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東南亞經濟發展的特點

東南亞經濟發展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0-11-30 02:43:03

⑴ 亞洲經濟發展有什麼特點

亞洲經濟總體將向前發展。但就亞洲各國而言,貧富差距會進一步加大。造成這一原因主要是戰亂和政治格局的動盪及大國干涉。

⑵ 東南亞各國經濟特點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菲律賓--1946年獨立; 1950年以後,政府開始限制消費品進口,實行外匯管制,鼓勵發展替代進口商品的工業; 20世紀60年代後期,採取經濟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取得一定成效; 1982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 菲律賓的外項型工業比較發達. 越南---1945年獨立; 1976年宣布全國統一; 1986年實行改革開放; 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著名的稻米產區,從越南出口的產品來看,大多都為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屬於欠發達的農業國. 寮國---1945年獨立; 1975年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1988年以來,推行革新開放路線,對內調整經濟結構,對外實行開放. 柬埔寨--屬於落後的農業國; 1998年以後將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作為首要任務,現在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泰國---屬於典型的農業國; 1961年起,實行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計劃; 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擴大出口,引進外資,改變單一經濟結構,經濟發展較快,逐步向新興工業國轉化; 1995年,人均收入已超過2500美元; 1997年,爆發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1999年下半年,經濟開始恢復; 1991年起,實行汽車業自由化,發展很快; 泰國是世界首位出口大米,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盡次於日本和中國的第三大海產國. 緬甸---1948年獨立; 1987年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89年,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經濟發展增速; 近年來,私營經濟發展較快; 1997年以後,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其它因素,經濟遭遇困難. 緬甸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水力資源都很豐富; 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出口國. 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 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推出; 自然資源豐富; 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業的發展,重點是電子,汽車裝配,鋼鐵等部門,礦業以錫,石油,天然氣開采為主,農業以香蕉橡膠,可可,熱帶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 印度尼西亞-1945年獨立; 1968年以來,大力調整經濟和產品結構; 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 工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外向型的製造業;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新加坡---1965年成立共和國; 建國後,在保持原有以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為主的經濟特色的同時,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來建立較合理的經濟結構. 製造業發展極為顯著,是僅次於休斯頓和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大; 糧食全部靠進口; 對外貿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新加坡的五大經濟支柱:運輸,貿易,金融,製造業和旅遊業. 汶萊---其經濟支柱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 獨立後,積極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 主要出口:原油,石油產品和液化天然氣. 東帝汶--2002年成立民主共和國; 經濟落後,基礎設施差,一些地區還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農業為國民經濟的主體

⑶ 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特點

菲律賓--1946年獨立;
1950年以後,政府開始限制消費品進口,實行外匯管制,鼓勵發展替代進口商品的工業;
20世紀60年代後期,採取經濟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取得一定成效;
1982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
菲律賓的外項型工業比較發達.

越南---1945年獨立;
1976年宣布全國統一;
1986年實行改革開放;
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著名的稻米產區,從越南出口的產品來看,大多都為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屬於欠發達的農業國.

寮國---1945年獨立;
1975年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1988年以來,推行革新開放路線,對內調整經濟結構,對外實行開放.

柬埔寨--屬於落後的農業國;
1998年以後將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作為首要任務,現在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泰國---屬於典型的農業國;
1961年起,實行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計劃;
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擴大出口,引進外資,改變單一經濟結構,經濟發展較快,逐步向新興工業國轉化;
1995年,人均收入已超過2500美元;
1997年,爆發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1999年下半年,經濟開始恢復;
1991年起,實行汽車業自由化,發展很快;
泰國是世界首位出口大米,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盡次於日本和中國的第三大海產國.

緬甸---1948年獨立;
1987年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89年,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經濟發展增速;
近年來,私營經濟發展較快;
1997年以後,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其它因素,經濟遭遇困難.
緬甸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水力資源都很豐富;
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出口國.

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
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推出;
自然資源豐富;
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業的發展,重點是電子,汽車裝配,鋼鐵等部門,礦業以錫,石油,天然氣開采為主,農業以香蕉橡膠,可可,熱帶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

印度尼西亞-1945年獨立;
1968年以來,大力調整經濟和產品結構;
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
工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外向型的製造業;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新加坡---1965年成立共和國;
建國後,在保持原有以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為主的經濟特色的同時,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來建立較合理的經濟結構.
製造業發展極為顯著,是僅次於休斯頓和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大;
糧食全部靠進口;
對外貿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新加坡的五大經濟支柱:運輸,貿易,金融,製造業和旅遊業.

汶萊---其經濟支柱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
獨立後,積極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
主要出口:原油,石油產品和液化天然氣.

東帝汶--2002年成立民主共和國;
經濟落後,基礎設施差,一些地區還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農業為國民經濟的主體.

⑷ .說明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新加坡經濟發展的特點。

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州、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新加坡依靠馬六甲海峽,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降水分明顯的旱雨兩季;而在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則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多雨,氣候濕熱。
農產以水稻、天然橡膠、椰子、油棕和蕉麻為主,天然橡膠主要在泰國,椰子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油棕在馬來西亞;蕉麻也稱馬尼拉麻,在菲律賓。礦產以錫和石油為主。

⑸ 東南亞國家經濟怎樣

東南亞各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形成了以季風水田農業和熱帶種植園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但是經濟結構比較單一。

除新加坡外其餘國家經濟均落後, 在未來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東南亞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用和戰略地位將更加重要。

⑹ 東南亞經濟文化發展的特點

菲律賓--1946年獨立;
1950年以後,政府開始限制消費品進口,實行外匯管制,鼓勵發展替代進口商品的工業;
20世紀60年代後期,採取經濟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取得一定成效;
1982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
菲律賓的外項型工業比較發達.

越南---1945年獨立;
1976年宣布全國統一;
1986年實行改革開放;
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著名的稻米產區,從越南出口的產品來看,大多都為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屬於欠發達的農業國.

寮國---1945年獨立;
1975年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1988年以來,推行革新開放路線,對內調整經濟結構,對外實行開放.

柬埔寨--屬於落後的農業國;
1998年以後將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作為首要任務,現在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泰國---屬於典型的農業國;
1961年起,實行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計劃;
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擴大出口,引進外資,改變單一經濟結構,經濟發展較快,逐步向新興工業國轉化;
1995年,人均收入已超過2500美元;
1997年,爆發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1999年下半年,經濟開始恢復;
1991年起,實行汽車業自由化,發展很快;
泰國是世界首位出口大米,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盡次於日本和中國的第三大海產國.

緬甸---1948年獨立;
1987年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89年,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經濟發展增速;
近年來,私營經濟發展較快;
1997年以後,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其它因素,經濟遭遇困難.
緬甸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水力資源都很豐富;
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出口國.

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
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推出;
自然資源豐富;
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業的發展,重點是電子,汽車裝配,鋼鐵等部門,礦業以錫,石油,天然氣開采為主,農業以香蕉橡膠,可可,熱帶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

印度尼西亞-1945年獨立;
1968年以來,大力調整經濟和產品結構;
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
工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外向型的製造業;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新加坡---1965年成立共和國;
建國後,在保持原有以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為主的經濟特色的同時,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來建立較合理的經濟結構.
製造業發展極為顯著,是僅次於休斯頓和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大;
糧食全部靠進口;
對外貿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新加坡的五大經濟支柱:運輸,貿易,金融,製造業和旅遊業.

汶萊---其經濟支柱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
獨立後,積極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
主要出口:原油,石油產品和液化天然氣.

東帝汶--2002年成立民主共和國;
經濟落後,基礎設施差,一些地區還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農業為國民經濟的主體.

⑺ 東南亞國家主要特點

亞洲東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它是亞洲緯度最低的地區,是亞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亞澳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在氣候和生物界均有明顯的反映;本區也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交匯地帶.這種地理位置使東南亞具有濕熱的氣候,並形成繁茂的熱帶森林,是本區與其他區的根本差異。東南亞在構造地形上可分為兩大單元,一是比較穩定的印度-馬來地塊,一是地殼變動比較活躍的新褶皺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兩種類型,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為主.可分為二個亞區。
北鄰亞洲、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南鄰大洋洲。是一個海上樞紐。
今天的東南亞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有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在未來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東南亞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用和戰略地位將更加重要。

⑻ 東南亞特點

亞洲東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它是亞洲緯度最低的地區,是亞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亞澳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在氣候和生物界均有明顯的反映;本區也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交匯地帶.這種地理位置使東南亞具有濕熱的氣候,並形成繁茂的熱帶森林,是本區與其他區的根本差異。東南亞在構造地形上可分為兩大單元,一是比較穩定的印度-馬來地塊,一是地殼變動比較活躍的新褶皺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兩種類型,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為主.可分為二個亞區。
北鄰亞洲、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南鄰大洋洲。是一個海上樞紐。
今天的東南亞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有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在未來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東南亞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用和戰略地位將更加重要。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⑼ 簡述東南亞經濟發展特點、原因

原因:沿海 交通便利 對外貿易、文化交流頻繁

閱讀全文

與東南亞經濟發展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