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8年金融危機全過程
金融危機從2007年就開始了,直到2008年,中國的影響才明顯開來: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
8月2日,德國工業銀行宣布盈利預警,後來更估計出現了82億歐元的虧損,因為旗下的一個規模為127億歐元為「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銀行本身少量的參與了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業務而遭到巨大損失。德國央行召集全國銀行同業商討拯救德國工業銀行的籃子計劃。
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於次貸風暴。
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金融危機是金融領域的危機。由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因此,金融的國際性非常強。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以是任何國家的金融產品、市場和機構等。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
B. 為什麼香港就不能學學香港發展自己的實體經濟
C. 香港三興國際集國紅寶國際控股集團為什麼樣公司是否有實體經濟
查閱公司名稱
注意:
根據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例》第 100(2)(c)條,除回非獲得公司注冊處處長同意,擬答用的公司名稱如與上載於name_list_section 100(2)(c).pdf 的名單上的前用名稱相同,將不會獲批准注冊。請查閱名單上是否載有與擬用名稱相同的名稱,以完成查閱公司名稱的程序。
你的查詢: 名稱起首 符合 '香港三興國際集國'
查冊語言: 中文
沒有紀錄與輸入的查詢資料相符!
查閱公司名稱
注意:
根據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例》第 100(2)(c)條,除非獲得公司注冊處處長同意,擬用的公司名稱如與上載於name_list_section 100(2)(c).pdf 的名單上的前用名稱相同,將不會獲批准注冊。請查閱名單上是否載有與擬用名稱相同的名稱,以完成查閱公司名稱的程序。
你的查詢: 名稱起首 符合 '紅寶國際控股集團'
查冊語言: 中文
沒有紀錄與輸入的查詢資料相符!
D. 香港為什麼不能學學新加坡那樣發展實體經濟
香港主要是以金融,零售,服務業為主,而香港是作為對外的平台。上海硬體是超過香港,內不過很多軟體容上的如法制,管理等就遠遠不及香港。 香港的理財產品也優勝y許多,大家要是來香港,可以找香港的理財專員,香港電話97138845
E. 金融危機對香港實體經濟的影響
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在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難免受到沖擊,2008年第三季度統計數據顯示香港GDP季度環比增長率已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香港經濟在理論上已確認陷入衰退。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尚未終結,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仍在加深,預計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上半年香港經濟形勢將更加嚴峻。中央政府日前公布了支持香港經濟的十四項政策措施,建議相關部門盡早落實,內地與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一道,共同推動香港經濟盡早擺脫衰退,走向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
香港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和基本表現
由於本次金融危機中心不在香港,香港投資者在美國次級債券上的直接損失並不大,而且香港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充裕的外匯儲備,有比較完備的金融監管體系,有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有內地廣闊市場可以作迴旋餘地,因此,從整體上看,香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不算嚴重。但另一方面,香港經濟規模小,開放度和自由度高,資金進出不受限制,因此難以避免在主要經濟領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隨著金融危機演變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已先後陷入衰退,香港經濟受到的影響呈現出不斷加深的趨勢。
作為國際主要金融中心之一,面臨全球金融海嘯,香港承受的經濟沖擊,跟倫敦、紐約無異。對香港各行業帶來的影響逐漸浮現,銀行、投資等金融服務行業應聲放緩,股市不振、房地產衰退。過去幾年資產值溢脹下形成的財富效應迅速泄氣,其骨牌效應遍及各行各業,也打擊零售消費,近一段時間以來,金融機構裁員、中小企業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可見影響十分之大。
據經濟機遇委員會所掌握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10個行業截至11月28日為止一周營運收入,較正常水平的跌幅都達到雙位數字(除了保險中介及經紀跌9.2%),批發、零售、金融機構約跌兩成半,貨運服務跌三成,建造業及相關活動跌32.8%等,10個行業平均跌幅為18.7%,預期下個月將繼續跌12.2%。另外,所調查10個行業在同一時段僱用人數,減少了2.5%,預期下個月續跌0.8%。
從上述數字顯示,行業營運收入和僱用人數的跌幅都甚為驚人,經濟情勢急速惡化。經濟衰退,企業收縮裁員乃大勢所趨,
一間人力資源公司發表明年首季就業情況展望調查報告。受訪803名香港僱主中,79%表示無意於來季增減人手,8%打算增聘,7%計劃縮減人手,經季度調整後得出凈就業展望指數為3,為2003年以來最低。六大行業中,凈就業展望指數皆見下跌,其中建造業為-12,下跌19個百分點。建造業的指數經季節性調整後為-12,屬重災區。服務業則為18,為各行業中最高,但亦超低於本年第4季的32。原應是金融海嘯「重災區」的金融、保險和房地產業,指數則由17跌至8。
可見這次的金融危機對香港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且在未來的幾年更能體現出對各行業的影響。人人都說政府應干預,但是,主要還是期望政府紓困而已,乃出於一時的旁徨及民粹主義,多於意識形態深層的轉向。所以政府應創造就業、刺激經濟,這固然是短期應變之道;與此同時,亦須思考長遠經濟發展轉型的路向與策略。
很多人分析經融危機對香港的最糟糕的影響還沒到來
我是做貿易的,香港方面的貿易已經減少了很多了,唉。。。希望能大家都能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