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是什麼
印度
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2007年),印度經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系。若以美元為貨幣單位的GDP計算(2007年估計為1.09萬億美元),印度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在主要經濟體中,印度的經濟增長名列第二,2006/07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9.4%。不過,印度人口龐大,其人均收入(2007年估計數字)僅為$4,182(以PPP計算)或$964(名義人均收入)。世界銀行也將印度界定為低收入經濟體。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工手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簡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印度憑借資訊科技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制葯、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龐大。 從英國獨立後,印度奉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不過,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縱然面對政治爭議,印度政府逐步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部分行業予私營和外資參與。 印度面對的經濟問題來自龐大並持續增長的人口,以及嚴重的貧富懸殊。貧窮仍是印度急需解決的問題,官方估計,2004至2005年印度有27%人口屬於貧困人口。
修正後的2007年統計數據顯示,印度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加速流入。據此,高盛公司預測,「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計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長四倍」,並在2043年前超過美國
B. 下面有關南亞經濟敘述不正確的是()A.南亞七國都是發達國家B.印度是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C.印
南亞7國都是發來展中國家.第二次世界源大戰後,工業發展較快,大多以紡織、食品等傳統的輕工業為主.印度是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個國家.印度獨立後,在原來利用煤、鐵資源發展重工業的基礎上,電子、汽車製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興工業逐漸崛起.近年來,印度的電腦軟體產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故選:A.
C. 南亞七國都是以發展( )業為主的國家,其中( )經濟發展最快
一般以農業為主,有些島國漁業比重很大,英國人留下的工業系統不完全,南亞人懶惰,不肯從螺絲釘開始扎實發展工業,如今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發展較快。
D. 印度經濟快速發展是金磚國家之一是南亞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個什麼國家
國家之一,是南亞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個什麼國家
E. 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讀圖,完成22-26題:22.關於印度的敘述,正
印度的小麥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乾旱少雨的恆河平原上游.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F. 地理位置好且資源豐富的南亞,為何大多國家經濟卻不發達
這是因為南亞地區大多數國家的地形條件非常的糟糕,南亞地區很多國家國內的地形大多以山地地形為主,這也使得南亞地區的國家不可能大力的發展國內的農業。再加上南亞地區存在著多種族多語言的情況,這也使得南亞各國以及各族老百姓之間的交流經常會出現很多的障礙,從這一點來看,也並不利於整個國家以及地區的建設以及發展。
所以南亞地區的國家雖然占據了非常出色的地理位置,但是南亞地區的國家卻並沒有好好的利用這樣的地理位置,所以也導致了南亞地區的國家依然處在非常貧窮落後的局面。
G. 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是()A.中國B.印度C.泰國D.新加
南亞都是發展中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發展較快,大多以紡織、食品等傳統的輕工版業為主.印權度是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個國家.印度獨立後,在原來利用煤、鐵資源發展重工業的基礎上,電子、汽車製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興工業逐漸崛起.近年來,印度的電腦軟體產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根據題意.
故選:B.
H. 南亞各國都是經濟發展中國家,經濟以什麼為主
輕工業和農業,或者印度的軟體信息業
I. 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是什麼南亞七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嗎
A、南亞七國都是發展中國家,故錯誤;
B、印度是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故正確;
C、南亞工業以紡織、食品等傳統輕工業為主,故正確;
D、印度的電腦軟體產業世界聞名,故正確;
故選:A.
J. 西南亞的經濟發展
按其經濟特點可分為兩種經濟類型,即石油輸出國和非石油輸出國。石油輸出國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曼等8國。石油是各國經濟命脈,石油業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和出口值中的比重都居絕對優勢。且建築業、運輸業、加工業和商業都是以石油生產為其發展基礎。戰後經濟發展非常迅速,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單一經濟結構常受國際市場,特別是能源市場的影響,為此,各國正在調整經濟發展戰略,逐步向多樣化發展。勞動力資源不足,每年從國外進入大量外籍工人和技術員,成為世界重要勞務市場。國營企業為主,各種經濟成份並存。非石油輸出國經濟多以農牧業為主。采礦業、加工業均較薄弱,發揮地理位置優勢,在運輸、加工和提供勞務上頗得石油之利,獲相當收入。當然各國發展水平有很大差距。西亞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受氣候影響,灌溉農業地位重要。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大麥、豆類,次為粟、稻穀等。經濟作物棉花、煙草、甜菜等。畜產品和干鮮果品重要,是出口產品,如椰棗、榛子、阿月渾子、石榴、油橄欖、紫羔羊,安卡拉山羊等。耕地集中在沿海、河谷和綠洲地帶,山地、高原的草原牧場以畜牧業為主。農產品自給率低,成為世界農牧產品主要進口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