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

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

發布時間:2020-12-04 02:52:26

① 辨析題:我國社會當前的主要矛盾是區域、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答:錯誤。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存在內著種種矛盾。在這些矛盾中,容居支配地位、起著主導和決定作用的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其它各種社會矛盾,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都是由社會生產落後造成的。

② 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具體表現

1、東西部城鄉差抄距大: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東中西各個區域的城鄉居民生活得到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收入增長都在穩步推進與提升。

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受市場機製作用以及某些政策效應的影響,我國經濟資源的配置仍然偏重於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部、特別是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與東部地區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2、基礎設施差異大:

城鄉之間在收入、醫療、教育、就業、衛生、基礎設施等方面仍存在較明顯差距,社會整體的貧富差距還有待進一步縮小。

(2)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擴展閱讀: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可以看到,作為社會矛盾主要方面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的瓶頸,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我國「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要求。

③ 中國城鄉差別產生的原因

1、從事的產業不同

我國農村人民主要從事第一產業也就是農業,而城市居民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也就是工業和服務業。農業勞動力大,利潤率普遍較低,而工業和服務業報酬多。

2、勞動力分布

因為城市裡賺錢更容易,很多農村的勞動力前往城市打工賺錢甚至落戶。建設主要靠勞動力,農村缺乏青壯年的勞動力。

3、中國體制

城鄉二元體制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城鄉二元體制也就是城市主要搞生產,而農村主要務農,這就造就了收入的差異。

4、政府的政策導向

政府的政策導向偏向城市,很多福利難以流入農村,比如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道路建設等等。這導致農村人才缺失,加劇了城鄉的差異。

(3)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擴展閱讀:

城鄉差距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對農村功能定位的計劃經濟思想。計劃思想在三農問題上的體現,是將生產結構與區域聯系在一起。

城市的定位是發展工商業,而農村只能發展農業。比如,有觀點認為,農村不是搞建設的地方,農村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提供農產品,二是提供生態環境產品,這才叫農村。

也就是,在國家的意識形態中,農村的功能就是生產糧食,保證「萬一」打仗時可能出現的「糧食安全」問題。

在有序的安排下,農村和農民是為整個國家機器服務的一個部件。讓農村依賴農業,農業不賺錢,農村這個部件就會一直貧窮。

④ 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原因

原因:

一、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的不平衡,我國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經濟始終保持高速或中高速增長,但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總量不足,均等化程度偏低。

二、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生態之間的不平衡,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資源、環境和生態的承載力,確實付出了過高的資源、生態與環境的成本。過去一些地方一度存在著重視增長速度、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

盡管近些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卓有成效,但與一些國家相比,在空氣質量、森林覆蓋率、能源資源保護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

三、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東中西各個區域的城鄉居民生活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體系、收入增長率都穩步推進與提升,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中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與東部地區還有不小的差距,近年來東北地區的經濟又出現了增速明顯下滑的問題。

四、城鄉之間在收入、醫療、教育、就業、衛生、基礎設施等方面仍存在較明顯差距。「不充分」發展問題,主要指一些地方、領域等還有發展不足的問題。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帶來很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必須下功夫認識並加以解決。

(4)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由此可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的瓶頸,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要求。

⑤ 怎樣充分認識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

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可以分為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社會事業發展建設的不平衡兩個方面。
從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來說,農村經濟的附加值依然不高,組織化程度不夠高,抗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樣不高。比如昨天早晨河北電視台農民頻道「三農最前線」欄目播出的今年棉花收購價格下滑嚴重,就直接導致了農民豐產難以豐收,很多包地種棉的農戶反而虧損嚴重。再如,很多種農用生產資料是以城市工人的工資、設備折舊等計價標准進行定價投放到農村市場,但是農產品最低保護收購價過低,這塊成本就嚴重侵蝕了農民的種糧純收入。農民生產的絕大部分農產品最終以初級原材料方式納入農產品精深加工的產業鏈,定價權掌握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組織手中,農民基本上缺乏定價的話語權和決定權,這也是影響農民收入的重要因素,造成農業生產越是增產,供過於求,越可能導致不增收。從城鄉生產、服務業的工作特點看,城市的生產和服務業基本上沒有季節性,這樣全年都可以開展,勞動者全年都獲得收入。農村各種生產經營的季節性、農時特點比較顯著。即使在農忙季節打工、農閑季節到附近的城鎮打零工,農民的收入依然遠遠比不上城市。
從城鄉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來說,就更顯著了。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遠遠高於農村。城市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的工資補貼保障程度很高,但農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等農村「兩委」班子成員的補貼收入、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水平就低得多。城市的教育、醫療資源也遠比農村優質和豐富(很多原本在農村基層的教育、醫療人才紛紛湧入城市),所以農民到城市的大醫院看病、農民的子女到城市受教育,就會把賣農產品或為城市提供勞務獲得的大量收入迴流到城市,形成農村金融狀況的更加緊縮。農村的生產生活用電隨時面臨拉閘限電的風險。城市的廢水、廢氣、廢渣治理力度比較大,而農村的水土保持、環境污染治理投入就小得多,很多工業污染廢水、廢氣正嚴重侵蝕著農村,大量優質農田被用作工業、建築用地,但宜農荒地的開發、遏制和治理土壤沙化的進程卻極其緩慢,投入不足,激勵機制不健全。農村的柏油路、自來水、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通訊系統、電等的「村村通」進程與質量,比起城市來,差距還相當顯著。由於城鄉收入差距的拉大,農民可支配收入嚴重不足,優質價高的物資在農村沒有消費市場,極易造成質次價低的商品甚至假冒偽劣、質量沒有可靠保障的商品流向農村市場,如劣質奶粉、返修的電器電子產品等,威脅到農民群眾的生活安全和身體健康。

⑥ 如何解決我國城鄉及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

如何解決復我國城鄉及地區發展制不平衡問題:
1、發展縣域經濟,特別是發展縣域工業、服務業,同時推動農業產業化、工業化;
2、加強公路網、鐵路網建設,加強地區級城市的航線、機場建設;
3、推動全民養老及醫療保險的普及.
4、加快城鎮特別是縣域住宅及配套設施的開發,合理開發利用農村老舊房屋宅基地.

⑦ 我國城鄉,地區發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現

1.貧困群體巨大.
(1)農村貧困人口.截至2004年,中國有2610萬農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4977萬農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他們處於絕對貧困線與相對貧困線水平.同時,失地農民已達幾千萬人.
(2)進入城市的農民工.農民工是中國傳統戶籍制度下的一種特殊身份標識,其農村戶口阻礙著其真正融入城鎮社會和工業勞動者群體,並被面向擁有城鎮居民的相關制度(主要包括社會保障制度等)所排斥,而且因缺乏相應的保障更易遭遇各種意外風險以及陷入生活困境等.
(3)城市中以下崗失業者為主體的貧困階層.隨著中國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大批城鎮職工因企業的關、停、並轉而失業、下崗,城鎮的貧困發生率有了較大的上升據統計,全國城鎮貧困人口估計約有三千萬人,貧困面為8%左右.
(4)殘疾人群體.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口,其中1700萬處於絕對貧困中,1200萬是農村絕對貧困人口.
2.失業問題比較嚴重.
「十一五」期間,我國新增勞動力100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1300多萬人.2300多萬人需要就業安置.加上每年需要安置一大批退伍軍人、幾百萬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近幾年登記失業率一直接近5%,實際失業率可能更高一些.我國現在還有1.5億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隨著城市化加快,失地農民的增多,意味著1億多農村勞動力還需要轉移.2003年大學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為70%,專科生僅為40%.
3.社會貧富差距過大.
一是以基尼系數已經超過國際公認的承受線.2004年為0.458.占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0%;最富裕的20%人口與最貧困的20%人口之比為10.7.
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城鄉居民收入之比擴大到3倍以上.更重要的是,由於農民基本上不享受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而城鎮居民享受了各種福利和補貼,如加上社會保障中的福利和補貼,實際上的城鄉收入差距在6倍上下.
三是地區間差距擴大.最高的省與最低的省差距超過3倍.
四是行業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2004年同期則達到4.25倍.
五是不同經濟性質的單位職工收入差距越來越大.2001年發展到1.77∶1.
六是城鎮內部各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的擴大速度明顯加快.收入最高的10%家庭財產總額占城鎮居民全部財產的比重將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財產總額占城鎮居民全部財產的比重僅會維持在1%上下,80%中等收入的家庭僅佔有財產總額的一半.
市場經濟肯定要有差別並讓一部分先富起來,廣大群眾對憑自己的誠實勞動和依法經營而富裕並沒有意見,主要對以下幾個問題關註:一是詬病那些通過旁門左道而暴富者;二是一些暴富者為富不仁、富不思進,社會義務和社會責任感不強;三是一些輕松暴富的群體富不思源,把自己的成功完全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和稟賦,缺乏對社會的感恩心理.四是現在的一些貧富差距是由機會不均等、起點不公平、體制不合理造成的,一些壟斷行業和「油水」部門的畸形高收入.
4.有的地方工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和保護.
勞動者的工資偏低,且常常被隨意地剋扣和拖欠.目前中國9400萬進城務工農民,被拖欠工資竟高達1000億元. 勞動時間延長.勞動條件惡劣,職業安全保障不足.勞保福利欠缺.勞動合同制度亟待完善.工人的合法權利乃至人身權利受到侵害.

閱讀全文

與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