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江三角洲包括哪幾個城市
到目前為止長江三角洲都包括以下城市;
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徐州、鎮江、揚州、南通、泰州、淮安、鹽城、連雲港、宿遷、常州、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台州、金華、溫州、麗水、衢州、舟山、合肥、滁州、馬鞍山、蕪湖、淮南、銅陵、安慶、池州、宣城共計三十四個城市。
長江三角洲的范圍和江南文化亞區的范圍大體相當,其核心區是環太湖區域,即上海、蘇南和浙北。
以上海為龍頭的江蘇、浙江經濟帶。這里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長江三角洲快速積聚的國際資本和民間資本,不僅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強有力地推動著這一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
長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區域又是經濟區域,在全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中國的「金三角」。
(1)泰州港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長江三角洲的地理頂點在江蘇省儀征市真州鎮附近。
在六七千年以前,是一個三角形港灣,長江河口好似一隻向東張口的喇叭,水面遼闊,潮汐作用顯著。在海水的頂托下,長江每年帶來的4.7億噸泥沙大部分沉積下來,在南、北兩岸各堆積成一條沙堤。
北岸沙堤大致從揚州附近向東延伸至如東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黃河、淮河沖積成的里下河平原。
南岸沙堤從江陰附近開始向東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縣的漕涇附近,並與錢塘江北岸沙堤相連接,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於長江北岸,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為一碟形窪地。窪地中心湖盪連片,主要有射陽湖、大縱湖等。
長江三角洲上散布著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殘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構成,少數由燕山期花崗岩和粗面岩組成。
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河網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網長度 達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個。長江三角洲河川縱橫,湖盪棋布,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城市眾多。在中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號稱中國的「金三角」。
由於地勢低窪歷史上,洪澇災害異常嚴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國家投資興修水利工程,西擋淮水,東擋海潮,開挖運河,增強排灌能力,使這個十年九澇的多災區變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
長三角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於江蘇、浙江兩省,其中江蘇的礦產資源相對豐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和大量的非金屬礦產,另有一定數量的金屬礦產。浙江的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多用於建築材料的生產等用途。
上海礦產資源相當貧乏,基本無一次常規能源,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具有一定數量和較高質量的二次能源生產,產品主要是電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氣(包括液化石油氣)。其他可以利用開發的能源還有沼氣、風能、潮汐及太陽能。
2. 現在的南通市區包括哪幾個區
截止2020年8月,南通市下轄3個區:崇川區、通州區、海門區。
南通市:
江蘇省下轄地級市,地處北緯31°41』06」~32°42'44」和東經120°11'47」~121°54'33」。市境東瀕黃海,南臨長江,北靠鹽城,西接泰州。
截止2020年8月,南通市下轄3個區:崇川區、通州區、海門區,1個縣:如東縣,代管3個縣級市:啟東市、如皋市、海安市。
(2)泰州港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區劃沿革:
1983年8月,城中區和港閘區合並建立南通市城區和郊區。
1989年11月,撤銷啟東縣,設立縣級啟東市。
1991年2月,撤銷如皋縣,設立縣級如皋市。
1991年6月,將郊區所轄的任港鄉、鍾秀鄉、八廠鄉、狼山鄉劃歸城區管轄,城區更名為崇川區,將原南通縣管轄的陳橋鄉、幸福鄉和秦灶鄉,原城區管轄的唐閘鎮、天生港鎮劃歸郊區管理,郊區更名為港閘區。
1993年2月,撤銷南通縣,設立縣級通州市。
1994年6月,撤銷海門縣,設立縣級海門市。
2009年2月,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
2018年5月,撤銷海安縣,設立縣級海安市。
2020年7月,撤銷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設立新的南通市崇川區,撤銷縣級海門市,設立南通市海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