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30 22:48:03

Ⅰ 旅遊怎樣帶動地方經濟

1.旅遊扶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提升旅遊業發展能力,拓展區域旅遊發展空間,構建旅遊產業新體系,培育旅遊市場新主體和消費新熱點,不僅能夠帶動廣大鄉村的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廁所革命、道路建設、農田改造等,提高農業人口的福祉,還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質量,並形成統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鄉旅遊大市場。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標志。
2.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供給側改革
發展全域旅遊,是解決旅遊供給側不足的有力抓手。有利於統籌出台鄉村旅遊的農村用地政策;有利於創新金融產品,盤活旅遊資產;有利於按旅遊人口需求創新公共服務設施設計和建設規劃。有利於統籌域內各類資源,進行高效配置。
3.推進旅遊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旅遊業已經發展成為全民廣泛參與就業、創業的民生產業,成為綜合性的現代產業,對相關產業貢獻大幅提升。但旅遊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管理體制、行業隊伍水平、公共服務設施、旅遊收入結構、旅遊投資和經營環境等,落後於當今社會發展需求,這些問題,大都需要通過發展全域旅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去解決。
4.順應全民旅遊,自助游,自駕游趨勢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旅遊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出遊方式上,自助游超過85%,自駕游超過60%,一個區域的旅遊質量、口碑,不單單取決於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服務質量,而是由整個區域的綜合環境決定的。推進全域旅遊,整體優化旅遊的全過程,才能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旅遊需求,才能將旅遊業發展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 現代服務業。

Ⅱ 什麼生意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1,益陽是遠近聞名的「小有色金屬之鄉」。你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礦產資源的優勢,對外界進行招商引資。
2,益陽水資源豐富。利用水資源的優勢進行農業生產或者水力發電。
3,益陽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境內東北部的南縣、沅江市和赫山區東部,湖泊眾多,河港交織,水草豐茂,盛 產魚蝦和龜、鱉、鱔、螺等小水產。每年秋後,還有大批雁行目、鴴形目候鳥來此覓食越冬。陸棲脊椎動物較常見。境內西南部和中部地域,包括安化縣、桃江縣、赫山區和資陽區西南部,山丘延綿,森林廣布,耕地和居民都較分散,野生動物以哺乳類、爬行類和鳥類居多。主要為斑鳩、野雞、野兔、野豬、獾、貉和蛇等。全市植物資源有藻類、菌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六大類,廣泛分布在山地、平原和水域,直接或間接地被農業利用。可以充分利用物種的原生態發展為飲食業提供原料。
4,全市土地質量較好,發展農業,特別是經濟作物的種植。
5,益陽是全國有名的「竹子之鄉」,南竹、茶葉產量居全省第一。可以重點發展竹製品等有地方特色的產品。
6,水產養殖及加工鏈,兼備運輸,將本地資源運往全國各地。益陽水域廣闊,全市總水面215萬畝,可養面積80多萬畝,已放養面積72萬畝,其中精養面積33萬多畝。大通湖面積達12.4萬畝,是全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泊。全市盛產烏鯉、鱖魚、大口鯰、優質鯽魚、優質鯉魚等名貴魚和甲魚、烏龜、河蟹、青蝦等特種水產品。
7,全市十大家產品產區中,有不少被定為國家級的商品糧基地、商品棉基地、商品魚基地、瘦肉型獲得基地及綜合商品基地。益陽工業已形成紡織、電力、化工、煤炭、機械、電子、建材、冶金、造紙、儀器等34個行業,以麻紡、造紙、食品、電子工業最著特色。主要名優工業產品有橡膠機械、柴油機、編織機、汽車燈泡、三氧化二銻、薴麻產品和肉類儀器等210多種。
8,麗芸便利的交通開展運輸業。益陽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長常高速公路、石長鐵路、319國道穿越境內,是省會長沙通往大西南的要道。水路經洞庭湖、內通湘、資、沅、澧四水,外達長沙各口岸。湘黔鐵路穿越安化縣境,洛(洛陽)——湛(湛江)鐵路線在益陽設立樞紐站。目前益陽正在建設和即將建設的交通項目有益陽繞城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益婁高速公路、益陽-漵浦高速公路、益陽-南縣高速公路、益陽-平江高速公路、益寧城際幹道、長益常城際鐵路、益陽-汨羅城際鐵路、益陽-婁底城際鐵路、洛湛鐵路荊益段、懷益九鐵路等等。

Ⅲ 政府如果促進當地萬達廣場的繁榮,從而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政府引進萬達廣場就是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至於,如何帶動,就要看內萬達怎麼做了。政府給他們容優惠政策在當地建立商場,是有條件的,要求投資在一定數額之上。萬達不會白白投資而不招商引資入商場的。商場一旦建立起來,地方的生活便捷性提高,自然有人旺起來。

Ⅳ 京九高鐵對當地經濟發展有什麼積極影響嗎

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京九高鐵一般指京九客運專線
京九高速回鐵路,又稱京九高鐵、京九客運專線,是《答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一條國家級高鐵大動脈,十三五時期開工建設,線路走向與京九鐵路平行,北起北京,南至香港九龍,連接北京、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廣東、香港9個省(區、市、縣)。

Ⅳ 國家想要打造一座城市首先靠的是什麼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基礎設施是硬體,比如商業中心,住宅樓群,街道,橋梁等,沒有這些,聚不攏人氣的話,經濟就很難大發展。

Ⅵ 當地企業融入當地經濟發展,融入時代和社會有什麼好處

(一)經濟因素導致流動人口難以融入當地社會。
流動人口由於大多文化素質較低、技術單一,從就業范圍來看,他們主要從事建築、零售、餐飲、家政、製造等城市人不願問津的臟、苦、累、差的工作,工資收入普遍較低,加之在民工管理中諸多不合理費用的徵收,使他們的實際收入與支出常出現負值。長期的城鄉二元體制結構,在造就巨大城鄉差距的同時,也衍生了城市人天然的優越感。城市居民對流動人口普遍存在一種戒備、歧視和排斥心理,尤其是城市下崗失業人群,認為流動人口搶了飯碗,對他們採取敵視、打壓的態度,想方設法圍剿流動人口本已狹隘的生存空間。流動人口及其子女進城後的一個現實困境是難以融入城市社會的經濟生活,經濟窘迫使流動人口常面臨城市的繁華與自身處境的巨大落差,家庭的經濟地位更加深了流動人口的自卑心理,導致其難以融入當地社會。
(二)流入地人口對外來人口的偏見和歧視使流動人口難以融入當地社會。
長期以來,在政策優勢和先行一步的改革開放優勢條件下,本地人口在社會資源和競爭方面占據著優勢,並由此而形成「本地人」的身份優勢意識。而流動人口由於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上處於全方位不平等的地位,成為流入地社會的「外來人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許多有偏見與歧視的本地人口可能並沒有意識到對待流動人口的偏見與歧視,他們理所當然地把流動人口當作「外群體」看待,在認識上對其表現出偏見,在行為上對其表現出歧視。正是由於這些偏見和歧視的存在,使得流動人口與本地戶籍人口雖然同處一個社會空間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他們在社會交往上、在心理意識上都相當疏遠,造成了流動人口融入當地地社會的困難。
三)流動人口自身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不足使流動人口難以融入當地社會。
流動人口自身素質相對較差。在對一份對外來務工人員做的隨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流動人口學歷普遍較低,初中學歷的最多,其次是高中、小學,大專。社會適應能力是影響流動人口融入社會地又一個重要因素。許多調查表明,進入城鎮化地區工作生活的流動人口,其人際交往關系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親緣和地緣關系方面,很多流動人口交往的人群主要是老鄉、親戚等。流動人口社會關系的內向性、鄉土性突出,社會生活圈子相對較為封閉,他們不願主動突破這一封閉狀態,客觀上形成了自我隔離狀況,與流入地主流社會、主流文化相疏離。更為主要的是,很多流動人口中存在「打工心態」、「過客心態」等。在很多流動人口中,他們覺得自己的「根」始終還是在農村的家鄉。這種「打工心態」和「過客心態」使得大多數流動人口將自己的未來定位在農村,對流入地社會沒有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始終保持對流入地社會一種「陌生人」的感覺。流動人員這種自身素質不高和社會適應能力不足,使流動人員很難融入當地社會。
(四)文化與社會生活習慣的差異。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由於地域的不同,使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形成了不一樣的文化和生活習慣。這使的流動人口融入這個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自然而然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形成了隔膜,讓流動人口感覺融不進當地這個生活圈子。
總之,流動人口融入城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若沒有社會政策和體製作相應的改革和創新,他們要真正融入城市社會是不可能的。當前的戶籍制度改革僅僅是社會邁出促進流動人口融入城市社會的第一步,還需要進一步從社會成員的觀念、社會制度的設置、社會管理機制的運作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創新。而作為我們流動人員本身要摒棄在農村生產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觀念和心理,發揚吃苦耐勞、勤儉朴實等精神,克服鄉土文化中封閉、內向、散漫等消極思想和心理的影響,以寬容接納的心態對待城市主流文化和市民,自覺增強對市民群體的歸屬感,增強城市「主人」意識,從而盡快實現由流動人口到新「市民」的轉變。

Ⅶ 大型商場的建立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

一,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二,帶動了當地的市場繁榮
三,促進了當地商品的流通
四,為當地稅收創造了貢獻

Ⅷ 如何大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答:這個問題應這樣思考:中央出台政策是統一的和階段性跟進的。1.各個地方具有先天的差異性。2.各個地方具有後天加快推進的主動性。3.各個地方具有加快推進的實驗性。4.各個地方具有黨政統一的協調性。不要一提到地方發展就向上推,這個不好,也不利地方發展。解決的辦法就是:1.加強幹部交流,本地的幹部到外地、到先進的地方去交流,先進的地方幹部有責任和義務到發展差的地方去指導發展解決問題,發展環境差的地方的幹部到發展快的發展好的地方去交流,目的是改進幹部觀念提高幹部思維。2.加強企業交流科學招商引資,提供更優惠的階段性政策吸引外資外企發展。3.科學的規劃發展目標發展方向。4.充分分析地域優勢、地域劣勢,發揮優勢、並將劣勢互換優勢。4.主動加入大區域戰略以區域優勢帶動弱勢地域發展。5.加快推進人才戰略,管理崗位實行考聘考評制,能者上,庸者下。6.發動群眾獻計獻策,讓群眾是地方進步的參與者和受惠者。7.利用現代媒體現代信息獻計獻策提供支持發展目標和發展能量。8.加強溝通,與上級領導溝通,與先進的地區溝通,與優勢的企業溝通,與行業企業領軍人溝通。9.加強學習,不斷加油,加好油,加優質的油,不斷提高幹部的領導水平和管理水平。我們的黨是扛槍能打仗,拿鋤能幹活的黨,只要發揮好核心作用沒有難倒地方經濟發展的難題。僅供思考。

Ⅸ 企業如何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1、在當地采購原復材料,制尤其是農副產品,保證其穩妥的銷售渠道,及時結款等(按照亞當·斯密的觀點,一個國家出口1美元的商品,可以帶來7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在一個區域亦然)。
2、產業鏈向上延伸,向農戶推廣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促進增產。
3、安置當地富餘勞動力。

Ⅹ 養羊如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是通過稅收,也就是向當地政府交稅來帶動么

不全是 也可以刺激消費呀

閱讀全文

與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