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因素

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因素

發布時間:2020-12-04 11:04:29

㈠ 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這個還得回到幾年前中央就提倡的所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那具體什麼科技是最能夠促經濟發展呢?就說美國吧,它基本上是靠二戰發的家,簡單地說就是販賣武器,其實到現在美國經濟也是以販賣軍火為基礎.所以說它是一個喜歡戰爭的國家!同樣日本也是以自有技術為經濟基礎!那麼中國的經濟靠什麼呢?主要靠兩方面1:製造業,加工業.(代工比如褲子,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污染環境,無形之中又增加了成本!)2:自有資源出口!(比如稀土和鋼材)!咱們國家的政策是高新尖端科技(比如武器)研究製造由國家把持,是不允許個人投資研究製造的!話說造一億條褲子賺到的錢都買不到一架好的飛機!(怎麼養活這么多人?因為沒有技術含量的輕工業是不賺錢的)那麼相對來說自由資源這塊就相當的實惠了!但是隨之問題也來了,那資源枯竭了怎麼辦呢?所以說中央實行的加大深化體制改革力度,大力發展重工業,提高重工業科技含量!以科技立國!大力培養高新尖端科技人才(例如航空航天)的政策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

㈡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1.有強有力的政府和制度保障經濟發展的環境,這一點是從建國以來就有的優專勢,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屬點。
2.非常有效地利用了落後的優勢,就是後發展的優勢。
3.面對不同的國際經濟環境能較為及時得調整經濟政策,尤其是從計劃到市場經濟的漸進式轉型非常漂亮。
4.長期的高儲蓄率高投資率。
5.有大量積累的外匯儲備,有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和固定匯率制度,保障了實際匯率長期低估,從而贏得巨大貿易順差;不允許資本絕對自由進出,總體來講是易進難出。
6.重視對科技和研發的投資。
7.長期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
8.中國人傳統文化優勢,中國人喜歡把大量的收入都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中國價值觀里,集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西方正好相反;中國人勤奮好學。
還有很多原因,但是以上的是最重要的。

㈢ 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必須堅持把社會主義改革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30幾年來,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就都是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結果。經過30年的發展,我們對社會主義有了更深刻認識,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必須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要根據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發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馬克思主義更好發揮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指導作用,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勃勃生機。必須繼續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需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解放生產力的同時,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必須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以適應國際競爭的形勢,尤其是提高生產力,只有生產力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才更加豐富,才能改變落後的生產關系,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在與大國的競爭中佔有有利的位置。必須堅定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同時又成為指引改革開放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保證,過去30年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今後將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會取得更加偉大的成功。建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經驗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㈣ 這幾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因素是什麼

如果你認為你的家鄉近幾年變化大的話,就說明中國經濟真的在飛速發展了。。

可是,你的家鄉真的有變化嗎?

至少我的家鄉和6年前比起來一點變化都沒有

㈤ 目前限制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是什麼

答:目前限制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是:國內。1.腐敗現象;2.浪費資源現象;3.經濟發回展思維調整過度期;4.產業答調整平衡發展期;5.貧困地區與城鎮化的調整期;6.城鎮化與城市一體化發展期資源調整過渡期;7.全國基礎設施完善程度;8.不可預期的自然災害突發;9.不可預期的安全事故突發;10.新興技術產業、網路信息產業、小微企業的培植與發展期;11.教育資源的平衡調整期;12.中國人口老齡化等等。國外:1.美國限制中國發展的亞洲再平衡戰略;2.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抬頭安全隱患;3.周邊國家安全與戰爭突發;4.國際貿易平衡協調發展;5.中國貨幣與世界通用貨幣的平衡;6.區域經濟的培育與發展;7.區域經濟發展的阻力與調整時間;8.中國經濟全面走向國際的速度、覆蓋面與質量;9.兼並、收購、參股外企的阻力與規模;9.中國文化走向國際的宣傳與認知;10.中國產品質量、品牌、售後服務質量等等。這均是中國經濟發展需要思考的各種因素。

㈥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國經濟發展快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得益於經濟對外開放。

2.借鑒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的工業化發展之路,即大力利用外資,引進先進的技術。

3.政治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良好。

4.得益於中國充沛的廉價勞力,即所謂的人口紅利

5.中國人的優秀傳統。中國人勤勞能吃苦,重視教育。 華人在世界范圍內,都是能夠吃苦。

6.得益於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

㈦ 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社會制度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經濟發展靠的是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受生產關系的制約,生產關系是經濟關系的重要部分,經濟關系又是由社會制度來決定的。
所以社會制度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㈧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1、解決了社會的生產力,1978年年底,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重大決策,改革傳統的履行行政命令為主的經濟體制,實行對外開放,這個是使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它是最巨大的動力。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發展,把發展作為振興中國的第一要務,從1978年開始,黨和國家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方針,從此翻開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的一頁。
3、政府的調節和管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進行宏觀調控,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第二是超過市場監管,促進公平競爭增進微觀經濟的效率,保護資源生態和環境,維護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等等.第三是通過財政稅收等杠桿,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改革開放28年來。
4、中國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勞動資源,中國人民有勤勞勇敢的優良傳統,黨的改革開放和黨的政策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巨大力量。
5、巨大的不斷擴大的市場,十幾億人的大市場,吸引著各方面的投資,還有中國由於長期比較貧困落後,基礎設施缺口很大,投資機會很多,建設的推進,經濟增速快,人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國內居民消費不斷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的競爭加快,使中國的市場空間非常大,為社會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最廣泛的場所。
6、中國具有持續的高儲蓄率和高投資率,中國人民不僅勤勞,而且節儉,中國的儲蓄率高,長期30%以上。

㈨ 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佔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提出了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第一,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就相當於1994年全年的經濟總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長,無論是速度還是體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有人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會不會進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過坎?風險確實有,但沒有那麼可怕。中國經濟的強韌性是防範風險的最有力支撐。我們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確定的戰略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我們正在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這有利於化解各種成長的煩惱。中國經濟依賴國內消費需求拉動,避免依賴出口的外部風險。第三,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2014年前三個季度,中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超過了投資。服務業增加值佔比46.7%,繼續超過第二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分別為12.3%和11.1%,明顯高於工業平均增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6%。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第四,新常態下,中國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簡言之,就是要放開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用好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比如我們改革了企業登記制度,前三個季度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920萬戶,新增企業數量較2013年增長了60%以上。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新常態也伴隨著新問題、新矛盾,一些潛在風險漸漸浮出水面。能不能適應新常態,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在2013年工商領導人峰會上說過,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疾開刀。

㈩ 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據報道,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農民工進入城市,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體上看,中國人傳承的勤勞精神沒有變,而且在現代社會中,變得更加有組織和有紀律。

分析人士表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人口再多,人口結構再年輕,如果總體上工作不勤奮、花費不節儉、消費去借債、不願學知識、就業技能差,其從人口數量和結構方面看的應該有的人口紅利,其實基本上不存在,無法為經濟增長提供真正的人口紅利動能。

希望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被傳承,來輔助提升中國經濟水平的提升!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