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經濟促進

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經濟促進

發布時間:2020-12-02 04:26:36

❶ 促進信息消費對國民消費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①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消費促進生產發展。(3分)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擴大信息消費,可以促進信息產業的發展,促進國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3分)③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信息消費可以豐富人們生活,提高人們生活質量。(3分)
解析試題分析: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原理主要包括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消費促進生產發展、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等幾個方面,因此可結合材料從以上角度進行分析。
考點:本題考查了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❷ 擴大消費需求為什麼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當前,在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衰退、我國出口疲弱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深刻認識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而且要充分發揮消費需求的導向作用,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從而實現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目標。
市場經濟是需求導向型經濟,而市場需求中最重要的是消費需求,因為它是最終需求。馬克思指出,如果沒有消費,生產就沒有目的。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認為,一切需要的最終調節者是消費者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研究經濟發展,必須首先考慮消費需求問題。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衰退、我國出口疲弱的情況下,尤其應重視發揮消費需求的作用,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從而實現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目標。
擴大消費需求作用重大
消費需求是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最終力量。擴大消費需求,提高消費水平和質量,能夠提高消費力,進而提高生產力,促進消費力與生產力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直接體現社會生產目的。只有擴大消費需求,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社會生產目的,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從而真正體現以人為本。
直接拉動經濟增長。只有擴大消費需求,才能提高消費水平和質量,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會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新的消費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形成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循環,促進經濟不斷發展。
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消費需求,對經濟發展不僅有拉動作用,而且有導向作用;改善消費需求,不僅能引導消費合理發展,而且能引導投資方向;重視消費需求,不僅能避免盲目投資、無效投資,而且能根據消費需求的新變化,及時發展相應的產業和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文化含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從而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和水平。
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消費需求擴大了,就能使居民消費由以生存消費為主逐步轉變為以享受和發展需要為主。這就要求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發展文化、教育、科技和生活服務等產業。第三產業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發展了,就能吸納大量勞動力,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同時,這些產業的發展還有利於提高人的素質,促進社會文明。
當前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消費需求不斷擴大,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逐步提高。但也要看到,消費領域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在我國經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嚴峻形勢下顯得更為突出,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投資率偏高,最終消費率偏低。我國最終消費率(總消費在GDP中的比重)2000年為62.3%,2005年為51.8%,2007年為48.8%。最終消費率之低,是世界上少有的。2003年,低收入國家最終消費率為79.7%,中等收入國家為71.7%,高收入國家如美國為86%(2002年),世界平均為79.1%。我國比這些國家要低20—30個百分點。最終消費率偏低,意味著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偏小,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
產業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例如,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滯後,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幾年來一直在40%左右,而世界平均為67.9%(2003年),其中美國為75.3%、法國為72.8%、英國為72.4%。我國相差20—3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發展滯後,就難以適應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就會制約消費需求擴大。
消費環境存在不少問題,消費成本偏高。在生態環境方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還較為嚴重;在市場環境方面,假冒偽劣商品和服務還不時危害消費者;在精神文化領域,黃、賭、毒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生態環境、市場環境不幹凈,增大了消費成本,使消費者不敢放心消費,直接影響消費需求擴大。
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中低收入者有效需求偏低。中低收入者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他們消費傾向高,但收入低、購買力差。加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不少人有後顧之憂,不敢放心消費。而高收入者消費傾向較低,有效需求並不高。特別是少數高收入者大搞奢侈消費,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敗壞社會風氣,影響正常消費。
進一步發揮消費需求的作用
針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黨的十七大強調: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消費需求的作用,需要強調以下幾點:
確立消費導向。我們不僅要深刻認識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而且要充分發揮消費需求的導向作用。在消費需求方面,應把握好四個「點」:消費需求的出發點——提高消費水平和質量,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消費需求的凝結點——消費熱點的形成和發展;消費需求的升華點——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消費需求的落腳點——人與經濟、社會、自然協調發展。把握好這四個「點」,不僅可以使消費本身科學合理運轉,而且能夠引導投資科學合理運轉,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形成良性循環。
提高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基礎是提高居民收入。應著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這除了要進一步提高城鎮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還要著重提高農民的收入。在當前,就是要努力實現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費水平大幅提升。實現這一目標,要求加快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搞好農產品精深加工、轉化增值。特別要根據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品優勢。這是提高農民收入的基本途徑。
調整產業結構。我國現在的產業結構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發展文化、教育、科技、生活服務等產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文化教育可以說是第一消費力。應進一步研究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還應強調,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過程中,消費領域會不斷擴大,新的消費熱點會不斷出現,這就需要及時調整產業、產品和服務結構。比如,隨著「家電下鄉」的推進,家電消費將成為我國農村消費的熱點。這就要求生產出適應農村需要的產品,並保證質量和售後服務。又如,近年來閑暇消費迅猛發展,旅遊、健身以及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已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如何擴大閑暇消費領域,發展高層次、高質量的閑暇產業,特別是發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閑暇產業,以適應閑暇消費發展的要求,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發展高層次、高質量的閑暇產業,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質量,而且能吸引大量的國外遊客,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文化發展。
改善消費環境。加快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節能、節地、節材、節水,發展循環經濟。治理和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生態村鎮。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從源頭上治理污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認真搞好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整頓市場秩序,加大「打假」和「掃黃打非」的力度。特別是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保證人民群眾吃得放心。應從各個方面凈化消費市場,培育優良的社會機體。消費環境改善了,消費者敢於消費、樂於消費,就會為擴大消費需求創造重要的條件。
健全社會保障。要擴大消費需求,必須提高消費傾向。我國不少人消費傾向低的原因,除了收入差距大,還在於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人們有後顧之憂,不敢放心消費。因此,應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城鄉居民免除了後顧之憂才敢放心消費,消費傾向就會提高,消費需求就會擴大,進而實現消費需求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良性循環。
(作者為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

❸ 消費對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投資、出口和消費,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據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上半年的消費,一如既往地扮演了經濟發展第一驅動力的角色;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也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年中回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已成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巨大的內需增長潛力、完善的宏觀調控政策工具手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釋放的紅利,也將有效對沖經濟運行中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可以肯定,通過深化改革、持續創新、改善供給,消費將對中國經濟增長發揮更加重要的拉動作用。

❹ 消費為什麼能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長

因為需求是生產的動力,而消費是需求的外部表現,需求怎是消費的內在原因。需求是通過消費來表現出來的。所以說,消費能夠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發展。

❺ 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什麼

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為:投資,消費,出口。

經濟增長是指,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產品和服務量的增加,經濟學上用來量度經濟增長的是指標是GDP(GNP)或其人均值。「三駕馬車」與我國經濟增長的關系,如下。

1、投資

「投資」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主要包括發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用於輔助性的擴大內需。

主要變現為:投資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投資拉動率×GDP增長率

這里的「投資拉動率」,又稱投資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投資需求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二、新三駕馬車

「新三駕馬車」主要是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最新的「三駕馬車」,他們分別是:新型投資、新型消費和「一帶一路」。

1、新型投資主要是指公共消費型基礎投資與產業轉型升級。主要包括三方面:

(1)公共消費型基礎投資,包括高鐵、地鐵、城市基礎建設、防災抗災能力、農村的垃圾和水處理、空氣質量的改善、公共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等。

(2)已有產能的綠化與產業轉型升級。僅五大耗能行業(有色金屬、鋼鐵、電力、化工、建材),更新一遍高污染、高能耗的產能,就需要大約十年時間,其每年將拉動GDP增長1%。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到來,我國腦疾病負擔可能達到每年上萬億元。

(3)發展養老產業需要大量投資。養老產業是隨著人口老齡化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產業,是為老年人口提供產品或服務、滿足其衣食住行用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的綜合性產業體系,包括老年用品製造與零售業、養老保健醫療服務業、養老教育服務業、養老精神文化娛樂業、養老人員培訓業等。

2、新型消費是經濟轉型的關鍵。新型消費主要是指文化、休閑、旅遊、健康、教育、信息、環保和新能源等方面的消費。

3、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要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一是西北、東北地區。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❻ 消費對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

消費對經濟有絕對的推動作用。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因為人們消費,所以提高了對經濟的需求,也帶動了資金的流通。消費可以刺激社會市場,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❼ 高一政治:怎樣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從國家企業個人三方面回答

通過增加投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稅收等方式,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或通過公版開市場操作購入政府權
國家
一、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降低央行再貼現率等寬松的貨幣政策來通過降低利率;降低存貸款利率,特別是降低用於消費的貸款的利率,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國內需求。
二、提高工資,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的工薪族的工資,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國內需求。
三,培養新的消費熱點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五,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百姓有錢更敢花
六,根本上堅持大力發展生產力

企業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減少生產產品勞動生產率,形成競爭優勢,以刺激消費
個人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就業觀,提高自己的消費能力,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發展

閱讀全文

與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經濟促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