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正常經濟發展

正常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30 18:27:34

1. 我國在正常的經濟發展美國對我們制裁鄧小平說應該怎麼辦

我們不怕戰也不怕她們的威脅,為什麼要爬她們的恩科西 我沒發展自己的經濟

2. 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有什麼影響

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的影響是基礎性的.二者是根與葉.源與流的關系.只有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財富不斷增加.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的背景下.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是很正常的.下半年經濟增速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財政收入增收幅度可能會有所降低。

財政是同國家的產生和存在相聯系。國家為了維持自身的存在和發揮職能,必須消耗一定的社會產品。但是,國家本身通常不直接從事生產活動,因而必須憑借自身擁有的政治權力,強制性地往收一部分社會產品,以滿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這種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它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從這一概念的內容可以看出,財政是一種分配關系,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在社會范圍內集中性的分配關系。這就是財政的本質。

3.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增長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也面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並利用有利時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

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
當前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漲幅總體可控,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上半年經濟增速雖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民間投資保持較高增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位回穩。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既有全球經濟減速的影響,也是我國主動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總體上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第二,物價漲幅總體可控。雖然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但物價漲幅趨於收斂,價格上漲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從需求結構看,在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的同時,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從生產結構看,農業生產投入增加,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現代物流、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從收入結構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財政對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衛生投入大幅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明顯增加。
總體上看,未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物價上漲勢頭的有利條件較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受水利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資增長、產業轉移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因素的拉動,投資增速依然會保持在高位;最終消費在就業狀況改善、工資持續上升、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提高的情況下,將保持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會有所回落,但仍將回歸正常水平,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隨著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社會總需求增速放緩,加之糧食和主要工業品供應較為充裕,翹尾因素逐步減弱,以及穩定物價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後幾個月物價漲幅將有所回落。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保持我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高速增長的難度在加大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相對較為有利,但面臨的矛盾仍然較多,突出表現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價高位運行。由於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勞動工資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今後一個時期抑制物價上漲的任務仍很艱巨。
第二,經濟增速放緩。從投資需求看,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從最終消費看,受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降溫的影響,加之部分刺激消費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將有所減弱。從外部需求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出口企業生產、資金、匯率成本提高等因素疊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現放緩態勢。
第三,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從需求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從生產結構看,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長較快,局部地區電力供需偏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嚴峻。從收入結構來看,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仍明顯高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結構失衡使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相互交織,總量平衡和結構矛盾交互疊加,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
與此同時,受融資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工資上漲、匯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大,經濟效益下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買賣雙方博弈使市場陷入僵持狀態。

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4. 國家經濟發展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由多方面的指標來衡量,一般適用較多的是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費、農村人口比重、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識字率等。不同的組織還制定指標來衡量各種制度環境。 其中,比如「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能比較合理的反應出一個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狀況,是廣泛適用的衡量發展水平的指標。 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幾個主要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或一個季度)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使用的產品和服務(勞務)的價值。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的總和,作為一個國家,叫作國內生產總值,作為一個地區,就叫地區生產總值。 與GDP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的一個指標是GNP,也叫國民生產總值,是指國內居民(單位)在一個既定時期內獲得的收入總值。兩者的區別通俗一點解釋:GDP包括了境外單位或居民在我國境內創造的價值,卻不包括我國單位或居民在境外創造的價值;而GNP正好相反,它包括了我國單位或居民在國外創造的價值,卻不包括境外單位或居民在我國境內創造的價值。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中,兩者基本上是相等的,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兩個數值是不同的。盡管在一些國家這個差別很小,那是因為總有一部分國內產值為外國人所有,而一部分外國的產值又為國內居民所有。 GDP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能從總體上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2004年,我國的GDP總量在世界排名第六,排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之後。2005年,我國的GDP總量為182321億元。)但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它忽略了一些生態環境因素和社會方面的效益。這也就造成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不惜以浪費大量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正在研究神槍手的國民經濟指標核算體系,引入「綠色GDP」的概念,現在這一指標體系已經初步確定。據北京市試點測算,剔除資源環境等因素之後,綠色GDP數值大約為原GDP的75%左右。 盡管現行的GDP核算方法有一定不足,但它也從總體上反映出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 2、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最普遍的一個標准,一般地說,人均GDP高,社會福利水平也就高。國際上比較通行的標准為: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為貧困,達到400美元為溫飽,達到800美元為小康,達到4000美元為富裕。按照這個標准,我國除貴州以外人均GDP都超過了800美元,也就是總體上都達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小康)。 人均GDP在衡量經濟社會福利水平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它是按市場價格來計算的,往往與真實的社會價值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也忽略了資源、生態、環境等社會價值,這就需要引入「綠色GDP」。第二,經濟福利水平取決於市場價格,不同國家的購買力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引入「價格指數」。第三,人均GDP沒有考慮到經濟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有時人均GDP高的國家福利水平還可能低於人均GDP略低的國家,最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比如巴西、玻利維亞、阿根遷等,人均GDP已經超過了3000美元,有的達到5000美元,但由於貧富差距太大,社會卻是動盪不安,經濟學界稱其為「拉美陷阱」,這就需要引入「基尼系數」。 3、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是用來判斷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個指標,它的數值在0~1之間,基尼系數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0表示絕對平均,1表示絕對不平均。目前公認的標準是,基尼系數在0.3以下為「好」,0.3—0.4之間為「正常」,超過0.4為「警戒」。一旦基尼系數超過0.6,表明該國社會處於可能發生動亂的「危險」狀態。關於我國的基尼系數是多少,官方的說法是在0.4~0.45之間,有的學者認為可能已經超過了0.5,總之已經超過了「正常」范圍,這一點已經引起了高層的重視。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目前貧富差距較大,資料說,50個富豪的資產,就相當於5000萬農民的年收入;300萬個百萬富翁的資產,就相當於全國9億農民兩年的總收入。 4、城鄉居民收入 這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最為直接的指標。在城鎮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叫農民人均純收入。目前,我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很大,而且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收入差距也很大。2005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最高的是上海18645元,最低的是青海8058元,相差10587元;遼寧省為9108元,排名13,低於全國平均線1385元;鐵嶺市為6526元,低於全省平均線2582元,低於全國平均線3967元,比全國最低的青海省還少153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全國平均為3255元;最高的也是上海8342元,最低的是貴州1877元,相差6465元;遼寧省為3690元,排名第九,高於全國平均線435元;鐵嶺市為3756元,分別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線66元和501元。再從城鄉差距看(也許有不可比性),全國城鄉差為7238元,遼寧省相差5418元,鐵嶺市相差2770元。 5、恩格爾系數 它是世界上比較通用的衡量國民生活質量的一個指標。它是指用於購買食品的支出占整個支出的比例。通用的標准為:恩格爾系數高於60%為貧困,60%~50%之間為溫飽,50%~40%為小康,40%~30%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2005年,全國城鎮為38.5%,農村為41.9%,城鎮最低的是重慶和內蒙古31.4%,最高的是西藏53.9%,農村最低的是北京32.8%,最高的是西藏60.3%;遼寧城鎮為38.8%,農村為41.6%。 其他不重要

5. 為什麼企業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穩定

企業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穩定,這是因為:
第一,國家經濟是由無數個企業的經濟構成的。如果所有的企業都盈利,都運轉良好,那所有的企業加起來,就證明國家經濟好,有利潤,財政收入多,國民經濟自然穩定。
第二,企業安置了許多人就業,全國的企業安置了絕大多數人就業,如果企業經濟發展的好,能按時發工資、獎金,職工就安居樂業,社會就穩定。而如果企業虧損,經營出問題,那麼就可能發不出工資、甚至裁人、倒閉。失業工人就會上街鬧事,社會就會動盪。
所以,無數企業經濟的正常發展了,國家財政收入和全民就業問題也就都解決好了,自然就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穩定了。

6. 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一、某些危害並不是經濟發展造成的。 近來社會出現很多熱點非典、禽流感內、豬流感、毒牛奶等,容但這些社會危害有多少是由於經濟發展造成的呢?如果經濟和這些危害並沒有直接關聯。 二、經濟發展為我們處理社會危害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 如果經濟沒有發展,我們手頭物品有限,貨幣也不多,那麼一旦出現大規模危機,我們肯能就只有在床上等死一條路了。 三、事實證明經濟發展使得人們生活得到的好處大於壞處 經濟發展使得人類的人均壽命增加 經濟發展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 經濟發展使得人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多彩 我們要正視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並且有盡力避免這些問題,至少也要用發展的成果處理這些問題造成的後果,我們要比較經濟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哪個更多,不能飲鴆止渴,也不能因噎廢食。

7. 經濟穩定與發展的含義是什麼

經濟穩定包含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多重含義充分就業。版充分就業並非指可就業人口權的百分之百的就業。充分是指可就業人口的就業率達到了由該國當時社會經濟狀況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物價穩定。就是指物價上漲幅度維持在不至於影響社會經濟正常運行的范圍內。國際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國在國際經濟往來中維持經常性項目收支的大體平衡 經濟發展:既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伴隨經濟增長過程而出現的技術進步、結構優化、制度變遷、福利改善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進一步和諧等方面的內容。因此,經濟發展是反映一個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水平的綜合性的概念。

8. 為什麼正常的經濟發展會產生通貨膨脹呢

所謂復的通貨膨脹指的是物制價的持續上漲,注意持續這兩個字,一期的物價上漲不能稱為通脹
如果是長期穩定的通貨膨脹對經濟實際上是沒有影響的,因為通脹一段時間後人們會形成對通脹的預期,於是在制定價格與工資時提前考慮一個上漲量,由於是工人,廠商,消費者都對物價上漲幅度有相同的預期,所以工資也會同比例增長,也就是對消費者的生活不造成任何實際影響。真正會造成影響的是未被預期的通脹
可以參考宏觀經濟當中「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這個理論

9. 有經濟發展不一定就有正常的經濟增長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經濟增長是產量的增加,這里的產量可以表示為經濟的總產量版,也可表示成人均產量權。經濟增長通常用經濟增長率度量。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國民的生活質量,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和制度結構的總體進步。經濟發展是反映一個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概念。如果說經濟增長是一個「量」的概念,那麼經濟發展就是一個「質」的概念。
因此簡單以經濟增長來衡量經濟發展是不對的。

10. 什麼是經濟發展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

經濟就是對物資的管理;是對人們生產、使用、處理、分配一切物資這一整體動態現象的總稱。這一概念微觀的指一個家庭的家務管理,宏觀的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在這一動態整體中,包括著人類的生產、儲蓄、交換、分配的各項活動;生產是這一動態的基礎,分配是這一動態的終點。

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10)正常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改革問題的經濟學研究,也都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資源配置問題,一條是激勵問題,當然還有兩者的結合。與資源配置問題相關的是關於市場的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幫助性作用。價格,包括產品市場價格和要素市場價格,是其中的核心問題。

與激勵問題相關的是關於產權、合同、所有制、治理等問題。當然,激勵與價格也密切相關,但是它不僅與價格相關,更與政府與個人、政府與企業、政府層級部門之間的權力配置關系密切。

由於經濟思想和學說受社會、歷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因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必然隨著歷史時代的更迭而發生變化。

閱讀全文

與正常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