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疫情壓力下中國經濟的活力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進展對於我國宏觀經濟及資本市場將有何影響?就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
劉鋒認為,如果能夠通過嚴格措施使疫情拐點在一季度出現,則疫情進展對於全年經濟的影響不必要過度悲觀。應科學客觀冷靜應對內外復雜局面,立足市場化思維激發經濟活力。宏觀政策應當全力施為,果斷降准降息。適度階段性給中小企業減免稅費。資本市場應著重引導機構投資者的理性投資行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緒宣洩。
客觀評估疫情對於宏觀經濟的影響
記者:您認為當前疫情對於經濟活動有多大影響?
劉鋒:疫情對於經濟活動到底有多大影響,首先應該弄清兩個關鍵因素:第一,疫情影響經濟的作用機制;第二,影響會持續多長時間。在此基礎上客觀評估疫情及全國防疫工作對於經濟和市場的影響。
從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機制看,主要是從防疫角度,各地主動(政府作為)或被動(居民部門自發)地限制並大量縮減經濟社會活動,導致人流、物流與資金流的萎縮而帶來需求緊縮。旅遊、餐飲、娛樂、酒店、交通運輸及零售等服務行業的終端需求顯著減少;隨著終端消費需求的減少,經由供應鏈傳導,整個經濟體系的生產、投資與進出口將會受到顯著影響,各類企業將面臨顯著增大的經營壓力;進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勢減少、失業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財政收支與信用擴張受阻;最終經濟運行將因此而進一步放緩。
從疫情影響持續時間看,依據現有的疫病傳播速度和廣度、治療效率與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並參考2003年SARS病毒傳播及消亡的經驗,預計疫情完全得到控制並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換言之,有較大概率是整個事件會持續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經濟運行將受到疫情進展的顯著影響,全年角度預計疫情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沖擊在0.5個百分點左右,估計2020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5.5%左右。考慮經濟政策對沖效果之後,估計實際經濟增長處於5.5%~6.0%的增速區間。
既不能輕視也無需恐慌
記者:那麼,經濟預期豈不是不容樂觀?
劉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既不能輕視也無需恐慌。預計2020年的就業與居民收入情況也會面臨顯著壓力,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估計高於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5.0%~5.3%區間,對5.5%的控制線構成顯著壓力。但也應看到,上述經濟影響並未使得經濟增速和失業水平顯著滑出合理區間,況且2019年四季度開始,由於各項政策措施得力,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階段性反彈,屬於短周期復甦態勢,上遊行業出現一定的被動庫存回補也有利於對沖疫情帶來需求弱化,因此總體上不必對2020年的經濟增長過度悲觀。
對於因防疫需要而推遲的春節後復工對經濟的影響不必過於擔憂。最遲2月10日前後,全國經濟部門生產經營秩序將得到基本恢復。目前,廣東、福建、浙江、江蘇與上海等東南各省市已經要求非必要企業不早於2月9日(正月十六)24時復工。那麼,可以預見之後全國(除湖北之外)的生產經營秩序將基本恢復。根據國家專家組鍾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計,正月十五左右現有防疫措施會看到效果,那麼整體上看3月開始全國生產經營將進入相對較好的狀態。
㈡ 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幾乎停擺,該如何穩定當前市場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由於疫情迅速擴散嚴重影響了生產、投資、貿易、消費等領域,進而影響了全球的經濟發展。面對疫情人們應該繼續保持防範意識,不再引發大面積感染 。其次保障醫療體系高效運轉 ,讓病人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保證國民的健康,讓經濟能穩步運行 。很多企業的破產、轉型也意味著很多人面臨失業,降低失業率是目前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其次針對企業,也應該制定一些政策,企業在守法經營的前提下,政府給予一些競爭空間,讓每一個企業都有機會競爭,得到鍛煉。其次要維護好廣大群眾的利益,全民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進而帶動全民消費,促成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
㈢ 疫情導致全球的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
自從全國都出現了新冠疫情之後,全球四面八方都搜集口罩,紛紛送往我國,幫助我們共同抗疫。但是現在疫情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全球各國的經濟發展和一些各個領域的的相關發展。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很多企業都已經關門,沒有辦法營業,還有一些企業因為扛不住這次疫情而宣布破產或者倒閉。
因為疫情影響的原因,企業不得不進行關門,或者是有一些企業破產。這對於一些求職人員來說是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很多人因為這次的一群原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一定的收入來源,就沒有辦法更好的去生活,照顧自己和家人。
目前全球的經濟形勢是十分不容樂觀的,幾個主要的發達國家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因為疫情的防護措施等人們很少去公共場所進行大規模的聚集,這樣也給很多的一些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因此也會使得全球迎來經濟危機的風險。因為疫情的原因,數字經濟將會突飛猛進,新生的電商企業將會開啟高速發展並造成全球覆蓋的模式。也會使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相應的態度發生很大的改變,對於自己的風險意識也會加強很多。在全球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國家都開始生產口罩,這是一個巨大的調整轉變過程。
㈣ 如何看待疫情壓力下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中國經濟經歷疫情之後,很快的復甦了,說明中國經濟是有活力的,而且不是被輕易打垮的,具有較強的韌性
㈤ 巴西經濟持續受疫情影響,該如何重新恢復流動性
首先巴西的政府應該盡早解決這一次疫情,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之後,再開始實行經濟復甦同時,一定要採取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因為在此前的歷史進程中,巴西做出了很多次錯誤的戰略決定,導致了巴西的經濟走向發生了偏差。
同時巴西也應該呼籲世界做出正確的疫情防護,幫助世界共同度過這次疫情危機。因為現在已經實行的是全球化經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如果巴西的經濟好轉,可是其他經濟仍然持續惡劣,那麼巴西的農產品,原材料以及礦產品就沒有辦法進行出口,那麼巴西的經濟依然會持續性萎縮。
其次,巴西一定要在一起完全得到控制之前頒布一系列的措施,扶持中小企業減輕企業的壓力,同時想盡辦法增加一些新的就業崗位給那些失業人群,其次要鼓勵創新進行改革。因為巴西一直是新興經濟體,所以一直受到國外投資者的青睞,只要此時巴西能夠選擇正確的經濟戰略,那麼巴西的經濟就能夠在疫情結束之後得到快速的回暖。
㈥ 你認為疫情會對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活動產生怎樣的影響微觀經濟
疫情對國家的總體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就是各種經濟活動減少,經濟收入也減少,比如說很多部門都沒有復工,所以影響很大的。
㈦ 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以下哪個國家己專門出台政策,支持本國企業將工廠
應該就是我國吧,因為我們國家的宏觀調控是比較厲害的,其他國家是調控的不是很好,我們的國企其實一旦發生什麼事情,他們就會首先承擔著一些作用。
㈧ 新加坡,韓國和日本都比較有效控制住疫情,這些國家的經濟有受影響嗎
新加坡、韓國和日本雖然及時控制了疫情,但是對於他們國家的經濟肯定是受影響的。首先,疫情影響了各國的旅遊經濟,在春節這種黃金旅遊時段,因為中國是各國的旅遊主力軍,但受疫情影響,前往這三個地方旅行的人數大大降低,其次,疫情影響了人們的消費心理,除了必要的囤貨,人們將節約出行消費的次數,這對實體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商品的出口,很多地方都進行了封鎖城市的行為,工廠停止了生產商品的活動,這也會導致當地經濟的下滑。
實際上,這次疫情會給全球帶來經濟上的考驗。因為要控制疫情,人們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活動,而疫情在全球目前尚未得到完全的控制,因此我也可以預料到全球上半年的經濟,一定都很糟糕,對於這三國而言,能控制住疫情,就代表損失的程度要比別人少很多,而其中日本的損失是最多的,因為無法按時舉辦奧運會,日本將損失高達3.2萬億日元。
㈨ 中國擺脫疫情影響並實現經濟復甦,俄媒是如何分析的
中國從今年年初就開始控制疫情,經過將近半年的努力,疫情得到了控制,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俄羅斯媒體是怎麼說的?
我們國家能夠審時度勢,能夠銳意進取,能夠大膽創新,我們的經濟才會如此快的恢復,美國第二季度的經濟下滑得厲害,大家對我們的經濟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