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山西經濟發展現狀

山西經濟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0-11-28 17:25:23

Ⅰ 山西經濟發展過程

一、綜 合
國民經濟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到3042.4億元,增長14.1%,增幅比上年又加快0.2個百分點,再創1985年以來的新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3.4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810.1億元,增長16.8%;第三產業增加值978.9億元,增長12.7%。全省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大關,達到1106美元,邁上一個重要台階。
主要市場價格漲幅回落。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1%,其中城市上漲3.6%,農村上漲5.4%。從分月情況看,呈現出沖高回落的倒「∪」走勢,全年平均漲幅比最高的7月份(6.2%)回落2.1個百分點。全年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1%,比最高的9、10兩月的漲幅回落0.5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6.1%,分月走勢呈先高後低的態勢,全年平均漲幅比最高的4月份回落4.4個百分點。原材料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4.5%,整體走勢呈現穩中趨降的格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7.3%,呈現逐月平緩上升的態勢。
勞動就業狀況明顯改善。年末全省全社會從業人員1466.2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453.2萬人;農村從業人員1013萬人。全年全省新增就業崗位41.7萬個,完成全年目標(28萬個)的148.9%。全省下崗再就業人數達到15.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14萬人)的111.1%,其中「4050」人員5.1萬人。全省登記失業率3.2%,控制在了4.5%的目標范圍之內。
二、農 業

農業生產出現重要轉機,主要農作物產量較快增長。中央一號文件和我省促進糧食生產的八項政策等一系列支持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措施,以及糧食價格的上揚,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加之相對較好的氣候因素,為糧食生產獲得豐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388.1萬畝,比上年增長3.2%,其中秋糧面積3376.6萬畝,增長8%。糧食總產達到106.2億公斤,比上年增產10.3億公斤,增長10.8%,成為我省歷史上第三個突破百億公斤的年份(1998年為108.1億公斤,1996年為107.7億公斤)。全年棉花播種面積達到171.9萬畝,是1996年以來最多的一年,總產達到12萬噸,成為歷史上第三個高產年(1984年為13.3萬噸,1982年為12.1萬噸)。
政策驅動、結構調整推動和市場價格拉動下,全省畜牧業生產更加健康地發展。全年全省肉類總產量達到82.9萬噸,比上年增長7.7%;禽蛋產量52.0萬噸,增長3.4%;牛奶產量61.1萬噸,增長14.8%。年末大牲畜存欄321.0萬頭,比上年增長2.1%;豬存欄600.7萬頭,增長8.7%;羊存欄1186.9萬只,與上年基本持平。漁業生產快速發展。全年全省水產品產量3.5萬噸,比上年增長13.8%。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經濟持續高位運行。全省以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為目標,緊緊扭住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不放鬆,「1311」規劃項目的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不斷推進,有力促進了全省工業的較快增長。全年全省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68.5億元,比上年增長17.0%。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242.9億元,增長21.5%。落實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效,工業經濟增長在經過二季度高位回調整理後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規模以上工業一季度增長23.9%,二季度增長18.8%,三季度增長22.1%,四季度增長21.7%。
各種經濟類型工業企業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全省國有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02.8億元,比上年增長21.8%;集體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90.8億元,增長18.8%;股份合作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6.6億元,增長5.3%;股份制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04.3億元,增長24.1%;外商港澳台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8.6億元,增長9.2%。全年全省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96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2%。煤炭、煉焦、冶金、電力等主導行業高速增長。全省37個行業大類比上年增長的有31個,佔83.8%。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25.7%,煉焦業增長26.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0.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1.0%,電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宏觀調控政策效應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平穩回落。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8.5億元,增長30.6%。從進度完成情況看,呈現出平穩回落的態勢。全年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7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7.7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回落4.2個百分點。在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29.8 億元,增長31.1%;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8.7億元,增長26.1%。
五、能 源
一、二次能源投資、生產繼續較大幅度增加。全年全省能源工業投資共完成502.6億元,比上年增長64.9%。其中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中用於煤炭工業的投資143.5億元,增長80.0%;用於電力工業的投資193.6億元,增長50.0%。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產折標准煤4.3億噸,比上年增長11.3%;二次能源生產折標准煤1.9億噸,增長16.8%。
六、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受居民收入增加、消費意願增強和上年基數較低的影響,消費品市場銷售增速加快。全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4.8億元,增長21.3%,增幅排全國前列。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563.5億元,增長19.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21.3億元,增長24.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20.2%,餐飲業增長25.3%,其他零售增長32.3%。
七、對外經濟貿易
海關進出口總額大幅度增長。全年全省累計完成海關進出口總額5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4.2%。其中出口40.3億美元,增長77.6%,進口13.5億美元,增長64.6%,進、出口增幅雙居全國各省市之首。累計實現貿易順差26.8億美元。在出口中,一般貿易38.3億美元,增長74.7%;加工貿易2.0億美元,增長188.8%;機電產品出口4.1億美元,增長49.5%。在進口中,一般貿易10.9億美元,增長52.3%;加工貿易2.1億美元,增長3.5倍;其他貿易4542萬美元,下降15.6%。
八、交通、郵電和旅遊
交通事業快速發展。到2004年底,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512公里。公路通車里程65813公里,比上年增加2691公里,增長4.3%;高速公路達到1347公里,增長11.2%。省城太原對外航線38條,可直通全國45個城市。
、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全省財政總收入一年內突破400億元、500億元兩個大關,全年達到533.5億元,比上年增長41.2%,增收額達到155.6億元,是建國以來我省財政增收最多的一年。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55.2億元,增長37.7%,增幅居全國前列。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強勢增長,拉動力顯著提高。全年全省四大稅種共計完成稅收421.3億元,同口徑增長42.2%,增收125.1億元,佔到財政總收入增量的80.4%,拉動總收入增長33.1個百分點,充分顯示了宏觀調控和經濟發展的積極成果。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項專利申請1949件,授權專利1189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1.8%和1.2%。全省技術市場共簽訂技術合同439份,成交金額5.99億元。科研機構通過技術市場向各類企業共轉讓科技成果320項,比上年增加72項,增長29.0%。

Ⅱ 山西大同市經濟與發展狀況怎樣

大同經濟主要是煤炭(同煤集團)、電力(各熱電廠)、重型機械(428、大齒等)內,農村主要容以經濟作物、本地雜糧為主,如黍子、小米等,其中經濟作物主要有本地果樹:如巨樂哈密杏。另外牧業也有比較大的規模!比較發達的主要是城區,郊區中南郊區比較不錯!

Ⅲ 就山西省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而言,是否會面臨著轉型,著重會放在什麼方向發展

當然會面臨轉型,主要就是能源資源大省向能源強省,資源開發型向資源綜合利用型的轉變。將目前粗放的煤炭採掘為主的經濟形態逐漸改變為煤炭開采,深加工,就地轉化為一體的綜合利用經濟形態。也就是向集約型經濟轉變。

Ⅳ 山西省未來幾年裡經濟的發展方向

給你個網站關於山西的 http://www.shanxigov.cn/n16/n8319541/n8319657/index.html

Ⅳ 山西煤炭經濟發展這么多年,為什麼依然落後

土生土長呂梁人,太原生活有兩三年。現在座標天津,本科在讀。 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總體感覺一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很多人都奇怪山西坐擁煤炭資源怎麼能不發財。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煤炭賺到的錢沒有放在山西。從新千年到08年之前十年間,煤炭市場大好,號稱黃金十年。也是私營礦主野蠻發育的十年,也就是傳說中的山西煤老闆揚名海內外的十年。但是政府沒有太好的引導,煤炭資源變現後的大量資金並沒有投入山西當地經濟建設中去。 煤老闆的大部分資產成了黃粱一夢或者轉移到了外地。所以那十年,經常見到拉著原煤的大車通過坑坑窪窪的破爛國道,路過一個個窮苦的鄉村開往外地。那十年,山西並沒有通過發展煤炭的深加工發展下游工業,也沒有通過煤炭變現投入基礎建設。黃金十年,山西並沒有存下什麼家底。 08年金融危機以後煤炭價格一路下行。政府才開始主導煤炭企業的整治和兼並重組,大礦吃小礦,國企吃私營。也開始進行發展煤炭的下游產業。比如,鋼,電,鋁,鎂等等。但此時,煤炭價格已經早已沒有太多油水可撈,下游產業,也風光不在。 山西一直想要發展旅遊業。但一直進展不大。 從內因來說,政府沒錢,民間沒錢,缺乏投資,也沒有哪一屆政府能對全省旅遊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分布開發。現在的開發,還是小打小鬧,自成一派。難以在資金,資源,管理,統籌上邊形成合力。 另外一方面。山西的旅遊資源,景點多,景區少,少有集中連片的旅遊系列。開發較為成熟的有五台山一線,晉中平遙古城~喬家大院一線,晉城皇城相府一線。 從外因來說,旅遊經濟要考山西本地難以拉動,何況經濟下行,本地百姓消費能力本就降低,更加難以消費。向外看,最近的也只能利用京津地區。但太原到京津地區三個多小時的高鐵確實有些遠,何況從太原到下面市縣,路途更是不方便。旅遊業,需要政府的統籌規劃和外力投資。 山西的發展,還是應該搭上京津冀的快車,升級轉型本土重工業,發展旅遊業,擺脫資源依賴。 祝,我晉越來越好。 (以上只是從個人觀點討論了對於山西資源和旅遊業的一點看法,多有不當之處,還望指教。)

Ⅵ 你怎樣評價山西的經濟發展狀況

山西地處西部內陸,盡管經濟發展存在著很大制約,但是在50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使山西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經濟實力逐漸增強。...西是中國第一產煤、輸煤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儲量大、分布廣、品種全、質量優、易開采。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煤炭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基本形成了勘探設計、礦建生產、加工利用、煤機製造、教育科研、多經三產等協調發展的煤炭工業體系。30多年來,煤炭工業不僅在「量」上發生了巨大變化,在「質」的上面更是發生了深刻巨變,煤炭工業成為山西名副其實的第一支柱產業。
2009年以來,山西省煤炭行業全面實施安全整治、重組整合、轉型調整、運行調控、素質提升和解決「四礦」問題「六大攻堅戰」,確保了全省煤炭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和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2009年山西省完成原煤產量6.15億噸,其中國有重點煤炭集團產量3.79億噸,同比增加3056萬噸,佔全省煤炭產量的62%。2009年山西省煤炭行業完成銷售收入3766億元,同比增加266億元,佔全年山西省GDP一半以上。
煤炭佔中國國內一次能源消費量60%以上,預計到「十二五」這個比例都不會改變。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主體地位短時期內不會改變,山西作為國家煤炭大省和重要能源基地的突出地位不會改變。山西有較好的重工業基礎,具有大規模發展煤炭工業的有利條件。山西不能離開煤炭資源優勢談發展,而在於如何把握好山西煤炭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克服煤炭產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實現煤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山西作為中國煤炭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有成熟的投資環境與投資政策,是進行煤炭投資的絕佳之地。

Ⅶ 急急急!!!山西省政治經濟情況和發展!重點發展的城市

2012年,山西上下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應對世界經濟膠著、國內經濟放緩等復雜多變形勢,著力穩增長、調結構,整體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初步測算,2012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8712.9億元,增長10%,較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高於國家2.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46.9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4929.7億元,增長10.7%;第三產業增加值3236.3億元,增長9.6%。
1.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預計增產6%,創歷史最好水平。農業生產的良好態勢,對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的初步控制起到了積極作用。
2.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1.4%,主要工業產品產量「9升1 降」。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4%,較上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快於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9升1 降」。前三季度,原煤、洗煤、焦炭、生鐵、粗鋼、鋼材、原鋁、氧化鋁、水泥、發電量1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焦炭產量同比下降5.2 %,其餘9種保持增長。其中原煤產量6.8億噸,增長7.0%;水泥、洗煤、粗鋼、鋼材兩位數增長,分別為26.6%、14.9%、12.6%、12.4%。
前三季度,全省全社會用電量1302.1億千瓦小時,增長6.6%;其中工業用電量增長6.3%。前三季度,太原鐵路局鐵路貨運量4.1億噸,增長2.0%;公路貨運量5.3億噸,增長9.6%。
3.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51.4億元,增長25.8%,快於上半年1.7個百分點,快於全國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完成2991.7億元,增長19.8%;民間投資完成2591.8億元,增長32.8%。前三季度,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637.5億元,增長28.8%,快於上半年1.1個百分點。
4.消費市場總體平穩,旅遊收入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172.4億元,增長15.3%,較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快於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其中,零售業增長15.1%,批發業增長17.0%,住宿業增長16.7%,餐飲業增長15.4%。前三季度,全省旅遊總收入1349.3億元,增長36.4%。
5.對外貿易降幅縮小。前三季度,全省進出口總值103.8億美元,下降4.5%,降幅較上半年縮小13.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值44.0億美元,增長6.8%;進口總值59.8億美元,下降11.4%。
6.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省財政總收入完成2118.8億元,增長16.9%,較上半年回落2.9個百分點;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16.1億元,增長23.7%,較上半年加快2.4個百分點。
7.信貸增速有所加快。9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3848.6億元,增長16.1%;貸款余額12963.0億元,增長19.2%,存貸款增速均比8月末有所加快。
8.居民消費價格小幅回落。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7%,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7%,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3.6%,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
9.民生支出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全省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816.6億元,增長26.7%。其中側重民生類的文化體育與傳媒、農林水事務、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增長35.0%、34.9%、30.8%、25.1%、10.6%。
10.農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2.4元,增長13.1%,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288.0元,增長16.8%,比上半年回落0.7個百分點。
由於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比較復雜,宏觀環境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依然較大。下一階段,全省上下應繼續落實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大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力度,力爭實現全年經濟目標。

Ⅷ 山西省經濟轉型是怎麼發展的

袁純清強調,實現發展轉型,關鍵是幹部要轉型。領導幹部一要有世界的眼光,用別人的眼光來開闊自己的視野,用別人的創新來豐富自己的路徑,用別人的經驗來提高自己的本領。二要有戰略的思維,善於在復雜局面中謀篇布局,在嚴峻挑戰中抓到機遇,在激烈競爭中爭取主動,在戰略把握上高人一籌。三要有「結合」的本領,在用好政策與破解難題的結合上長本領,在項目策劃、布局與項目推進的結合上長本領,在改革發展與安全穩定的結合上長本領。四要有敢闖的勇氣,在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大膽探索,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勇於爭先,市縣工作要按照山西一流來定位,全省性工作要按照中部一流來考慮,一些地區、企業和領域要爭取全國一流、世界一流。五要有學習的自覺。堅持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掀起一場學習的新高潮,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實現全省幹部隊伍素質提升上的新跨越。六要有高尚的操守。要有公僕本色、赤子情懷、擔當意識,把職務當作事業來做,不漂浮、不浮躁、不虛度;要珍惜榮譽、珍惜職位、珍惜人生,乾乾凈凈做人、清清白白作事、堂堂正正做官;要直面艱苦、忍耐清苦、樂於吃苦,肯奉獻、能舍棄、耐寂寞,始終保持向上的精神狀態。
袁純清指出,要義無反顧地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方位地實施開放引進戰略,讓勞動、知識、資本、管理的活力競相迸發,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一是要大力實施開放引進戰略。山西發展得好不好、快不快,關鍵在於我們走出去的頻率、走出去的遠近、走出去的力度、走出去的效果。樹立「發現即發展、開放即發展、招商即發展」的觀念,對於環渤海要主動融入,對於長三角、珠三角要加強互動,對於中部地區尤其中原地區要積極聯手,進一步拓展發展半徑。抓住世界及我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進行定點式、跟進式、持續式的精細化招商引資,掀起策劃、引進、建設項目的高潮。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形成外商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軟硬環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要把招商引資作為考核一個地方一個班子的重要參數。二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設陽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少說不能辦、多說怎麼辦,落實首辦負責制和限期辦結制,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三是要發揮好國有企業的骨幹力量。國有企業要以資產資本化、資本股權化、股權多元化為重點,實施跨地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並重組,實現低成本擴張、高端化發展。省屬大企業要作轉型發展的先鋒隊、跨越發展的排頭兵。太鋼要建設國內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業集團。十大資源型企業要圍繞轉型發展實施「雙千億工程」(「十二五」期間新增投資和銷售收入各1000億元以上,翻一番以上)。四是要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落實對民營經濟的各類政策,幫助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和完善民營經濟服務體系。五是要深入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加大擴權強縣工作力度,加快鄉鎮機構改革,激發基層政權活力。六是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力,做到群眾歡迎、幹部服氣;端正幹部隊伍風氣,在全省形成幹事創業光榮、碌碌無為可恥的導向;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做到能者用、好者上、庸者下,讓吃苦的人吃香,讓有為的人有位。

Ⅸ 為什麼山西的經濟發展水平那麼差

提到山西,會想到山西煤老闆,山西老陳醋,還有連綿不絕的山。山西省雖以煤而為全國所知,但是山西的生產總值卻不高,全省的人均GDP低於全國水平。根據2019年的經濟各省排名,山西省以17026.68萬億人民幣的GDP,排名全國第21。

山西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好。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山西為什麼經濟發展水平差的原因。

總結,山西省經濟發展水平差主要有三個原因,因為地形而導致的交通不便利,再有長期以煤炭為單一產業結構形成不了多元經濟爆發點,再有山西人思想的落後封閉也是導致經濟發展滯後的一個重要因素。

關於山西省為什麼經濟發展落後,你們的看法是什麼呢?留言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Ⅹ 山西的經濟發展情況是怎麼樣的

改革開放二抄十多年來,山西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來我省經濟發展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擴大的勢頭得到遏制,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形勢,客觀全面地研究山西省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具體狀況,分析經濟發展的各個因素,對各地區經濟的綜合指標進行評價,是決策部門衡量本地區的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發現各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的重要參考。本文採用多元統計的因子分析方法,通過構建相應的指標體系,對山西省10個行政區(由於呂梁某些原始統計數據取得比較困難,這里暫不研究——作者注)的經濟發展水平做出定量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山西省經濟發展的特點,分析產業結構的格局,探討實現均衡、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閱讀全文

與山西經濟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