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區域經濟學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生產力布局研究是區域經濟學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⑵ 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一般基礎是( )。
【答案】B【答案解析】
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兩個條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存在(一般基礎和條件)。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決定性條件)。所以,選B。
⑶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劃,是以什麼為基礎進行的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劃,是發展工業來帶動農業為基礎進行的。
⑷ 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影響是基礎性的,這是什麼意思基礎性是什麼意思怎麼影響的
財政主要靠稅收來完成,那麼稅收的增長取決於社會經濟的活躍度,經濟越發達,交易越活躍,隨著交易的頻率提高,稅收就會相應增加,基礎性的意思就是它是稅源的重中之重,總有最廣泛的支撐,也是社會就業和納稅的基石。
⑸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我過經濟社會發展的取決於我國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因此生產力水平提高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⑹ 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是的,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經濟是物質基礎,這有一個網路文庫的材料,雖然很八股,還是可以看一下的。
⑺ 什麼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7)經濟發展的基礎擴展閱讀:
經濟發展內容:
經濟發展不僅意味著國民經濟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生活素質的提高。所以,經濟發展涉及的內容超過了單純的經濟增長,比經濟增長更為廣泛。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復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⑻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和特點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其突出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一環。第二,國際投資,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已經國際化。第三,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空前,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國公司遍布全球,產品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第五,全球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⑼ 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這已為歷史事實所驗證.
1、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
2、科技進步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基礎.
3、科技進步是防範金融風險的屏障.
4、科技進步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
5、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⑽ 香港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中,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 1950年以前香港經濟主要以轉口貿易為主。從50年代起香港開始工業化,到1970年 工業出口占總出口的81%,標志著香港已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工業化城市 實現了香港經濟的第一次轉型。70年代初,香港推行經濟多元化方針 香港金融、房地產、貿易、旅遊業迅速發展,特別是從80年代始 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製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 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實現了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的第二次經濟轉型。 今天的香港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貿易、金融和航運中心。 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達到12717億港元,貿易總額達到32307億港元,是世界第十大貿易實體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10丌箱,居世界第一位;有154家銀行 , 擁有外資銀行數量居世界第三位 2000年末香港股市總市值達48625億港元,居世界第九位;外匯市場每日成交額達790億美元 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末外匯儲備高達1075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香港經濟發展的優勢 香港的優勢在於其屬國際化的城市,擁有便利的營商環境、完備的法律體制 自由貿易政策和資訊流通、公平開放的競爭,以及金融網路、通訊基建網路等便利因素。 此外,香港擁有龐大的財政儲備和外匯儲備、自由兌換的穩定貨幣、以及低稅率的簡明稅制等優勢條件 使得香港發展成為具有很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