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遵義經濟發展

遵義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2 18:30:59

Ⅰ 我想知道貴州省遵義市的經濟發展歷史,從古代到現在。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企業經營機制的建立和完善,遵義已形成冶金、電器、卷煙、釀造等為主導支柱產業,以機械、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為代表的後續支柱產業,門類較多的工業經濟體系,結構較為先進的新興工業城市。在工業發展中,不斷涌現出一批在國內同行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骨幹企業和企業集團。遵義鐵合金廠是全國最大的錳系列合金生產企業,低碳錳和錳合金產量居全國首位。貴州鋼繩廠是全國最大的鋼繩專業生產廠。遵義鈦廠是全國最大並唯一具備僵流程工藝的海綿狀金屬鈦生產廠,產量居全國之冠。貴州航天工業總公司生產的航天牌汽車暢銷全國。遵義長征電器公司是全國五大電器生產基地之一,有149個系列。539種高低壓電器產品遠銷27個國家。遵義卷煙廠是全國500家大中型生產企業之一。遵義二化廠是全國最大的五倍子系列化工產品生產廠,產品遠銷歐美。董酒廠是全國八大名酒廠家之一,董牌董酒蟬聯四屆國家名酒稱號。全市有100多種產品獲國優、部優、省優產品稱號。其中獲國優金獎的有飛翔牌高錳酸鉀、董牌董酒、董牌董醇、機床控制箱等。
遵義市農村具有「大城市、小郊區、大工業、小農業」的特點,現有耕地7.8萬畝,盛產大米,其中,海龍米極負盛名。蔬菜、水果佔有特殊地位,農林、牧、漁協調發展。
近幾年來,遵義市敞開城門,外引內聯成效顯著。外地來遵義市經營和聯營的企業達200多家,經濟技術合作項目近5億元。為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1992年建立了省級開發區——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現稱匯川區)。匯川區以發展輕型汽車、高低壓電器為龍頭產品,以機電製造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相關的配套工業,逐步形成高新技術和資金密集型工業區和城市服務功能完善的新城區。
遵義市是發展中的城市,面對改革開放的大潮,遵義市將根據貴州省「南下、北上、西進、東聯」的開放思路,繼續實施「依託黔北、緊連渝築、面向三沿、擴大開放」的經濟發展戰略,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中,走好既有較高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發展路子,把遵義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文明富裕的現代化城市。
遵義市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逼近600億元大關,財政總收入約90億元。經濟規模繼續穩居全省第二。
統計數據表明,2007年遵義市全年完成全市生產總值566億元,增長14.5%。全市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00美元,實現了總體小康。進出口總額完成1.5億美元,增長70.7%。速度質量效益同步提高。359戶規模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57億元,增長53.8%。

遵義市還明確了2008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加大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力度;三是加快交通發展,著力打造現代化的交通運輸體系;四是切實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後勁;五是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六是圍繞打造文化旅遊強市,大力發展新型服務業;七是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為加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八是認真抓好財稅金融工作,確保財政增收目標實現;九是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努力構建「和諧遵義」。

Ⅱ 遵義市紅花崗區經濟發達嗎

貴州省遵義市是一座新堀起的,不斷發展的現代化城市,也是一座具有紅色主義的名城。遵義市紅花崗區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人文素質良好,很適合當代青年的就業和定居。

Ⅲ 為什麼遵義不是黔中經濟區核心區

遵義是成渝經濟區的起點
地於黔北 借成渝經濟區更好發展

Ⅳ 遵義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遵義縣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遵義縣是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示範基地縣、全國優質科技型煙葉基地縣、全國商品瘦肉型豬基地縣和國家級秸稈氨化養牛示範縣、全國優質辣椒生產區、全國辣椒生產十強縣、中國杜仲之鄉、中國辣椒之鄉、中國「雙低」油菜生產大縣,全省糧油、生豬、烤煙生產基地縣。全縣年產糧食50萬噸,年產油菜籽6萬噸,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18萬畝,年產無公害蔬菜36萬噸,優質辣椒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3.78萬噸。縣內有農業部農產品定點批發市場--蝦子中國辣椒城,已建成的蝦子辣椒市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場。蝦子辣椒市場年交易量5萬噸,交易額3.5億元。遵義縣是全國對外開放縣,曾先後獲得全國文化先進縣、體育先進縣、民政工作先進縣以及全省「雙擁」模範縣和省級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遵義縣同時也是西南和「西電東送」重要的能源基地,已建成的烏江渡發電廠和在建的鴨溪火電廠,裝機容量均為120萬千瓦,電力供應網覆蓋全縣,共有18個供電站,11座35KV變電站,主變容量8.24萬KVA,配電容量20.5萬KVA。現有水處理廠兩座,日處理能力15000噸,年供水380萬立方米。電信網路覆蓋全縣,已建成多元通信網路,現有固定電話用戶7.5萬戶,行動電話用戶6萬戶。工業已初步形成以冶金、化工、建材、能源、醫葯為支柱的工業經濟格局,鴨溪電廠、烏江渡電站擴機增容,遵義灌區、氧化鋁廠和遵義鋁廠技改等一批重點工程的開工建設,以及招商引資引進建成和在建項目為遵義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棕剛玉年生產能力6萬多噸,電解鋁年生產能力15萬噸,鋁型材年加工1.5萬噸,水泥年產124.15萬噸,粘土磚年產38728萬塊,多元復合肥年產4.67萬噸(折標),貴州名酒鴨溪窖酒年產1984噸,葯業園區主要產品有肝樂欣膠囊、解毒止瀉膠囊、鑫肝樂、腦得生膠囊和針劑等。全縣城鎮化水平達31.75%,高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04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27億元,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7億元,規模工業產值32.02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4.31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518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9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2.49億元,貸款余額19.85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引進到位資金6.2億元。

Ⅳ 遵義經濟發展靠什麼來帶動作文400

成都的特產,有很多來。比如:蜀錦、自蓋碗茶、竹編、成都小吃……其中,我最喜歡蜀錦。蜀錦是中國四川生產彩錦,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以經向彩條和彩條添花為特色。蜀錦興起於漢代,早期以多重經絲起花(經錦)為主,唐代以後品種日趨豐富,圖案大多是團花、龜甲、格子、蓮花、對禽、對獸、翔鳳等。清代以後,蜀錦受江南織錦影響,又產生了月華錦、雨絲錦、方方錦、浣花錦等品種,其中尤以色暈彩條的雨絲、月華最具特色。雨絲錦是利用經線彩條寬窄的相對變化來表現特殊的藝術效果;月華錦則是利用經線彩條的深淺層次變化為特點。月華錦牽經時要根據彩條配色以及經線配色的編號,按

Ⅵ 遵義經濟社會發展所取的得成就

1997年12月18日,遵義撤地設市,這一重大行政體制變革,開啟了遵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內征程。20年來,遵義歷屆領導班容子薪火相傳,砥礪前行,始終以富民興遵為己任,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勵精圖治,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將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二十載波瀾壯闊,足音鏗鏘;二十載激情奮斗,春華秋實。本次成果展展出了上千幅珍貴照片,並且還以文字、專題片的形式,將遵義撤地設市20周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一一呈現出來,內容包括城市面貌、基礎設施、脫貧攻堅、旅遊產業、工農業發展以及各縣(市、區)的發展成果。

Ⅶ 貴州省遵義市在經濟文化發展方面有什麼優秀的地方

最優秀的地方應該還是屬於茅台,遵義市通過生產茅台酒,發展上游到下游的工業鏈,整個茅台的產業鏈極大的幫助了遵義的經濟發展

Ⅷ 貴州遵義市的經濟,文化,建設,發展在貴州排列第幾

遵義市,位於貴州省北部,北依婁山,南臨烏江,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版鎮。古為梁州之城,名字出權自《尚書》「無偏誤陂,遵王之義」,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貴州省第二大工業城市,以生產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馳名中外。

Ⅸ 遵義的經濟

遵義市經濟總量僅次於貴陽市,繼續穩居全省第二。遵義長期的發展目標是跨越婁山關天險,積極融入2小時重慶的經濟圈,在2005年遵義到重慶高速公路通車後,融入一小時重慶經濟圈,積極利用在重慶、貴陽之間的紐帶優勢,發展生態農業和旅遊業。
截至2013年,遵義市生產總值1584.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7.88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744.14億元,增長15.6%;第三產業增加值632.65億元,增長14.5%,人均生產總值為25852元,比上年增長13.6%。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1%,上升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7.0%,上升1.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9%,下降1.5個百分點。初步統計,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765.41億元,占遵義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8.3%,民營經濟增加值782.83億元,占遵義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4%,全面建設小康實現程度為78.6%。
2013年,財政總收入356.56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6.77億元,增長21.8%。 遵義市素有「黔北糧倉」之稱,糧食產量大致佔全省總量的四分之一。各種家產品佔全省比重大致是:糧食25%、茶葉30%、肉類30%、蠶桑30%。煙葉質量優良,是全國四大優質煙區之一。毛竹為全國七大產區之一。楠竹、杜仲、棕片多年來產量居全省之首,烏桕籽佔全省五分之三,五倍子佔全省二分之一,油桐籽佔全省三分之一。竹筍、蘑菇、木耳均為貴州省內主產區。還盛產名貴中葯材。其中杜仲、黃連、天麻、黃柏、吳萸為貴州五大著名葯材,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具有一定優勢, 農業開發前景廣闊。
2013年,糧食種植面積768.99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3.38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42.84千公頃,增加0.31千公頃;烤煙種植面積68.03千公頃,增加2.56千公頃。全年糧食產量259.8萬噸,比上年下降5.9%。其中,夏糧產量67.77萬噸,增長7.2%;秋糧產量192.03萬噸,下降9.8%。全年油料產量26.49萬噸,比上年增長1.8%;糖料產量0.42萬噸,下降24.9%;烤煙產量11.63萬噸,增長3%;茶葉產量4.34萬噸,增長28.2%。全年肉類總產量47.73萬噸,比上年增長4.2%。其中,豬肉41.3萬噸,增長5.1%;牛肉2.32萬噸,增長13.1%,羊肉0.99萬噸,下降3%。全年水產品產量4.7萬噸,增長22.8%。遵義市有效灌溉面積323.34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45.39千公頃。 遵義形成了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1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區;19個重點園區已全部納入省「100個產業園區成長工程」。園區起步區規劃面積達122平方公里,累計完成投資803億元。規模工業企業由554戶增加到806戶,凈曾252戶。
截至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7.73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480.21億元,增長10.9%;集體企業1.33億元,下降20.7%;股份制企業255.76億元,增長18.5%;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4.01億元,下降1.2%。在規模工業中私營企業實現增加值106.55億元,增長16.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508.91億元,增長12.9%,重工業168.82億元,增長1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66.05億元(未含煙草),增長11.6%。 截至201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61.8億元,比上年增長34.9%。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0.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全年進出口總額3770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出口34597萬美元,增長18.6%;進口3110萬美元,增長94.3%。
2013年,接待遊客4302.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8.99億元,分別增長28.3%和28.2%。

Ⅹ 遵義市的經濟發展潛力怎麼樣對外資有何優惠

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為了進一步放寬政策,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特製定本規定。

閱讀全文

與遵義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