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州的經濟特色是什麼
常州現在優先發展五大產業。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和環保節能、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及制葯,這五大產業也是常州相對優勢的產業。另外常州和蘇州無錫相比,外資企業的比重要小一點,但是私有經濟比蘇州無錫發展得好,也就是說常州小老闆特別多,每天飯店爆滿啊。
② 江蘇省常州市力陽縣經濟發展如何 具體點
首先糾正你,不是力陽縣!是溧陽市,在6年前就改為市了,溧陽作為常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
溧陽市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是全國糧食大縣之一,江蘇省唯一的"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2010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24.66億元,全市財政總收入達到80.01億元;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368元,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收入比為1:2.02。
農業
全市總人口78萬,其中農業人口49萬,總面積15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2.4萬畝,水面42.6萬畝,山林32.8萬畝。溧陽一直是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全市常年良種稻麥播種面積保持在97萬畝,總產量45萬噸左右,優質油菜播種面積40萬畝,總產量3.5萬噸左右。另外,全市擁有6萬畝茶園、8萬畝板栗、10萬畝用材竹、5萬畝桑田、1萬畝銀杏、2萬畝水果園、1萬畝早園竹等七大林副業生產基地和12萬畝精養水產、40萬頭(只)牲畜、300萬只家禽養殖生產基地,其中板栗、茶葉為國家級生產基地,有10餘只農副產品獲部優、省優稱號。
工業
全市工業經濟以機械、冶金、建材、化工等為標志的支柱產業逐步顯現,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行業蓬勃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省級成長型企業,省級和常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省級和常州市級名牌產品,國家馳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等。全年產品銷售超億元的企業達到50家以上。
溧陽還建成了新昌觀光農業示範園、周城湯山立體農業示範園、天目湖旅遊度假區,橫澗南山風景區、環天目湖綠色食品帶等一批生態農業保護區。
③ 常州經濟發展怎麼樣
如果只在常州呆著感覺還可以,只不過不要去滬、蘇、錫及各大城市就行。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④ 江蘇武進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江蘇武進經濟自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7月,隸屬於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政府。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由常州市武進區國有(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和常州市武進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共同出資。公司從成立初期主要從事政府重大公益項目代建、融資業務,逐漸轉型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功能性配套項目建設、土地一級開發、旅遊項目開發、國有資產運營、汽車電子、液晶電視機製造與銷售、汽車城二期建設等多元化領域發展的現代企業集團。
法定代表人:李建平
成立時間:2007-07-26
注冊資本:10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48300002349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武宜中路1號-2101~2108號、2201~2208號、2301~2308號
⑤ 無錫、常州和廈門,這3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實力中看,你更喜歡哪一座呢
我更喜歡廈門,因為廈門的旅遊業非常發達,而且它的自然環境也非常好。廈門每年的旅遊業都能帶給這個城市非常多的經濟,無錫和常州經濟實力也不錯,但是這兩個地方有非常多的工廠。
⑥ 南通、徐州、常州、泉州以及惠州這幾個城市哪個經濟發展的更好一些
樓主,可以看下2011年
全國各市GDP排名情況,南通全國25,徐州34,常州33,泉州24,惠州69。因此這5個城市,經濟由好到差依次是泉州、南通、常州、徐州、惠州。發展前景,就不好說了,這個看你自己能力了。你可以考慮在南通或者常州發展,氣候比較好,經濟也不錯。
⑦ 近年來常州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如「_」。(填歇後語)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答案如下:
芝麻開花一一節節高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
⑧ 江蘇常州和鎮江哪個經濟發達
蘇錫常的工業底子厚,南通只是發展速度快,南通在往前房展,蘇州無錫更是再往前發展,落後了人家太多,所以發展速度才會快!
中國經濟每年增速那麼快,日本英國之類的增速明顯慢,你能說中國過幾年就要超過英美日嗎?人家英法德等老牌國家,殖民擴張時積累的那麼多的財富,就算真死了,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句話用來形容常州鎮江還真行,有人說常州鎮江垃圾了,我想說,常州等地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誰說常州鎮江現在不再發展???常州鎮江的發展速度只是相對於蘇州無錫來說較慢而已。找這個勢頭下去,南通超過常州,也是要一點時間的,更別說超過蘇錫了。
另一個必須考慮的東西就是,蘇州和無錫的下轄縣級市,蘇州下轄常熟太倉張家港吳江崑山五個縣級市,無錫下轄宜興江陰兩個,你再去翻翻全國十強縣級市裡,蘇州無錫佔了幾個,我認為經濟發展,這個也要考慮進去。
樓主所說的問題,常州的經濟要強於鎮江,但是你說鎮江爛,只是和蘇錫常相比而言,他的經濟實力依然強大。他的經濟實力,不是蘇北城市能比的。
江蘇的經濟帶,准確的劃分,應該為蘇南四市加省會(蘇南經濟帶),蘇中三市(揚州泰州南通),蘇北地區。
⑨ 常州經濟發展
常州是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中國近代工業之父盛宣懷的故里,以經濟發達、工商比翼而著稱。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常州成為聞名全國的工業明星城市,以鄉鎮工業發達為時代特徵創造了著名的「蘇南模式」,是全國最早的「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和「對外開放城市」。 如今,常州市以農機製造業、輸變電設備製造業、汽車及配件製造業、新型紡織服裝業四大支柱產業為龍頭,帶動電子信息、新型材料工業、生物醫葯及精細化工三大新興產業的發展,著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規模和品牌效應逐步顯現。近年來引進海外創新創業領軍型人才,2008年世界上第一家系統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由1994年國際首創系統生物工程概念的曾邦哲(曾傑)在常州成立,系統生物學及其醫葯學與生物工程的應用,國際上有稱之為將帶來21世紀的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
經濟總量穩步攀升。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7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3.1%,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99.8億元、1667.2億元和1209.7億元,比上年增長4.3%、13.2%和13.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6∶56.8∶39.6調整為3.4∶56.0∶40.6,服務業增加值在全市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超過65000元,依據現行匯率折算接近10000美元。 全年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86.2億元,比上年增長32.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9.6%,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