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市主要產業及行業發展情況
北京的支柱產業和行業有:旅遊業、金融、文化創意、物流、批發零售、餐飲業、文化產業、房地產、生物醫葯、新能源、汽車、軟體與信息。
具體情況如下
文化創意: 產業擁有近90萬從業者及十個文化產業聚集區,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10.3%,已經成為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省際排名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全國領先,達到12%。
生物醫葯:2008年工業總產值達320億元,同比增長近30%,利潤率達13.7%,連續第六年排名全國首位。
金融:由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構成的金融產業,在北京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達到15.5%,成為推動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旅遊業: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1.67億人次,同比增長14.5%;旅遊總收入244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的好成績。
軟體與信息:其中尤為引人矚目的是網路、用友、神州數碼、華勝天成、搜狐、新浪、中國軟體、航天信息、方正、同方、文思創新、亞信等12個著名企業。
文化產業:「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各類文物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達394億元,居全國首位。2010年北京地區電影票房達11.8億元,連續4年獲全國票房冠軍。「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出版業增加值年均增長保持在10%左右,年出版圖書、期刊、報紙、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品種均居全國首位。
物流:北京的物流業發展已基本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互為補充的綜合立體交通網路和「三環、五帶、多中心」的發展空間布局,物流業務網路輻射全國。
汽車:2008年,北京汽車產業將佔GDP的6%以上。
Ⅱ 北京上海GDP已經超過3萬億,未來五年會有哪些城市有望超過3萬億
廣州和深圳肯定的,蘇州、重慶有點可能,其他城市暫時沒戲,中國經濟增速在下滑,當前是否觸底未知,2018年1季度到4季度的GDP增速分別是6.8%、6.7%、6.5%、6.4%,2019年1季度到3季度GDP增速分別是6.4%、6.2%、6.0%,到第四季度會怎麼樣不知道,6%是一個很敏感的關口,我想應該不會跌破6%,萬一如果有的話,那是1990年來首次進入5%的增速范圍。未來5年 的經濟增速能夠保持當前的速度就是不錯了。
6、其他城市的可能性武漢、成都都是1.5萬億左右,如果未來5年GDP要站上3萬億,那麼名義增速必須在15%以上,而這個增速他們在過去3年都相差甚遠,更不用說是未來了。總結:深圳和廣州是可能未來5年GDP超過3萬億,其他的城市就只有蘇州和重慶有一點可能性,其他的城市肯定是不可能的。
Ⅲ 北京和上海近幾年哪個城市經濟發展的快
上海這幾年比北京發展快,本來北京可以不斷拉進同上海的距離甚至可以超過上海經濟的,可是這幾年北京搞產業像河北和天津轉移,拉低了北京增長速度,北京上海gdp差距變大,將來甚至會被重慶超過,退居全國第三!不過北京是全國達官貴人,明星巨富劇集的地方,財富遠遠超過上海,全國大多數名人在北京有房子,即時不常住北京,中國名人有京城情節!
Ⅳ 為什麼北京近幾年變化如此之大
一個地方的變化大主要依靠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技術的進步,主要還是經濟基專礎積累的結果屬,沒有經濟上的大力投入,就不可能有所發展。當然,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人們觀念上的變化,這都是北京市這些年來變化大的原因。
Ⅳ 北京經濟規模、特點及產業結構
一、北京經濟的基本特徵
首都北京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與國家戰略息息相關,在遵循城市經濟發展普遍規律的基礎上,始終將服務於國家戰略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重心,經歷了工業化城市、現代綜合服務中心與國際化都市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新中國建設的初創時期(1949-1978),在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要求下,北京大力發展重工業,率先完成了城市重工業化的進程。
第二階段是在改革開放的推進階段(1979-1998),在中央明確的首都定位下,北京重點發展服務經濟,形成以服務經濟為核心的產業格局,完成了由工業化城市向現代綜合服務中心城市的轉化。
第三階段是全球化階段(1999年至今),在大國崛起戰略的要求下,北京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實現了建設以現代高端服務業為核心、科技創新為動力、經濟節點功能為特徵的國際化都市的目標。
(5)北京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發展優勢
北京商務中心區作為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城市功能區,首都經濟結構調整將有利於大量現代服務性企業進駐,提高服務業的知識含量和整體水平,充分發揮首都經濟的集散效應,促進商務中心區的快速發展。
北京商務中心區作為首都經濟發展的三大功能區之一,既要順應新經濟發展潮流,還要有首都特色,能夠充分發揮北京市及朝陽區的優勢和潛力。
北京商務中心區確立的主導產業是金融、保險、電信、信息、服務和咨詢,同時,以優美的環境,便捷的交通,方便舒適的配套設施,成為首都走向國際化、現代化的新城區。
Ⅵ 北京的經濟發展靠的是什麼
應該靠旅遊,運城地區的文化沉積厚,文物多,景點多,並且處於山西南端,地理位置優越!
Ⅶ 北京的地理位置很好嗎為啥經濟那麼發達
北京的經濟發達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的首都,還是全國的政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和對外交往的中心,所以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北京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緯度位置優越。地處中緯度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有適合城市發展的冷熱、干濕都適中的氣候優勢。
海陸位置優越。雖居內陸.但距海較近,交通發達,河流為城市提供水源;
戰略位置優越。戰爭年代,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和平年代,東南平坦,適於經濟發展,城市建設。
經濟區位優越。 正是由於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國的戰略重鎮,金、元、明、清先後在此建都,新中國成立後,又一次定都北京。
相對位置交通發達.是東北.西北.南方之間往來的交通要道在華北的交匯處.
北京(Beijing),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公所在地。
北京位於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中心位於北緯39°54′20″,東經116°25′29″,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北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