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受疫情影響今年我國的財政政策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而做出
受疫情影響,我國的財政政策是基於廣大人民的生存發展需要考慮而做出來的。
㈡ 受疫情影響以來,我國面對國外進口的產品質量要求如何
眾所周知,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這40年時間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中國是糧食出口大國,也是石油、煤炭出口大國之一,不過現在卻是這些產品的進口國。原來我國工業等各種產業已經發展起來了,並且達到一定規模,國內自產自銷的原材料已經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必須進口彌補市場空缺。
之前我們在澳大利亞進口豬肉、木材以及大豆時,不是在牛肉中檢測出瘦肉精,就是在木材和大豆中檢測出危害人體的病蟲,正是因為屢次檢測出質量問題,他們態度又冷漠置之不理,於是這一次我們便主動將他們排除在門外。其次就是加拿大,加拿大的大豆油以次充好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清楚,這樣產品根本進不了中國市場,這一次肯定也不會再進行合作,再一不再二的道理大家都懂。
自從我們做出加大進口貿易的決定,我國經濟發展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般在增長,不得不說在全球經濟貿易中,我們簡直就是與他們背道而行,他們對我國經濟發展眼紅羨慕不已。由於我國市場潛力巨大,所以找賣家非常容易,但在特殊情況下,澳加可不容易就能找到買家。
㈢ 中國疫情限制人口流動,對全球經濟有何影響
中國人口龐大,無論是從消費力或是生產力等方面來講,中國都是龐大的經濟體。受疫情的影響,全球的旅遊業、製造業以及高端奢侈品消費等行業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㈣ 經濟學分析疫情如何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
疫情如何影響中國哪些世界的京劇,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疫情時期,特別是禁止從國外運來一些海鮮。因為發現海鮮有冠性病毒,這樣就影響了國內外的。物品的進口和輸出。
㈤ 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影響下,中國走內循環的發展道路,個人和企業應該怎樣去理解和發展
國內走內循環的發展道路,那個人和企業就要挖掘自身的潛力,開發國內的市場。
㈥ 日韓比利時等國成留學新寵,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嗎
一定程度上受疫情影響,其次這幾個發達國家教育水平也很高也是留學生選擇的另一個方面。首先在疫情方面,日韓比利時等國處理的相對較好,極大保障了當地人民的生命安全,也讓國家經濟更為迅速的復甦。
我們堅信,在全球各地人民的團結下,終將會戰勝疫情,黎明的曙光不會便會升起,作為這個時代的青年,我們有義務擔起責任,努力學習成為守護國家的英雄,迎接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㈦ 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0%,受到疫情影響了嗎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0%,確實是受到了一些疫情的沖擊和影響。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4.9%,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9.9%,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6.2%,進出口下降4.9%。從這些累計的速度看,整體還處在下降的區間,說明整體經濟還沒有回到往年正常水平。
當前境外疫情正在蔓延擴散,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還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國內的穩定復甦也面臨很多新挑戰。面對這種復雜局面,我們還要堅持底線思維,把困難拿得更充分一點,持續深化逆周期調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釋放內需潛力,更大力度地推行助企紓困,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循環,促進經濟發展全面回歸常態。
(7)我經濟國受疫情影響擴展閱讀:
主要群體就業總體穩定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略有上升,主要群體就業總體穩定。1-4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54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萬人。
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0%,比3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其中16-24歲人口、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3.8%、5.5%,分別比3月份高0.5、0.1個百分點。
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3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4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4.3小時,比3月份減少0.5小時。
㈧ 疫情對各國經濟影響到底有多大
疫情對各國經濟影響都非常大,許多大企業倒閉,各國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㈨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
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台一系列對沖政策。
3.失業率會否持續攀升?
毛勝勇:2月失業率整體有所上升,但重點群體總體情況比較平穩,25至59歲失業率(5.6%)比整體低0.6個百分點,20至24歲大專以上人員的失業率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隨著生產秩序恢復,中央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就業,下半年失業率整體會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對重點人群如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幫扶,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4.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
5.樓市漲幅持續回落,對國民經濟影響有多少?
毛勝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一點很明確。中國投資領域和空間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擴大有效投資,也要努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著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使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6.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影響有多大?
毛勝勇: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確實有一定影響,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推進國際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幫助國際社會;二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推動把一些不合理的貿易壁壘、貿易規則破除和取消,讓世界經濟和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
■ 口罩產量增長127.5%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從產品產量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產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凍肉和方便麵分別增長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生產經營活動正在有序恢復。
■ 餐飲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葯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
■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
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
■ 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 豬肉價格上漲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1至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6%。其中,豬肉上漲125.6%,鮮菜上漲13.8%,鮮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1至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0.2小時,比1月份減少6.5小時。
㈩ 當前疫情,中國如何避免受到西方經濟危機影響
在當今疫情下,中國要想完全的避免受到西方經濟危機的影響。是很困難的,我們只能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