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據報道,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從中長期看,全球量化寬松政策和負利率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刺激效果甚微,甚至延緩了各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步伐,與此同時,資產價格非理性膨脹、債務率攀升、匯率競爭性貶值等問題卻相伴相生。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早日實現高質量發展!
2. 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是什麼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據報道,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版高速增長階權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報道稱,專家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人民對日益美好生活的嚮往,高質量發展是內在要求;破解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高質量發展是本質手段。 2015年以來,我國GDP增速季度波動幅度最大不超過0.1個百分點,預計未來經濟增長將繼續呈現「低波動、有韌性」的特徵,經濟不會失速下行,這也為推動我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時機。 從中長期看,全球量化寬松政策和負利率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刺激效果甚微,甚至延緩了各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步伐,與此同時,資產價格非理性膨脹、債務率攀升、匯率競爭性貶值等問題卻相伴相生。希望中國經濟可以早日實現高質量發展!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的攻關期,經濟已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強調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同習近平總書記之前關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思想是一致的。
新常態就是增長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其中,增長速度換擋就是高增長階段已經結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可以集中概括為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概括。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角度看,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從體現新發展理念看,高質量發展就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第一,我國已經不具備高增長的客觀條件了,需求結構變化、消費升級、勞動年齡人口減少、技術積累、金融風險、資源環境壓力等,使我國潛在增長率發生變化,若不顧客觀實際,盲目追求高增長,帶來的風險可能比增加的GDP要多。
第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變化,落後的社會生產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就是發展質量不高的一種表現,此時若再追求高增長,反而會加劇這種不平衡性。第三,到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在全面小康階段,發展的重點是解決量的不足問題,在現代化階段,相對於量的問題,質的問題更重要,要在解決質的問題的過程中實現量的增加。
第四,從事物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規律看,往往都要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那些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高速增長成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才能實現現代化,進入高收入經濟體。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這就是說,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建設現代化的經濟體系。經濟現代化是整個國家現代化的基礎,而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基礎和條件。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這個方針;必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必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路徑。
必須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四位一體」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產業載體;必須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制機制的保障。
4. 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的中國經濟,需要新動能和新的增長點,支撐中國經歷未來發展的五大驅動力分別是什麼
一、去產能,促進供求新平衡。
無效供給的「減」,換來有效供給的「加」。「鋼鐵行業受益於國家去產能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全面取締地條鋼,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合規企業生產積極性提高。」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司長文兼武表示。
二、去庫存,城鎮化以人為本。
去庫存不只是賣房子,還要順應美好生活需要。各地堅持以人為本,將去庫存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3.7%,降幅比上月末擴大0.4個百分點。
三、去杠桿,引導資金進實體。
實現高質量發展,去杠桿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陣風」,而是有保有壓,讓實體經濟沐浴更多陽光雨露。「今年銀行對我們的總授信額度增加30%,公司上下對今後的發展更有信心了!」江蘇驃馬智能裝備公司董事長季松林說。
四、降成本,轉型步伐更輕快。
擴大減半徵收所得稅的小微企業范圍、清理能源領域政府非稅收入電價附加……今年,減稅降費「紅包」一波接一波,全年減輕社會負擔超萬億元。1—10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同比各減少0.26元、0.25元。
五、補短板,日子越來越舒坦。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發展短板加速補上。1—11月,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農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3.6%、23.3%和16.6%,快於全部投資16.4、16.1和9.4個百分點。
(4)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擴展閱讀:
基本路徑是:
堅持以新技術為驅動。聚焦前沿技術,打破轉化壁壘,讓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堅持以新組織為主體。推動各類創新組織、創新企業迅速成長,培育扶持一批獨角獸企業,聚集一批新經濟領域高端領軍人才。
堅持以新產業為支撐。順應新產業發展趨勢,推動工藝流程、產業場景、創意設計和生產要素組合再造,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一批新經濟聚集區。
堅持以新業態為引擎。推動信息技術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速融合,建立「互聯網+」創新聯盟,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精準醫療、互聯網教育、IP經濟等新業態。
堅持以新模式為突破。加速發展平台服務模式,創新發展共享服務模式,積極引入共享經濟企業在蓉設立分支機構。
「五新」之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是表現形式,新技術、新組織是驅動力量,共同構成集成、協調、系統的新經濟發展路徑。我們要准確把握戰略目標和基本路徑,明確新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
5. 在中美貿易戰的復雜背景下,中國如何面對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和機遇
1、質量變革是主體
動力變革既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的前提條件。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之所以突出強調動力變革,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在要素成本上升、環境問題嚴峻、經濟全球化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如果繼續沿用政府主導、要素投入、投資拉動的傳統增長模式,不僅無法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而且會使高產能、高庫存、高杠桿、高成本、低效率、低質量等結構性矛盾繼續累積,進一步加大經濟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在新j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不斷出現、國際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式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把自主創新作為第一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