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合中國實際闡明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與區別 結合中國實際展望中國工業化發展道路的前景
毫無疑問,中國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成就是巨大的,沒有經濟增長就沒有經濟的發展,經濟增長才能帶動經濟發展,但是經濟發展又不等同於經濟增長。當前中國的經濟增長有一部分是無效增長,出現了有增長無發展的狀況。這有一些是地方政府在gdp刺激下做的無效投資,還有部分是大量外資企業將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高消耗的產業轉移到中國來並且將利潤抽走,只將gdp留下,這樣政府的經濟數據十分亮眼,可經濟績效低下。老百姓的收入與經濟增長速度不匹配。
中國工業化的前景是美好的,中國有著人口眾多,幅員廣闊,市場龐大等有利因素,但又同時面臨許多嚴峻挑戰。中國的人口比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還多。發達國家人口最多的是美國,它的人口是3億人,但消耗了與其人口不成比例的能源,美國控制著世界大多數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而我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如果達到美國那樣的水平是不可想像的,況且我國在世界經濟、能源體系和金融體系中沒有美國那樣的地位,所以我國只能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這是沒有前例可循的。我國作為一個後發國家,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水平有五十到一百年的差距,這既是我們的發展潛力,同時是我們的巨大挑戰。因為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能源金融以及科技領域具有壟斷地位,我們若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只能會被發達國家越拉越遠。因此我們工業化的前景廣闊,但如果不能把握好當前的發展大局,中國的工業化有可能中斷,甚至陷入拉美化的不利狀況。當前中國經濟的問題體現在外資橫行,經濟發展粗放,仍然停留在低端產業,投資效益低下,科技創新能力弱。
相信中國如果能夠進入以科技驅動經濟發展的良性軌道,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是可以預期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② 對中國和東盟各國的關系發展前景展望
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尤其是國際性區域經濟合作的形勢發展,對我們開展對外交往與合作和推動我區的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十分有利。但是,如何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採取有效措施,擴大對外交往與合作,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揚長避短,提高「走出去」的成效。東盟各國充滿商機,但是「走出去」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我國農業、林業、機械製造、制葯、農副產品加工、采礦、水產養殖等產業具有相對優勢,中小企業有一定基礎。因此,根據東盟各國的產業結構和市場環境,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應以我國的優勢產業和中小企業為主。
發揮友城渠道的作用,為拓展我國與東盟的合作出力,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工作。
我們應該更好地的學習,不斷增長知識,增加對社會各界各階層的了解,利用植根於廣大民眾之中的各種友好關系,為「走出去」多辦實事。
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我國是進入東盟的前沿;開中國-東盟博覽會,我國是永久舉辦地;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我國也有優勢。
我們應當以承辦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夢想,不失時機採取相應措施,鼓勵大家好好學習,讓國家組織企業盡快「走出去」。這樣,我們才能抓住歷史機遇,把我國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是廣西走上國際經濟舞台的一個序幕,因此,廣西應把舉辦南博會看成是一次重大機遇。
如何抓住這個歷史機遇,高起點、高水準地辦好南博會,以此推動廣西新一輪發展。
南博會不但能促進廣西—批主導產業的形成和發展,給廣西帶來強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而且能促進我區產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推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每年一度的南博會將使南寧加速成為—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廣西和東盟以及世界其它國家、地區的企業家、投資商打造貿易、投資合作、研討對話、文化交流的平台,為東盟國家企業進入廣西和廣西企業「走出去」架起橋梁,促進雙方商品和服務的雙向流動,使雙方企業共同分享貿易自由化帶來的機遇和利益」。
南博會逼著我們必須把主導產業的科技創新、新成果轉化、標准化水平等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把整個產業水平包括會展業的整體水平都提高升級。
在進軍東盟的征程中,廣西所處的地理區位優勢只是潛在的優勢,目前受到有來自國內和國際的競爭。雲南憑借瀾滄江———湄公河這條「黃金水道」也有意成為進軍東盟的「橋頭堡」;廣東雖然與東盟的地緣優勢不是很強,但其擁有湛江等優良港口,擁有—整套與國際接軌的進出口貿易機制,擁有—大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群。此外,而同樣處於東亞經濟中心位置的越南,率先建立了新清自貿區,實行了相當於自由貿易區的投資和稅收優惠政策。時不我待,廣西應及早應對,迎接這一挑戰的到來,政府必須大力培養自己的品牌,從而形成自己區域發展的一種影響力。南博會的市場化運作實質就是政府經營品牌,要想在國內外激烈競爭的會展業中脫穎而出,長久不衰,就必須在打造強勢上下功夫。—是要在大力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加強與有關科研機構和經營企業的交流和合作,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不斷提高主導產業的科技含量。二是要搞強強聯合,借力造勢,在招展招商工作中積極爭取國內外高科技企業以及名牌會展企業參與,藉助國際知名品牌提高南博會的檔次和知名度。
—個城市像企業一樣是需要經營的。
南寧要想成為現代物流中心樞紐,必須緊緊圍繞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的新趨勢,在規劃理念、內容、方向、政策、機制和法治等方面求真務實。國際上物流業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無不伴隨著製造業和商業的繁榮,沒有製造業作支撐,貿易、物流也會成為無源之水,南寧要想獲得超常規發展,必須大力發展優勢產業,穩定均勢產業,淘汰劣勢產業。對於前來轉化成果的企業,給予優惠的政策,提供最好的條件,構建中國西部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政策服務「特區」,加速產業經濟向高附加值的製造產業轉移,把南寧打造成「世界級製造中心」。
加快城市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強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政府對此應有超前的目光與規劃。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際競爭的基本單位既不是企業也不是國家,而是大城市圈。作為大南寧都市圈裡區位優勢最明顯的北部灣地區是廣西發展戰略的主要方向,應積極經營和營造「欽州灣—北部灣發展系統」,吸引東盟和廣東、海南、港澳台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到桂東南和環北部灣地區投資,使「臨港經濟」成為我區招商引資的大熱門,把桂東南地區建設成為「南海發展系統」在北部灣的物流港和物流區。
建立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社會體系。
參考資料 http://www.cafair.com/
http://www.mofcom.gov.cn/subject/nbh/
③ 我國網路經濟發展的趨勢及展望急急急!!!
當前我國的網路經濟雖然發展迅猛,但是並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已經完全趨於成熟,優勢是在我國的社會轉型時期,不穩定因素的增多,網路經濟領域內仍然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部分。
1 電子商務成為網路經濟的中堅
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到4.8萬億元,同比增長33.5%。電子商務之所以能夠成為網路經濟的中堅,是由於我國的實體經濟將會一直成為我國的經濟增長的最主要部分,實體經濟在規模擴大和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必將要使用電子商務這一模式來進行低成本的推廣,而企業在電子商務上的投入,由於我國的企業眾多,電子商務的投資規模也會擴大。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國企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尋求新的發展出路,是這些企業的未來目標,電子商務正好給這類企業提供了新的影響和推廣渠道。未來我國的中西部地區的網路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同時加上虛擬商品的交易擴大,廣告媒體體等電子商務企業的數量也會增多。總之,電子商務是網路經濟中的主幹部分,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引起足夠的重視。
2 網路購物系統化加深
艾瑞咨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路購物市場的交易規模達到4610.0億元,較2009年增長75.3%,佔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3.2%。網路購物的系統化將會更加明顯,首先是交易的規模化,主要原因是我國傳統企業的實體營銷成本的不斷提高,讓企業發現了網營銷和推廣的便捷之處,傳統企業的加入,讓網路交易的規模和層面不斷擴大;其次,網路銷售產品的多樣化,以前的網路營銷是實體物品的影響,而當前隨著知識的爆炸,廣告的力量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虛擬物品的交易數量增長,虛擬物品主要是知識產權的轉讓,廣告設計,報紙刊物發行等;最後,電子商務企業的國際化,網路的國際互聯,讓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的增多,讓電子商務企業的也越來越重視到國際的網路營銷的重要性,2010年中國網路購物市場中跨國交易現象層出不窮。從上述的三點,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網路經濟的范圍更加寬廣,網路購物更加系統化。
3 網路游戲將持續走熱
網路游戲成為網民消費的另外一個重要部分,網路游戲的發展依然迅猛,然而網路游戲的創新力度不夠,經典和精細游戲的缺乏,讓國外的網路游戲更加受到關注,而國產網路游戲由於盈利目的過於強烈,使得網路游戲的網民對游戲的忠誠度不高。網頁游戲,在今後的發展中,將會朝著休閑和益智方向發展,而且網頁游戲的便捷也是廣大網頁游戲愛好者的關注點,曾經風靡的「偷菜」「QQ農場」,以及今年來的「神仙道」等,都是傑出的代表作;大型網路游戲,將會朝著故事情節的和玩法的以及收費的創新,國外網路游戲例如「魔獸世界」「DNF」等都是我國網路游戲應該學習的重點,國內游戲的傑出代表「夢幻西遊」「大話西遊」等,需要進一步挖掘深度。由此發現,手機游戲的網路化需要強大的手機客戶端支撐,壓縮手機網路和單機游戲的開發和運行成本,是新的發展趨勢。
4 網路廣告潛力有待挖掘
網路廣告的發展,以google廣告最為著名,其廣告的平民化,很好的利用了我國的人口基數這一問題,其廣告業務發展快速。實體行業經濟的發展對這些垂直類型網站有很大推動作用。網路廣告還在視頻、網路社區、搜索引擎上的播報,加上優酷與土豆的合並,視頻廣告的份額有一定的變動,但是網路廣告的規范性和精品還未推出,這是阻礙網路廣告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利用網路搜索引擎的廣告,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與網民的搜索習慣和各類喜好有關系,搜索引擎模式下的網路廣告的潛力巨大。因此,搜索引擎的網民親和能力是我國各大搜索引擎需要努力的開發的方向。
5 移動互聯網成為新的載體
2010年移動增值服務仍為市場主體,佔比56.5%。其次為手機游戲和手機購物,分別佔比12.9%和10.2%。[1]通過簡訊傳遞最新的購物、娛樂和優惠信息,在區域內形成手機消費促進手,手機的普及率遠遠比電腦要高,這也就讓更多並不會使用電腦的大齡人群,能夠通過手機來進行購物和消費,同時手機網路游戲在91助手,諾基亞PC套件,安卓系統的開發,手機游戲和手機應用產品猛增。那麼,移動互聯網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於網路的穩定性和資費問題。
④ 如何展望我國經濟法未來的發展前景
經濟法學的前自景有: 1、刑事辯護律師 2、民事辯護律師 3、經濟辯護律師 由於國內沒有系統的分類,只要考過司法職業考試可以辯護各類案件,從事哪一類案件取決於你個人的法學專業專長!經濟法學沒有明確的范圍,民商類法學問題中,每一門法都是相...
⑤ 簡要歸納茶館與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並展望茶館未來的發展趨勢。急急急!
把茶葉來文化,茶館吧,茶客關聯社自會經濟的一體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分析,2011年我國茶葉出口量32.26萬噸,居世界第二,茶葉總產值達到了1610億元。隨著近年新建茶園進入盛采期,預計到2014年,我國茶葉將會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2014年茶葉行業的發展現狀..
⑥ 中國在2020年經濟發展的前景展望以及有哪些短板
1、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突出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領域,發展不全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不同社會群體民生保障方面。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
2、貧富差距
努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
(6)展望我國經濟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2020年,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將繼續強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居民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5%。在各項消費政策「組合拳」的刺激下,預計2020年我國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
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繼續強化。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政府更加重視發揮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作用。消費升級過程推動各種資源要素匯聚融入實體經濟,促進存量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優質增量資源進一步擴充,可以靶向破解實體經濟發展難題,熨平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影響。
⑦ 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未來
十九大報告對未來發展作了整體部署,十九大報告提到: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我國在2010年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之後,經濟增速開始出現放緩,經濟增速已經從前三十年年均10%以上放緩至2016年的6.7%。未來經濟增速繼續放緩是必然,但增速放緩的幅度和程度就取決於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和鼓勵創新等措施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帶來的經濟潛力釋放的情況。分基準、積極及消極三種情景來模擬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基準情況下,我國經濟改革穩步推進,全要素生產率逐漸釋放,使增速穩中趨緩,經濟增速達到亞洲發達經濟體在同樣人均收入水平時的平均水平。只要我國經濟改革到位,增長潛力得以順利釋放,經濟將完全具備保持平穩增長的能力,經濟增速下降過程較為平緩,有望實現目前全球先進國家進入中上等收入之後的增長狀況。這種情景出現的概率很高,大約為50%左右。在基準情況下,預計2016-2020年均經濟增速為6.5%;2021-2035年均經濟增速為5%。
在積極情況下,意味著我國經濟改革取得全面成功,使全要素生產率達到改革開放之初的較高水平,增長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經濟增長狀況將好於基準情況,繼續書寫全球經濟增長奇跡。積極情況出現的前期條件是期間在傳統動能保持高增長的同時,全要素生產率也要恢復到改革開放之初的高水平,而且不能發生任何內外部的風險沖擊。預計這種情景出現的概率大約在40%左右。這種情景下,預計2016-2020年均經濟增速為6.7%;2021-2035年均經濟增速為5.5%。
在消極情況下,如果各項改革措施難以推進,社會問題逐漸爆發,外部或內部爆發金融風險等沖擊,則會帶來經濟失速的風險,此時經濟增速可能出現持續較快下滑,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預計這種情景發生的概率極低,大約只有10%左右。在這種情景下,預計2016-2020年均經濟增速跌至6.3%;2021-2035年均經濟增速為3.5%;2035-2050年經濟增長可能停滯不前,中間可能會出現階段性負增長。
由於經濟增速是剔除物價波
⑧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遷與展望400字
展望21世紀,建設小康社會將面臨一系列重大挑戰,如經濟飛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矛盾(經濟不穩定、社會不穩定、政治不穩定),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公平與效率的兩難選擇,科技和教育發展滯後和知識經濟時代興起提出的新挑戰,急驟變化的國際經濟、政治環境與國家開發戰略和安全戰略的矛盾等等。
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這就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政治凝聚力,能有效保持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穩定,並且具有領導現代化建設的豐富經驗,對跨世紀發展做出了切實可行的戰略部署,這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政治保證;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年的快速發展之後,仍將保持持續的較快增長態勢,這將是中國未來發展的物質基礎;全面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在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歷經30年高速發展之後,將繼續發揮強大的體制驅動作用,這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動力所在;新世紀國際經濟、政治和科技、文化發展的總體趨勢在可見的將來,將來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更為有利的國際環境,這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必備條件。
所以,只要中國抓住機遇,牢牢的把握住基本戰略問題予以認真解決,中國就有可能提前10-20年或按照既定的戰略規劃,實現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是我國在21世紀中葉成為世界上新興的比較發達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國。這些基本的戰略課題是;繼續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增長,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應對未來中國人口的極限增長對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保證全體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建立動態制衡機制,保持政治和社會穩定;有效的實施科教興國,依法治國,可持續發展等基本方略,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和全面進步;實施正確的國際戰略,爭取有利於現代化建設的軌跡環境。解決了這些重大而緊迫的戰略課題,我們就能夠推動小康社會建設的順利發展,使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從而創造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由盛而衰,再由衰而興的人類文明。可以肯定的預言,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將對整個世界的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復興和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