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國際投資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投資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1-29 01:16:02

1. 關於對外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負影響

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直接投資根據三個優勢因素 OLI ,即所有權優勢 O 、內部化優勢 I 和區位優勢 L

投資母國在東道國進行投資,並沒有減少雙邊貿易或替代投資母國對東道國的貿易,相反,雙邊貿易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並促進了東道國與投資母國的雙邊貿易的發展,擴大了東道國與投資母國的貿易。但與我國各省的貿易相比,投資的貢獻度相應要小。說明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各省貿易的拉動效應大於雙邊貿易的拉動效應。這是因為外商直接投資對各省的貿易影響是外商直接投資對各省的國際貿易的總效應。而對雙邊貿易的影響則是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貿易影響的部分效應。這個證據也間接地證明,流入中國的大部分外資是面向出口的,這與目前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面向出口的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和裝配工業或產品的事實是一致的。另外,對於雙邊貿易的國家,其投資母國和東道國的經濟規模與雙邊貿易的增長成正向關系,並在統計上高度顯著 在1%的概率水平上 。這說明經濟總量相近或較大的國家更易發生資本流動和進行雙邊貿易。在其他變數中,匯率對雙邊貿易增長的影響為正效應,僅部分年代統計顯著。這說明人民幣的強勢地位有利於雙邊貿易的增長,特別是對進口增長的促進作用。

雖然對出口有影響,但由於中國的出口產品主要以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因此人民幣的強勢地位對出口的影響非常有限。

通過對外商直接投資對各省的貿易和雙邊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國際貿易的影響在統計上具有很強的正效應,並隨著外資流入的增加,其對東道國國際貿易和雙邊貿易的拉動效應也在逐年增大。說明外資對東道國的投資並沒有導致減少東道國與投資母國的貿易,它與東道國的貿易關系存在著互補關系,並創造和擴大了東道國的貿易,具有面向出口的特徵,使東道國的國際貿易在更大的規模上進行。其對東道國貿易的貢獻要比東道國企業對貿易的貢獻要大。
DICKCHAN

2. 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對東道國的影響有哪些

對東道國的影響:1,對東道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就短期而言,資本流入使東道國外匯收入增加,而且由此引發大量產品出口,代替產品進口,從而使國際收支的以改善。從長期來看,投資者的最終目的使投資收益的迴流,這必然對東道國國際收支產生負面影響。
2、對東道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國際投資對東道國影響復雜,這主要體現投資產品的流向,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來源。產品銷往母國或其他國家,則國際投資產生了促進貿易發展的效應,如果在東道國銷售,則很可能是貿易替代。如果原材料來自於國內則會產生積極影響,如果來自國外則國際投資會對東道國產生消極影響。
3、對東道國就業的影響,會增加東道國的就業機會,改善其就業環境。
4、對東道國產業結構的影響,推動東道國產業結構升級。
對投資國經濟的影響,1、對投資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初期產生積極影響,末期產生消極影響,但積極影響會大於消極影響。
2、對投資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水平分工,使國外產品獲得在勞動力,運輸成本方面的優勢,那麼會對投資國產生替代作用,垂直分工,會對投資國產品生產產生積極效應。綜上,對外投資對投資國產生的貿易促進效應要大於貿易替代效應。
3、對投資國就業影響,表明看,對外投資會使投資國的就業人數減少或失去就業機會,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對外投資帶動了技術轉讓和服務貿易發展,促進了很多新的就業機會。表明,對投資國就業產生的影響積極大於消極。
4、對投資國產業結構的影響。不僅促進東道國產業結構升級,也優化了投資國產業結構。使投資國第三產業比重增加。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比重增加。技術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產業比重增加。

3. 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請從投資國和東道國方面分析

一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消費C、投資I、政府支付G、凈出口NX之和。跨國公司的對外版直接投資權主要涉及投資和凈出口兩方面。如,福特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國資本的外流,一國的資本凈流出NCO增大。對中國來說,跨國投資增加投資I,有利於國家GDP的增長。另外,福特公司來華投資導致美國國內就業崗位的減少,失業率增大,而根據菲利普斯取信通貨膨脹率在某種程度上則會減小。

4. 外資流入對東道國會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

外資流入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改變東道國的要素稟賦
1、使得原來資本相對稀缺的國家變成資本相對豐裕的國家。當要素稟賦改變以後,東道國可以發揮新形成的比較優勢進行國際貿易,提高福利水平。2、外資流入的東道國的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增加特別多,以至於影響到國際價格,這將使得此國此種產品的出口價格有下降的壓力,不利於貿易條件的維持和改善。

5. 國際投資對母國和東道國的影響

只找到對東道國的影響(以我國為例)
一、利用外資對東道國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經濟發展的微觀效應。
吸收和利用外資有利於彌補國內的建設資金的短缺,促進投資增長。
(二)利用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效應
利用外資對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總的來說是積極的:促進了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的就業壓力。也對貨幣政策和外匯政策帶來一些沖擊,這些不利影響只要應對得當可以盡量避免和減輕。
80年代,外商直接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還在1%以下。90年代以後,外商直接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迅速提高。1994年已達到6.5%,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利用外資規模在不斷擴大,外商投資所起的作用也逐漸增強。
製造業中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值在全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1990年只佔4.38%,到1994年已佔13.55%。從發展速度看,在1990~1994年這四年間,全國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為3.21倍,而外商投資企業產值的增長速度將近10倍,外商投資企業的增長對國內工業經濟增長起了推動作用。
二、利用外資對的消極影響
(一)外資壟斷
外資通過並購控股等方式對我國的某些部門和行業構成了事實上的壟斷,使我國已經或正在失去對這些部門和行業的經濟控制權。例如,我國飲料市場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已經占據了碳酸飲料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洗滌業中也被美國、德國和英國的公司以各種方式加以控制;醫葯行業中的14家大企業中,外方控股的有13家,像這樣的行業還有很多。
一些大型國有企業也被外商控股,如全國最大的印刷機械廠——上海人民機械廠外資,我國最大的軸承廠——哈爾濱軸承廠都已經被外資控股。還有一些行業如汽車,即便中方擁有控股權,但外方掌握關鍵技術,從而外資也就擁有了實際的控股權,從上述情況看,我國的一些產業安全正處於外資企業的威脅中。
(二)市場瓜分
外資企業通過名牌戰略、低價傾銷手段攻佔我國市場,搶奪市場份額。我國有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及其市場在同外資的收購和進口產品的競爭中紛紛下馬。例如,通訊市場中的摩托羅拉公司,愛立信公司,諾基亞公司幾乎瓜分了我國的無線通訊產品市場。好在現在還能看到一些民族手機品牌復甦的希望。彩色膠卷市場中,在日本富士、美國柯達、德國愛克發沖擊下,國產品牌僅僅樂凱一家苦苦支撐。洋品牌的大量進入瓜分了我國相當大的市場份額,而且使國內市場的國內企業之間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過度競爭。
(三)產業結構失衡
外商投資大量進入,也給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產品升級換代帶來了一定程度影響。一方面使本來不合理的產業結構更糟;另一方面是使我們的某些強項產業失去優勢。從外商投資領域看,大多投資普通加工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劇了對我國能源,原材料和公共設施使用的爭奪,造成某種程度的緊張。從地區投向看,外資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中西部地區投資比例較小。進一步劣化了我國產業分布的地區結構和整體經濟格局,拉大了東部與中西部的差距。
(四)操作上的弄虛作假
外商在與我國企業的合資、合作過程中,通過種種方式侵吞我國國有資產。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方式:(1)在與中方合資中,低估甚至不估中方資產,按賬面凈值入股,對商標、專利、商譽等無形資產不計價等。(2)在進口設備報價上有意抬高,使我國蒙受損失。(3)在投資資金上多報投資少到位,資金抽回等手段假合資。(4)轉移定價,逃避稅費。(5)收購和吞並我國名牌商標而後棄之不用等。

6. 對外投資對東道國的負面影響

要看何種投資了
就中國而言
為了吸引外資和國外技術 中國一直保持對外資投資企業版採用優惠稅率的政策 而中國很權多崇洋媚外的人 爭相去外資企業工作
相對的,中資企業承擔著高負稅 低技術 二流人才等等壓力
在這種壓力下 很多中資企業失去競爭力 比如熊貓電視 熊貓日化
南孚電池等都紛紛倒閉或瀕臨破產

投資者畢竟是為了賺錢 都是賺錢 如果外資投資商不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稅款 對東道國的經濟會有負面影響

7. 對外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收支影響

對外直接投資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應該包括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直接影響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對外直接投資引起的是資金的流出和國外子公司對母國的出口,構成母國外匯的流出,對國際收支起著消極的影響,體現在國際收支表中為資本項目的流出和經常項目中進口的增加;另一方面,在投資初期以實物形式帶動母公司的設備出口,投產後母公司對海外子公司的中間產品和原材料的出口,以及子公司項目公司支付的專利費用、管理費用、薪金、匯回的股息、紅利和貸款本金等,構成了母國的外匯收入,對母國的國際收支起著積極的影響。這兩方面的作用就既有可能使母國國際收支順差擴大,也有可能使國際收支逆差擴大。
從對國際收支的均衡調節作用來看:首先對外直接投資收入對經常項目平衡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其次是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之間平衡起調節作用。盡管投資初期的資金流出對投資國國際收支有不利的影響,但資金的外移只是投資國一系列要素資源外移的一部分;而且研究表明其回收期在10年左右。一些發達國家的投資收入占經常項目收入的比重,英國達到30%以上,日本為25%左右,美國為20%左右。其中,英美對外直接投資收入占經常項目收入的比例為8%左右。這也表明對外直接投資對國際收支的影響較大,投資收入項目的盈餘已成為緩解商品貿易項目逆差的重要組成部分。
間接影響:假定可通過出口進入也可通過在東道國設立子公司在當地生產,如果對該市場的銷售增長率並未伴隨對其直接投資而呈現增長的態勢,那麼,這種對外直接投資事實上替代了母國的最終產品出口,若出口大幅下降的損失超過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國際收支的直接的積極影響,由此對母國國際收支的影響是負面的;反之,如果這種投資是處於維持和擴大對該東道國市場的佔有率和銷售增長率的需要,則影響是正面的。

8. 國際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影響

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跨國公司在一個或數個國家通過直接投資設廠、建立原材料基地或銷售渠道等實物性資產投資手段以獲取一定收益的活動
FDI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增長;
發達國家既是FDI的主要輸出方,也是FDI的主要輸入方;
盡管發展中國家吸引的FDI不斷增加,但其全球輸入存量份額卻有所下降;
FDI在發展中國家的分布極不均勻;
發展中國家的FDI輸出不斷增加,東亞占發展中國家的3/4;
跨國並購(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已經成為跨國公司海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
跨國公司的FDI活動對全球貿易形成影響巨大;
跨國公司的FDI選址似乎與東道國的資本利率無關,與投資風險分散及逃避稅收的關系也不大。
FDI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
實際資本形成;
人力資源質量;
技術;
出口與外匯缺口;
其他(國際收支平衡;進入形式對經濟的影響等)

9. 什麼性投資可以促進母國經濟對東道國市場進行資本貨物和中間產品的出口

一般來說的話,投資的話主要是作為對外國的投資,投資一般是以外國的貨幣為基準的。

1、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1)從短期而言,資本流入使東道國外匯收入增加,而且由此引發大量產品出口,代替產品進口,從而使國際收支得以改善。

(2)從長期來看,投資者的最終目的使投資收益的迴流,這必然對東道國國際收支產生負面影響。

2、對外貿易的影響:國際投資對東道國影響復雜,這主要體現在投資產品的流向,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來源。

產品銷往母國或其它國家,則國際投資產生了促進貿易發展的效應,如果在東道國銷售,則很可能是貿易替代。如果原材料來自於國內則會產生積極影響,如果來自國外則國際投資會對東道國產生消極影響。

(9)國際投資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1、參與國際投資活動的資本形式是多樣化的。它既有以實物資本形式表現的資本,如機器設備、商品等,也有以無形資產形式表現的資本,如商標、專利、管理技術、情報信息、生產訣竅等;還有以金融資產形式表現的資本,如債券、股票、衍生證券等。

2、參與國際投資活動的主體是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是指獨立行使對外投資活動決策權力並承擔相應責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機構、跨國公司、跨國金融機構及居民個人投資者。而跨國公司和跨國銀行是其中的主體。

10. 簡述國際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貿易效應.(舉例說明)

舉例:直接投資比如日產在中國開廠生產汽車好了,我們知道是東風日產了
它的車子回賣給中國答,同時也出口給國外
1,賣給中國,由於貼近消費市場,成本降低,價格也降低,所以中國就沒有什麼必要再向日本進口日產了,所以這方面進口會減少.
2,出口國外,這是增加了的出口.所以每年中國的出口都在增加,外匯儲備也在逐年增加.
簡單說就是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貿易的順差加大
應該還有別的什麼效應哦,再想想,呵呵

閱讀全文

與國際投資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