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發展的目的

經濟發展的目的

發布時間:2020-11-29 09:56:22

Ⅰ 我國大力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的目的是什麼

社會生產的目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精神的需要,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Ⅱ 我國經濟發展的目的是什麼

1、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中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

中國技術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需要注意處理兩個關系:一是發展新興產業和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系,一是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

2、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遠期的問題。90年代以來有兩個基本情況:一是糧食產量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人口增長速度,二是城鄉居民人均口糧消費下降。這帶來了過去所沒有過的相當多農產品銷售困難的現象。

不少農產品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很難再用提高農產品價格的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中國農業單產並不低,種糧不賺錢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達不到規模經營,單純務農很難使農民富裕起來。

3、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是一個大局,這個政策要堅持。

4、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環境。

人口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殊問題。人口問題過去是兩句話: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應該加一句話:注意老齡化問題。中國60歲以上人口佔10%。西方國家在人口基數小、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經過長期的發展出現了老齡化,尚且遇到很多問題。

中國在經濟不發達、人口基數很大的條件下,在很短的時期內進入老齡社會,困難更大。老齡化會帶來「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問題,需要預謀對應之策,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環境保護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

5、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只是「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說,有了一個雛形,一個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處還很多,仍然需要強調體制創新,通過深化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就是建立與國際市場經濟規則接軌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體制創新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6、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7、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中國面臨著沉重的就業壓力。

積極擴大就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中國市場商品短缺的狀況已經結束,是供過於求,沒有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不可能開拓,經濟就不可能持續增長。

(2)經濟發展的目的擴展閱讀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提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概念。本次調研,在聽取四省份負責人匯報後,李克強講話中首次詳細闡述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五大路徑:

1、 要在擴大開放中擴大內需,立足內需,面向世界,深耕亞太;

2、 要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3、 要立足於拉動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

4、 要使環境資源可支撐;

5、 靠開放促改革,靠制度創新釋放紅利。

Ⅲ 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在我國,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發展生產力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Ⅳ 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如何理解當前我國推行的經濟政策

(1)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改內善人民生活,實現共同富裕容,.(2)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就是要堅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堅持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進一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加快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方面邁出重要步伐。

Ⅳ 城市帶發展的目的是什麼

從城市經濟帶發揮作用的內容分析.其功能應具備以下基本特徵:(1)高度集聚功能:能夠吸引區域的人口和其他經濟要素;(2)高度擴散功能:對區域產生強烈的經濟輻射作用;(3)高度創新功能:經濟技術要素的高度積聚擴散與頻繁交流.形成持續的知識與技術創新;(4)高度自組織功能:自身發展演化的規律性.對環境具有適應能力與改造能力;較強的自我完善和修補能力。從城市經濟帶發揮作用的空間范圍分析.其功能特徵可以分為區際、區內兩個方面:(1)區際功能:通過城市經濟帶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空間結構的調整,增強其區際(包括全國、國際、全球)經濟競爭力。f2)區內功能:通過經濟集聚、交流、擴散功能,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通過發展城市基礎服務設施.
提高城市社會生活質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區域整體社會效益;通過對城市經濟帶的環境保護和治理,以及調整整個區域的城市產業和空間結構,減輕局部地域的生態環境壓力,促進區域生態效益的提高。

Ⅵ 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共同富裕,使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Ⅶ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什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以人為本內,是胡錦容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過去的發展觀認為,發展就是經濟的快速運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高速增長,它忽視甚至損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利益。

這種發展觀「見物不見人」,其實質是一種「以物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為本所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發展觀。



(7)經濟發展的目的擴展閱讀:

以人為本的發展要義

堅持以人為本,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

新發展觀明確把以人為本作為發展的最高價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就是要把不斷滿足人的全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

人類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會三個部分構成的,以人為本的新發展觀,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尋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體性和諧發展。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的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