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辯論會——經濟發展優於環境保護
社會的進步是看經濟的發展,不是看環境的好壞,環境最好的時候是遠古,內人類不可能不發容展,經濟不發展怎麼能保護環境,一個沒有經濟基礎的國家靠什麼保護環境,只有經濟發展了才有能力來保護環境,所以經濟發展要優於環境保護.在者經濟的發展不等於就破壞了環境.只有經濟發展了,科學才能進步,只有科學進步了才能更好的去保護環境,因此經濟發展要優於環境保護.
⑵ 有沒有關於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誰更重要的辯論素材
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歷史階段,都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以發展工業來實現強國之夢,以經濟的發展來提高國家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這是每一個國家都從今使用過的策略,從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各國無不為了眼前的利益去犧牲自然環境,每一天有生物滅絕,每一天都有森林和天然湖泊從地球上消失,各國採取的都是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由於各國片面強調經濟效益而無視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使環境問題空前激化.加之兩次世界大戰,和世界局部地區沖突不斷,更使得環境問題雪上加霜.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了經濟體制改革,成功地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我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短短的20多年中,中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顯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中國的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中國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廉價而豐富的勞動力,積極吸收外資,引進技術.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現在中國以有世界工廠的美稱.在本世紀中國也將會從能源供應國,轉變為能源消費國.
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國內外市場的局勢變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必須注重保護環境,決不能走西方國家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以確保國民經濟和生態環境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
⑶ 經濟發展比環境保護更重要 辯論賽
環境保護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⑷ 辯論賽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我方支持經濟發展 大家幫幫忙整一點材料
當然有,發展環保工業,例如形成產業鏈,零廢物排放,每種廢棄物都是放錯位的資源,有效地加以利用,不僅可以帶來經濟效益,還可以帶來環境效益。當然,這需要技術和資金,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這些就可以避免環境惡化。例如發達國家本土的工業區,都是環境優美的。德國的萊茵河沿岸是德國的重要工業區,但是環境非常好,水流清澈,就是因為發達的環保技術。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才會讓人們認為工業都是污染環境的,其實工業同樣可以不影響環境。只是成本高,很少企業會願意,這時候政府應該給予政策限制和支持,發展環保經濟。其實我國已經在注重這些了,希望明天會更好吧。 首先,我要代表我的我的隊友們感謝對方辯友的精彩辯論,能在這里以辯會友,我方感到非常榮幸。不過情歸情、理歸理,任憑對方辯友再怎麼才識淵博,再怎麼巧舌如簧,卻直到現在也沒有提出一個確切可行的辦法,怎樣做才能讓經濟發展可以避免環境惡化,顯然只是一味的粉飾太平。所以我方不得不指出對方辯友犯的如下_____點錯誤。 * 對方辯友一再的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的經濟搞上去就有能力去保護環境,非常慶幸對方辯友站在了我方的立場,因為環境沒有惡化,又怎麼會提到環境保護呢? 對方辯友搬起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用這一點來辯,是不是用殺蟲劑噴老鼠,用錯了地方呢? * 對方辯友犯了極其嚴重的哲學問題!認為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出現了很多例子可以證明你方的觀點,譬如__________。殊不知你們如此樂觀卻正在上演形而上學的錯誤!現象只是個別的、片面的,對方拿個例說事,不僅讓我汗顏。黑格爾就告訴我們「真理只有在現實的土壤中才能找到」。縱觀歷史,橫看世界,人類的經濟發展史不正好也是一部環境惡化史么?在歷史的面前、在現實的面前,任何的解釋不都是蒼白無力的么?而我方正是站在了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站在哲學的高度,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認識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 對方辯友一直在試圖偷換概念,說所有一切環境惡化現象不是因為經濟發展導致的,而是因為經濟增長。增長是量變,發展是質變,大概是因為對方辯友固執的認為量變永遠不會產生質變,才會有這樣的想法。試問自從電腦、手機的廣泛普及以後出現了大量的電子垃圾,致使環境惡化,難道對方辯友要否認電腦、手機的出現而帶來的利於人類的種種,而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不算是經濟發展么? * 對方辯友幻想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可以脫離自然,不向自然索取,也不向自然排放,更不用佔用自然的空間,那不就是承認永動機是存在的么,這不是天方夜譚么?我們一定要認識到經濟與環境的相互關系,認清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副作用,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 對方只看到局部地區的改善,沒有看到全局形勢的繼續惡化。誠然是有不少發達國家,他們的環境正在改善,但這就說明經濟發展避免了環境惡化嗎?不能。殊不知,一方面,發達國家現在實際是犧牲部分經濟利益來維護環境的,因為不能避免,所以只有犧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更多的發達國家是把環境惡化通過國際分工給轉嫁了,日本不願意砍伐自己的一棵樹木,每年卻從周邊鄰國進口大量的一次性木筷。這種只要自己柳暗花明,哪管他人山窮水盡的做法,難道就避免了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嗎? * 對方辯友是不是太過於自信,自信得過於盲目呢?認為只要人類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一定會避免環境惡化。那麼是不是我們若干年後的子子孫孫們,全都不用具備環保概念,全都不用去想可持續發展,只是一味的向自然索取,悠哉悠哉的邊享受經濟發展帶給我們的便利,邊天真的認為反正我們有我們高度發達的經濟做後盾呢! * 我們不否認循環經濟可以將環境污染、環境惡化程度降到很低很低,我們也致力於此,但是將環境惡化程度降為零是一種欠科學的理想狀態。這么說並不是我方悲觀,只是因為我方的清醒。循環經濟是當前人類願望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的產物,其特點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請對方便有注意是低消耗、低排放,而非零消耗、零排放。不知道對方辯友的樂觀精神是從哪裡來的。 * 對方辯友認為____________不算惡化!那麼我倒是想問什麼才算是惡化?難道一定要讓我們的地球滿目瘡痍,你們才能看見惡化么?對方辯友總是迴避「惡化」的概念,是不是對我們人類經濟行為的一種放縱呢? 我方是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來做這次辯論的,事實早就表明了經濟發展均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環境的惡化,試問有哪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不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有哪一個國家是避免了環境的惡化而不斷發展?眾所周知環境的惡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一個物種的消失是永遠無法挽回的,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以及塑料、二氧化硫,氟利昂等不能在自然環境中分解的人造垃圾留下了地球永遠的傷痕。我想在座的各位無不都和我一樣看著一個個鐵的事實擺在眼前而傷心嘆息。環境的代價是慘重的,不過這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能正視現實,認清問題所在,藉助經濟發展後的強大科技力量和人類自己的決心,就能讓惡化的環境最大程度的恢復過來。若像對方那樣,連問題的存在與否都不知道,又怎麼來談保護環境呢? * 經濟要發展,必然從自然界索取,從而破壞自然界原有的生態平衡,同時,強迫自然界接納其排放物,繼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經濟發展是不可能避免環境惡化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們才要始終一面發展經濟,一面保護環境,貫徹國家經濟發展方針,實行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盡人類最大的努力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最後,讓我再一次重申我方觀點:「經濟發展不可以避免環境惡化」。切莫浮雲遮望眼,留一份清醒,正視現實。經濟發展在路上,環境保護在路上!謝謝大家!
⑸ 辯論會怎樣說經濟發展重於環境保護
正
大家好,有這樣一張世界環境日的宣傳照,一個骨瘦如柴的非洲小女孩蜷縮在地上,一隻禿鷹在它的上空盤旋,可飢餓與虛弱她早已無力掙扎,成為禿鷹晚餐的厄運早已無法抵抗,那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正是貧窮與環境,腦海中的畫面使我們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何者優先有了深刻的認識,務實和理性的結論只能是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經注發展的標志是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結構的優化,社會正反饋的增多以及社會認知能力的提升。環境保護的目的是為了人類的和諧發展提供環境保障,而我們說優先於的標准就是在肯定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同等重要的前提下,在價值層面上判斷誰的優先順序更高,我方認為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
第一,從人類自身的需求上看,如果人類把環境保護放在優先的地位,那為什麼人類從發展到現在都要改變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求,為什麼人類會破壞環境來換取人類文明的進步,當我們的環保意識從「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發展到今天的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無不證明了環境保護要為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而服務。的確,我們已經面臨了許多氣候變暖、水污染等環境的問題,但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卻是經濟發展,全世界還有十億人正生存在貧民窟中,就在我們辯論場上,每一分鍾就已經有十五個人在面臨生存的威脅,脫離人的需求去談環保優先,是對人生存權的蔑視,更是對環境保護要以人為本這一根本事實的蔑視。
第二,從人類與自然的關繫上看,這個地球上如果沒有人類,環境保護就會變得毫無意義,而經濟發展作為人類發展的原動力,使我們擺脫了茹毛飲血、鑽木取火的懵懂,使我們人與自然的關系更為和諧,更為緊密,使人類逐步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為環境保護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法律制度。
第三,從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看,我們想要徹底地解決環境問題,必須要標本兼治,要治本,必須優先發展經濟,從根本上優化經濟結構,堵住產生環境問題的源頭,要治標,同樣要優先發展經濟,為解決眼前的環境問題提供技術、資金等支持,只有這樣,才能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環境保障,人類才能實現「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夢想家園。所以我們說,決定人類生存與進步的經濟發展,比影響生存與質量的環境保護更為優先。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謝謝!
好
⑹ 辯論賽一辯陳詞: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哪個更重要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解決環保問題歸根到底要靠發展。我國要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須毫不動搖地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各項工作都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展開,無論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質的提高,還是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和生態的保護,都有賴於經濟的發展。但是,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⑺ 2001年國際大專辯論賽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完整辯論詞
http://www.rqiqi.com/post/382.html
這里有視頻
2001初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可否並行?
於 2005-07-12 03:48:56
這是2001年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大專辯論會初賽第二場的辯詞,辯題是,(正方)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可以並行(香港大學);(反方)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可以並行(武漢大學)
1.
正方一:今天我方的立場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可以並行。《現代漢語詞典》告訴我們,「經濟發展」指的是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而「環境保護」指的是防止自然環境惡化,改善環境使之適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可以並行,也就是說兩者可以同時地實行、和諧地發展。
首先,從客觀上來分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彼此依託、互相推動的。一方面21世紀所提倡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環境作為經濟成本的一個部分,因而環境保護成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經濟發展速度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依賴於自然資源的豐富程度和持續生產能力,因而保護和改善環境提供了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另一方面,我們今天所說的環境保護,不只是單單的保護,或者是消極的防治,而是在保護的前提下,對環境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要求人類倒退文明來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謬可笑的。今天的環保不但不能要求經濟停滯不前,還恰恰需要經濟持續的力量為環保提供物質上、技術上的條件。由此看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相輔相成、唇齒相依,是完全可以並行不悖的。
其次,我方不否認,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由於片面地追求了經濟增長而相對忽略了環境保護的事實。於是俗人被事實的表面所蒙蔽,認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對激烈的矛盾,不可以並行;然而智者卻要說,它們不是天生的矛盾,它們只是一對人為的矛盾。正所謂「水能覆舟,亦能載舟」,關鍵在於人怎麼去做。人類社會是發展的,一時的人為矛盾不能否認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那就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可以並行。
最後,縱觀今天的人類社會,在意識上,商品高價、資源低價、環境無價的傳統價值觀念早已落伍,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環境,文明進步的同時不忘自然,成為人類發展的主旋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使人類有能力在環境保護的同時發展經濟。用二氧化碳製作塑料就是最好的說明。經濟模式的轉型,知識經濟的到來,環保經濟的日趨成熟,凡此種種都向我們有力地證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可以、應該,而且終將並行不悖。謝謝。
2.
反方一:對方辯友的陳詞中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概念模糊。何為並行,靜態的並行不是並行,有先後主次之分的同行也不是並行,只有兩件事齊頭並進互不沖突才是並行。因此,您今天論證的其實是同行和並存,又何嘗給大家論證了並行呢?第二是前提虛假。您在說二者可以互相促進的時候,其實給了大家一個虛假的前提,那便是二者對於環境的要求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事實果然如此嗎?充足的能源供應,發達的通訊網路,對於經濟發展而言固然是一個良好的環境。但是,為了實現這些條件而進行的活動,難道不恰恰是以犧牲環境保護的對象為代價的嗎?在現實中,二者根本無法做到齊頭並進,互不沖突。因此我方認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可以並行。
第一, 就理論層面而言,二者存在兩個根本性的矛盾。經濟發展是指經濟總量增長和經濟結構的優化,它要求不斷地增加資源的投入以保證產出的增長,而環境保護則是指保護自然環境、防止生態惡化,它要求不斷地減少人對自然不良干預,增加和減少是二者在內在要求上存在的矛盾。另一方面,經濟發展最顯著的標志是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其必然結果便是人對於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強度的加大和人排入自然界廢棄物數量的增加,這顯然與環境保護追求的結果相矛盾。
第二,層面而言,五千年的農業史,二百年的工業史,發達國家的歷程,發展中國家的無奈,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所謂的二者並行,只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關於這一點,我方的二辯、三辯都將有詳細的闡述。
第三,就價值層面而言,今天我們要倡導可持續發展。但是,這與對方辯友所要論證的並行截然不同。可持續發展是針對過去只顧經濟發展、不顧環境保護的做法提出的。在南北差距日益擴大的今天,它要求各國根據不同的國情制定具體的戰略步驟。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貧困問題,因此,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應當以經濟發展優先為原則;而發達國家則承擔著當今全球環境惡化的主要責任,加之他們已經擁有了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因此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環境保護為優先。而無論是經濟發展優先,還是環境保護優先,都不是說二者可以齊頭並進,互不沖突。
縱觀對方辯友的觀點,是一個在理論上存在矛盾,在事實上不切實際,在價值上也不可取的觀點。而這樣的觀點又怎麼能夠成立呢?謝謝。
3.
反方三:既然對方同學說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可以相互促進,那麼請教對方同學,經濟發展最快的工業革命時期,為什麼促進出了八大公害、十大污染、十六大環境問題?
正方四:我發現對方同學真的是非常戀舊,為什麼你說來說去都是大工業時代?放眼現在,已經是走到了經濟時代。請正面回答我方問題,這兩者關繫到底是正相關還是反相關?謝謝。
反方二:我想,它是正相關,還是反相關,我方三辯那個例子就已經很能證明了。對方同學說不談工業時代,是不是已經證明了工業時代的確是不可以並行了。那我們以後接著談新時期的問題,好不好?
正方一:就讓我來講一講對方三辯的例子。你和你的隊友一起走,邊打、邊走,你們是在並行。只要你們兩個人沒有死,一起在朝前走,你們就是並行。
反方一:我想,並行的概念,我方的例子已經解釋得非常清楚了。那麼剛才對方辯友指責我們不談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現在。照對方辯友的觀點,應該是經濟環保力度越大,經濟發展越快。為什麼現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倒禁止經濟發展呢?
正方三:對方同學,你說我們不談並行。就先不談並行吧。今天的題目,另外一個主題就是可行性,那麼我想請問對方同學,菲律賓的生態工業區到底是先行環保,還是先行經濟呢?
反方三:其實,肯亞的生態旅遊比菲律賓更有名,可是發展了那麼多年,那裡的獅子看見人都會搖尾巴了,獅子變成了獅子狗,體現了對方同學的並行了嗎?
4.
反方一:對方辯友,不管怎麼發展,我們都不能忘記的一條,就叫「民以食為天」,您能不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又如何與環境保護並行呢?
正方三:對方同學,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其實在台灣做得非常好,我們不僅沒生態破壞,而且我們的農產品還非常好吃,歡迎你去台灣吃吃水果。
反方二:可是據我所知,如果大規模的農業要不使用化肥的話,就要使用基因技術。但是基因污染現在又成為一個大問題,大家都不敢吃了。這是不是叫做「前門驅狼,後門進虎」呢?
正方二:對方辯友有沒有聽過,什麼叫做「有機蔬菜」?「有機蔬菜」就是用無毒的化肥來進行灌溉的。而且「有機蔬菜」在市場上的價格要比一般蔬菜來得高,這就是經濟效益的體現。
反方三:以前,大家為了吃到更多的蔬菜,就大量使用農葯。現在為了吃到沒有農葯的蔬菜就大量使用基因技術,可是基因污染又讓大家談虎色變。這是並行嗎?分明是送走了閻王,又來了小鬼嘛!
正方二:對方辯友,我方已經說過發展從來不是完美的。人類發展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但不能因為發展中有磕磕碰碰,發展中有問題,您就停止發展。
反方四:轉基因已經轉出了瘋牛病,對方辯友還是不慌不忙,果然是能夠並行。
正方三:對方同學一直在危言聳聽。您提出的種種問題我們知道,可是要怎麼解決呢?
⑻ 求《經濟發展比環境保護更重要》辯論!急!急!
可持復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都制喊了多少年了
再繼續倡導經濟發展比環境保護更重要
等於否定黨中央國務院近年來在環保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
等於否定最近的人大會議精神否定環境保護總局升格為部
等於否定「節能減排」的根本出發點和所有環保政策法規
「三個歷史性轉變」
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並重,在保護環境中求發展。
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帳,多還舊帳,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
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自覺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發展是硬道理,環境是人類生存之本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應是同等重要
發展是解決溫飽問題 餓死了怎麼環保?
環保是改善生存環境 再有錢活在二氧化硫里行不行?後代個個是畸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