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疆的經濟怎樣
總體來說新疆的經濟發展還是很有潛力的,尤其是將來的一帶一路的發展,會給很多的地區和國家,還有各行各業的發展,還有就業等都有很好的機遇。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② 新疆經濟發展的怎麼樣比較好的城市有哪些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只有全世界唯一的一塊沒被污染的處女地"喀納斯湖"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只有全中國最大的氣田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只有個克拉瑪依油田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只有個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中國人去以色列學習滴罐技術以色列專家說:"你們去石河子呀,那裡的滴罐技術全世界都是在那學的"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人只種出了全世界最優質的長絨棉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亞洲最大的滑雪場叫"阿勒泰滑雪基地"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全國最長的內流河叫"額爾齊斯河"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全國最大的冰川叫"音蘇蓋提冰川"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世界各國的珠寶商人都知道"阿勒泰的黃金,和田的玉"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烏魯木齊有了個全亞洲最大的國際大巴扎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每年的烏恰會吸收外資與廣交會持平
新疆就是新疆,不必攀來比去,無需處心積慮。地球在這里製造一塊陸地,自有它的用場。人類在這里經營幾千年,自有他的理想。
新疆以西部12省區中倒數第四的人口創造出了正數第四的經濟總量,人均GDP超過了所有中西部省區,名列全國31個省(市)區中第12位!石油名城克拉瑪依的人均GDP高達近6000美圓,名列全國664座城市中第5位!佔中國六分之一國土生活著2000萬人口的新疆,半年的刑事案件還沒有廣州三天的多!
③ 西部大開發為何不把新疆的經濟實力提高
西部大開發肯定是把新疆的發展考量在內的,不然新疆最近幾年不會發展這么快,但是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過程,得慢慢來。
④ 新疆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什麼不利條件是什麼
101教育PPT的課件經濟學里有回答這個問題:有利條件:政策支持、特色農業優勢產業、礦產資源豐富等;不利條件:深居內陸氣候乾旱,山地面積廣大,河流稀少、人口稀疏、經濟不發達等。
⑤ 新疆哪幾個城市經濟比較發達,消費比較高
烏魯木齊市:地域消費總值2458.98億元(2016年)
巴音郭楞石油天然氣資本非常豐厚,還具有豐厚的太陽能資本。別的,巴音郭楞和靜縣的巴音布魯克草原,是中國第二大草原,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巴州次要旅遊景點有金沙岸、環博斯騰湖旅遊區等。
⑥ 新疆未來的發展前景是什麼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前景,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
1、南疆四地州;
這個地方應設立單獨省級行政區,個人覺得設立喀什直轄市最好。這個直轄市不是按照面積人口GDP設立的,而是按照政治國防需要設立的。
新疆的首要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現在的喀什市和克州首府阿圖什市的距離只有幾十公里,可以用城市輕軌連接起來,新的喀什直轄市的行政中心就設在輕軌的最中間。
2、北疆南疆直轄後,北疆漢族佔70%以上,可以將重點轉移到經濟發展上;
烏市的大問題是水,從阿勒泰引水也不能根本解決問題,烏市城市人口不宜太多,今後的中央投資應重點搞綠化和環保;
烏魯木齊離歐洲西亞中亞都很近,應該把地窩鋪機場建成大型國際機場和亞歐的客運貨運中轉中心、物流中心、中國人去歐洲的便捷通道,別浪費了亞歐大陸地理中心的美名。
3、石河子石河子環境特別好,昌吉、奎屯等小城市都是小綠洲,應該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環保產業;
這里的勞動力成本不高,但文化素質不錯,並且生產出來的服裝鞋子用火車運到歐洲中亞俄羅斯,比從廣州深圳用海船運過去還要便宜。
4、伊犁伊犁州、伊犁地區、伊寧市,這些名稱的隸屬關系,外人搞都搞不清!可見新疆之特殊復雜。不過伊犁地區是北疆三大不缺水的地區之一。伊犁河穿過伊犁地區,水量充沛。這個地方一定要好好規劃,首先把鐵路、機場、高速公路建好,再吸引內地移民來創業定居。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祖國統一。
5、阿勒泰北疆三大不缺水的地區另一個是阿勒泰,這里和蒙古相鄰,應考慮把阿勒泰地區的行政中心遷移到地理位置較好的哈巴河。可以考慮修建烏魯木齊通往烏蘭巴托的鐵路,正好經過這里;
6、博州、塔城、克拉瑪依;
博州、塔城、克拉瑪依要協調發展,現在中亞的油管過來了,富裕是沒有問題了,關鍵是要往西邊擴張中國的影響。交通建設要先行。
⑦ 如何加快新疆的經濟發展
超高分子聚乙烯管道長距離引水,讓沙漠變綠洲良田
⑧ 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什麼舉世矚目成就
一是國民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高。1978--2008年,新疆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3%。從2003年起,連續6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11.1%。人均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13元增加到2008年的19893元,在西部省區中位居前列;全口徑財政收入由1978年的7.12億元增加到2008年817億元,增長近114倍,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61億元,比1978年增長近50倍;1978--2008年,新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956.7億元,是改革開放前29年的137倍。特別是2000年以來,新疆進入了大規模投資開發的"黃金"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1377億元,占改革開放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76%,大大超過建國後新疆前50年固定資產投資額的總和,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重要基礎產業和新的生產能力,對支撐新疆大開發、大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新疆在國家大局中的地位明顯提高。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新疆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極大地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後勁。在水利設施建設方面,重點實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烏魯瓦提水利樞紐、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目前全區水庫總庫容83.8億立方米,在建的水庫庫容約60億立方米,擬建山區控制性水庫庫容70多億立方米,全部建成後庫容將達218億立方米,屆時新疆將依靠大型水利樞紐適時調節供水,有效地掌握水資源配置的主動權。在交通設施建設方面,在相繼建成北疆鐵路、南疆鐵路、蘭新鐵路復線的基礎上,近年來又先後開工建設了精-伊-霍、烏魯木齊-精河復線、奎屯-北屯、吐魯番-庫爾勒二線、喀什-和田、蘭新線嘉峪關-阿拉山口段電氣化改造、庫爾勒-阿克蘇二線、庫車-俄霍布拉克、五彩灣-將軍廟、哈密-羅中等,目前正在同時建設11條鐵路,蘭州-烏魯木齊第二雙線、福海-富蘊、將軍廟-哈密、哈密-策克(額濟納)等五條鐵路將於今年年底前陸續開工,新疆鐵路進入了高速建設時期,這在新疆乃至全國省區鐵路建設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同時,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2008年,公路里程14.7萬公里,在全國排名第10位;民航機場15個,通航里程14.8萬公里,是我國擁有機場最多、航線最長的省區。目前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規劃2009-2013年公路建設總投資1200億元,重點建設境內高速公路網路、加大國省道改造力度、加強口岸公路建設、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除在建的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喀什機場改擴建和哈密機場復航工程外,"十一五"後兩年,新疆還將陸續開工建設伊寧、吐魯番、庫車、石河子、博樂等機場。
三是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新疆擁有得天獨厚的土地光熱、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優勢,為特色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按照規模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的要求,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著力推進糧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1978-2008年,農業增加值由14億元增加到691億元,增長48倍。2008年,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棉花產量301.6萬噸,比1978年增長54倍,佔全國棉花總產量的40%;林果面積1450萬畝,其中南疆環塔里木盆地達1200萬畝,果品產量451萬噸,成為農民增收新的重要增長點;肉類產量175萬噸,比1978年增長16.5倍,現代畜牧業產值佔大農業的比重達到27%。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自治區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以來,新疆工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相繼建成了克拉瑪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三大油田基地,初步形成克拉瑪依、獨山子、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四大石油化工基地。2008年,原油產量2772萬噸,天然氣產量240億立方米,分別比1978年增長6.7倍、95倍,油氣當量居全國第一位。特別是隨著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中哈石油管線、獨山子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等工程建設,奠定了新疆作為全國重要的戰略能源基地和國際能源安全大通道的地位。新疆煤炭資源的開發已進入大發展階段,一大批有戰略眼光的國內大企業大集團紛紛介入新疆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一批千萬噸級的煤田相繼開工建設。在加強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的基礎上,相繼建成了卡拉通克銅鎳礦、阿西金礦、阿舍勒銅礦、羅布泊鉀鹽等一批重點項目,鋼鐵、貴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已初具規模。形成了天山北坡經濟帶、烏昌一體化、庫爾勒-庫車石化工業帶等工業聚集區,新型工業化顯示出極好的發展前景。
新疆人文、地理、自然生態環境之獨特,旅遊資源之豐富是內地省市所不具備的。新疆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 2008年,全區共接待國內旅遊人數2195萬人次,超過了全疆人口總數,國內旅遊收入197.95億元;接待國際旅遊人數36.32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36億美元。
四是對外對內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充分發揮向西開放的地緣區位優勢,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開拓中亞、西亞、南亞、東歐和俄羅斯市場,加強與內地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技術貿易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目前,新疆有一類口岸17個,二類口岸12個,已與14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2008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222億美元,是1978年的946倍,居中西部地區之首。積極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參與新疆優勢資源開發和優勢產業發展,目前在新疆落戶的區外企業達10549家,其中世界500強及外國知名企業25家,引進我國500強企業75家。
五是和諧社會建設邁出新步伐。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普九"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全面推進,率先對貧困地區中小學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對農村義務階段中小學生免收學雜費。全面推進"雙語"教育工程,把提升高中階段教育作為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國家和內地省區的大力支持下,內地高中班和疆內初中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醫療衛生服務逐步改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實現了全覆蓋。大力實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促進了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城鄉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增加到2008年的1143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19元提高到2008年的3505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35倍和28倍。
⑨ 新疆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
最大的優勢--能源。包括煤炭和天然氣以及石油的儲量都是名列前茅的,煤炭更是堪比山西,未來的發展在新疆,未來的希望在 新疆,這就是現在為什麼國家投的錢都在能源類企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