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粵港澳服務經濟發展

粵港澳服務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2 20:17:53

Ⅰ 粵港澳合作對廣東發展的意義

進一步強化粵港澳經濟合作,促進粵港澳一體化發展,就是要在粵港澳三地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和適應內地市場整體開放步伐的條件下,通過區域內的市場開放與商品要素流動,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形成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的市場機制、制度安排和與新的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產業分工體系,實現共同發展。[1]
1)進一步強化粵港澳經濟合作,有利於帶動珠三角經濟轉型升級,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目前處於工業化中後期的珠三角要想擺脫原來的增長模式,需要加快發展高端產業,利用比較優勢,整合和優化生產資源,增強相互之間產業的綜合配套能力,帶動珠三角經濟轉型升級,進而推動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設國際金融、商貿、會展、物流、旅遊休閑與博彩和世界製造業中心。
2)進一步強化粵港澳經濟合作,有利於保持香港經濟競爭力,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香港要想保持持續的競爭力,澳門要想實現多元化發展,必然離不開珠三角這塊腹地的支撐。進一步深化粵港澳經濟合作,能夠不斷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貿易、物流、航運中心和澳門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地位,並為港澳發展提供空間支持。
3)進一步強化粵港澳經濟合作,有利於密切內地與港澳的合作關系,保持「一國兩制」下的繁榮穩定。廣東作為港澳的經濟腹地和保持港澳繁榮穩定的重要條件,進一步深化粵港澳經濟合作,不僅能夠進一步密切港澳與內地的合作關系,而且有利於保持「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加強粵港澳合作具有國家戰略的意義。

[1]陳廣漢.不斷推進粵港澳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J].特區經濟,2009年9月,P12.

Ⅱ 粵港澳大彎區規劃如何現在進展怎樣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的舉行,傳遞了更多新的信息,這對於粵版港澳大灣區的權規劃和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覆蓋了廣州、深圳、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肇慶、珠海、香港、澳門這11個城市。灣區經濟總量大、包含人口多,有望成為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包含了珠三角的11個城市,這些城市雖然發展程度不同,但各有各的優勢,大灣區的建設能使城市間實現資源互補,實現創新融合發展。廣州、深圳、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中最重要的三個城市,他們的資源互補性也很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從資金總量來看,粵港澳大灣區中比較占優勢的是香港、深圳和廣州。其中香港的資金總量最大,近似於深圳與廣州之和,遠遠領先於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其他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能促進城市之間的融合,加強內地與港澳之間的深化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和產業優化升級。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對香港、深圳、廣州有利,東莞、佛山、中山、珠海、澳門等城市也將從中受益。

Ⅲ 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與建設是如何貫徹五大發展理念。

馬全國人來大代表、廣東省自省長興瑞表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預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將很快出台。 日前,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王國慶表示,中央有關部門會同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編制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按程序報批,審批通過後將正式公布。 據悉,規劃初步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定位、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包括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發展平台、重要經貿合作等。規劃范圍包括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丘海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上升為中央決策、國家規劃,也是廣東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加強粵港澳合作的重要平台載體。

Ⅳ 粵港澳大灣區為什麼能躋身世界級灣區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台;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區域雙向開放,構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資料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網路

Ⅳ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如何

經過近四十年的精誠合作,大珠三角地區實現了長足發展,為今日的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實基礎。自二十世紀末「灣區經濟」概念提出以來,灣區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技術和體製革新的增長極。無論是從人口集聚還是城市分布來看,灣區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載現代文明的核心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為這一論斷做出了新的注腳。

通常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十一個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九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大灣區總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800萬人,人口密度為988.73人/平方公里。大灣區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灣區,僅次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對內,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建設;對外,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應對保守主義興起和全球化收縮的趨勢,平衡國際秩序,促進世界持續和平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在中國內部經濟轉軌以及外在國際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獲提升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國家策略之一。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從理論走向實踐,這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尋求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平衡,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Ⅵ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有多少

粵港澳大灣區由廣州、深圳、珠海等廣東9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共同組成,經濟總量目前已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這一繼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後,將成長起的又一世界級大灣區,也串起了一個世界級城市群。

據披露,中央有關部門會同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編制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按程序報批,審批通過後將正式公布。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表示,粵港澳三地政府、大專院校應共同合作創建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在大灣區由不同的院校,組合各自的卓越學科、組建教學研究機構,共同建立世界一流的聯合實驗室和創新中心。

面對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如何破除阻礙,更好地實現互聯互通,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進一步優化交通、安全和通關環境,推動三地旅遊服務便利化對接,協力提升大灣區的整體旅遊吸引力。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歸僑總會會長劉藝良建議,推動橫琴永久性口岸創新通關模式,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區互聯互通。

Ⅶ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請你根據你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了解,設想一個數學問題解答。

你好:
我們是學生,是專門做題目的
出題目,我們不在行
老師在這個方面很棒
哪位老師幫出個題目啊

Ⅷ 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知識,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促進港澳和內地共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對內地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Ⅸ 請問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哪些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肇慶、惠州、東莞、中山、江門。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

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9)粵港澳服務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集郵展覽將於2019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在廣州舉行。屆時,中國郵政將發行由韓秉華設計的《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1套3枚。

票面內容分別圍繞國際科創中心、要素便捷流動和優質生活圈展開,它們都統一服務於國家發展的大主題。

閱讀全文

與粵港澳服務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