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大發展理念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五大發展理念是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是實現我國「十三五」既定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理論指南,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它是改革開放近40年,對於發展問題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提升,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關於發展觀念的又一次理論創新。新發展理念作為發展理念的新形式,具有實踐性、人民性、發展性、整體性、歷史性等五大特徵,這些特徵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社會主義性質。
(1)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理念是擴展閱讀:
1.創新
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協調
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增強發展協調性,必須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
3.綠色
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4.開放
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5.共享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⑵ 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是在"十三五"時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嗎
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是在「十三五」時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五大發展理念」,契合中國發展實際,必將引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
一、「五大發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綱領的靈魂。
理念在理論、綱領、規劃等中居於靈魂地位,具有統攝作用。「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尤其是關於發展的新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理念,也是貫穿《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新理念,成為這份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綱領性文件的靈魂,使這份十分重要、內容豐富的文件有魂有體、魂體相符、魂強體健,使文件各部分成為有機統一體,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和指導性。
把握住這個靈魂,就能更好理解領會這份文件的精神實質和內涵外延,就能更好貫徹落實這份文件提出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要求、重大任務和重大舉措。可以預期,切實貫徹落實這「五大發展理念」,我國的發展戰略、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發展動力、發展體制機制、發展質量、發展效益、發展要求等就能得到全面提升,我國發展將迎來一場關系全局的深刻變革,不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開啟我國發展更為廣闊的前景。
二、「五大發展理念」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
理念不能空對空,發展理念更是為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五大發展理念」針對的是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致力於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使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成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就能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就能在協調發展中拓展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形成平衡發展新結構。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加快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就能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從根本上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就能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實現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的更好互動。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同時使國家發展獲得深厚偉力。「五大發展理念」聚焦突出問題,在補齊實現全面小康的短板上投入更多力量,做足文章,讓「全面」不留缺憾、更不因短板而功敗垂成,讓「全面」完滿以至完美。
三、「五大發展理念」拓展全面小康社會的新格局新面貌。
理念是發展的、變化的,不會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發展理念更是發展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發展基礎、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展要求等發生變化,發展理念必然也必須隨之變化。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始於1953年,到今年將完成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遠的不說,從2000年到今天,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我國現在處於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並向更高發展水平躍升的階段,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沖刺的階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布陣築基的階段,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要求提出新的發展理念以適應這種變化。「五大發展理念」應運而生,依據的是中國現今的實際和實踐,解決的是中國到2020年以及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問題,既不是中國20世紀的發展理念,更不是西方的發展理念;展示的是一個實現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全面小康社會新格局,一個13億多人可感知、可享受、可念可及的全面小康社會新面貌。
⑶ 十三五時期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中包括哪些
十三五時期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如下:
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全面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主動順應形勢任務發展變化,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新情況新特點,牢固樹立、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必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改善要素稟賦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
二、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著力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地區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三、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綠色轉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美麗內蒙古。
四、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深入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五、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共同富裕,注重發展包容性,增強發展動力,鞏固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使各族人民廣泛參與發展過程、充分分享發展成果,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集中體現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發展經驗,集中體現了「十三五」乃至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全區廣大黨員幹部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用新的發展理念規劃發展、引領發展、推動發展。
⑷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主義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基本理念
主要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以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斗,各項事業取得重大進展。今後五年,要在已經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努力實現以下新的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二○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發展空間格局得到優化,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率明顯上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比較充分,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華文化影響持續擴大。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現代軍事體系更加完善。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
十三五 時期 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
創新是第一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協調是內在要求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綠色是必要條件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開放是必由之路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共享是本質要求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⑸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有以下5個方面:
1、創新是第一內動力。創容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協調是內在要求。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3、綠色是必要條件。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開放是必由之路。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5、共享是本質要求。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⑹ 五大發展理念是什麼 內容意義解讀
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發展驅動戰略,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3、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4、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5、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6)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理念是擴展閱讀: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是實現我國「十三五」既定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理論指南,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它是改革開放近40年,對於發展問題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提升,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關於發展觀念的又一次理論創新。
新發展理念作為發展理念的新形式,具有實踐性、人民性、發展性、整體性、歷史性等五大特徵,這些特徵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社會主義性質。
⑺ 五大發展理念確立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什麼和什麼
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