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滸墅關是屬於哪個區的
高新區
滸墅關鎮,簡稱滸關,是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所轄的一個鎮,位於專蘇州市屬中心西北10千米,距離無錫市中心20千米。
地名由來:虎疁→滸疁→滸墅→滸墅關(鈔關)→簡稱滸關
截止2018年,滸墅關鎮下轄9個居委會和13個村。
居委會:龍華、和祥、嚴廣、北津新村、北津、上青、南津、中津、滸香
村:保衛、保豐、牌樓、下山、吳公、橫錦、蓮香、楊安、永安、九圖、青燈、真山、香橋
(1)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西臨煙波浩渺的萬頃太湖,東依2500年歷史的蘇州古城,素有「真山真水園中城、科技人文新天堂」美譽,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
截止2018年下轄滸墅關、通安2個鎮,獅山、楓橋、橫塘、鎮湖、東渚5個街道和滸墅關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科技城、蘇州西部生態旅遊度假區、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
Ⅱ 蘇州高新區科技城與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對比,哪個好
還是高新區科技城更好,政策扶持
Ⅲ 住在滸墅關鎮,有什麼蘇州的旅遊攻略
本地游,隨便逛逛,來日方長
Ⅳ 蘇州高新區屬於哪個區
蘇州高新區,全稱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位於蘇州古城西側,屬於虎丘區。東臨京杭大運河,南鄰吳中區,北接相城區,西至太湖。區域人口77.48萬,其中常住人口58.78萬人,暫住人口18.2萬人,外籍人口0.5萬人。[2] 下轄楓橋、獅山、橫塘、鎮湖4個街道及滸墅關、通安、東渚3個鎮,下設通安、東渚、滸墅關3個分區和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下設江蘇省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蘇州科技城、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蘇州西部生態城。
虎丘區始建於1951年,當時稱郊區,由吳縣劃出城東、城西兩區組成。
1992年2月前,蘇州高新區無獨立的行政轄區。
1992年3月,新建的蘇州河西新區開始代管原屬蘇州市郊區橫塘鄉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獅山6個行政村。區域范圍:東瀕京杭大運河;南抵向陽河、橫塘鄉北界;西達獅子山、何山;北接吳縣楓橋鎮南界。區域面積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蘇州河西新區改稱蘇州新區。蘇州新區代管的區域范圍擴大至原吳縣楓橋鎮的徐何、典橋、金庄3個村,木瀆鎮的興隆、新升、明星、石城4個村和郊區橫塘鄉的黃山村。區境四至:東瀕京杭大運河;南接向陽河、橫塘鄉北界和吳縣木瀆鎮長浜、沈巷等村;西臨木瀆鎮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吳縣楓橋鎮支英村;北連楓橋鎮支津、毛家、木橋、合利4村。區域面積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吳縣的楓橋鎮,木瀆鎮的興隆等4個村和郊區橫塘鄉的永和等7個村劃歸蘇州市管轄。由蘇州新區管理委員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轄區范圍:東與京杭大運河相臨;南與向陽河、橫塘鎮北界和吳縣木瀆鎮長浜、沈巷、天平諸村接壤;西與吳縣藏書鄉的五峰、天池、篁村3個村和郊區滸墅關經濟開發區的鹿山、石羊2個村相連;北與滸墅關經濟開發區的五圖、塘西、紅星、長亭4個村毗鄰。境域面積52.06平方公里。
2000年9月8日被批准改名為虎丘區,下轄橫塘、虎丘、滸墅關3個鎮和白洋灣街道、滸墅關經濟開發區。
2002年9月,蘇州市委、市政府對新區、虎丘區、相城區、吳中區等進行了區劃調整,將虎丘區虎丘鎮和白洋灣街道以及橫塘鎮的部分村劃出,由相城區和吳中區劃入通安鎮和東渚鎮、鎮湖街道,建立蘇州高新區。
Ⅳ 蘇州新區什麼意思
蘇州高新區,全稱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蘇州古城西側,東臨京杭大運河,版南鄰吳權中區,北接相城區,西至太湖。區域人口77.48萬,其中常住人口58.78萬人,暫住人口18.2萬人,外籍人口0.5萬人。下轄楓橋、獅山、橫塘、鎮湖4個街道及滸墅關、通安、東渚3個鎮,下設通安、東渚、滸墅關3個分區和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下設江蘇省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蘇州科技城、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蘇州西部生態城。2014年蘇州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600億元。2015年蘇州高新區召開蘇州市科技工作會商會議。高新區管委會駐地在科普路。
Ⅵ 蘇州滸墅關和虎丘為何得名
虎丘
原名海涌山,據《史記》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內有「白虎蹲其上」容,故名虎丘。又一說為「丘如蹲虎」,以形為名。
滸墅關
相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求吳王劍,發闔閭墓」,見白虎蹲虎丘山上,率部追趕20餘里,虎不見處即名為「虎疁」地。唐代,諱虎,改為「滸疁」。五代吳越王錢鏐忌「疁」,遂改名為「滸墅」。宋《吳郡圖經續記》又稱「許市」。明宣德四年(1429)戶部設鈔關。景泰元年(1450)建關署,成為全國七大鈔關之一,遂名滸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