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內江經開區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和市中區,東興區一樣的行政級別嗎 那就是內江現在是三區三縣了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意思,屬於功能區,不屬於行政區。一般比行政區低半級
『貳』 內江高橋高新區建設規劃
據說是4月份要有個通知 小道消息哈
『叄』 內江未來發展方向
向西172公里:成都;向東168公里:重慶。這兩個數據,正是內江位於成渝高速路中心的最真實描述。在成渝經濟區中,內江准確定位,要做「成渝經濟區新高地……」東連重慶,西接成都、資陽,南扼自貢、宜賓、瀘州,如此區位優勢,彰顯的正是內江在川南城市群中的重要位置。內江發出強音,要在建設川南經濟區中做先行者……這里是國畫大師張大千、傑出新聞工作者范長江的故鄉,古牌坊、文廟頗具特色,文化底蘊厚重;這里山川秀美,沱江穿城而過,「九曲十一彎」獨特景觀呼之欲出;這里物華天寶,出產的七星椒、塔羅科血橙、禽苗、冬尖等全國馳名……這里有世界單機容量最大、我國首台3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示範機組;這里是四川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主產區,又是國家商品糧、水產生產基地和四川水產產業化試點城市……更多的藍圖正在展開,這里要建全國第二大釩鈦基地、要打造西部新型冶金建材基地、西部汽車零部件基地、西南再生資源產業基地、成渝綠色生態食品基地、全國循環流化床示範基地和四川省重要交通樞紐……這里就是正在加快建設的「成渝經濟區新高地」——內江。
[工業篇]
作為老工業基地,內江工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已初步形成冶金建材、電力能源、食品加工、醫葯化工、機械製造等五大支柱產業和一批骨幹企業,承接產業轉移條件成熟。如今,這個老工業城市正不斷邁出新步伐——
最近,「牛棚子」廢品收購站的各家老闆都熱切關注身邊的大變化——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2億元的西南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將全面開工。
廢品收購老闆華金書很是高興:「早該集中規范了,抱團發展生意更好,生活環境也更好。」作為發展20餘年的西南地區最大的以廢舊塑料為主體的廢舊物資回收、加工、銷售市場——聞名全國的「牛棚子」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西南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已是箭在弦上;世界單機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6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示範電站即將開工建設……而這僅僅是內江工業加快發展的縮影!
圍繞「實現新跨越、建設新內江」的總體要求和「每年有新變化、三年上大台階」的工作目標,內江提出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戰略,按照「謀劃千億產業、打造百億園區、培育百億企業、扶持中小企業」工作思路,要求「人才配置向工業集中、工作力量向開放集中、產業布局向園區集中、知識產權向骨幹企業集中、優勢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土地資源向規模化集中」,成立了五大產業推進辦、承接產業轉移辦和中小企業局,連續出台了加快工業發展、產業推進、招商引資、中小企業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各項獎勵措施等幾十項政策,使全市工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以冶金建材、食品加工、醫葯化工、機械製造、電力能源五大產業為代表的內江工業,正在邁出新一輪發展的鏗鏘步伐。
做大做強冶金建材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全國第二大釩鈦基地。內江冶金建材行業在川南城市中總量居第一位,川威是全國工業企業500強、全省工業製造企業4強、省內第二大鋼鐵冶煉企業。
內江正積極搶抓省內加快災後恢復重建對鋼材、水泥等的巨大需求,做大做強川威、白塔等建材龍頭企業。
經過近年的飛速發展,川威鋼材產量達到300萬噸,全員勞動生產率、鋼鐵料消耗、軋鋼成材率等10餘項技術經濟指標位居行業同類企業前列。
2008年6月,川威集團投資1.5億元、年產5000噸的五氧化二釩生產線動工。今年3月,符合國家標準的片釩出爐。在接下來的3到5年,川威集團將投資58億元,形成年產釩產品2萬噸、高釩鐵8000噸、含釩鋼200萬噸的生產能力,實現新增產值106億元。本地沒有釩鈦資源,全國第二大釩鈦基地卻在這里揚帆起航。
做大做強機械製造及汽車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中國西部汽車零部件基地。目前,內江有41家在行業中有影響力、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汽配企業,方向峨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柴油機出口基地、山川機械廠減振器是全國三大減振器生產基地之一,具有較強產業基礎。
做存量與做增量並舉。近年來,內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新的招商引資成果頻頻加速落地。為了加速產業發展承載能力,內江市加大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內江的產業也將呈現出集聚發展、配套發展、關聯發展的態勢。
目前,全市有省級工業園區3個,市級工業園區4個。七大工業園區目前開發面積為21.25平方公里,入駐工業企業(項目)125戶,僅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265億元,增長46.8%。
一組數據,彰顯內江工業發展成績。2008年,內江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37.66億元,同比增長29.6%,總量和增速分別列全省第7位和第5位,全市工業佔GDP的比重達48.68%,對GDP的貢獻率達61.2%。
在園區建設加速推進、五大產業支撐有力、重點企業增勢強勁、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品牌戰略扎實推進、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對外合作日益緊密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助推下,內江的工業發展正不斷迸發出新的發展勢能!
[樞紐篇]
肩挑成都、重慶兩個特大城市,內江區位優勢獨特。東連重慶、西接成都,南鄰自貢、宜賓、瀘州,北通遂寧、資陽的內江,更是四川省重要交通樞紐和西南各省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圍繞樞紐,內江正大做文章——
內江,一個不折不扣的樞紐。
1995年,全長340.2公里的成渝高速全線開通,成渝兩地的通行時間被縮短為4.5小時,內江是高速路的中間點;今年年底前,成渝城際高速鐵路將開工建設,內江可對成都、重慶對發列車,屆時內江到成都、內江到重慶的通行時間將在半小時左右。
如此凸顯的區位優勢,讓人不得不對內江記憶深刻。
內江人提出,著力把內江建設成為成渝經濟區的「黃金通道」和最重要的交通樞紐、物流貿易中心。
當下,內江正強力推進成渝城際鐵路、內威快速通道、內遂高速公路內江段、資威快速通道、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威遠段等建設,使內江本身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如此規劃建設,更將使內江融入成渝經濟區半小時經濟圈。就在內江「半小時經濟圈」文章展開的同時,圍繞半小時經濟圈的產業項目也在考慮范圍之中,內江正在謀劃「借力發展」的戰略部署。
加快建設川南綜合交通樞紐的同時,內江正加快建設縣域通道經濟。
歸連鐵路計劃於本月建成通車。作為內江和威遠經濟的大動脈,歸連是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工程,為企業促進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還有新入城線建設、沱江新壩大橋通車等等……
在銳意進取的內江人眼中,樞紐不僅內涵豐富,外延也很大。
內江積極推進生產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今年9月,內江市煙草公司物流中心正式落成,為川南建成的最大煙草物流中心。這個現代化的煙草物流中心,標志著內江市煙草從傳統商業向現代流通轉變。
與此同時,內江也加快推進內江綜合物流園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和再生資源物流中心等建設,冶金建材、汽配交易、醫葯、食品加工、煙草和成品油等物流服務站布局也加快推進,內江正在全力構築與優勢產業相配套的生產型物流體系。
而瞄準成都、重慶兩個特大城市,以「半小時經濟圈」帶動「半小時生活圈」的構想也逐漸變成現實。內江相關負責人透露,內江將著力打造美食一條街、書畫一條街、樂賢半島商務旅遊區,推出成渝兩地沒有的娛樂服務項目,帶動人氣,激活商氣,聚集財氣。
內江,更是川南城市中的重要通信樞紐。今年8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與內江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前者承諾5年內將在內江投入12億元,打造我省通信第二樞紐。
根據協議內容,中國移動將加大內江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內江大區通信樞紐工程和四川移動容災備份中心的建設,推進TD—SCDMA網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點數據區域的TD覆蓋,並在5年內,在內江全行政村和96%以上自然村的通行動電話,逐步實現鄉村寬頻上網等。
這紙意義不凡的協議,不僅將健全完善內江的通信網路體系,更將著力凸顯出內江在川南城市群中通信樞紐地位以及作為我省通信第二樞紐的重要地位,更為內江的經濟加快發展,鋪平了一條看不見的「通道」。
近兩個月,內江的房價平均每平方米上漲了近千元,越來越多的外來者到內江購房置業。內江人說,這都是看準了成渝城際高速鐵路即將給內江帶來的活力,看準了內江四通八達、健全的交通網路體系。
樞紐內江,正在交通、物流商貿、通信等領域,不斷抒寫出讓世人矚目的篇章。
[開放篇]
圍繞五大產業,半年多來,內江市主要領導帶隊在中國的版圖上留下了密集出擊的軌跡。借力成渝、融入川南;瞄準500強、主動出擊……處於內陸的內江正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合作的力度,夯實發展後勁——
在內江投資打造西部創芯科技園的香港七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冼偉明曾表示,投資內江是被內江優越的投資環境和即將建設的成渝城際高速鐵路的優勢所吸引,更是被內江市領導以誠待商的真情所感動。
「以誠待商」,何以見得?在內江,主要領導帶隊的內江市黨政代表團頻頻密集招商,遠赴廣州、深圳、南京、上海、福州、廈門、大連等城市;在內江,西南再生資源產業基地1期所需的800畝 「西南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市場交易區」征地拆遷,僅用18天就高效完成;在內江,市分管領導親自為落戶企業全程辦理挪動一根電樁的相關事宜……
「發揮內江在成渝經濟區乃至整個西部日益突出的區位交通優勢,向發達地區、優勢企業大力宣傳內江發展的機遇和優勢,造勢借力,實現內江的跨越發展。」這是內江人發出的時代強音。
不必過多闡述這里的交通區位多麼獨特,樞紐地位多麼重要;不必贅述這里的工業基礎多麼雄厚,產業根基多麼牢實。內江的魅力遠不止步於此——
內江市場潛力極大。內江地處全國第三大人口密集區——成渝經濟區的中心地帶,以內江為軸心的200公里范圍內有成都、重慶、自貢、瀘州、宜賓、資陽、遂寧、南充、樂山、眉山、德陽、永川等12座大中城市,輻射區域總人口達2億以上,聯動著龐大的消費力量、資本力量和製造力量。以內江為交通樞紐的川東南商貿片區已具雛形,以現代物流業為特色的第三產業逐步壯大,形成了輻射東南亞、全國和西南的禽苗市場、再生資源市場、小商品批發物流中心、冶金建材物流中心和煙草物流中心等。
內江能源保障充足。內江是川南電力基地和四川兩大電力輸出網之一,境內發電裝機容量達130萬千瓦,電力充足,常年不拉閘、不限電,電價僅0.53元/度,夜間用電最低可降至0.21元/度;天然氣儲量豐富,有國家天然氣重點開發區三個,市區天然氣日供氣量22萬立方米;城市自來水管網普及率達99.36%,主城區自來水日供水能力15萬噸。同時,郵電通訊發達,是川南片區通信網交換中心。
內江發展成本低廉。土地資源充裕,土地成本相對較低,僅去年就取得建設用地指標21平方公里,能充分保障各類建設項目用地。全市現有七大工業園區,規劃面積50多平方公里,目前已形成承載能力近30平方公里。人力資源充足,常年在崗熟練的產業工人多達20萬人以上,勞動力成本較沿海地區低60%—70%,比成渝地區低15%—40%;全市汽配產業從業人員有8600餘人;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及社會力量培訓機構17所。礦產資源豐富,內江境內石英砂、石灰石、煤炭、天然氣資源儲藏豐富,特別是已初步探明儲藏量達3億噸以上的大型資威煤田,可提供強大的工業資源。配套成本較低,內江自產玻璃纖維、玻璃鋼等汽車製造必備原材料,除境內有川威集團這一鋼鐵大型企業外,周邊還有重鋼、攀鋼等大型鋼鐵企業,據專家測算,在內江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可比成都、重慶低2000元以上。
內江服務環境寬松。所有具有審批職能的行政部門全面入駐政務服務中心,對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實行「一章式審批,一站式服務」。在財稅、用地、收費等方面實施超限優惠,對重點招商項目既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最優扶持,又通過「秘書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實現「點對點」最佳服務。
內江人居環境優美。全市森林覆蓋率27.09%,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57平方米,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16.01%;沱江穿城而過,核心區6000畝水面寬闊浩盪,既可臨江而居,亦可依山而構,初顯宜居宜業宜游的山水園林城市雛形。
『肆』 內江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2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發展定位為「現代製造業功能區、產城一體示範區」。是四川省規劃的內江建大城市新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初內江市委、市政府決定內江經濟開發區城西工業園區作為市級重點工業集中發展區,2009年被確定為四川省「1525」重點工業園區,2010年獲「中國汽車(摩托車)零部件製造基地」稱號,2011年獲四川省「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稱號。園區產業布局以機械製造、電子信息業為主,同時發展物流業,為內江新城、城市新區。2012年,經開區工業園實現了百億園區的初步目標。2013年,經開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汽車(摩托車)零部件製造基地、成渝經濟區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四川省「51025」重點產業園區、四川省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區內現有省級台商工業園1個、省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1個、信息安全產業孵化器1個、10萬平方米電子商務大廈1幢,正規劃建設1個電子商務基地、1個信息安全產業園,形成了機械汽配、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和現代服務業四大特色產業。
『伍』 地處成渝商務區圈的內江市,未來發展如何
處於成渝經濟帶等四川省內江市這幾十年,其實日子過的挺一般的,應該說發展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四川省的幾個兄弟城市。最近幾年這個城市已經有所變化,城區正在逐漸地擴建,道路的綠化也正在逐漸地緊鑼密鼓的開展。內江市的母親河沱江也在發生變化,積極地打造沱江新區。
『陸』 為什麼內江的區發展不如縣目標太低還是另有隱情
因為內哈復兒只要以一到內制江要修啥子就說:「修起來沒得用」,既然你自己都說沒得用,那當然別個就修到其它地方去了,來嘛,我試驗一下:內江應該馬上爭取修建內江到天府新站的高鐵、內雙機、內成都二機、內重慶西、內重慶江北機、內重慶北,內大,內資、內資資、內資簡陽、內2資簡,,內遂等高鐵和高速公路以及內成輕軌、內渝輕軌、內西輕軌的的修建。我現在等人來說沒得必要了
『柒』 內江有三個區,分別是市中區,東興區,經濟開發區,兩個縣城,分別是
經開區不是民政部在冊的正規行政區劃,各地的經開區、高新區都不算。內江市只有2個市轄區,市中區和東興區。3個縣,威遠縣、資中縣和隆昌縣。
『捌』 內江經濟開發區的機構職能
開發區管委會受市政府委託,具體負責規劃范圍內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有關公共事務管內理,研容究制定園區的發展目標、政策措施,審定園區的建設規劃、產業布局,負責園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負責園區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的政策制定、資金核發(征地拆遷的主體為市中區政府),負責園區的招商引資、工商登記和區內企業管理,建立和完善園區的服務體系,負責垂管部門在開發區設立機構的行政領導和公安派出所的管理。
『玖』 內江經濟開發區的基本簡介
內江處於成都、重慶兩特大城市的黃金中心,周邊居住人口達6000萬,是全國僅次於長三角、珠三角以外的三大人口密集區,是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樞紐和西南各省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素有「川中樞紐」「川南咽喉」之稱。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現有成渝、內昆、隆黃等6條鐵路、成渝、內宜、成瀘、內遂等7條高速公路交匯於此,周邊200公里有3個千噸級貨運碼頭、4座機場,形成了縱橫交錯、水陸空立體發展的交通網路。自古以來是商賈雲集之地,特別是隨著成渝高鐵的建成,內江到成都、重慶的時間僅30分鍾,可盡享兩座特大城市的同城效應。
城西工業園區建設西部電子元器件基地、成渝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和西部汽車零部件基地的資源優勢明顯。以賓士汽車改裝廠、鳳凰煤機、匯源鋼構、伊萊維克電動車、德摩叉車、金鴻曲軸等為代表和機械汽配產業集群發展迅猛;以巨騰國際、海德科技、三龍電子等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配套成渝發展,正在實現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被納入四川省萬億產業帶規劃;以匯宇制葯、天德葯業等為代表的醫葯產業集群,引領生物制葯的前沿。 城西工業園區功能定位為工業化、城市化聯動的工業新城,產業定位為以發展電子產業和機械製造業(汽摩零部件)為主,努力打造成西部電子元器件基地、成渝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和中國西部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同時發展現代物流業。城西工業園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滾動開發的原則進行建設。川省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並建立了全省第二個台商工業園。內江經濟開發區正按照在多點多極支撐中著力次級突破和「三個翻番、五個高於」的要求,積極推動園區擴區調位、提檔升級,努力建設成為內江著力次級突破、加快追趕跨越的龍頭和引擎。
新起點新機遇。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加快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實現從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實現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實現從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發展轉變,實現從「硬環境見長」向「軟環境取勝」轉變,成為內江承接產業轉移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