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蘇省淮安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屬於淮安的江埔區
江蘇淮安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位於市區東側,現轄三個鄉和五個辦事處,行政管轄面積1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萬人。
隨著淮安民航機場的興建,鐵路網、高速公路網的不斷拓展,以及現有航道的升級改造,淮安經濟開發區的「地利」優勢,將更加凸顯。長三角內的產業和資本正呈現出由南向北漸次推進的態勢,已經成為承接滬寧杭大都市圈和大經濟圈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的第一波區域。
江蘇淮安經濟開發區內建有淮安綜合保稅區、科教產業園區、留學人員創業園、鹽鹼科技產業園、空港產業園、軟體園。
(1)江蘇省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1993年獲批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常住人口30萬人,實際管轄面積166平方公里。
東接淮安區,西鄰清江浦區,南與生態文旅區相接,北與淮陰區接壤。下轄東湖、廣州路、新港、空港辦、科教辦5個辦事處以及缽池、徐楊、南馬廠3個鄉。管委會駐徐楊鄉。
⑵ 江蘇省淮安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市區還是什麼考研報名的時候沒有開發區這個選項啊,怎麼辦,求高手,急!!!
屬於省級開發區;位於市區東側,可選擇為市區。
江蘇淮安經濟開發區是專1992年經江蘇省人屬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位於市區東側,現轄三個鄉和五個辦事處,行政管轄面積1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萬人。江蘇淮安經濟開發區內建有淮安綜合保稅區、科教產業園區、留學人員創業園、鹽鹼科技產業園、空港產業園、軟體園。
淮安經濟開發區緊臨淮安市主城區東側,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緊依老市區東側,位於淮安城區未來發展的中心區域。
(2)江蘇省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考研報名要求規定:
1、推薦和接收辦法由學校(招生單位)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製定。被接收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團和農村教育碩士項目的推免生)須在國家規定的報名時間內到報考點辦理報名手續,且不得再參加統考。
2、除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及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其它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3、非定向指在錄取時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單位,在校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獎學金和其他生活待遇。畢業時應服從國家就業指導,在國家規定的服務范圍內進行安排或實行雙向選擇。
⑶ 江蘇省徐州經濟開發區屬於什麼區
屬於江蘇徐州鼓樓區、賈汪區、銅山區的部分區域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徐州市對外開放的先導區、產業升級的示範區、創新創業的活力區、生態宜居的新城區。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國際新型工業化裝備製造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工程機械和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中國低碳新銳園區。
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管理試點、海外人才中國創業示範基地、國家優質品牌示範區。管理服務專項評價列江蘇省開發區之首。
(3)江蘇省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洽談會,爭取金融機構對科技企業融資的支持。探索實行對優質產業項目股權投資的新方法。新引進了東海證券、華泰證券等一批金融非金融機構,初步形成了以銀行、證券、創投、產業基金為主的科技金融服務鏈。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工程機械及零部件交易市場,全國六大煤炭交易市場之一的華東煤炭市場,淮海經濟區首家醫療器械交易市場——信和醫療器械交易市場,淮海經濟區最大的婚慶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徐州婚慶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相繼建成運營。
⑷ 常州經濟開發區包括哪些地方
截至2019年6月,常州經濟開發區下轄3個鎮和3個街道,有58個行政村、25個城鄉社區。
3個鎮分別為:橫林鎮、遙觀鎮、橫山橋鎮;
3個街道分別為:潞城街道、丁堰街道、戚墅堰街道。
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簡稱:常州經開區)由原戚墅堰區和武進區橫山橋鎮、橫林鎮、遙觀鎮組成,位於北緯31°43′~31°47′,東經120°00′~120°05′。
地處長江三角洲西部、太湖平原西北部、常州市區東部。西連常州市天寧區,北、東、南三面分別與武進區市焦溪、橫山橋、遙觀等鎮交界。
(4)江蘇省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常州經濟開發區的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戚墅堰宋時因「世族戚氏卜居」而得名,早稱戚墅港,屬地武進。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武進、陽湖兩縣時屬陽湖縣轄,辛亥革命後隨武進、陽湖合並歸入武進。
民國18年(1929年)建鎮。民國36年(1947年)武進縣始設戚墅堰區,時轄戚墅堰、焦山、橫林、洛陽、芙蓉等14個鄉鎮。
1949年4月23日戚墅堰解放,武進縣人民政府設址戚墅堰區芳渚。5月新的武進縣戚墅堰區建立,初轄10個鄉鎮,10月起轄14個鄉鎮。
1952年另置劍湖區,戚墅堰區專轄戚墅堰至大明紡織廠一線的市鎮地帶。1953年劃歸常州市,設常州市戚墅堰區,轄5個居民委員會。1960年改為戚墅堰人民公社,轄戚墅堰、先行、丁堰3個分社。
1961年復名戚墅堰區,轄戚墅堰、先行2個街道。1966年改稱衛東區,1980年恢復戚墅堰區名稱。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蘇省調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5]75號):
一、同意撤銷常州市武進區和戚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戚墅堰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的行政區域,新武進區人民政府仍駐湖塘鎮延政中大道28號。
⑸ 江蘇省淮安市經濟開發區屬於淮安的什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以經濟建設為重要工作的平台,和行政區域是不一樣的。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地域包括清江浦區、淮陰區、漣水縣部分區域。
⑹ 江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幾家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江蘇吳江、常熟、淮安、江寧等4家開發區獲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面我宣讀一下國務院的批復。國務院分別以國辦函〔2010〕151號、153號、159號、163號文分別批復了吳江、常熟、淮安、江寧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我宣讀一下國務院辦公廳〔2010〕151號文《關於吳江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江蘇省人民政府、商務部:你們《關於吳江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請示》收悉,經過國務院批准,現函復如下:國務院同意吳江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其餘就不一一宣讀了。在這里,我謹代表江蘇省商務廳向吳江、常熟、淮安、江寧開發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表示熱烈的祝賀!今年以來,江蘇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的喜報頻傳。除了這4家以外,還有揚州、徐州、鎮江開發區獲批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原來5家的基礎上增加到12家,在全國107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江蘇佔11.2%,居全國第一。自國家重啟開發區升級工作以來,在全國新批的53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江蘇佔了近1/7。
⑺ 江蘇省目前有幾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最好列舉一下,謝謝
南京,南通,鹽城,我就知道這三個
⑻ 江蘇省有幾個省級開發區
你好,很高興能夠為你解疑,以下是對你的解答,請相信我們的回答,你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滿意五星採納,謝謝你,祝你生活愉快! 江蘇共有124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南京市:
南京雨花經濟開發區
南京江寧濱江經濟開發區
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南京棲霞經濟開發區
江寧經濟開發區
南京化學工業園區
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
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
南京六合經濟開發區
南京珍珠泉旅遊度假區
高淳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無錫市:
江蘇無錫經濟開發區
江蘇宜興經濟開發區
江蘇無錫碩放工業園區
江蘇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
無錫太湖山水城旅遊度假區
錫山經濟開發區
江陰經濟開發區
惠山經濟開發區
宜興經濟開發區
無錫蟊園經濟開發區
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
徐州市:
江蘇徐州工業園區
江蘇邳州經濟開發區
江蘇新沂經濟開發區
江蘇沛縣經濟開發區
江蘇睢寧經濟開發區
徐州經濟開發區
徐州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銅山經濟開發區
常州市:
常州市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常州東南經濟開發區
鍾樓經濟開發區
戚墅堰經濟開發區
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潥陽經濟開發區
靖江經濟開發區
武進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天目湖旅遊度假區
金壇經濟開發區
江蘇常州新北工業園區
蘇州市:
常熟經濟開發區
吳江經濟開發區
太倉經濟開發區
張家港經濟開發區
太倉港港口開發區
蘇州相城經濟開發區
吳江汾湖旅遊度假區
常熟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
吳中經濟開發區
澱山湖旅遊度假中心
江蘇崑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江蘇崑山花橋經濟開發區
陽澄湖旅遊度假中心
南通市:
江蘇海門工業園區
興化經濟開發區
南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啟東經濟開發區
南通台商投資開發區
如皋經濟開發區
海門經濟開發區
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
海安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通州經濟開發區
如東經濟開發區
呂四海洋經濟開發區
連雲港市:
江蘇灌雲經濟開發區
江蘇海州經濟開發區
江蘇連雲經濟開發區
江蘇連雲港化學工業園區
東海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贛榆經濟開發區
江蘇省贛榆海洋經濟開發區
淮安市:
江蘇淮陰經濟開發區
江蘇楚州經濟開發區
江蘇漣水經濟開發區
江蘇金湖經濟開發區
江蘇洪澤經濟開發區
江蘇盱眙經濟開發區
淮安經濟開發區
淮安外向型農業開發區
江蘇洪澤經濟開發區
鹽城市:
鹽城經濟開發區
江蘇亭湖經濟開發區
江蘇東台經濟開發區
江蘇建湖經濟開發區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
響水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江蘇省大豐海洋經濟開發區
大豐外向型農業經濟開發區
江蘇鹽都經濟開發區
阜寧經濟開發區
射陽經濟開發區
射陽外向型經濟開發區
揚州市:
江蘇揚州邗江經濟開發區
江都開發區
江蘇揚州化學工業園區
江蘇揚州維揚經濟開發區
寶應開發區
儀征開發區
高郵開發區
揚州經濟開發區
鎮江市:
江蘇鎮江京口工業園區
江蘇鎮江潤州工業園區
丹陽開發區
句容開發區
丹徒開發區
揚中開發區
鎮江開發區
泰州市:
泰州經濟開發區
泰興經濟開發區
姜堰經濟開發區
江蘇泰州海陵工業園區
江蘇泰州高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江蘇江陰-靖江工業園區
宿遷市:
宿遷市經濟開發區
宿遷市湖濱新城開發區
江蘇宿城經濟開發區
江蘇沭陽經濟開發區
江蘇泗洪經濟開發區
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
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
⑼ 國家級開發區的江蘇省
沭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
12年飛躍發展 蘇北首家縣域國家級開發區落戶沭陽
從無到有,從優到強。創建於2001年8月的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2006年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在躋身「國家隊」前夕,江蘇省商務廳公布的全省開發區建設水平綜合排名中,沭陽經濟開發區位居蘇北35家省級開發區首位,並榮獲了「中國最具投資潛力開發區」的殊榮,為成功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江蘇省沭陽經濟開發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蘇北地區第一家縣域國家級開發區,定名為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從縣級到國家級,從產業到產業群「以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為目標,再造一座工業新城。」這是記者在沭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看到的一句口號。成功不是偶然,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些硬指標、硬杠杠足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江蘇省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魏偉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今年1—11月份,開發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85億元,同比增長49.8%。開發區715家各類企業實現業務總收入達644億元,同比增長47.3%;實現工業增加值150億元,同比增長53.2%……這是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創造的成績,在宏觀工業經濟復甦乏力大背景下,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了逆勢增長。「我們沭陽經濟開發區具備了申報國家級開發區的資格!」魏偉接受記者采訪時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作為曾經的全省末尾、蘇北末尾縣,沭陽縣財政收入2005年才跨過5億元,2012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80.16億元,沭陽縣能夠成為接納產業轉移的「窪地」和客商投資創業的「福地」,憑借的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跨越,更是銳意創新、奮發進取精神的體現。從創建伊始到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的12年間,沭陽經濟開發區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功之路,那就是項目引進培育與產業集群集聚的有機結合。在開發區2012年新引進的106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中,輕紡服裝類項目23個,電子信息類項目18個,裝備製造類項目31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項目28個。針對性的引進項目不僅壯大了園區自身主導產業的總量,建成了高新電池、紡織纖維新材料、智能機械以及軟體等4個省級特色產業園,也逐漸形成了紡織服裝、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5大主導產業。在沭陽干群中還有這樣一句話:「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記者了解到,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從創建伊始便杜絕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落戶,目前開發區內已建成污水管網90公里,污水處理廠4座、熱電廠1座、垃圾焚燒發電廠1座,通過不斷完善基礎功能配套,提升了開發區吸納投資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環。以商引商,打造「頂樑柱」型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集群的滾雪球效應,沭陽經濟開發區的做法是用「軟環境」彌合硬體的先天不足。他們除了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還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例如,在客商中定向培養68名招商大使,感召客商主動牽線搭橋、甘當「紅娘」,實現以商引商。近年落戶園區的新客商,70%是「紅娘」們穿針引線而來,這也驗證了以商引商不僅是最直接、最節約、最有效的招商引資路徑,更是同類型企業相互配套、加速產業集聚的法寶。招商的業績展現在一個個大項目上,繼投資8億元的華機新能源項目10月25日開工以來,11月18日,5個總投資達33.6億元的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由沭陽縣委辦和西圩鄉共同引進、由香港客商洪朝陽投資興辦的傲絲生態(中國)有限公司,總投資達20億元。今年1-11月份,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舉辦5次大項目集中開工典禮,最多一次有33個工業項目集中開工。「我們開發區已完成到賬注冊外資1.4162億美元,大大超過年度目標。」12月14日早會上,沭陽縣政府黨組成員、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明向全體幹部職工通報了這一驕人成績。目前,在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擁有年銷售額達50億元的天能電池(江蘇)有限公司、瑞聲科技(沭陽)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資規模大、生產效益佳、發展質態優、競爭潛力好的企業,這些企業不但成為「頂樑柱」型企業,每年為地方經濟貢獻了數十億元的稅收,還為13萬多人解決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問題。另外,在原有畫材、包覆紗、手機揚聲器、電動車蓄電池等8個產品全國「單打冠軍」的基礎上,又新增了針織浴袍、聚酯薄膜、遮光提花窗簾布3個「單打冠軍」,使得開發區內單體生產規模全國「單打冠軍」達到了11個。2013年即將結束,但對於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來說,這只是個開始。發展永無止境,能夠成功躋身「國家隊」是機遇,也是挑戰。「蘇北縣域能夠誕生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屬不易,沭陽經濟開發區的成功升格,對以後吸引投資的能力、質量、水平都會顯著幫助,同時對於其自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葛守昆告訴記者,只有充分利用好「國」字型大小這個平台,不斷增強產業集聚和創新,才能在實現更大的跨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