悠而已。所有這些麻煩的傢伙,都要很堅決地鎮壓掉。鎮壓路線是這樣的:首先海軍將鎮壓部隊運送到哈得孫灣,卸下部隊後海軍就轉而前往五大湖的出口,封鎖魁北克港。鎮壓部隊先向南滅掉土著部落,發展當地的皮革做坊,然後向東進前往多倫多和渥太華,一路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直至攻克魁北克,登船凱旋了。此時將第一艦隊也派到美洲來,直入加勒比海驅逐海盜船隊,然後將北美鎮壓部隊運來南美,攻克海盜據點。轉頭再攻入北美大陸,聯合新誕生的美國攻擊切諾基人。這些土著印第安人的數量是個問題,必要的話從歐洲再運一支部隊來。滅掉切諾基人以後,英國在很賺錢的煙草貿易中也可以佔有一席之地了。

此時的大英帝國,已經初步具有了日不落帝國的堂堂威嚴。帝國在歐洲大陸上實現了英法聯合,雄據一方。從北極圈的嚴寒凍地到加勒比的熱帶風光,美洲為帝國生產著源源不斷的財富。飄揚著米字旗的貿易船隊遍布四海,將象牙、調味品、棉花和其他許許多多的原料送回大不列顛的工廠,在這個世界工廠中加工成為各種產品,然後銷售到俄羅斯或波斯那樣遙遠的國家。帝國的科學技術也不斷得到發展,高效的蒸汽鍋爐提高了生產率,港口建造出大型的戰列艦及威力強大的火炮,一身紅裝的陸軍則擁有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步槍,並以先進的戰術將其運用。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文化、科技、人文思想領域,大英帝國都已成為世界文明的燈塔!

帝國在此時面臨兩條道路的選擇:第一是東進印度,奪取帝國皇冠上的寶石。印度北方大部被莫卧爾人統治,這些阿克巴大帝的遺子遺孫是遭受印度南方土著痛恨的伊斯蘭教徒,帶有蒙古、突厥和阿富汗血統,但在恆河邊安逸了幾個世紀以後其統治已經腐壞,正需要英國人來教教他們何為文明開化,當然這里出產的棉花、香料和寶石也將為東印度公司和伊莉莎白女王帶來財富。第二,則是進攻西班牙,而此時西班牙已經滅亡了葡萄牙,統一了伊比里亞半島,同時統治著拉丁美洲的大片殖民地,包括佛羅里達、古巴、得克薩斯、墨西哥等等。顯然,對付西班牙至少需要在歐洲和美洲同時准備兩支滿員軍團,才有必勝的把握,還需要在加勒比海上部署一支強大艦隊。兩相比較,俺認為最好還是先把印度莫卧爾帝國收拾了,轉過頭來再收拾西班牙。

對西班牙的戰爭首先從翻越比利牛斯山脈開始,兵鋒直指馬德里,西班牙英勇的僱傭軍團將會站在伊比利亞金黃色的大地上,展開一場決定世界命運的阻擊戰役。驕傲的騎士們高擎著耶酥基督的旗幟席捲而來,帝國女王煫發槍團的戰士們堅定地列成三隊,輪換不間斷地將密集彈雨傾瀉到騎士的身上。飛起的塵土中混和著鮮血的味道,蒼鷹高鳴一聲隱入滾滾而來的烏雲,須臾間大雨傾盆而下,士兵們在槍上插刺刀,邁著方步向敵人的方陣走去,西班牙人也舉起了他們的長矛。當接近到只有五十米距離時,指揮官一聲命令,士兵們吶喊著挺起刺刀沖上前去,慘烈的肉搏戰開始了。天昏地暗,死神狂舞,雨水混著血水,傷兵在爛泥里垂死悲鳴。終於幾縷陽光射穿烏雲,照耀著慢慢沉寂下來的戰場,猶如女武神引領戰死者的靈魂升入天堂。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被滅亡了,英國士兵們攻克馬德里,揮師西進又攻克里斯本,脫下血染的戰靴在溫暖的地中海海水中沖洗。在美洲,龐大的墨西哥城也陷入熊熊烈火之中,當年西班牙人毀滅了阿茲特克人的偉大都城,現在他們要遭受同樣的對待。哈瓦那的陷落則不過頃刻之間,古巴的蔗糖很快將送入倫敦市民的廚房。整個西歐,沿著萊茵河與阿爾卑斯山,以西的土地都成為英國女王的統治地,而在海外,還有大半個美洲、大半個印度次大陸接受帝國所派遣的美洲、印度總督的管轄。

大英帝國接著將入侵亞平寧半島,消滅那些七零八落、因為信仰天主教而拒絕與帝國貿易往來的小國,紅衣士兵們把教皇包圍在焚蒂岡孤城之中,上帝的榮光只能由伊莉莎白女王獨享,不過威尼斯這座商業城市將得到帝國的尊重和保護。另一路大軍將渡過直布羅陀海峽登陸北非去消滅那些善做海盜的摩爾人,攻克突尼西亞,甚至一路攻到**——假如他們膽敢拒絕帝國的貿易要求。帝國的船隊遠航至遠東,在那裡古老的亞洲王朝仍然在閉關自守中睡大覺,帝國要用先進機械與智慧文明打碎他們的大門和頑石腦袋,為英國的工廠找到賺取無數白銀的大市場。船隊向南跨越赤道,人類最後的伊甸園展現在面前,這塊五十倍於英國本土大小的澳大利亞大陸,那無盡的田原與牧場將保證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永續不亡。

公元1751年,伊莉莎白女王登基五十周年,大英帝國皇家海軍斯彼爾凱德閱艦式隆重舉行,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龐大戰爭機器,列成頭尾不能相望的長縱隊魚貫而過,米字旗乘風飛揚,歡呼聲充盈世間。這是人類最美好的時代,這是屬於大不列顛的無上光榮。上帝保佑女王!

『玖』 帝國全面戰爭荷蘭雜個發展

我個人每次都是 海外發展 在歐洲的話就去打荷蘭南邊兒的那些小國就可以了 都是富裕的國家 而且都有高級學院有助於科技發展 還有推薦你開局變成立憲制政體 這樣就沒有工業和政府的不滿意度了 比較好管理

『拾』 帝國全面戰爭英國經濟

不對吧 英國可是富的流油啊 倫敦2W多 巴黎才一萬出頭。法國殖民地多是一個原因 你要在美洲先發展經濟 遏製法國 中期再派艦隊封鎖法國 再派遠征軍去印度消滅荷蘭的勢力 與馬拉地結盟打莫卧兒 英國地理位置好 只要海軍強 就可以無視法國各種滿編 最好先吧法國和西班牙的海軍消滅 大西洋和地中海就暢行無阻 貿易點隨便占。 英國應該是開局最好打的 海軍實力第一 陸軍質量也很不錯的。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不缺錢

閱讀全文

與帝國全面戰爭發展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