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08年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08年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02 12:56:51

① 2008年經濟危機給中國帶來了哪些變化

1、進一步縮小了中國同發達國家的經濟上的差距,你沒看現在國外文藝社團紛紛來中專國掘金;
2、使屬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倒閉,讓政府和企業都認識到只有技術革新才是出路;
3、讓中國老百姓過熱的投機行為少了,變得理性了。我們這里就是,以前投船、投樓、投股市好多虧了。

② 為什麼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影響不大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中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

拓展資料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應對策略

一是股權重組,增資擴股;二是壞賬打包,切割剝離;三是注入資金,解決流動性。首先,政府對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進行重組,增資擴股。比如美國把「兩房」國有化,把私有企業變成了國有控股的企業。其次,把銀行的壞賬剝離,打包放在一邊,銀行復甦後贖回資金,如果銀行倒閉了,由政府埋單,將壞賬清零。第三,當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老百姓擠兌時,注入資金,增加現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擔保,增強社會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擔保,讓其他銀行拆借。

③ 2008年經濟危機前後中國的經濟形勢

2008年以前,2007年中國GDP增速11.4%,創13年來新高,中國經濟連續快速增長。2008年由於美國房利美和房版地美兩大房地產權所引發金融風暴,引起更大范圍金融危機而導致世界性經濟危機。中國政府為避免世界經濟影響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投入四萬億拉動國內經濟發展,保持了經濟繼續快速增長。但由於過度投資引發了國內經濟在今年處在低迷狀態。

④ 2007 08 年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房地產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房價走向是怎麼樣的

金融海嘯讓中國房地抄產反思; 保障性房地產,經濟性房地產,商業性房地產=三駕馬車式平抑房價是基本方式 商品房價格必須下調【目前價格前提下下調30%以上】 否則掏空男女結婚雙方家庭將來消費,嚴重影響國內基本生活消費

⑤ 08年的經濟危機對各國有怎樣的影響

我先聲明的是此次「金融危機"不能稱之為"經濟危機",此次金融危機原因由於二戰後,美國等一批高度發達的資本主意國家的經濟的高度展,拋棄了以前的凱恩斯的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恢復了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資本是個貪婪的代名詞,追求最高化,加劇了世界大市場的資本分化的集中和市場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導致世界資本和技術分布不合理,地區保護主義的加劇,加之世界局部戰爭的不斷,種族宗教之間所引發戰爭的不斷,又加之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從而引發了世界金融危機,各國失業率增加,社會福利下降,經濟發展下滑等問題。 使發達國家失業率增大,社會福利降低,貨幣貶值,對外貿易降低不得不考慮過去的經濟模式,積極尋求一條穩定國家經濟發展的財政,尋找對外貿易的有利手段,從而更好的掌握主動權,迎接21實際的挑戰,但同時他們也不得不面對嚴重的生產過剩,從而提高商品的出口,也要考慮資源的配置問題,保持經濟的長足穩健的發展。 對發展中國家,既有挑戰也有機遇,首先使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下降,發達國家對發展國家的投資降低與撤資,使發展中國短暫技術倒退,也加劇了發展中國家人口的問題,失業率上升,國民生產消費都將降低,但同時因人口的巨大問題也降低了國民消費的下降,同時為了發展,他們不得不去調整經濟政策,更新技術,培養高素質人才從而使經濟更快的發展,此次危機給發展中國家一次革新的機會,也是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個方面的差距,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經濟中僅僅把握市場這一重要因素,實行強有力的市場經濟餓宏觀調控政策,使經濟在合理有序下進行,使危機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也向西方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和創新,增強了西方對中國投資的信心,使我國經濟經歷危機後發展更好,使企業競爭力加強,同時也會使人口素質大大提高

⑥ 08年經濟危機會造成什麼危害,可能持續多久

有專家認為,2008年經濟危機的波及面和影響程度已超過1929年。眾所周知,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出現極不平衡的繁榮。這種極不平衡的繁榮最終以一場大蕭條告終,並且持續到1939年。

當時美國靠對德國貸款和國內信貸消費繁榮,法國靠巨額賠款和貿易保護取得經濟增長,英國經濟則在國際競爭中衰落,經濟停滯,脆弱而缺乏競爭力的日本在接二連三的危機中震盪,相反,德國雖然要對外支付巨額戰爭賠款並失去阿爾薩斯和洛林,國內社會動盪,卻依靠巨額外債更新了工業設備,重新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

而今年這場世界經濟危機,則是由於目前不受約束的美元本位貨幣金融體系,美國長期維持財政和貿易雙赤字,最終導致世界金融體系出了大問題。兩者間既有區別也有相類似點。1929年的這場持續三年的極不平衡的繁榮孕育著極不平常的危機,因而最終導致危機經歷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大蕭條;今年的這場經濟危機,與上次相比,各國在宏觀調控手段的進步和政府鼎力合作抵禦危機的決心上看,雖然在未來的1-2年中,美日歐三大經濟體可能也會面臨負增長,但危機的蕭條期不可能太長。

原因是,看最近中國政府4萬億元投入救市新政,我們應該有信心相信危機後的春天就在不遠處。從這4萬億元的投入,我們能得到好幾個信號,其一,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出現一個新的大調整;其二,說明我們在應對世界金融危機、遏制和扭轉國內經濟局面上採取了積極有效的行動;其三,從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上看,從前依靠出口保增長轉變為以內需拉動為主。目前國內內需主要依靠投資和消費,現在來看,依靠消費來拉動內需是不太現實,所以主要渠道還是投資。

⑦ 2008年金融危機對中國有何影響

1、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

4、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

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6、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布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

閱讀全文

與08年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