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此次的南方洪災,給當地的居民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此次的南方洪災給當地的居民生活帶來了很嚴重的影響,輕的生活必需品難以為繼,生活上很多不便;重的背井離鄉,家中所有物品都被洪水所吞沒。
② 長江2017年第1號洪水給南方省市帶來了哪些影響
據民政部7月4日發布消息,截至上午9時的統計顯示,自6月29日以來的南方強降雨已致11省份78人死亡失蹤,超過1100萬人受災。
針對南方暴雨,中央財政已於3日緊急下撥湖南、江西、貴州、浙江等20個省份補助資金18.8億元,幫助地方全力做好暴雨洪澇等災害救災工作。
此前,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浙江、江西、湖南、貴州4省嚴重暴雨洪澇災害先後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分別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查看災情,向4省災區緊急調撥3300頂救災帳篷、3萬床棉被、2.4萬張折疊床等中央救災物資,協助和指導做好自然災害救助工作。
③ 為什麼南方每年都有洪澇
南方洪澇年年有,但影響范圍都是說不定的。
比如2010年洪澇影響了整個南方,2011年、2013年和今年只是影響到長江中下游,其中相對之下的2013年,長江也壓根沒什麼洪澇,梅中有伏的現象持續數日。
其實從這幾年來看,南方洪澇最嚴重的一年是2010年。
2010年的3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突降暴雨,白晝如夜,且暴雨持續時間長,最終造成城市內澇和農田漬害。同時,當天最低氣溫只有3.6℃,而最高氣溫也只有4.9℃,大家紛紛穿起棉衣、雨衣乘船出行,並前往相對安全的區域避雨,此景可謂史無前例。洪災成因:強冷空氣與暖濕氣流在杭州相遇,加之前期氣溫明顯偏高(如2月24日,杭州最高氣溫24℃,部分行人著短袖出行),形成雷雨雲團,且天氣始終不見好轉,直至3月6日,一股實力更強大的冷空氣南下,造成地面暖濕氣流的劇烈抬升,從而形成這個季節少有的洪澇災害。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上被稱為「早春汛」,又稱「早汛」。
2010年4月13日,同樣是強冷空氣和暖濕氣流的激烈碰撞,但這次洪澇災害造成的影響范圍更大,開始從浙江杭州影響到福建北部一帶,在出現連日暴雨的同時,氣溫也劇烈下降,降溫後南方大部竟「一夜入冬」,出現罕見的倒春寒天氣。好在天氣轉晴後氣溫迅速回升,這次倒春寒的影響才宣告結束。
2010年5月5日,還是冷空氣,這次洪澇災害的影響已經波及到湖南、廣東、江西三省交界處,其中以廣東韶關市的洪水災害為例。9點左右,先是乳源縣由陰轉雨,起先雨勢還相當於小到中雨的量級,但不到2個小時,當地的雨勢驟然加大,暴雨已經席捲到整個韶關市。此時,韶關上空電閃雷鳴,一陣陣悶雷預示著這次暴雨雨勢的不斷加劇。直到晚上的20點,最先降水的乳源縣城雨勢突然減弱,但不出幾個小時,暴雨便挾東山再起之勢,再度重創整個韶關市區。5月6日,整個韶關市早已淪為一片汪洋,當地氣象台斷定此次降雨強度為特大暴雨。
2010年6月22日,梅雨時節,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多地遭遇洪災,其中以福建邵武二度洪災為例。2010年6月18日~20日,福建邵武連續經歷罕見洪災,導致全市大部地區停水、停電。其中中山路整條街道被淹,各個學校都發出停課通知。直到6月23日,當地的雨勢才有所減弱,但整個邵武市區已是瘡痍滿目,比如水北鎮的飛機坪,洪水攜帶大量泥沙沉積於地面,導致行人行走不便。
2010年9月11日,台汛再襲浙江杭州,全市淪為一片汪洋。
④ 南方洪水災害原因
我國東南沿海復是亞熱帶季風制氣候,雨熱同期,在春天,降水少,出現旱災,於是人們要「度春荒」,到夏季,是雨水豐沛的季節,降水豐沛,加上南方有長江、珠江兩條以地表補給的河流,地勢平坦,容易在夏季發生汛情,所以出現春天乾旱夏天洪災的奇怪現象
⑤ 關於對南方洪水災害的看法 一千字
有人說是因為排水系統不好,這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納水系統出了問題。長江水位高,你排水系統再好,又往哪排?長江水位高是因為陸地滯留雨水的納水能力變弱。因為森林能滯留部分雨水,土壤能滲透部分雨水,湖泊能蓄存部分雨水,能減少減緩地面徑流,而如果生態破壞了,雨水很快就匯聚沖入長江抬高水位,因為各大城市混凝土光滑硬化地面沒有吸水屬性。反其道而行之,雨水不能靠排,而是要盡可能讓雨水停留在陸地!有人小看房地產對生態的破壞,我就這么說吧,我這江西南端,贛江上游,假設這里一口小池塘被填,那麼這池塘本來能容納的100噸水將全部通過贛江匯入長江,要知道,整個長江流域,贛江湘江漢江嘉陵江,千千萬萬個塘湖被填,千千萬萬畝森林被毀,千千萬萬公頃能滲透水的土地變成混凝土,不要小看這一口池塘的作用,哪怕是一寸土地。洪澇災害跟城市擁堵的成因是一個原理,房地產把湖泊河流填平,把水全都逼入主河道,造成水患;封閉式小區把車流人流全都擠到主幹道,造成擁堵!都是因為房地產。其原理都是過度依賴動脈(主河道主幹道),忽略了毛細血管的作用(塘湖、小河、樹木、支路、羊腸小道等)。其社會原理是追求動脈的物慾橫流,而缺少了毛細血管的慢節奏生活。雨水先不要想著去排,要先讓水慢下來,而不是匯聚成河激起水性洶涌澎湃。中西部發展,家家都有管道,排水排得快,可是長江上游排水排得快反而會加重下游的抗洪壓力。河流有個作用:暫時把水保存在陸地上,而不是急著奔向大海,這就是為什麼大河彎彎了,因為彎曲的河道,能減慢水速。地球的納水系統比排水系統更重要,房地產開發破壞了生態系統,破壞了納水系統。填塘填湖、地面硬化、森林植被破壞、河道裁彎取直、山體開挖變平地,這些都不利於地球納水。
⑥ 南方洪災導致農作物減產,對農業股有什麼影響
影響如下:
1、由於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土壤孔隙被水充滿,造成陸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動受到抑制,加強了嫌氣過程,產生有毒物質,使作物受害而減產。
2、洪澇災害由暴雨引起的洪澇淹沒作物,使作物新陳代謝難以正常進行而發生各種傷害,淹水越深,淹沒時間越長,危害越嚴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河流泛濫,不僅危害農作物、果樹、林業和漁業,而且還沖毀農舍和工農業設施,甚至造成人畜傷亡,經濟損失嚴重。
3、我國歷史上的洪澇災害,幾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1954年7月長江流域大洪澇,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洪澇,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特大洪澇災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降雨中心主要位於江南中部到華南西部和北部一帶,像浙江中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普遍有大到暴雨,其中廣西、湖南、江西的一些的部分地區會有大暴雨。
多輪強降雨雨區存在一定的疊加,持續性強降雨天氣會導致雨區土壤過濕、農田漬澇災害將加重,對早稻孕穗和抽穗開花以及棉花和玉米等旱地作物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強降雨也可能造成魚塘漫塘,也不利於春玉米、棉花、蔬菜和經濟林果等生長發育。
強降雨還可能導致早稻出現「雨洗禾花」的現象,這個名字聽上去浪漫,但實際上,強降雨沖刷稻苗,將導致部分早稻開花授粉受到影響,造成空癟率增加、結實率下降,不利於產量提高;持續多雨天氣致使水稻病蟲害蔓延。
江南、華南地區要加強早稻田間管理,降雨頻繁地區要及時做好排澇、降漬;同時,江南早稻產區要加強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工作。
⑦ 南方洪水對農作物收成的影響有多大
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12時,南方洪澇劫難過程已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9省市1719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946.5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133.9千公頃。
⑧ 南方的洪災又來了,這次給中國造成多大損失
自今年汛期開始以來,中國南方已經發生了多輪暴雨,導致許多地方發生嚴重洪災。據水利部消息,截至22日,今年以來,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的198條河流遭遇了警察以上的洪水,超過正常水平;超歷史洪水發生在重慶山裡某地站和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站。
從1950年到1990年,中國平均受洪水影響的農作物面積為780萬公頃。然而,我國因洪水而倒塌的房屋的規模和死亡人數總體呈下降趨勢。自2011年以來,中國死於洪水的人數一直低於1000人。是的,洪水的力量仍然有增無減,但是人們有更多的對策。總體來說給中國帶來了不小的危害
⑨ 南方的洪災又來了,多年來洪災給中國帶來多少損失
華南經歷了自汛期以來最強的降雨,許多地方發生了洪水。根據中國應急管理部15日發布的數據,中國南方24個省(區、市)的洪水已經造成852.1萬人受到災害影響。
中國西北、西南、江漢、黃淮、江淮等地將出現新一輪暴雨,上述大部分地區將有暴雨,部分地區將有暴雨。受降雨影響長江、淮河流域暴雨區的部分中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部分河流可能出現過度預警洪水。
今年以來,洪水已造成廣東廣西、湖南江西、貴州重慶等24個省(區、市)852萬人受災,49.5萬人得到安置,18.7萬人需要緊急生活救助;7300多所房屋倒塌,138,000所不同程度地受損。農作物受災面積622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06.7億元。
⑩ 南方的洪水會不會影響華北地區
南方到華北地區距離還是比較遠的南方的洪水是影響不到華北地區的,所以不用太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