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雜志怎麼樣
還可以。來
《經濟與社源會發展研究》雜志是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展現深度的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態和民生情緒的全面期刊。本刊的編輯方針是:解讀政策導向,宣傳典型事跡;分享經濟信息,追蹤企業動態;交流管理經驗,弘揚企業文化;打造學術平台,展現研究成果。
B. 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雜志社的期刊信息
中文刊名: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
主管主辦:太原市人民政府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專位:中國管理科學屬研究院、中國法學會法制文學研究會
主編:翟永超
開本:大16開
單價:20.00
定價:240.00
期刊級別:國家級期刊
通訊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平陽路98-1號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雜志社
郵政編碼:030002
C. 招投標流程及程序
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規范、實施與監管問題解析-工保網
2、可實施性與市場監管
將傳統公共資源交易的招投標活動與監管由線下轉為線上,涉及多方面的聯動發展。一些原有環節操作是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線下向線上的遷移,甚至進一步完善優化;也有一些環節操作是難以通過技術實現線上操作取代線下操作的,如投標人的現場考察環節。
投標人參與招投標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即是參加現場考察,通過對招標工程地點的的自然、經濟和社會條件進行綜合考量,如現場地形、地址、水文、周圍環境及障礙物的考察,為投標編制施工組織計劃、設計制定施工方案、安排冬雨期施工措施、編制現場「三通一平」計劃等,進而科學合理的開展投標編制工作與投標報價。
從這個角度來看,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與科學開展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兩者之間即存在必然的問題矛盾。
此外,在招投標市場監管方面,市場監管機構不僅面對線上化監管的全新挑戰,還面臨更為嚴峻的線下不規范市場行為監管。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對於規范各類招投標市場行為的監管效果毋庸置疑,因此在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發展過程中,一些項目單位轉而採取「下線」策略逃避監管,如將項目工程化整為零或分段實施,從而降低項目規模逃避招標,直接發包給承包商;再如項目主體工程進行線上招投標,後期建設或附屬配套工程轉為線下發包。這要求監管機構對於招投標線下市場行為進一步加強監管。
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是我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一項重要發展變革,是對傳統招投標活動形式與市場管理的一次信息化升級。這一方面代表著我國公共資源交易交易服務與公共資源管理開始進行「形」與「質」躍遷,另一方面也對電子招投標市場建設與監管提出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