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為什麼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為什麼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發布時間:2020-11-29 05:31:31

A. 為什麼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

  1. 其一,農民要進城。但進城不單是戶籍改革。解決戶籍的背後,意味著農民工要像市民那樣,享受幼兒園、學校、醫院、養老等基本的公共服務和福利。有人測算,一位農民工變成市民,財政要負擔8萬元成本,全國2.5億農民工,合計需要20萬億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曾說,一個農民工進城,全國平均成本是8萬元,全國2.5億農民工,合計20萬億元。(載2012年3月11日「中國經濟網」)。即城鎮化意味著財政要拿出巨額資金(當然提高城鎮化率水平是個逐步的過程,分攤到每年財政的錢也是有限的)。

其二,農民工進城後要在城裡住下來。住下來要有住房,要有配套的自來水、電、氣、道路、排污等設施。即要搞基礎設施建設,這又需要大筆的投資。誰投?若政府資金不夠(基於房地產調控和土地收益分配製度改革規劃,未來土地收入明顯減少,肯定不夠),民間資金能否投?政策又如何引導?這又涉及「新非公36條」政策怎麼真正落實的問題。

其三,農民工進城後要長期生活下去。要把妻兒、父母從鄉村接進城,就需要有長期的收入,必然涉及就業問題。全國除少數城鎮有條件去發展重大項目的第二產業外,廣大的中小城鎮更多的要依靠發展勞動密集型的服務經濟。怎麼發展?大型央企基本不會在數量龐大的中小城鎮發展服務經濟,還是要靠民間資金,靠中小企業,靠稅收、金融等政策引導,靠降低各種投資門檻,取消各種行政管制。一句話,又必須要真心實意地落實「新非公36條」。

他們最後的結論是:實現更高水平的城鎮化率,第一,要解決錢的問題。第二,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率國家,資金並不缺,為什麼長期以來資金又到不了該大力發展的中小城鎮的服務經濟中?這涉及投資門檻等行政管制和有效配置資金的金融、稅收改革問題。第三,在實現擴大內需戰略中,城鎮化過程自然會增加基礎設施投資,但除此之外,主要體現中國消費能力的主體是城市居民,城市居民是消費主力(城市居民為農村居民消費的3倍)。因此客觀看,城鎮化本身並不能完全替代以提高城市居民消費為主體的收入分配改革、產業結構調整等一系列改革內容,從而全面體現擴大內需的戰略意圖。

因此,城鎮化絕不是簡單的戶籍改革,背後是一系列的資金問題;城鎮化更不是簡單的搞房地產投資——那隻能是在建「死城」;要提高真正的城鎮化率,是一系列政策制度調整和改革的結果,是最終的戰略任務和目標。其本身難以成為下一輪中國經濟全面改革的「抓手」、「切入點」和最直接的改革任務。只有在解決了城鎮化中「橋」和「船」的問題後,才會水到渠成地提高城鎮化水平。城鎮化問題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並不能全部涵蓋中國當前市場體制建設中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總之,城鎮化與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但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要尋找與經濟增長直接相關的因果關系,進而尋找改革「突破口」,就必須去尋找與經濟增長有必然因果關系的市場機制改革。

B. 為什麼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城鎮化,是整合經濟增長要素的重要載體,只有通過推進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現代化的城鎮化過程,才可能讓佔比較高的農村居民真正享受到改革紅利,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醫療衛生服務,真正感受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沒有城鎮化的推動,城鄉居民將處於一條永不相交的並行軌道之上,農村居民處於傳統社會的鄉土文化環境之中、城市居民將禁錮於現代社會的西方文化環境之中,雙方找不到共同點時,就是社會不穩定、政治不安定之時。為了避免中國陷入這樣的困局,就必須想法設法的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方能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創造出有力的條件,進而推動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C. 什麼是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指的是消費。

通常我們叫消費為內需,內需即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一般來源於擴大內需拉動為主導的發展模式。

(3)為什麼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學上有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說:就是消費、投資、出口。

但是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以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在於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或者說是政府主導下的投資與出口,對消費重視程度不夠。

但現在看來,即使是有效的宏觀政策,最多也只是刺激經濟增長的誘導因素,本身並不構成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

而從資源稟賦和市場空間來看,盡管中國的人口、勞動力資源、市場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可能性和空間,但卻很難自動孕育出經濟高速增長的內在動力機制。

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中小城市,調整城鄉結構,把城鎮化作為擴大消費的重點;提高勞動所得的比重,調整收入分配結構;要積極鼓勵創業,扶持中小企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老百姓的財富,從投資依賴轉向消費支撐,構建消費支撐型發展模式,擴大內需,經濟增長才會有不渴的動力。

人民網-李克強的「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是什麼動力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