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影響經濟腹地

影響經濟腹地

發布時間:2020-12-01 14:36:37

㈠ 高中地理港口經濟腹地是什麼意思

港口腹地也稱港口經濟腹地,指的是港口集散旅客、貨物所及的范圍。可以分為直接腹地和間接腹地、陸向腹地和海向腹地。

㈡ 經濟腹地和經濟中心對對方各有什麼影響

經濟中心服務於經濟腹地,經濟腹地是經濟中心的服務區,它們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㈢ 影響經濟腹地大小的因素

其大小受自然、資源、社會、經濟諸因素制約。城市周圍地區地形起伏、河專流長度與流域范屬圍、資源分布和開發程度、交通線網布局、商品貨物流向、城鎮網密度、人口分布,都對城市吸引范圍和腹地大小產生影響。城市性質、規模也與腹地大小和腹地經濟特徵有密切關系。如腹地農業發達,農產品商品率高,有利於城市發展為輕工業基地;腹地礦產資源得到開發,有助於城市重工業建設。一般腹地范圍愈大;經濟發展水平愈高,城市發展規模和潛力也愈大。

㈣ 請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經濟腹地

經濟腹地是經濟中心的吸收和輻射能力能夠達到並能促進其經濟發展的地域范圍,指具有經濟中心功能的強輻射區域,具體來講就是經濟中心或者交通樞紐的主要輻射和服務的區域。經濟中心、經濟腹地和經濟網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區。

經濟中心城市離不開腹地,與腹地的發展相輔相成,腹地是經濟中心城市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腹地對經濟中心城市的影響取決於腹地的規模、經濟發展水平和聯系的緊密度。

(4)影響經濟腹地擴展閱讀:

案例: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已形成了三大城市經濟圈:一是以蚌埠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二是以徐州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三是以鄭州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

蚌埠市位於淮河幹流與京滬鐵路的交匯點,是淮河流域皖北地區的首位城市,向來就是淮河中游兩岸和皖北地區的經濟中心;徐州市位於淮河流域中部的蘇皖魯三省交匯處,為京滬鐵路與隴海鐵路的交匯點,是南京與濟南之間的首位城市,向來是淮海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

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和經濟中心,位於淮河流域的西北部,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在此交匯,河南省境內的淮河流域地區都在鄭州市的輻射與吸引范圍之內,是淮河上游流域的經濟中心。蚌埠、徐州、鄭州三大中心城市各與相鄰的中小城市乃至小城鎮形成了聯系密切的經濟網路和經濟圈。

㈤ 請問寧波港的經濟腹地有哪些寧波港對這些腹地有何影響謝謝.

寧波港的直接經濟腹地為寧波市和浙江省。隨著杭宣鐵路(杭州-宣城)的建專設和浙贛鐵路屬運輸能力的提高,可擴大至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間接腹地為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市的部分地區。 經濟腹地內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生產發達,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腹地內工業門類齊全,商品經濟繁榮,尤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群體密布,交通運輸便捷,是全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

㈥ 地理中講的經濟腹地小是什麼意思,影響腹地的因素有哪些

經濟腹地是一個與經濟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對應的概念。其內涵是經濟中心的吸專收和輻射屬能力能夠達到並能促進其經濟發展的地域范圍
所謂經濟腹地簡而言之意味著市場,物流,人流,意味著產業結構調整的迴旋餘地和勞動力的供給的中心,是某一城市的經濟服務區。

㈦ 經濟腹地的案例分析

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經濟作為一塊區域經濟,只能是經濟地理上的概念區域,而不是運行和管理上的實體區域。在這種格局下,淮河流域的經濟發展應以城市為中心,構建流域經濟發展的新機制。
(1)首先,區域經濟有三大構成要素,即經濟中心、經濟腹地、經濟網路。其中,城市是區域的經濟中心,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經濟集聚與輻射功能,會有效地優化資源與要素的空間配置,溝通城市與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從廣度到深度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因此,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規律表明,淮河流域必須以城市為中心,構建流域經濟發展的新機制。
(2)其次,從區域經濟的增長規律看,在農業社會,區域經濟增長是以農村為主導,在工業社會,區域經濟增長是以城市為主導。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我國區域經濟增長模式已發生由農村為主導向城市為主導的根本性轉變,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率先實現了區域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淮河流域要走出「經濟谷地」,也必須推進這種轉變。
(3)第三,淮河流域已形成較為合理的城市體系,城市經濟發展較快,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城市已成為不同空間范圍的區域經濟中心,不同程度地發揮集聚與輻射作用,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程必定認為,以城市為中心構建淮河流域經濟發展的新機制,地級市起著關鍵作用。淮河流域有33個地級市,每個地級市平均管轄5個縣、500萬人口。要充分發揮地級市的作用和功能,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以地級市為中心的流域經濟發展新機制。根據經濟中心的輻射強度與區域經濟空間邊界相適應的原則,淮河流域的一些地級市適度調整行政區劃,也是很必要的。
(4)此外,區域經濟學的研究還表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主要是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這種聯系的區域空間現象,就是城市經濟圈或城市群經濟圈的出現。在淮河流域,已形成了三大城市經濟圈:一是以蚌埠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二是以徐州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三是以鄭州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蚌埠市位於淮河幹流與京滬鐵路的交匯點,是淮河流域皖北地區的首位城市,向來就是淮河中游兩岸和皖北地區的經濟中心;徐州市位於淮河流域中部的蘇皖魯三省交匯處,為京滬鐵路與隴海鐵路的交匯點,是南京與濟南之間的首位城市,向來是淮海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和經濟中心,位於淮河流域的西北部,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在此交匯,河南省境內的淮河流域地區都在鄭州市的輻射與吸引范圍之內,是淮河上游流域的經濟中心。蚌埠、徐州、鄭州三大中心城市各與相鄰的中小城市乃至小城鎮形成了聯系密切的經濟網路和經濟圈。淮河流域要走出「經濟谷地」,必須培育三大城市的經濟中心功能,拓展三大城市經濟圈的經濟聯系、產業聯系和市場聯系,優化淮河流域的資源與要素配置和區域經濟空間秩序,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

㈧ 名詞解釋:什麼是經濟腹地

經濟腹地是一個與經濟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對應的概念。其內涵是經濟中心的吸收和輻射能力能夠達到並能促進其經濟發展的地域范圍。

㈨ 什麼是經濟腹地

答:經濟腹地是一個與經濟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對應的概念。其內涵是經濟中心的吸收和輻射能回力能夠達到答並能促進其經濟發展的地域范圍。如果沒有經濟腹地,經濟中心也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基礎,而沒有經濟腹地,也就無所謂經濟中心。以上海為例,其狹域經濟腹地是上海市域,而其廣域經濟腹地則是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腹地是產業鏈賴以形成的基礎,二者唇齒相依。

㈩ 腹地,經濟腹地,腹地較廣是什麼意思

腹地:①中心一帶的地區;內地 ②港口集散物資的地域叫做這個港口的腹版地,又稱為吸權引范圍、吸引地區、「背後地」。原意是海岸聚落和港口的背後陸地,為港口城市提供出口物資和進口銷售商品的范圍。 腹地是港口的服務區域,其功能是商品和貨物的擴散地或來源地。例如鹿特丹的腹地覆蓋了歐洲的半數國家。
經濟腹地:是一個與經濟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對應的概念。其內涵是經濟中心的吸收和輻射能力能夠達到並能促進其經濟發展的地域范圍。如果沒有經濟腹地,經濟中心也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基礎,而沒有經濟腹地,也就無所謂經濟中心。以上海為例,其狹域經濟腹地是上海市域,而其廣域經濟腹地則是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腹地是產業鏈賴以形成的基礎,二者唇齒相依。

閱讀全文

與影響經濟腹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