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十三五經濟發展理念是

十三五經濟發展理念是

發布時間:2020-12-02 13:56:49

㈠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發展理念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第四章發展理念
實現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必須貫穿於「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

㈡ 十三五提出的新的發展理念有哪些

一是創新發展。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創新發展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只有通過創新驅動,中國經濟才能實現由大到強。如果說,黨的十八大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為國家戰略。那麼五中全會則進一步強調了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和基點地位。內涵也大為拓展,由過去強調的科技創新,發展為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創新,涉及到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發展新體制等諸多層面。 二是協調發展。全會提出,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面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以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包括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協調發展等。五中全會堅持科學發展觀,提出協調發展理念,除了城鄉區域協調、經濟社會協調,還提出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從字面看,統籌指的是統一籌劃,與兼顧相連,有主次之分,兼顧部分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容易被忽視,而協調指的是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各種關系處於同等重要地位,沒有主次之分。協調發展與五個統籌相比,范圍更廣,要求更高。 三是綠色發展。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作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包括將環境資源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綠色發展的目標;把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綠色化、生態化作為綠色發展的主要內容和途徑。五中全會公報將生態環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如首次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並成為基本國策,生態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標,美麗中國寫入五年規劃。 四是開放發展。全會提出,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中國是現有的國際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的參與者、建設者、維護者和貢獻者。五中全會第一次提出要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問題,制度性話語權,就是起草、參與制訂游戲規則。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亞信峰會上邁出了制度性話語權第一步,最典型的例子是亞投行。亞投行是中國為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制度性話語權的最好嘗試。目前亞投行的簽署國已有53個。中國作為創始國和發起方,首任行長由中方委派,並享有規劃制訂的權力。制度性話語權的成果之一,就是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什麼是利益共同體?通俗地講,雙方簽協議,把各自利益捆綁到一起,互利共贏。中國率先提出「一帶一路」的大戰略。「一帶一路」是不帶硝煙味的合作共贏,是和平崛起的生動實踐。總體來看,「十三五」將呈現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為世界提供更多市場機會,開啟「制度性話語權」的新模式。 五是共享發展。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共享發展,這是黨的全會第一次提出,作為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原則。共享發展的本質是發展的均衡、公平與普惠。發展不僅僅是經濟增長,是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的全面進步。共享發展是為了進一步強調發展的公平性,讓人民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對於解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中的種種問題,如經濟與社會失衡、城鄉失衡、東西部失衡、民生方面的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這是1995年以來中共歷次五中全會公報中首次提到共同富裕一詞,首次提出建設「健康中國」目標,這表明了中央在更大力度上推動社會公平的意志與決心。

㈢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有以下5個方面:
1、創新是第一內動力。創容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協調是內在要求。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3、綠色是必要條件。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開放是必由之路。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5、共享是本質要求。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㈣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是什麼內在關系如何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是:

創新是第一動力
創新是引版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權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會蔚然成風。

協調是內在要求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綠色是必要條件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開放是必由之路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共享是本質要求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㈤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是什麼內在關系如何

一、"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
(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二)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三)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四)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共享是本質要求
(五)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二、「五大發展理念」內在關系
「五大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一個不能少,一個不能游離,都是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從理念內容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從理念邏輯看,第一動力、內在要求、必要條件、必由之路、本質要求五者緊密聯系、層層遞進、順理成章、交相輝映。
從發展理論看,「五大發展理念」正在「精神變物質」,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既對傳統發展進行革新升級,又對現代發展內涵進行全面提升、對現代發展外延予以全方位拓展。
從執行操作看,必須將「五大發展理念」統一貫徹、統一落實,一體推進、一起發力,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代替,從而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勝利。

㈥ 1.十三五規劃當中,所明確的發展理念是什麼

(1)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3)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4)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5)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閱讀全文

與十三五經濟發展理念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