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雲南經濟發展

雲南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8 11:34:10

Ⅰ 雲南哪些地方經濟發展得好些

旅遊城市,如:麗江
西雙版納
騰沖
大理
資源城市,如:昭通(煤礦)
富源(煤礦)
東川(金礦)
個舊(鉛鋅礦)
會澤(鉛鋅礦)
城市規模,
如:曲靖(雲南第二大城市,我就是曲靖的,呵呵)
楚雄
玉溪
還有正在興起的昆明
呈供

Ⅱ 雲南多州市規劃今年經濟發展新藍圖

我省兩會召開前夕,部分州市召開了2019年經濟工作安排會,在總結2018年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推出今年經濟發展規劃新藍圖。

記者梳理1月10日以來昆明、楚雄、玉溪、麗江等州市已經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發現,今年昆明市提出了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培育千百億元工業園區、互聯網和工業加速融合等的發展目標。

玉溪市則謀劃用先進技術和綠色理念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全力支持紅塔集團提升「紅塔品牌」影響力,加快信息、現代物流等重點產業向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方向發力。

持續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昆明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昆明區域工業經濟發展,必然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這也是當前和未來實現經濟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

可以預見,「轉型與變革」將成為2019年昆明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題詞。在此背景下,昆明工業經濟或將呈現多方面發展的趨勢,推動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突破口、制高點和主攻方向,促進全市經濟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圍繞增強競爭力,昆明市今年經濟發展規劃將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實現新突破。

加快信息及晶元產業、生物醫葯大健康產業等六大產業科技創新研發中心建設,在打造全省工業創新核心區的同時,設立區塊鏈發展基金,引進一批區塊鏈創新企業,電子政務、跨境貿易、住房租賃、智慧康養等領域率先實現區塊鏈示範應用場景落地。

玉溪市提出要搶抓數字經濟時間窗口,大力發展基礎型、應用型、服務型數字產業,切實抓好雲計算服務、智能消費產品等細分產業,加快數字經濟與三次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將玉溪建成雲南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數字經濟示範區和創新中心。

楚雄、麗江等州市則在提出持續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對今年一季度如何實現「開門紅」分別作出了具體規劃。

制定明確發展目標

部分州市已經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規劃發展顯示,除對全年經濟規劃制定發展藍圖外,還針對創新科技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

其中,昆明市發展目標為,推進國家植物博物館開工建設,出台實施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加快高新區生物產業基地、滇中新區醫葯產業園、茨壩生物科技小鎮建設,確保大健康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引進培育一批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5G通信等骨幹企業,推動數字經濟和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確保信息產業規模增長20%以上。

同時,柔性引進「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等科技領軍人才,完善校院企地協同創新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加快園區人事和分配製度創新,推進園區實體化改革、市場化運作、扁平化管理,確保安寧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

麗江市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為此,麗江以「開局就要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精氣神,在全年經濟發展規劃上明確發展思路,迅速做好各項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不折不扣將全市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在全面承接好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雲南金沙江開放合作經濟帶發展規劃,決定實施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建設的同時,編制《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總體規劃》,目前規劃編制工作正在開展。

曲靖市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主要表現在千方百計加大有效投資,以大招商帶動大項目拉動大發展;強力推進重點產業培育,努力夯實經濟發展基礎;著力改善營商環境,積極支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等方面。

結合曲靖市規劃藍圖,瞄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硬任務,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快「麒沾馬」一體化發展,打造全市經濟發展主引擎和狠抓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加快釋放改革創新活力。

通過梳理不難看出,針對新年新起點,全省多數州市正按新規劃,在新的一年實現新突破,邁出新步伐。

Ⅲ 雲南省經濟發展情況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面對種種矛盾和困難,圍繞「兩強一堡」戰略,著力保增長、穩物價、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了「十二五」開門紅。

全年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略高於計劃目標外,主要經濟指標圓滿完成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預期目標。其中,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9%;城鎮登記失業率4.05%;人口自然增長率6.35‰;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2%;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9.6%;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9%,漲幅居全國末位。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具體表現為以下11個方面:

(一)國民經濟實現較快發展。全省生產總值實現8750.95億元,是30年來最好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10.8億元,增長2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929.6億元,增長28.2%。經濟效益總體保持較高水平。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較快增長,1-11月實現利潤478.38億元;在38個工業大類中,22個行業利潤增長。

(二)擴大內需成效顯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09.7億元,增長27.4%。阿海、糯扎渡等一批重大項目得到國家核准加快建設。全省共爭取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的中央投資163.3億元,超額完成年初130億元的目標。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水平提高,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0.1億元,增長20%。旅遊業總收入1300.29億元,增長29.7%。

(三)「三農」工作進一步加強。扎實推進十項科技增糧措施的落實,全年糧食總產量1755.6萬噸,糧食實現連續9年增產。省級財政新增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2億元,整合10億元涉農產業發展資金用於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357萬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2元,增長13.9%,創1997年以來最高增幅。

(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推進。煙草工業銷售收入和利稅雙雙突破千億,鋁、錫等有色金屬深加工率提高,一批傳統輕工業重大項目快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非公經濟佔GDP的比重由40.6%提高到42.1%。首次實現了國家重點支持的8個高新技術領域全覆蓋,有力地支撐了我省產業發展。

(五)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仁和至麗江鐵路實現建成通車運營,59條政府收費還貸二級公路基本建成,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主體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設推進順利,即將實現轉場運營。滇中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穩步推進,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中緬油氣管道和石油煉化基地開工建設。風電產業迅猛發展,累計投產70萬千瓦。

(六)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全省規劃建設的248個治污項目累計完成202個;完成污水處理項目111個;完成垃圾處理項目91個。加強供水設施建設,供水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第二批1500個省級重點建設村省級補助項目實施完畢。貧困地區投入力度加大,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啟動實施「十二五」興邊富民工程。

(七)社會民生得到較大改善。全省新增校舍面積308萬平方米;呈貢新區9所高校有11萬學生入住;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862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18%;文化設施建設累計投入中央資金1.6億元,省級配套7913萬元。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7.6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32萬人。新建城鎮保障性住房累計開工30.95萬套;安排22億元資金,補助農村危房及地震安居房共30萬戶。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9%,比全國低0.5個百分點。

(八)橋頭堡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爭取到國務院出台《國務院關於支持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國發〔2011〕11號文件),召開橋頭堡動員大會,制定貫徹落實國務院11號文件任務分解方案和實施意見;爭取到多個部委、央企與我省簽訂橋頭堡建設合作協議。

(九)改革開放繼續深入推進。各項重點改革繼續深入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可按期實現三年改革目標,積極研究電價改革試點省實施方案。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省對外貿易實現進出口總額160.5億美元,增長19.6%,整體規模再創新高。

(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3.22%,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預計分別削減3.17%、3.22%、2.53%和0.87%。深入實施「七彩雲南保護行動」、「森林雲南」建設。

(十一)經濟社會發展繪就新藍圖。全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描繪了「十二五」「五增長、五優化、三控制、兩同步、一確保」的發展目標。我省鈦產業進入國家三大釩鈦資源開發利用基地,千萬噸級煉油及石油化工項目、昆鋼草鋪項目、騰沖「三頭在外」鋼鐵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列入國家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規劃。

二、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宏觀調控預期目標建議為: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以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24‰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2%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為實現上述宏觀調控目標,重點抓好10個方面的措施:

(一)千方百計擴大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一是著力發揮投資拉動作用。加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力度,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優化調整投資結構,努力提高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抓好任務分解落實,建立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的總量目標和結構調整目標責任制。對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實施滾動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積極擴大消費需求。貫徹落實好促進消費的政策,努力釋放城鄉居民消費能力。重點培育10個省級大型批發市場和20戶大型流通企業。鞏固和擴大房地產調控成果。三是強化運行協調,提供要素保障。加強經濟運行分析、年度計劃制定等工作,確保「十二五」規劃目標分年度落實。強化煤電油氣運水運行監測和調節,保障經濟運行要素供給。

(二)全面實施橋頭堡戰略,推動雲南實現跨越發展

一是推進專項規劃研究編制。以11號文件為指導,統籌推進3個跨境經濟合作區和5個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規劃等一批重大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二是開展政策措施的細化研究。對11號文件16項任務和30條政策措施逐一提出細化落實方案。三是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推動一批橋頭堡重大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加快推進一批在建項目。四是推動國家盡早出台《橋頭堡建設總體規劃》。五是協調召開部際領導聯席會議。六是繼續爭取國家傾斜支持,落實國家支持橋頭堡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

(三)抓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

一是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力爭糧食播種面積不低於6500萬畝,總產量增加50萬噸,早日把雲南建成全國糧食主產省。二是推動農業科技進步。鼓勵和支持農業科研機構與農業龍頭企業間的合作,加快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三是夯實原料基地,壯大龍頭企業,培育特色品牌,強化公共服務支撐,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四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完成300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400萬畝中低產林改造任務、新開工40件水源工程和40萬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五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一是著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著力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率先在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的生物醫葯產業發展上取得突破;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打造雲南特色煙草文化;優化發展化工產業;加快發展輕工業。二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三是積極落實差別化產業政策,編制雲南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規劃報國家審批。四是提升園區經濟的產業集聚和放大效應,全面落實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五是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出台實施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建立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爭先進位的機制。六是深入實施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以雲南科技創新園為重點,打造國家科技創新與技術轉移基地。

(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水利方面,加快推進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建設,加強骨幹水源建設。鐵路方面,推進成昆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抓好雲桂鐵路等重點在建項目建設;推進昆明市軌道交通建設。公路方面,加快大麗等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的建設,蒙自至文山至硯山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民航方面,確保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全面建成並轉場運營。水運方面,積極實施瀾滄江五級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抓好全省內河重點港口工程收尾工作。能源方面,加快推進重點煤礦建設;繼續加快大江幹流水電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中小水電實現科學有序開發;推進中緬油氣管道及1000萬噸級煉化項目建設。

(六)以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全面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一是培育增長極。加快滇中經濟區一體化進程,抓緊編制實施「六群七廊」規劃,使我省形成以滇中為引擎,6個城市群為依託,7條經濟走廊為連接的區域發展格局。二是切實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進一步規范空間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的空間開發結構。三是高度重視省際邊界地區發展,促進省際邊界地區跨越式發展走上良性軌道。

(七)加強價格監管,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一是積極保障市場供應。認真落實《2012年雲南省穩定物價保障市場供應責任書》,保障重要商品供應和價格穩定。繼續完善和落實「米袋子」、「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二是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實現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低稅收、低收費。三是增強價格調控能力。加快建立省級及州市價格調節基金,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低收入群體生活。四是加強市場監督,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確保社會穩定。

(八)統籌推進各項改革,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一是深化各項改革。進一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進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領域改革,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國企改革,積極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昆明、紅河綜合試點改革等重點改革。二是積極擴大開放。以橋頭堡建設為龍頭,加快推進沿邊開放和招商引資,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對外合作平台,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招商引資步伐,著力打造沿邊開放新格局。

(九)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促進可持續發展

一是加強節能降耗。進一步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嚴格限制承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產業轉移;對有色冶煉、鋼鐵等行業加大關停、淘汰力度。二是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繼續加大以滇池為重點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強化三峽庫區上游工業水污染防治和鉻渣治理項目的管理。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強節水工作,研究制定節水政策,實施一批節水重點項目。三是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全面實施低碳發展十大重點工程,推動低碳試點省建設。

(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確保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0%,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族地區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進艱苦邊遠地區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繼續實施「光明工程」;加快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和養老居家設施、小區老年服務中心建設。二是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深入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加快清理對文化企業的各種不合理收費。三是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重點推進興邊富民工程「五大任務」、「十大工程」和「十項保障」建設,促進藏區長治久安和跨越發展。四是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力爭全年實現新增就業崗位100萬個以上;實現城鎮基本醫療參保人數達865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保持在96%以上。新開工建設(改造)60萬套保障性住房。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Ⅳ 海南和雲南的發展前景哪個好

喜歡海岸風景吃海鮮去海南三亞,
喜歡民族風情去雲南昆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
從經濟上看雲南占優。

Ⅳ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布局是什麼

旅遊業、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再者發揮雲南在東南亞的區位優勢,不斷吸引外資建立各種加工企業,也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

Ⅵ 為加快雲南經濟發展長江三支亞洲地區可向雲南提供什麼方面的幫助

加快雲南經濟發展長江三角洲地區可向雲南提供多方面的幫助。雲南省地處內陸,不容易接收海霧信息,發展經濟缺乏資金和技術,上海位於東部沿海地區,可以向雲南省提供資金技術方面的支持;可以向雲南省轉移一些產業,為雲南省提供消費市場。

Ⅶ 制約雲南經濟發展的自然和社會經濟原因是

1、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
2、受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經濟發展困難。
3、基礎設施條件差,競爭能力弱。
4、支柱產業薄弱,帶動力不足。
5、經濟增長點少,發展後勁不足。

一些陳舊落後的行政觀念和意識還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著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成為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當前落後保守的小農經濟意識,計劃經濟時代的行政觀念,官本位思想仍大有市場。一些幹部群眾對市場經濟認識不到位,不善於搶抓機遇,不能敢為人先,主動參與市場競爭的行動不多,積極應對市場風險的辦法少。因此,想發展,求發展,促發展的氛圍不濃。

Ⅷ 雲南省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雲南省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是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發展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

Ⅸ 雲南的經濟發展是怎樣的呢

雲南經濟簡況

改革開放以來,雲南各族人民依託資源優勢,發揮區位優勢,擴大對外開放,培育支柱產業,發展特色經濟,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2001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GDP)比1952年增長了30多倍,年均增長率超過7%; 工農業生產水平明顯提高,主要工農業產品大幅度增長,其中烤煙、卷煙、磷肥、磷礦產量居全國第一位,蔗糖和橡膠居第二位,茶葉居第三位;10種有色金屬總產量達74.92萬噸,居全國第二位,其中錫4.8萬噸列全國第一位,鉛16.24萬噸列全國第二位,銅16.63萬噸列全國第三位。

在對外經濟貿易方面,雲南已同世界上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往來及經濟貿易合作關系,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各種所有制公司、企業和科研單位已達390多家。全省出口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商品有15種,主要有錫及錫製品、鉛、鋁、鋅、鋼材、茶葉、黃磷、磷礦石、磷酸、烤煙、卷煙、松茸、石蠟、電池等。2001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19.9億美元,其中出口12.4億美元,進口7.5億美元。

目前,雲南省在投資和貿易方面,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投資者重視:

一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正全面實施,中央政府、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放寬了西部地區引進外資的條件,鼓勵外商投資西部地區,同時繼續啟動了許多重大建設項目。雲南省將成為中國西部投資熱點省份之一。

二是由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6國共同參與的瀾滄江一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進程加快,啟動了一大批新的合作項目,投資需求將進一步增長。雲南憑借區位優勢和作為中國參與瀾滄江一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前沿省份,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及貿易機會。

三是朱鎔基總理在去年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晤時,提出了中國與東盟在10年內構建自由貿易區的倡議,得到東盟各國的一致贊同。目前中國政府已經開始著手促成規劃的實施。加之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有著20億人口的市場。在中國與東盟構建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雲南省將可能成為中國與東盟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的先行地區之一,這將在若干領域為國內外朋友提供新的商機。

四是中國已加入WT0。按照WT0規則和我國的承諾,將逐步開放商品市場和投資市場,尤其是將逐步開放電信、銀行、保險、證券、音像、旅遊、分銷等服務貿易領域。

Ⅹ 陝西跟雲南相比,那個經濟發展會好點

陝西,不論是陝西的地理位置還是歷史因素陝西都更占據優勢,。而且陝西的工業更加發達,自西部大開發一來陝西成為西方領先一線,發展更是迅速,大批人才湧入陝西,帶來了更加雄厚的資本,目前其省會西安與東方部分省會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閱讀全文

與雲南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