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對各國經濟影響到底有多大
疫情對各國經濟影響都非常大,許多大企業倒閉,各國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Ⅱ 疫情對大家都生活經濟影響大嗎
對大家的影響都很大
Ⅲ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
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台一系列對沖政策。
3.失業率會否持續攀升?
毛勝勇:2月失業率整體有所上升,但重點群體總體情況比較平穩,25至59歲失業率(5.6%)比整體低0.6個百分點,20至24歲大專以上人員的失業率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隨著生產秩序恢復,中央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就業,下半年失業率整體會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對重點人群如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幫扶,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4.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
5.樓市漲幅持續回落,對國民經濟影響有多少?
毛勝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一點很明確。中國投資領域和空間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擴大有效投資,也要努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著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使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6.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影響有多大?
毛勝勇: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確實有一定影響,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推進國際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幫助國際社會;二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推動把一些不合理的貿易壁壘、貿易規則破除和取消,讓世界經濟和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
■ 口罩產量增長127.5%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從產品產量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產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凍肉和方便麵分別增長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生產經營活動正在有序恢復。
■ 餐飲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葯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
■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
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
■ 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 豬肉價格上漲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1至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6%。其中,豬肉上漲125.6%,鮮菜上漲13.8%,鮮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1至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0.2小時,比1月份減少6.5小時。
Ⅳ 經濟學分析疫情如何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
疫情如何影響中國哪些世界的京劇,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疫情時期,特別是禁止從國外運來一些海鮮。因為發現海鮮有冠性病毒,這樣就影響了國內外的。物品的進口和輸出。
Ⅳ 疫情期間公司將面臨哪些經濟危機,應該如何應對化解危機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企業來講。由於疫情,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對於個人的損失來說相對較小,但對於企業來說,面臨著收益沒有,支出依舊。很多中小企業由於負擔不起而破產。那疫情期間公司都面臨著哪些經濟危機呢,該如何去化解呢?
一、企業人員無法正常到崗,導致無法正常開展業務
對於線下門店來說,疫情的影響是致命的。由於疫情,禁止人員聚集,線下門店全部關閉,收入全無。但對於其來說,雖然沒有收入來源,但是相應的支出卻並沒有減少。比如門店的房租支出、人員的工資支出以及一系列的社保支出等等。因此,很多企業都採取裁員的方式來減少經濟壓力。
此次疫情,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於各行各業的打擊都是巨大的,這時候就需要企業採取一系列的處理危機的措施,將企業損失降低到最小化。
Ⅵ 疫情影響經濟,香港有什麼應對措施
香港受到中美貿易戰、社會動盪,以及近月發生的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而帶來經濟下滑的壓力。為協助企業應對挑戰並減輕其負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布多項支持企業和保障就業的措施。為應對疫情所帶來的挑戰,政府至 2020 年 4 月 8 日已宣布涉及 2,875 億港元(約 3180 億人民幣,占本地生產總值約百分之十)的一系列紓援措施,當中包括 2020/21 年度《財政預算案》的 1,200 億元紓困措施、第一輪 300 億元「防疫抗疫基金」和在 4 月8 日公布涉及 1,375 億元的多項措施。政府會繼續密切注視最新發展,在需要時適時採取新的紓困措施。
Ⅶ 從經濟學上分析,此次疫情會造成經濟危機嗎
這次疫情是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速度快,危害性強。迄今為止已經遍布了多個國家,目前疫情迅速蔓延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並且疫情還在持續發展,可能會波及更多的國家與地區。日本、韓國、義大利、美國等發達的工業國家也沒能倖免,有人想問這次疫情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影響會波及到金融方面嗎?疫情會導致經濟危機嗎?
Ⅷ 疫情導致全球的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
自從全國都出現了新冠疫情之後,全球四面八方都搜集口罩,紛紛送往我國,幫助我們共同抗疫。但是現在疫情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全球各國的經濟發展和一些各個領域的的相關發展。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很多企業都已經關門,沒有辦法營業,還有一些企業因為扛不住這次疫情而宣布破產或者倒閉。
因為疫情影響的原因,企業不得不進行關門,或者是有一些企業破產。這對於一些求職人員來說是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很多人因為這次的一群原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一定的收入來源,就沒有辦法更好的去生活,照顧自己和家人。
目前全球的經濟形勢是十分不容樂觀的,幾個主要的發達國家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因為疫情的防護措施等人們很少去公共場所進行大規模的聚集,這樣也給很多的一些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因此也會使得全球迎來經濟危機的風險。因為疫情的原因,數字經濟將會突飛猛進,新生的電商企業將會開啟高速發展並造成全球覆蓋的模式。也會使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相應的態度發生很大的改變,對於自己的風險意識也會加強很多。在全球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國家都開始生產口罩,這是一個巨大的調整轉變過程。
Ⅸ 疫情影響之下引起的經濟問題採取了什麼樣的財政政策
開放了市場,恢復了擺攤設點的生活方式和壓縮了很多不必要的投資和消費;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開始准備過緊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