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湖南經濟影響

湖南經濟影響

發布時間:2020-11-30 03:56:21

㈠ 湖南省在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和困難有哪些

投資拉動的後勁不足。一是拉動力強的重大項目欠缺。1-8月,全省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占總投資的25.9%,而全國平均在50%以上。億元以上項目個數、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佔比均居中部六省末位。二是新增貸款指標限制了後續投資發展。湖南省2013年新增貸款計劃指標到9月底只剩200億元,僅剩全年計劃的10%。部分銀行已用完全年額度,只收不貸。三是受國家不動產登記政策影響,市民觀望情緒比較高,投資性購房受到限制,房地產投資不溫不火。四是始於2008年的高速建設高潮已經接近尾聲,集中進入通車掃尾階段,大多是續建項目,新增項目極少。

㈡ 湘江水運對湖南經濟發展的影響

①加強經濟發展
②帶來水力資源
③提供河運交通

㈢ 湖南省為什麼是經濟大省

1,工程機械,湖南作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擁有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兩家行業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約佔全國總量的26%,穩居全國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第一位產自湖南的挖掘機、水泥泵車、起重機、鏟車等服務者中國這個基建狂魔。
2,株洲中車,中國中車的總部雖然是設在北京,但是主要的生產銷售基地都是湖南株洲,全國百分之八十的火車地鐵軌道裝備都是株洲生產,株洲為中國的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源源不斷提供者動力來源!
3,文化產業。湖南的娛樂文化產業有多發達,看看湖南衛視捧紅的明星就知道了何炅、汪涵、謝楠、快樂家族、天天兄弟、張傑、李宇春、曾軼可等超女、快男。湖南衛視收視率一直位居全國省級衛視第一;湖南原創動漫總產量連續排名全國第一;湖南《體壇周報》占據全國體育類報紙60%以上的發行和廣告份額。
4,煙花,湖南瀏陽,一座專門生產煙花爆竹的城市,被稱為我國的「煙花之鄉」。湖南瀏陽生產的煙花佔到全國的一半左右,奧運開幕上用的煙花就產自這里。
5,國家級風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2處、省級風景名勝區49處,總面積約6745.07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3.18%。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數量名列全國第一,風景名勝區總數(含國家級和省級)列居全國第二。特別以阿凡達的取景地張家界最為著名。

㈣ 湖南的經濟是什麼

綜合
2004年,全省GDP為5612.26億元
第一產業增加值1155.85億元
第二產業增加值2214.41億元
第三產業增加值2242億元
人均GDP為9117元
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為20.6∶39.5∶39.9
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4%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5.1,其中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3.9;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為127.3;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8.0;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為114.4;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為105.5;房地產價格指數為105.1。

農業
2004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例為55.2∶6.5∶31.9∶6.4,全年糧食種植面積5069.4千公頃,其中優質稻種植面積1915.7千公頃,占水稻種植面積的比重為47.9%,油料種植面積877.6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42.1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962.5千公頃。全省畜牧業增加值368.57億元,漁業增加值73.97億元。

糧食總產量2810.26萬噸
油料總產量139.61萬噸
棉花總產量20.62萬噸
甘蔗總產量110.76萬噸
煙葉總產量18.93萬噸
蔬菜總產量2315.33萬噸
油菜籽總產量106.97萬噸
出欄肉豬7039.57萬頭
出欄牛185.01萬頭
出欄羊790.54萬
肉類總產量596.15萬噸
禽蛋產量88.1萬噸
牛奶產量6.66萬噸
水產品產量167.21萬噸

工業
2004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1781.1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98.14億元,其中裝備製造、鋼鐵有色、卷煙食品、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十大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911.97億元,十大標志性工程企業增加值391.17億元。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次能源生產總量3146.4萬噸標准煤
全年發電量605.18億千瓦時
原煤生產量3036.15萬噸
原油加工量610.36萬噸
粗鋼產量804.07萬噸
鋼材產量802.11萬噸
十種有色金屬117.43萬噸
水泥3358.42萬噸
燒鹼30.67萬噸
純鹼18.86萬噸
硫酸169.19萬噸
化肥213.77萬噸
紗23.91萬噸
卷煙1350.17萬支
家用電冰箱61.17萬台
汽車8.92萬輛
程式控制交換機5.63萬線

㈤ 國家為什麼不重視湖南省發展經濟

國家並沒有不重視湖南省發展經濟。在2019年末全省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規模工業、投資、出口等指標逆勢上揚,位居全國前列。

2020年要確保經濟穩定增長,就要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要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要牢牢把握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新技術、新模式為傳統企業賦能。

(5)湖南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保持「穩」的主基調,迸發「進」的新活力,湖南省經濟呈現出「好」的總態勢。產業更「新」,發展後勁更足。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落地成長,高端創新人才加速集聚,「智能+」賦能製造業升級,高新技術企業全年有望突破6000家。

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逾6000億元,同比增長11.5%,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底色更「綠」,可持續性更強。綠色生產方式漸成潮流,成為企業、行業的自覺選擇。

湖南傳統鑄造行業中,金龍智造有限公司演繹了一出井蓋「變形記」。公司過去生產普通井蓋,能耗高、附加值低;現在生產的井蓋,既減少能耗降低成本,還增加了新功能:井蓋既是水質環境的「監測站」,也是5G信號的「發射站」。依靠綠色轉型,這家工廠近兩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

㈥ 湖南和湖北的經濟實力的詳細分析。

在整個中部,湖南和湖北經濟發展水平略為領先於河南江西安徽等省份,兩湖之間互相咬得比較緊,嚴密盯防,彼此競爭性很大,比如相互封鎖對方的煙草等等,在武漢很難買到湖南的芙蓉王。為這個經濟問題,兩湖網友月月吵,年年吵,已經持續多年了。可以想見,兩地政府關系也不大好,互相防備,合作極少,基本是老死不相往來。相反,湖南同廣東廣西,江西,貴州則沒有湖北這種特殊矛盾。

㈦ 湖南的地理位置對湖南自然環境與經濟有哪些影響

湖南地勢屬於雲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湘西有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山
常德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地處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
湖南的地理環境問題包括 自然環境問題:旱澇災害 人為環境問題: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

㈧ 湖南,一個經濟上的落後省份,為什麼湖南衛視卻那麼厲害

這個問題提得很尷尬,第一,湖南從來就不屬於落後省份,而是屬於中不溜的,2017年GDP排全國所有省份里的第九(包括直轄市)。第二,湖南衛視厲害是什麼概念?是利潤大還是知名度高?寧夏青海西藏2017年經濟總量排名全國倒數三名,但你去一趟旅遊的錢可以去兩次薩瓦迪卡。這算不算厲害?貴州也不富裕,還有個影響我們好幾十年的老乾媽,還有雲存儲大本營,這算不算厲害?

㈨ 湖北省和湖南省的經濟,文化差距,表現在那些方面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學特徵而言,我國南方人矮,北方人高。 據統計,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93米,雲貴川地區則是1.647米。從南北方的氣溫差異來講,由於南方氣候炎熱,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生殖器官發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於氣候寒冷,影響了體內酶的活性,新陳代謝慢,生命周期長;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長而寒冷,人們的戶外活動少,體內營養物質積累多,因而長得「人高馬大」些。

南輕北重:由於受到資源和區位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徵,即我國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北方煤炭、石油、鐵礦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因而逐漸形成以采礦、冶金、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而東南沿海地區資源貧乏,但是交通便捷,資金技術力量雄厚,所以便揚長避短,發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業類型,因而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南經北政:從總體上看,我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歷來是我國的政治中心,秦、漢、唐定都長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更確定了北方在全國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現代,由於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從我國東南沿海傳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得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不斷加強。因而「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兩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南繁北齊:我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直線距離3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 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一則我國北方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二則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於人們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話」。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通風散熱。北方由於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築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另外,我國南方的園林建築,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蘇州的拙政園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園林建築則平緩嚴謹,粗壯質朴,內外空間界限分明。我國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做出總結:「南方為棚,多出口。北方為窩,多封閉。」可見,從適應環境、居住舒適出發,南方建築注重台風散熱,北方建築利於保溫保暖。

南澇北旱:我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為此黨中央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以調節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矛盾,這樣既可緩解南方的水急,又可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危機。

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異的詞彙還有南拳北腿、南腔北調、南柔北剛、南甜北咸等等。總之,南北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復雜,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南北雙方應正視這種差異的存在,實現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

㈩ 湖南和湖北的經濟實力哪個更強

湖北的經濟實力更強。

一、經濟:

2019年湖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9752.12億元,同比增長7.6%。2019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1%。2019年,全省進出口總額4342.19億元,同比增長41.2%。2019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同比增長7.7%

2019年,湖北省完成生產總值45828.31億元,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809.09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9098.62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2920.60億元,增長7.8%。

二、運輸

湖南:2018年全省客貨運輸換算周轉量5448.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8%。貨物周轉量4404.3億噸公里,增長2.0%。

湖北:2019年,湖北省完成貨物周轉量7237.85億噸千米,比上年增長8.4%;旅客周轉量1386.79億人千米,下降2.2%。

三、旅遊

湖南:2018年全省國內遊客7.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5%;入境遊客365.1萬人次,增長13.1%。旅遊總收入8355.7億元,增長16.5%。

湖北:2018年,湖北省國內旅遊人數7.27億人次,增長13.8%;國內旅遊收入6344.33億元,增長15.0%。

(10)湖南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湖北人民生活

2019年,湖北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1元,增長9.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增長9.4%。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1%,漲幅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3.0%,農村上漲3.2%。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價格七漲一降。

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0%,衣著價格上漲1.6%,居住價格上漲1.9%,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4%,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7%,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2.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8%,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2.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7%。


閱讀全文

與湖南經濟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