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發展論

經濟發展論

發布時間:2020-11-30 21:10:13

❶ 論述: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增長與發展是密切聯系的兩個不同概念.經濟增長是指一國一定時期內產品和服務量的增加,用來量度的是GDP(GNP)或其人均值.經濟發展除包含經濟增長外,還包含經濟結構的變化(如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費結構的改善和升級),社會結構的變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壽命的延長,嬰兒死亡率的下降)環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變化(如社會福利的增進,貧富差別的縮小)等.所以,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經濟增長就不會有經濟發展,當然也有可能出現有增長而無發展的情況.

❷ 浙江經濟發展論文

.人均人力資本存量的比較。1982年所選樣本城市的人均人力資本存量差異較大,用STDEV函數分析,樣本的標准差為0.354506,其中人均人力資本存量最高的是杭州市,其人均人力資本存量為6.091年,人均人力資本存量最低的是麗水市,其人均人力資本存量為5.167年;寧波、金華、衢州、湖州的人均人力資本存量分別為5.901,5.732,5.437,5.343年。 從1982到1990年所選樣本各市的人均人力資本存量都有較快的增長,增長速度最快的是麗水市,1990年麗水市的人均人力資本存量和1982年相比增長了46.778%,其次依次是衢州(42.395%)、湖州(37.020%)、杭州(34.734%)、金華(33.304%)、寧波(31.418%)。從1982年到1990年人均人力資本存量的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在此期間我們國家通過了義務教育法,浙江在全省范圍內基本上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 1990-2000年期間,浙江省總體的人均人力資本存量只有輕微增長,僅僅增長了0.1%,在所選的樣本城市中,杭州、寧波、金華、湖州2000年人均人力資本存量和1990年相比,基本上持平,麗水和衢州兩市2000年的人均人力資本存量和1990年相比,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是由於小學根據前面的統計數據數據,運用Eviews軟體作回歸分析,得到Lnk、Lnh擬合系數及R2。從表中R2值可以看出各樣本的擬合優度都較好,參數間有較強的相關性,因此可以利用回歸結果分別測算六個所選樣本城市和浙江省總體的物質資本彈性和人力資本彈性。利用Eviews軟體可以得到杭州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彈性分別為0.83和0.17,寧波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彈性為0.91和0.09,金華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彈性為0.75和0.25,湖州的物質資本彈性和人力資本彈性為0.82和0.18,麗水的物質資本彈性和人力資本彈性為0.68和0.32,衢州的人力資本彈性為0.77和0.23,浙江省的物質資本彈性和人力資本彈性分別為0.76和0.24。 由以上分析結果可知,浙江省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靠物質資本來推動的。經濟相對發達的杭州和寧波在浙江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經濟增長同樣是由物質資本推動的。寧波作為沿海開放港口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外資,是寧波經濟發展的主要解釋變數。杭州的人力資本無論是總量還是均值在浙江省都是最高的,然而杭州的物質資本彈性同樣較高,人力資本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而衢州和麗水由於其物質資本存量增速較慢,因此,和其他城市相比,、初中、高中階段的入學率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而人口在不斷增長,大學的入學率沒有較大提高目前浙江省的經濟增長主要仍是以物質資本推動的,屬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因此浙江經濟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充分挖掘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潛力,對於浙江省來說不僅要增加人力資本存量的數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力資本的質量。具體措施有: 1.重視基礎教育。教育是增加人力資本存量數量和提高人力資本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加大對教育,尤其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從我們的統計中也可以看出,即便是人均人力資本存量最高的杭州市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8.214年,而2000年浙江省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34年,這就說明九年義務教育仍然沒有完成,還需要加大對基礎教育,尤其是農村的基礎教育的投入。目前,已經有一些地區開始普及15年教育,這些措施對增加人力資本存量的數量和提高人力資本的質量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2.重視引進人才。引進人才是快速增加人力資本數量和提高人力資本質量的一個捷徑。政府要消除對引進人才不利的因素。杭州市從2000年開始已經放開了外地人進杭州的政策,最近幾年杭州市為留住人才杭州也做了許多努力,比如建設人才公寓等。然而由於這些數據不易獲得,而且還有一些在杭州工作但是沒有統計的人數,因此,我們的模型沒有包含這一因素。但是這並不表示引進人才對增加人力資本存量,提高人力資本質量沒有關系。 3.有條件的開放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條件的開放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可以彌補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而且一些國家的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極為發達,有條件的開放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僅可以為我們培養人才,增加我們的人力資本存量的數量,提高人力資本存量的質量,還可以學習國外發展教育的成功經驗。 +自己的敢想

❸ 全面辯證看待我國經濟發展論文2000

可以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現在發展現狀,比如:

雖然近幾年國際經濟相對蕭條,但是中國的經濟仍然保持著較穩定的增長。但是這種經濟增長主要是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股市,房地產泡沫等表面增長。

國家的一系列政策傾向於保持經濟增長,取得GDP的穩定增長。在美國出現次貸危機,危及全球經濟時中國推出四萬億的投資計劃,在大量的政府支出的支撐下,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實現了正增長,實現了保八的經濟指標。

中國的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同時在經濟,科技,教育,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國的發展也使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國際事務中具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3)經濟發展論擴展閱讀

面對疫情沖擊,我國經濟重啟取得積極成效,3月份以來各項經濟指標正逐步好轉,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這充分表明,我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嚴峻考驗,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

優勢來自雄厚的物質基礎。完備的製造業體系、日益強大的創新能力,是我國經濟行穩致遠的法寶。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繼續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在重點行業領域、基礎工業領域培育一批全球供應鏈核心企業。

以信息網路為基礎,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助推我國製造業搶抓新機遇。今後,我們將加大新基建與製造企業應用場景深度融合的推進力度,雲端、網端、終端齊發力,持續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先進製造企業。

❹ 經濟發展階段論的介紹

首先提出經濟發展階段論的是歷史學派先驅F.李斯特,他將發展階段分為:①狩獵狀態;②游牧狀態;③農耕狀態;④農工狀態;⑤農工商狀態。這是在斯密的三階段劃分的基礎上,加上了後兩個階段。目的在於明確當時德國國民經濟所處的歷史的落後地位,和它所應採取的保護主義的經濟政策。李斯特的經濟發展階段論是為振興德國產業資本、實行保護關稅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其後舊歷史學派的B.希爾德布蘭德(1812~1878)則提出了經濟發展階段的三分法,他以財貨的流通形態為標志,將經濟發展階段分為:①實物經濟;②貨幣經濟;③信用經濟。他的「實物經濟」是指物物交換的經濟;「貨幣經濟」是指近代市民社會,包含有資本主義經濟一切特徵的經濟階段。由於「貨幣經濟」階段產生了種種的弊害,他認為「信用經濟」是可以解除「貧困」的理想的經濟狀態。他的這種劃分在理論上早已沒有任何影響。但他所用的「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概念,直到現在仍被沿用。

❺ 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的內容包括:他的經濟成長、經濟周期、創新觀點等早期思想雛形。在成長理論方面,他有兩個特殊觀點:第一,認為只有企業家才能把土地和勞動這兩個內在因素的使用進行新的組合,才是經濟成長的基本動力。他只將勞動力和土地視為內在生產因素,而將人El、慾望、生產組織的變化等列為外在因素,顯然是不確切的;第二,他強調銀行信用對經濟發展的推進作用'特別強調銀行對未來勞務和商品所提供的信用(他稱為「非正常信用」)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一觀點中的過分強調銀行信用和將銀行信用分為正常和非正常,是不全面和不合邏輯的。但其強調銀行信用的觀點卻被數十年後的西方貨幣成長論者推崇為珍貴的先行思想資料。此外,他的《經濟周期》對資本主義經濟周期運動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歷史統計資料。

❻ 經濟發展理論的思想淵源

雖然發展經濟學形成於20世紀40-50年代,但關於經濟發展的思想在經濟史上源遠流長,版可以追溯到古典經濟學時代,甚至權更早。這些萌芽思想對當代經濟發展理論的形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代表性人物和著作有: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大衛·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等。
從研究對象上來看,這些早期思想實際上研究的是發達國家本身的增長問題,從研究內容上來看,它們多是有關經濟增長的較為支離的論述,因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所以它們還不能稱為經濟發展理論。

❼ 傳統經濟發展理論,主要是講什麼

經濟發展理論是研究在經濟增長基礎上,一個國家經濟與社會結構現代化演進過程的理論。經濟發展理論是以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為研究對象,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是當今世界經濟學家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❽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區域經濟(regionaleconomy)是指在:

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處於;

(一)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是建立在工業生產生命循環;區域經濟的盛衰主要取決於它的產業結構優劣;處在創新階段的工業部門一般都布局在處於高梯度的經。

(二)梯度發展理論的動態表象——三種效應;在區域經濟梯度推移。

(8)經濟發展論擴展閱讀:

基本要素:區域經濟。

在區域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區域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

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接產生的經濟關系稱之為區域經濟關系。這種關系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系,後者稱之為競爭關系!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