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屬於國家秘密嗎
這些不是國家秘密,像有些計劃,專利參數等都屬於國家秘密,在沒有完成任務讓別人知道了就會造成專利丟失的可能。
❷ 經濟發展較好的縣級市
您好
個人比較看好山東的縣級市,主要看好的有下面幾個:
德州市: 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 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谷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 濱城區 | 鄒平縣 | 沾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 牡丹區 | 曹縣 |鄄城縣 | 單縣 | 東明縣|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成武縣
❸ 區級政府與縣級政府的區別
區級政府是來行政區劃中源區一級的人民政府。
縣級政府是指管理一個縣級行政區域事務的政府組織的總稱,是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地區級政府與鄉鎮政府、村聯系的中間環節,是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行政區域。
1、區級政府與縣級政府相比,不具備完善的政府職能,事權、物權和財力不配套;
2、區級政府的調控能力不斷弱化,不具有審批、規劃、收費等許可權;
3、區級政府職能不全,部分職能部門的上劃,在經濟發展方面失去協調的主動性和自主能力。
❹ 吉林省經濟發展最好的縣級市是哪
白城
290
9、
吉林
1350
3、
延邊
350、
通化
458、
四平
585
5除了省會長春那就是吉林了
不過松原近年來發展很快
大有趕超之勢了
下附2008年吉林省各市GDP排名
1、
松原
815
4.4
6、
白山
300
8.7
7、
長春
2588
2
❺ 重慶有多少個縣。各縣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現在的重慶 只有38個區縣了 18個區 18個縣
經濟狀況各不相同 主城區最好 萬州地區第二 涪陵地區 第三 黔江地區最落後
不過最窮的縣不在黔江地區 在萬州地區的城口縣 巫山縣 最好的當然是 渝北 江北 北碚 渝中 沙區 這一類 其後就是涪陵 萬州 長壽這一類區 最後就是巫山 城口 彭水 石柱等等縣城了
旅遊的話 個人認為巫山 酉陽 武隆 大足等地方比較強
❻ 發改局縣級是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屬於事業單位性質,屬於政府組織機構,作為政府的組成部門,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縣級的稱為發改局,市以上的叫發改委。
一、主要職責
1、擬定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全縣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和政策;分析研究經濟形勢,提出總量平衡、發展速度、結構調整的目標以及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
2、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的責任;研究宏觀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問題並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組織協調信用體系建設。
3、承擔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指導推進、綜合協調責任,研究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問題;組織擬定綜合性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搞好專項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工作。
4、規劃並協調實施全縣重大建設項目,管理固定資產投資。
5、對全縣生產力布局進行規劃。
6、對能源行業進行管理。
7、組織編制全縣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各功能區定位,組織引導各功能區協調發展。
8、負責全縣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政策銜接。
9、推進全縣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節能減排的綜合協調工作,負責環境保護工作。
10、貫徹國家物價方針、政策,監督執行國家管理的重要商品價格、勞動收費、行政事業性收費及涉農收費,監審與人民生活密切的主要商品價格。負責涉案物品的價格評估認證工作。
1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12、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糧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13、參與有關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的起草和實施;研究有關法律法規、重大方針和政策執行情況並提出政策建議。
14、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的通知:
以促進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有力支撐。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4年起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分三批將2個省和246個城市(鎮)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率先探索城鎮化關鍵制度改革。
2017年底,第一批試點2個省和62個市鎮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取得一批階段性成果,其中一些典型經驗已通過政策性文件在全國范圍推開。為在更廣范圍釋放改革紅利,國家發展改革委對第一批試點經驗進行了全面總結,現將主要經驗印發各地區借鑒。
❼ 市轄區和市轄縣級市有什麼區別嗎,在經濟發展程度和其他方面
在中國大陸,「市轄區」為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城區劃定的行政分區,直轄市的市轄區也屬版於縣級行權政區,與地級市的市轄區相同。市轄區管轄的區域以街道為主,由於近年來市轄區擴大等原因,部分區以鄉、鎮為主。
市轄區與其它縣級行政區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為城市主體的一部分;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集中;居民以城鎮人口為主或佔有很大比例;文化、經濟和貿易發達。
縣級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名稱,行政地位與縣相同的縣級行政區——市(城市),憲法所指的「不設區的市(即不設市轄區的市)」(略有差別,詳情見下),縣級市為省、自治區所設地方行政單位;作為區劃術語,「縣級市」自1983年開始正式固定下來。中國大陸自198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城市化的步伐較快,大多數「市」都以撤縣設市的方式建立。
縣,漢語為行政區劃單位名稱,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便已經出現「縣」,而且一直沿用至今,是歷史極其悠久的行政區劃單位,現在「縣」為鄉、鎮的上一級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縣」傳統意義上和法律地位上為第二級行政區劃單位。
❽ 如何發揮縣級科協在經濟發展中的
一是面向科技工作者抄提供互益類公共服務產品,助推一流學科建設。面向科技工作者提供互益類科技產品是學會的主要工作職能。要在更大范圍和更深高度增強學術會議、科技期刊在創新啟迪和知識傳播中的重要作用,引導科技界關注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短板領域,發揮科協組織的橋梁樞紐作用。
二是面向社會提供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積極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科協正在積極搭建創新爭先行動支撐平台,為科技工作者提供創新創業服務的寬廣舞台;積極進軍政府購買服務市場,推動所屬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在科技評估、工程技術領域職業資格認定、技術標准制定、國家科技獎勵推薦等職能領域發揮關鍵獨特服務。
三是加強對科技界引領,營造良好科學文化軟環境。加強對科技工作者的政治思想引領,以學會黨建工作為著力點,增強黨組織在科技界的凝聚力,提升科協組織向心力。以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為主要抓手,圍繞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開展活動,塑造科技界良好形象。
❾ 如何利用自身優點服務於縣級經濟發展
參考:
我國的縣制萌芽於西周,產生於春秋,發展於戰國,定製於秦朝,興盛於當代。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縣級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而縣域經濟是以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承上啟下的紐帶,是區域鏈、創業鏈、再生鏈、產業鏈的紐帶。發展縣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影響,關繫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一、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反思過去的發展理念和實踐,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縣域經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但實際上,很多地方存在重城輕鄉的問題,財政資金絕大多數投向城區建設。城市發展突飛猛進,但農村地區發展相對緩慢,與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 2、縣域經濟工業化程度較低。一般而言,多數地方縣域現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發展水平較低,目前粗放經營,產品低端現象較為普遍。3、農業產業化進度緩慢。目前技術、人才、資金都向大城市集中,縣域農業產業化經營質量不高,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難以做大、做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還不規范,在提高科技興農中的作用還極其有限。農村市場建設落後,難以支撐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與加工。 4、支農資金投入比例偏小。支農資金與城市建設投入相比,比例偏小,還很不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城鄉統籌發展的步子應再大一些。這個題不破,就不可能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二、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幾點思考 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符合縣情的科學發展思路和措施,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1、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調整,要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龍頭帶農、科技興農、基地扶農、市場活農,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工業調整,要加快機制轉換和體制創新,要以技術改造、產品創新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導產業,抓大扶強。第三產業要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業,以及信息咨詢、中介服務等新興產業。2、要把培育特色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從區域競爭的態勢看,特色就是財力,特色就是潛力,特色就是競爭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經濟發達縣市的實踐也證明,發展特色經濟是成功之道。特色經濟多是「塊狀」、「集群」型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帶有鮮明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因此,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規思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3、要把加快城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從城鄉發展的格局看,經濟騰飛的「龍頭」在城市、在集鎮。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更好地提升人氣,提增財氣,提高品位,做強城鎮經濟。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准管理、高效益經營」的原則,積極推進以縣城為核心的城鎮建設,堅持軟體硬抓,硬體精抓,優化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形象,引導生產要素盡快向城區集聚,為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空間,創造條件。 4、要把抓好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從經濟發展的動力看,只有堅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項目、引資金,才能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要想靠有限的資金投入換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立足自身實際,以市場為先導,選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層次盲目重復建設。通過抓好項目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5、要把優化經濟環境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競爭點。環境出生產力,環境出競爭力。只有著力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創新服務思路,拓寬服務領域,創造寬松公平的政策環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才能形成「磁場效應」,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優化環境要通過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在服務領域上,要從適應企業和民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由單一搞審批辦手續向搞好產業指導、信息咨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斷健全政府部門行政效能評估監督制度,從源頭治理,從機制入手,堅決清除一切不利於環境發展的障礙。三、結合縣情,切實推進我縣經濟社會爬坡上坎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我認為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堅定信念,保證科學發展的思想不動搖。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的切入點,在全面推進小康建設中擔當重要任務。堅持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發展縣域經濟。去年,我縣生產總值達到119.1億元,增長12.3%,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8億元,縣域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的戰略目標是利用五年左右時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堅定信念,就是時刻要以這個戰略目標為重心,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培育高效特色產業,不斷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澧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強化學習,保證學以致用的態度不鬆懈。加強學習,一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把握理論體系,增強黨性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其次要認真學習領會省、市、縣關於加快發展的各項重大方針政策,不僅要能幹好工作,還要能對省市縣的發展戰略說出一二三來,並且深刻地領會到位。第三要注意完善知識結構,要根據履行崗位職責的要求,廣泛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同時,還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善於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發展的規律,從中受到啟發,獲得靈感,提出新見解,並運用到工作中去。要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在完成工作的業績上,體現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上。3、埋頭苦幹,保證艱苦奮斗的作風不含糊。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應該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准備。只有通過紮根基層,埋頭苦幹,腳踏實地,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把握縣情,才能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發展獻力獻策。 4、務實創新,保證經濟轉型的方向不轉向。堅持「工業強縣、創業富民」戰略,推動我縣經濟形態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社會形態由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加快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2009年,我縣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31.4:33:35.6,一、二、三產業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這種經濟結構的弊端是單一產業拉動整個經濟發展困難較大。因此,需要突破產業結構發展,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推動工業做大做強,突出支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❿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什麼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全國人大常委會29日表決通過的禁毒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禁毒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禁毒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毒品的毀滅性危害令人觸目驚心。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禁毒法規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